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情绪对显性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_刻板印象论文

负性情绪对显性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_刻板印象论文

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极论文,认知论文,抑制论文,情绪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2

       在情绪与认知二者的关系研究中,不少研究者提出,情绪效价与某些特定的认知加工过程相对应。例如,积极情绪会诱发刻板印象和整体加工,消极情绪则会引发反刻板印象思维和局部加工(Bodenhausen & Moreno,2000;Johnson,Waugh,& Fredrickson,2010)。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开始质疑这种观点,相关研究发现,当启动刻板印象时,积极情绪促进了刻板印象,消极情绪激活了反刻板印象思维;但当启动反刻板印象思维时,这一现象却发生了反转,积极情绪反而增加了反刻板印象思维,消极情绪则增强了刻板印象(Huntsinger,Sinclair,Dunn,& Clore,2010)。与此相似,当启动整体加工时,积极情绪的被试表现出整体加工,消极情绪的被试表现出局部加工;但当启动局部加工时,积极情绪反而增加了局部加工,消极情绪则促进了整体加工。而且,引入中性情绪后的研究发现,不同于消极情绪,中性情绪与积极情绪条件下的被试没有显著差异,这提示了消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独特作用(Huntsinger,Clore,& Bar-Anan,2010)。此外,在关系加工与项目特异性加工、综合推理与分析推理等领域也有类似的发现。由此,研究者认为,消极情绪会抑制当前的优势认知加工(dominant cognitive processing),而以前情绪效价与特定认知加工过程相对应的观点存在局限,它只是刻板印象和整体加工为优势认知加工前提下的特例。根据现有研究,优势认知加工是大脑中指向当前任务的、主导的、可及性最高的信息加工过程(Huntsinger,2013;Isbell,Lair,& Rovenpor,2013)。它可以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认知加工风格,如综合与分析的推理风格;也可以是由启动激活的短暂的认知加工过程,如由“公平”等词汇启动的反刻板印象思维;还可以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加工现象,如艾宾浩斯错觉;甚至还包括目标激活后人们对目标的追求。人们的优势认知加工在积极或中性情绪背景下会顺利表现出来,而在消极情绪条件下,这种优势认知加工反而被抑制(Clore & Palmer,2009)。Clore等将这种现象比喻为“红绿灯”(traffic lights)效应:若将优势认知加工比喻为川流不息的车辆,积极情绪便是亮起的绿灯,允许其进行;消极情绪则像亮起的红灯,阻碍其发生,甚至会表现为促进对立的认知加工过程(Hunsinger,Isbell,& Clore,2012)。鉴于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独特作用,本文重点梳理了消极情绪对不同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研究,对其影响因素、理论解释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1 消极情绪对不同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

       1.1 消极情绪对刻板印象与反刻板印象思维的抑制

       刻板印象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反刻板印象思维(counterstereotypic thoughts)与之相对,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印象与该人或该类人的常见固定印象相反(Huntsinger,Sinclair,Dunn,& Clore,2010)。曾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会促进人们的刻板印象,而消极情绪则会降低刻板印象(Krauth-Gruber & Ric,2000)。Huntsinger等人(2010)指出,这是由于刻板印象是多数人的优势认知加工,消极情绪对其产生了抑制,而当优势认知加工为反刻板印象思维时,消极情绪与刻板印象的关系会发生反转。他们通过4个实验检验了这一假设。实验一选取了缺少性别平等目标与拥有性别平等目标的被试。通常,前者在任务中会自动激活刻板印象,后者则会激活反刻板印象思维(Moskowitz & Ignarri,2009)。用音乐引发被试的情绪后,让其完成测量性别刻板印象的词汇判断任务(lexical decision task),即让被试在男女面孔启动后判断字母串是否为单词。例如,女性面孔启动后对女性刻板印象词汇的判断速度越快,说明刻板印象越强烈。结果表明,对于缺少平等目标的被试,消极情绪降低了刻板印象;而拥有平等目标的人则出现了相反的现象,消极情绪条件下的刻板印象反而比积极情绪有所增强。实验二在让被试听情绪性音乐的同时,用平等词汇启动被试的反刻板印象思维,随后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其性别刻板印象。结果显示,无关词汇启动时,消极情绪降低了被试的刻板印象;而平等词汇启动时,消极情绪却比积极情绪诱发了更强的刻板印象。实验三通过给被试呈现女性领袖榜样图片和文字来启动反刻板印象思维。结果表明,中性图片和文字启动时,消极情绪削弱了刻板印象;而反刻板印象图片和文字启动时,消极情绪条件下的被试产生的刻板印象却多于积极情绪。实验四中,实验者对被试进行反刻板印象思维训练来操纵反刻板印象思维的激活,让被试在屏幕上看到黑人面孔时,想出“安全”这个单词。结果在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中,进行“安全”想象训练的被试降低了刻板印象;而消极情绪则相反,进行“安全”想象训练的被试反而增加了刻板印象。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消极情绪与刻板印象并不存在固定关系,无论当前优势认知加工为刻板印象还是反刻板印象思维,消极情绪均会对其产生抑制。

