何玉兰
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创伤手外科 广西省南宁市 530031
摘要:断肢再植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大部分患者容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其治疗依从性不高。因此,本文从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措施两个方面探讨了心理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摘要:断肢再植术;心理护理;临床影响
断肢作为一种创伤性疾病,患者由于肢体离断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如恐惧、焦虑、紧张等,如果不及时干预,容易出现生命体征紊乱情况,对术后肢体的康复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影响[1]。有研究发现,在断指再植术中,心理护理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另一方面还能使断肢再植术的存活率提高,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因此,本文对心理护理运用在断肢再植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断肢再植术患者的心理问题
通常情况下,断肢再植患者因为意外伤害导致肢体疼痛和功能障碍,一方面患者希望尽快接受治疗,另一方面又担心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并且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抱有较大的疑问,增加了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不能正确直视自身情况,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如焦虑、恐惧以及悲观等[3]。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断肢再植患者的心理特征往往表现为失望悲观、缺乏安全感、情感脆弱、降低适应能力、被动性和依赖性、疑虑心理以及抑郁焦虑等,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心理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治疗效果[4]。同时,邹小红[5]在文献报道中,通过对术后不同焦虑评分患者的血粘度指标进行观察,发现血粘度与焦虑评分呈正比关系,说明焦虑是升高血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升高血粘度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对再植断肢的存活造成直接影响。此外,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①术前心理特点。大部分患者为意外致伤,一时无法面对事实,表现出焦虑不安的症状,再加上对自己的未来和工作感到渺茫,考虑到经济开支、家庭等诸多问题,从而沉默寡言、愁眉不展;②术前心理特点。因为内心恐惧、紧张而表现为夜不能寐、惊恐不安以及精神紧张等,再加上对手术医生、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安全程度等顾虑重重,并且对术后效果比较担心或者抱有较高的期望值;③术后心理特点。1)恐惧。术后对于患者而言,疼痛是首要问题,由于无法忍受疼痛出现恐惧心理;2)担心。一些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渗液、体温升高等情况,患者因为担心切口感染而加重精神和思想负担,对再植指成活产生直接影响;3)急躁。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在床上完成大小便,所以容易出现急躁情绪[6-7]。
2.心理护理
2.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其主要职责为服务患者,所以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尤为重要,通常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由于一些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或者缺少陪护,护理人员要给予适当的护理和生活照顾,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8];②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与患者交流时,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其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干预,改善不良情绪;③对患者的受伤经过进行了解,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做患者思想工作时,运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疏导和安慰,从心理和精神上给予患者支持,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④与患者接触时,注意个人形象,面带微笑,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且语言亲切温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口吻,护理期间,动作尽量轻柔,增加患者的信任感[9]。张志业[`10`]等在文献中报道,选择20例断肢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说明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2认知干预
有研究发现,患者的情绪反应和其所了解到的手术情况与病情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做好术前术后的解释工作尤为重要:①术前干预。因为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护理措施也有所不同[11]。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有策略性、针对性、目的性的交代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思想负担较重的患者,应该坚持避重就轻的原则,多讲解一些手术的优点、有效性,少讲一些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使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增加;对于对疾病无所谓的患者,应该根据疾病的客观情况,适当讲解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治疗,了解到医疗的风险性。同时,还需要一一说明术中可能存在的疼痛、术前的注意事项等,协助患者做好充足的手术准备,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后干预。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让患者了解术后处理疼痛和出血的方法,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时肯定其恢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并且明确告知其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处理方法,避免患者过度恐慌[12]。金杰[13]等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短肢再植患者的年龄在16-43岁之间,其常见心理反应为对今后的生活丧失信心,有1例19岁女青年在工作中因机器挤伤而导致前臂离断,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在急诊手术中行断肢再植术,术后拒绝进食、整天面无表情、无语,甚至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通过了解患者的个人喜好,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多关心和陪伴患者,给患者讲解一些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开始正视自身病情,敞开心扉,与医护人员交流,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2.3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暗示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不仅可以对人的生理活动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4]。通常情况下,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给予患者良好的信息刺激,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对患者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比如主动与病友和医生交流、对疾病信息进行了解等。所以,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充分语言暗示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微笑、热情的招呼、抚触等肢体语言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2.4调节情绪