       1.2 消极情绪对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的抑制

       整体加工是指根据事物的整体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局部加工与其相反,是指根据事物的局部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通常人们的整体加工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整体优势效应”(global precedence effect)(Navon,1977)。因此,研究者经常会发现,积极情绪与整体加工有关,而消极情绪与局部加工相联系(Talarico,Berntsen,& Rubin,2009)。而Huntsinger,Clore和Bar-Anan(2010)在实验中启动局部加工后发现,消极情绪反而促进了整体加工。在实验一中,研究者用Navon范式的变式来启动整体或局部加工,给被试呈现由小字母H组成的大字母“L”,或由小字母L组成的大字母“H”,要求被试在看见字母L时按键。在整体加工启动组,给被试呈现由小字母H组成的大字母“L”;在局部加工启动组,给被试呈现由小字母L组成的大字母“H”。引发被试的情绪后,用同样的实验范式来测量被试的认知加工,此时,字母形式随机呈现。实验二用音乐引发情绪后,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来启动整体或局部加工,让被试判断整体或局部启动词后所呈现的词汇是否为单词,然后用Kimchi范式来测量被试的整体或局部加工。在此范式中,被试首先看到一个目标几何图形,然后在另两个图形中选出与目标图形更为相似的一个。其中一个图形与目标图形整体相似,而另一个图形与目标图形局部相似。两个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当启动整体加工时,消极情绪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局部加工;而当启动局部加工时,消极情绪反而促进了整体加工。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整体优势效应”前提下,消极情绪对局部加工的促进还会导致某些错觉反应的修正。例如,艾宾浩斯错觉表明,同样大小的圆,被大圆包围时比被小圆包围时看上去小。情境依赖效应认为,在将手分别放入热水或冷水后再放进温水中以及在拿起较重的箱子后再拿一个1公斤的箱子时,会对水温与重量的估计产生偏差。但Avramova,Stapel和Lerouge(2010)的研究显示,消极情绪减弱了这些错觉倾向,使两个圆看上去更为相近,并提高了人们对水温与重量判断的准确性。Zadra和Clore(2011)甚至由此推测,很多研究描述的认知现象都只是积极情绪状态下的特例,它们在消极情绪下会受到抑制。虽然这种推测较为极端且为时尚早,但却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1.3 消极情绪对关系加工与项目特异性加工的抑制

       关系加工(relational processing)是人们进行信息加工的主导方式,是指通过信息之间或信息与头脑中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加工信息的方法;项目特异性加工(item-specific processing)是与关系加工相对应的另一种加工模式,是指按照项目的特点、元素和独特性进行编码的加工方式。Storbeck和Clore(2005)探讨了消极情绪对关系加工与项目特异性加工的影响。他们采用Deese-Roediger-McDermott(DRM)错误记忆范式,让被试记忆一系列与诱惑词有关的词语,然后回忆出来。若被试进行了关系加工,则容易回忆出诱惑词,发生错误记忆;若被试进行了项目特异性加工,则会降低错误记忆。实验结果显示,与积极或中性情绪条件下的被试相比,消极情绪降低了错误记忆。Storbeck(2013)在DRM错误记忆范式中增加了记忆词语的项目特异性信息,将其以特殊位置或特殊字体进行呈现。结果表明,相比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被试对这些项目特异性信息的记忆程度更好,说明他们在编码中进行了更多的项目特异性加工。对此,研究者认为,关系加工是人们完成记忆任务时的优势认知加工,消极情绪会抑制这种加工,表现为对项目特异性加工的促进。Storbeck和Clore(2008)指出,语义启动源于刺激与人们头脑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工,因此,可以用语义启动来研究情绪对关系加工与项目特异性加工的影响。他们在实验中用音乐引发被试的情绪后,用类别判断任务(categorization task)与词汇判断任务来测量语义启动的效果。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的被试均产生了语义启动;而消极情绪并没有激活语义启动。Topolinski和Deutsch(2013)采用短暂的声音与图片启动情绪后也发现,被试在消极情绪中的语义启动程度显著低于积极情绪,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关系较远时,这种现象尤为显著。此外,以往有研究表明,老年启动可以导致人们表达出更加保守的态度(Kawakami,Dovidio,& Dijksterhuis,2003),并减慢走路的速度(Bargh,Chaiken,Raymond,& Hymes,1996)。但当在实验中引发被试的情绪后却发现,这种现象只产生于积极情绪中,消极情绪条件下的被试在老年启动后反而表现出更自由的态度和更快的走路速度(Clore & Huntsinger,2009)。

       以上实验均表明,消极情绪对关系加工产生了抑制,但其结果都是在“人们的优势认知加工为自动激活的关系加工”这一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解释的,忽略了优势认知加工为项目特异性加工这一前提,因此用消极情绪抑制了关系加工来解释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今后可以通过启动项目特异性加工来确定这一结论。此外,由于研究者在操纵优势认知加工时多采用启动方法,那么消极情绪是否只是消除了启动效果,而与优势认知加工无关呢?有两个证据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性:第一,采用启动外的其他方法对优势认知加工进行操纵的研究结果表明,消极情绪同样对其产生了抑制。第二,很多研究先启动优势认知加工,然后再引发情绪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消极情绪确实抑制了优势认知加工。因此,有理由推测,消极情绪并不只是消除了启动效果,而是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不过,今后实验应注意消极情绪对启动的抑制作用,优化实验设计。

       1.4 消极情绪对综合推理与分析推理的抑制

       一般来说,西方人强调个体间的独立性,大多采用分析推理(analytic reasoning),在社会事件归因时,较多关注个体的自身因素;而东方人认为世界是由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的,倾向于采用综合推理(holistic reasoning),在社会事件归因时,会考虑包括个体和环境因素在内的更多信息(Varnum,Grossmann,Kitayama,& Nisbett,2010)。Koo,Clore,Kim和Choi(2012)选取韩国人为东方人的代表,美国人为西方人的代表,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了消极情绪对综合推理与分析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下,东方人与西方人显示出了推理方式的明显差异,而消极情绪却抑制了他们各自的优势推理方式,两种文化的被试在推理任务中的差异消失。实验一用音乐和写作任务共同引发被试的情绪,然后让被试完成排除任务(exclusion task),即让他们在对一个凶杀案的97个解释中挑出与该事件无关的信息。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中,东方被试比西方被试排除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在消极情绪中,东西方被试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为了排除积极情绪只是导致西方人容易比东方人选择更多的条目,而与推理方式无关这种可能性,实验二采用包含任务(inclusion task)重复了前面的研究。研究者在情绪引发后让被试在97个对凶杀案的解释中挑出与该事件有关的信息。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中,东方被试比西方被试挑选了更多的信息;而在消极情绪中,东西方被试并没有显示出差异。