通过良好的心理暗示,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有助于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调节。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通过正确的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尽量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使压力减轻,并且可以通过与病友交流、看电视、听音乐以及看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同时,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漱、穿衣、吃饭等,并且想象自己出院后能够做的一些事情,使患者对生活的控制感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应该指导患者掌握一些放松技巧,比如冥想放松、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使患者可以顺利度过手术和创伤的应激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断肢存活。叶沪菊[15]等在文献中报道,1例患者因火车车轮碾压而导致上肢前臂粉碎性骨折,并合并脑挫裂伤,在急诊治疗中,开展了双前臂断肢再植术,患者清醒后,发现丧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今后生活需要家人帮助,当时情绪激动,并说“活着不如死去”,患者情绪悲观,不愿意配合治疗,并且产生厌世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再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主动关心和鼓励患者,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病情,正确宣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2.5减轻机体疼痛
对于断肢再植术患者而言,伤口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不同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有所区别,可能与个人耐受性、疼痛阈值、伤口大小以及手术部位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果患者过度敏感,长时间保持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使疼痛感加重。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进行准确评估,指导患者通过改变体位、放松心情等方式缓解机体疼痛感,必要的情况下,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合理运用止痛药物。杨卓文[15]在文献中报道,选择28例断肢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低,且PSQI评分高,提示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机体疼痛,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3.结束语
断肢再植患者由于意外伤害导致机体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其心理受到较大的刺激,表现为焦虑、抑郁、适应力低、情感脆弱以及缺乏安全感等特征,患者一方面想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另一方面又担心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手术成功抱有较大的疑虑,再加上身体疼痛,其心理和精神压力较大[16]。通常情况下,患者受伤后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心理严重不适,术后长时间卧床也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有研究发现,断肢再植患者的血粘度与术后焦虑评分呈正比关系,并且术后焦虑心理是增加血液粘度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升高血液黏度会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断肢存活率[17]。同时,患者对病情的掌握程度也与自身的情绪反应有关,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再结合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目的性的干预措施,耐心给患者讲解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围术期应对措施、注意事项、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病情等,由于一些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应该避重就轻,多列举一些成功的病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请一些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了解到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缪洁[18]在文献中报道,运用数字随机法将30例断肢再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断肢存活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断肢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蒋顺仙[19]等在研究中发现,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降低血液粘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预防血液高凝状态,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周雪芳[20]在文献中报道,通过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提示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在断肢再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良好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从而确保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慧丽.心理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7):228+231.
[2]营敏荣.心理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5):2489+2479.
[3]沈惠玲,方彩琼.心理干预对断肢(指)手外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04):110-112.
[4]岳春娥.断肢再植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07):1243-1244.
[5]邹小红.断肢再植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127-128.
[6]张慧丽. 心理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7):228+231.
[7]陈艳勤,叶敏,杨娟,徐卫鸿. 毁损性断肢再植术15例负压封闭引流护理体会[J]. 武警医学,2017,28(03):321-322.
[8]郑新玲,李京花,何雪英,唐靖. 相关科室联合对断肢再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探讨[J]. 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02):24-25.
[9]李胜兰,杨芳,卢志伟,袁梅. 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术前病人焦虑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2017(04):119-120.
[10]张志业,王淑云,张勇. 中药熏洗在断肢再植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03):94-95.
[11]沈惠玲,方彩琼. 心理干预对断肢(指)手外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2013,14(04):110-112.
[12]伏雪纯,黄小英. 肢体旋转性撕脱性离断伤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2,18(20):132-134.
[13]金杰,乔瑞华,李曾艳. 危重症断肢(指)再植患者的临床监护方法与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45-646.
[14]叶沪菊,熊小琴. 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断肢再植的护理[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06):657-658.
[15]杨卓文,胡艳荣. 断肢再植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216-217.
[16]李自娟. 优质护理在62例断肢(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37-238.
[17]薛任泽. 复合性不完全断肢再植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211.
[18]缪洁,李秀平,高彦华,崔荣霞. 断肢(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05):528+534+537+544+548.
[19]蒋顺仙,周旭玲,王雪芳,朱海瑾. 下肢毁坏性离断再植修复术后早期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0,9(08):674-675.
[20]周雪芳. 断肢、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和术后康复的护理[J]. 浙江创伤外科,2011(02):33.
论文作者:何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患者论文; 断肢论文; 心理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病情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