       1.5 消极情绪对目标追求的抑制

       阈下启动目标会引发人们对目标的追求,Aarts,Custers和Holland(2007)的研究同时启动目标词汇与情绪词汇后发现,消极情绪极大削弱了这一倾向。此外,当人们拥有建立友好关系目标时,愿意采纳同伴的观点,这种现象叫做社会调谐(social tuning);而当人们拥有远离他人的目标时,则倾向于与同伴持相反观点,这种现象叫做反调谐(anti-tuning)(Sinclair & Huntsinger,2006)。Huntsinger和Sinclair(2010)的实验发现,社会调谐与反调谐的现象只发生于积极情绪的状态下,在消极情绪中,拥有建立友好关系或与远离他人目标的被试观点与他人观点并没有明显的关系。Fishbach和Labroo(2007)在同时存在两种目标的任务中深入考察了这一现象,他指出,目标追求任务会同时激发两个互相冲突的目标,即任务目标与情绪管理目标,前者会增加人们在任务中的努力程度,而后者会促使人们为了维持愉快情绪而付出较少努力。他们在6个实验中,对一组被试启动任务目标,对另一组被试启动情绪管理目标,然后测量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中的亲社会行为、目标相关内容记忆、身体忍耐力、创造力等表现。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中,启动任务目标促进了被试对任务目标的追求,提高了任务表现;启动情绪管理的目标促使人们渴望维持当前情绪,降低了任务表现。而在消极情绪中,不同目标的两组被试在任务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与此相似,在Albarracin和Hart(2011)的研究中,启动行动目标的被试在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条件下拥有更好的智力与记忆等认知表现,而启动倦怠目标的被试却在消极情绪条件下表现更好。

       2 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的影响因素

       2.1 优势认知加工的明确性

       在前文所述实验中,优势认知加工多由启动激活,或为简单任务中常见的加工方式,具有相对的明确性。而在一些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可能并存着多种数量与性质模糊的认知加工,它们甚至可能彼此相关或冲突,这时很难厘清消极情绪是否抑制了优势认知加工,甚至会得出看上去相反的结论。Ashton-James,Maddux,Galinsky和Chartrand(2009)研究了消极情绪对文化自我建构的影响,在情绪引发的同时,让被试填写问卷。结果发现,消极情绪并没有抑制、反而促进了被试的文化自我建构,西方人强化了自我独立与自我表达,东方人则增强了同伴依赖和相互融合。与此相似,Raghunathan和Trope(2002)的研究认为,消极情绪促进了人们对长期目标的追求,而积极情绪却削弱了这种目标追求。有研究者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后表示,这些实验都具有相似的特点,即在任务中没有对优势认知加工进行操纵,而此时人们头脑中的认知加工较为复杂。在自我建构问卷中,“自我建构”与“已达到自我建构”的认知,或在目标追求任务中,“目标追求”与“已达到目标”的认知均可能成为当前的优势认知加工。因此,消极情绪看上去并没有对其产生抑制作用(Koo et al.,2012;Fishbach & Labroo,2007)。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消极情绪没有抑制复杂的优势认知加工,更不能将其看作是否定消极情绪抑制作用的证据,而是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对结果做出可靠结论。因而,在复杂认知任务中,为了更好地观察消极情绪的抑制现象,应采用启动等方法明确当前的优势认知加工后再进行研究。

       2.2 消极情绪的类型

       在目前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的研究中,消极情绪主要涉及由音乐引发的一般消极情绪、由视频或写作任务引发的悲伤情绪和恐惧情绪等。那么,是否各种消极情绪都会对优势认知加工产生抑制呢?现有的研究表明,一般消极情绪、悲伤情绪与恐惧情绪等均会抑制优势认知加工,而生气作为一种特殊的消极情绪,并不会对优势认知加工产生抑制。Corson和Verrier(2007)在研究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时发现,生气并没有抑制被试的关系加工,反而增加了被试的错误记忆。与此类似,在刻板印象的研究中,生气使人们的刻板印象与内隐偏见增加,并增加了群际对立(Dasgupta,DeSteno,Williams,& Hunsinger,2009)。对此,Carver和Harmon-Jones(2009)指出,生气在效价上是消极的,但在动机上却会激活与积极情绪相似的趋近取向。情绪信息理论也认为,生气最大的特点是会对自己的认知赋予积极价值,这与积极情绪类似;同时又会对他人的认知赋予消极价值,这与消极情绪类似。因此,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与消极情绪的类型有关。目前研究暗示,当情绪可以激活逃避动机或传递消极信息时,才会产生抑制作用,而其具体类型与其中机制还有待未来深入探索。

       2.3 消极情绪与优势认知加工的联系

       消极情绪只有与优势认知加工具有联系时,才会对其发生抑制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二者的联系性源自情绪的不确定性与暂时性。实验时,被试均认为认知任务与情绪引发任务无关,因此在认知任务中不确定情绪的来源,产生错误归因,将情绪与当前优势认知加工联系在了一起,消极情绪从而对优势认知加工产生了抑制。而当被试确定了情绪的真正来源后,情绪与优势认知加工的联系被阻断,消极情绪的抑制作用也会随之消失。Isbell,McCabe,Burns和Lair(2013)所进行的情绪对自我概念描述影响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指出,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方式来描述自我,这可能是整体优势效应在自我概念描述中的具体体现,也可能是模糊不清的抽象描述更有利于自尊的维护。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认为自我概念任务与情绪引发任务无关时,消极情绪显著减少了被试的抽象描述;而当被试在情绪引发后立即对情绪体验进行评价,即被试明确了自己的情绪来源后,消极情绪对抽象描述的抑制作用消失。此外,暂时性的情绪会引发被试寻求其来源,导致错误归因,长期的心境并不能激发被试的归因倾向,因此不会将其与当前认知任务联系起来。Koo等人(2012)关于情绪对推理加工影响的实验便显示,暂时引发的消极情绪对推理加工产生了阻碍,但长期的消极心境对推理加工却没有影响。未来的研究应探索其他将情绪与优势认知加工联系起来的方法。

       3 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自动和控制过程的研究

       消极情绪是如何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的?一方面,由消极情绪对启动的抑制作用可推断,消极情绪可能抑制了认知的自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消极情绪也可能暗示优势认知加工存在问题,必须施以管理,因此影响了控制加工过程。对此,有研究者采用实验分离加工法或实验后分离加工法来对两种加工进行分离,结果一致表明,消极情绪是通过抑制自动加工过程来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的。

       3.1 实验分离加工法的相关研究

       实验分离加工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先分离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然后再分别研究情绪对每种加工影响的方法。Storbeck和Clore(2005)在利用错误记忆研究消极情绪对关系加工与项目特异加工的抑制时,采用了消除控制加工的方法分离了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根据“激活—监控”理论,他们假设错误记忆是由编码过程中的语义激活和提取过程中的监控之间的对抗而产生的。其中,语义激活是词汇呈现后的自动加工,会在编码阶段激活与词汇有关的诱惑词;而监控属于控制加工,会在提取阶段阻碍诱惑词的提取。在实验一中,他们采用错误记忆范式,在引发情绪后,让被试记忆一系列与诱惑词有关的词语,并回忆出来。此时,情绪同时影响着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实验二中,他们采用包含任务消除控制加工,让被试在记忆后,既要写出呈现的单词,也要写出与呈现单词有关的词汇。这个任务鼓励被试提取诱惑词,解除了对诱惑词的监控,因此,只有自动加工发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消除了控制加工后,消极情绪依然降低了对诱惑词的错误记忆。他们由此认为,消极情绪对错误记忆的抑制发生于自动加工过程,而与控制加工无关。

       Storbeck和Clore(2011)认为,Storbeck和Clore(2005)的实验并没有考虑提取策略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会降低人们的自信,进而导致保守反应倾向,这同样会使诱惑词回忆数量减少。此外,Storbeck和Clore(2005)的结论并不能排除消极情绪同时影响了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可能性。因此,Storbeck和Clore(2011)采用分段引发情绪的方法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为了分析情绪是否影响了被试的反应偏向,他们用信号探测分析来处理数据。错误记忆的分段引发法假设,当情绪在编码前引发时,可以影响自动编码和控制提取两个过程;而在编码后引发时,只影响提取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在编码前引发情绪,消极情绪降低了被试的错误记忆;而在编码后引发情绪,消极情绪对错误记忆没有显著影响。信号探测分析的结果表明,反应倾向在不同情绪中没有差异。他们由此断定,消极情绪对错误记忆的抑制作用施加于自动加工过程,而非控制加工过程。

       3.2 实验后分离加工法的相关研究

       实验后分离加工法是指在实验后通过处理数据来分离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方法。处理数据的方法主要采用加工分离程序(the 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PDP)(Jacoby,1991)。PDP假设只有控制加工失败时,自动加工才会影响人们的反应。例如,将PDP应用于刻板印象的研究时,大多采用武器辨认任务(Payne,2005)。该任务首先给被试短暂呈现黑人或白人的面孔,然后呈现武器或工具,要求被试忽略面孔,判断随后的物体是武器还是工具。PDP通过比较刻板印象一致(黑人面孔与武器、白人面孔与工具)和不一致(黑人面孔与工具、白人面孔与武器)来计算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发生的概率。在一致条件下,正确辨认武器或工具需要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的协同,控制加工使被试努力做出正确反应,而自动加工也会促进这种反应;而在不一致条件下,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相互对立,控制加工促使正确反应,而自动加工则会导致错误反应。将控制加工发生的概率用C表示,自动加工发生的概率用A表示。那么,在一致条件下,正确选择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正确|一致)=C+A(1-C)。在不一致的条件下,错误选择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错误|不一致)=A(1-C)。由上面两个等式可以得出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各自的概率估计值:C=P(正确|一致)-P(错误|不一致);A=P(错误|不一致)/(1-C)。

       Huntsinger,Sinclair和Clore(2009)在研究消极情绪对刻板印象的抑制时,便采用了PDP来分离两种加工,并分别计算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条件下的估计值。结果显示,自动加工估计值在消极情绪条件下比积极情绪时显著减少,而控制加工估计值在两种情绪中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消极情绪只对自动加工产生了作用,而对控制加工没有影响。为了验证这个结果,他们又将PDP应用于内隐联想测验,测量了种族偏见和女生的学科偏好,用同样的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不过,用PDP进行计算的基本前提是控制加工失败时,自动加工才会影响反应。这个假设与很多心理控制的模型不同,不少模型假设,自动加工不受控制加工影响,会直接影响反应。可见,今后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研究还需要结合其他模型进行更广泛的探讨。此外,消极情绪通过自动加工抑制优势认知加工这一观点,仅涉及到了刻板印象与反刻板印象思维、关系加工与项目特异性加工,其他认知加工的证据还不够充分。而且,实验分离加工法与实验后分离加工法各自基于不同的假设,这可能会降低结论的可比性。总之,现有研究对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分离还相对粗糙,今后可从认知神经角度拓展更多精细的分离方法。

       4 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的理论解释

       4.1 情绪信息理论

       情绪信息理论(affect-as-information theory)认为,情绪具有信息性,具体来说,积极情绪携带了“有价值的”、“良好的”、“容易的”信息;消极情绪携带了“无价值的”、“不好的”、“困难的”信息。不同效价的情绪会将其携带的信息自动赋予与其相联系的认知活动,从而对其产生影响(Clore & Huntsinger,2007;Huntsinger,2012;Tobin & Tidwell,2013)。该理论将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解释为:积极情绪赋予优势认知加工“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其进行;而消极情绪赋予认知加工“无价值”的信息,阻碍其发生。除了优势认知加工外,情绪信息理论还被应用于认知判断中。如当消极情绪与幸福感相结合时,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当消极情绪与经济判断相联系时,人们认为该经济犯罪更严重。而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是来自于天气或自己的紧张感时,消极情绪对幸福感或经济判断的作用便消失(Clore & Palmer,2009)。情绪信息理论既可以很好地解释消极情绪的抑制现象,又强调了情绪与优势认知加工联系性的重要作用,因此被广泛接受。但是,用该理论来解释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也有值得商榷的一面:第一,该理论用抽象的“信息”来描述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影响,这虽然可以解释一般现象,但无法揭示背后的机制。同样有研究者用“安全性”这一抽象概念来解释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认为消极情绪代表了当前环境不安全的信号,由此阻碍了优势认知加工(Schwarz & Clore,2003)。对此,我们很难判断两种观点孰是孰非。第二,情绪信息理论对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作用机制的分析还不够深入,认为情绪信息也会赋予其他广泛的认知活动,这暗示该理论或许是更宏观的理论观点,还需要更深入的观点来具体聚焦优势认知加工。第三,情绪信息理论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两方面来阐述情绪对认知的作用,并没有侧重消极情绪来进行解释。大量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消极情绪的作用颇为独特,这在理论上还需要更好地体现。总而言之,情绪信息理论能对消极情绪的抑制作用进行解释,但这种“价值”背后究竟包含了哪些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

       4.2 趋避系统观

       Fishbach和Labroo(2007)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对消极情绪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体现了行为趋近系统(behavior approach system,BAS)和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的功能。行为趋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是两种相对应的动机系统,行为趋近系统由欲求刺激激活,激发积极情绪,产生趋近反应,其神经解剖学基础为前额皮层、杏仁核、基底神经节和多巴胺系统等;行为抑制系统由威胁刺激激活,引发消极情绪,导致抑制行为,其神经解剖学基础为眶额皮层、隔-海马系统等。Fishbach和Labroo由此推出,积极情绪与行为趋近系统具有内在联系,积极情绪激活行为趋近系统,引发趋近动机,促进了优势认知加工;而消极情绪与行为抑制系统有关,消极情绪激活了行为抑制系统,引发抑制动机,抑制当前的优势认知加工。该观点可从最近有关积极情绪动机水平的研究中得到初步线索(Gable & Harmon-Jones,2010;Harmon-Jones,Price,& Gable,2012;Hart & Gable,2013)。例如,Hart和Gable(2013)让被试写出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及完成步骤来激活高动机水平的积极情绪,写出一般积极情绪事件来引发低动机水平的积极情绪,结果发现,高动机水平的积极情绪有效促进了被试对目标的追求,降低积极情绪的动机水平,被试追求目标的程度也随之降低。但是,目前并没有支持该观点的直接实验证据,且趋避系统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对情绪性刺激的趋避反应,尚不明确人们本身的情绪状态是否可以引发趋避动机,且趋避动机观同样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两方面进行解释,消极情绪是否具有独特作用没有得以分析。因此,趋避系统观仍处于理论假设阶段,还有待检验。

       4.3 情绪具身观

       随着具身研究的发展,有研究者开始从具身角度探讨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提出消极情绪的生理反应会对优势认知加工进行阻碍,主要证据有:其一,能量消耗理论认为,消极情绪的生理反应具有独特性,由于消极情绪引发了自我情绪管理,因此会比积极和中性情绪消耗更多的血糖,降低人体能量。对坡度判断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有研究表明,坡度判断与身体能量有关,年老、疲劳、背包负重较多和血糖较低的人,会将山体看的更加陡峭(Proffitt,2009)。研究发现,消极情绪的人也同样产生了对山体坡度的高估,而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对坡度判断没有影响(Proffitt,2006;Schnall,Zadra,& Proffitt,2010)。其二,消极情绪抑制了人们基于生理需求的优势认知加工。Winkielman和Berridge(2004)启动被试的阈下情绪后观察被试品尝新饮品的行为,发现,在积极情绪条件下,口渴的被试比不口渴的被试愿意付出更多的钱来购买饮料;而在消极情绪条件下,口渴的被试却表现出不愿意支付更多的钱。其三,消极情绪的生理反馈对优势认知加工产生了抑制作用。Topolinski和Deutsch(2013)让被试口中横向含着钢笔来引发积极情绪生理反馈,皱眉来引发消极情绪生理反馈,发现在消极情绪生理反馈的条件下,被试的语义启动效果明显降低。其四,情绪的具身性越大,其对认知加工的影响越明显。在研究厌恶对道德态度影响的实验中,实验者用量表测量了被试对自己身体反应的关注程度。结果发现,厌恶情绪的被试对道德事件的判断标准提高,并且,关注自身身体反应的被试的判断标准显著高于不关注自身身体反应的被试。这些研究都表明,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程度受到情绪具身性的影响,不过,这类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较为薄弱,且直接针对优势认知加工展开的研究较少,需要今后进行更多探讨。值得一提的是,具身观点与情绪信息理论二者并不冲突,前者可能是后者的生理机制之一。也有人认为,二者可能共同解释消极情绪的抑制作用(Riener,Stefanucci,Proffitt,& Clore,2011)。

       5 评价与展望

       现有研究初步探索了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在情绪与认知的研究中开辟出了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研究暗示了消极情绪的独特性。虽然研究者在引发消极情绪的同时,也引发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作为比照,但结果一致显示,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的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对此,能量消耗观点认为,消极情绪在自我情绪管理时产生的能量消耗是其独特性的原因之一。但也有研究者并不认为消极情绪具有独特性,推测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的无差异源自于中性情绪的界定不规范。实验中大多将中性情绪定义为自然情绪状态,而自然状态的情绪更倾向是轻微积极的。想象研究就发现,在积极诱发与自然状态中,情绪的大脑激活模式常常没有区别(Baker,Frith,& Dolan,1997)。未来应对中性情绪进行明确而合理的界定,更为准确的来说明消极情绪的独特功能。

       其次,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研究拓宽了“情绪影响认知”这一议题的研究视角。在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从认知效果的角度分析情绪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突出了积极情绪对认知的拓展与塑造功能,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认知范围,促进问题解决、提高认知灵活性、增强主观幸福感等;消极情绪被看作是对这些功能的阻碍,需极力避免。此外,也有研究从认知内容性质出发来探讨情绪的作用。如情绪一致性记忆显示,积极情绪会易化积极信息的记忆,消极情绪会易化消极信息的记忆(Loeffler,Myrtek,& Peper,2013)。而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可以看作是从认知发生的角度对这一议题的补充。未来可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方位整合,分析情绪对认知的不同影响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影响认知表现的。

       再次,消极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抑制研究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对情绪本质的重新思考。由于在当前实验中,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对优势认知加工的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并且Storbeck和Clore(2011)让被试对自己的唤醒程度进行评价后表明,唤醒程度对优势认知加工也没有发挥作用。对此,Clore等认为,区分情绪的基本因素或许不是效价或唤醒程度,而是其引发情境中所携带的信息(Clore & Huntsinger,2009;Clore & Ortony,2013)。每种情绪本身携带着其特有的情境性信息,正是这些信息对认知产生了影响。如,害怕和悲伤携带了会对结果不满意的信息,厌恶携带了会对事物产生不愉快的信息。一项有关捐赠效应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捐赠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人们会提高自身物品的卖价,同时会降低该物品买价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悲伤与厌恶对捐赠效应都产生了抑制,但抑制效果不同。悲伤抑制了捐赠效应这一结果,被试不仅降低了售价,而且同时提高了买价;而厌恶只导致了人们对物品的远离,被试只降低了物品的售价,但并没有提高买价(Lerner,Small,& Loewenstein,2004)。在当今研究中,人们对情绪的本质莫衷一是,极大阻碍了对情绪的研究,从信息角度对此进行尝试,可能会深化人们对情绪本质的认识。

       最后,该领域研究尚未成熟,很多地方值得商讨,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索与验证。第一,优势认知加工的含义急需明确与规范。目前优势认知加工的概念及范围限定比较模糊,其类型、特点、机制等尚不清楚,这妨碍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深入的理论分析。而且,优势认知加工的性质有待研究,在消极情绪中,优势认知加工是在头脑中被消除,还是在任务中未能得以表现?这两种情况均会降低被试在任务中所测量的优势认知加工,因此目前的实验对这一问题无能为力。未来需横向拓展消极情绪产生抑制作用的认知领域,纵向深入分析优势认知加工的机制,以探索优势认知加工的本质。第二,情绪诱发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与提高。当前实验多采用音乐、影片或写作方法引发情绪,其操纵具有一定的有效性。Chapin,Jantzen,Kelso,Steinberg和Large(2010)的脑成像研究就显示,情绪性音乐能有效唤起被试的情绪反应。此外,实验后采用7点量表进行情绪操纵检验的结果均表明,不同情绪条件下被试的情绪体验具有显著差异。但这些方法尚未标准化,在强度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今后需采用标准化的情绪引发方法巩固实验结论,如文字情绪刺激材料库或国际情绪图片系统。此外,鉴于情绪信息理论认为情绪携带信息,因而情境法也是引发情绪的较好选择,如电脑游戏、博弈游戏等(van't Wout,Chang,& Sanfey,2010)。第三,对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的理论解释还有待深入。虽然研究者多用情绪信息理论来解释此现象,但该理论并不能够深入揭示其作用的本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信息”的实质。同时,趋避系统与情绪具身的观点还处于理论初始阶段,鲜有实验证据,需要展开相关实证研究来进行支撑。而且,由于该领域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尚没有揭示消极情绪抑制优势认知加工神经机制的研究,未来应展开认知神经研究,并借此检验与优化理论解释。总之,未来需在准确描述该现象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机制。

标签:;  ;  ;  ;  ;  ;  

负性情绪对显性认知加工的抑制作用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