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读“纲要”——1.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从《规划纲要》看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3.巩固基础,提升基础,优化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论文,改革发展论文,基础教育论文,纲要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成尚荣
《规划纲要》是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整体设计和战略部署。我没有把它只看作是一个概要,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纲领”,因为它规定并引领着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规划纲要》十分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将对今后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为今后贯彻作好准备。
第一,要深入领会这一战略主题的战略意义。
素质教育我们已耳熟能详,它已经成为中小学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几近成了校园里流行的话语;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影响,我们也已有了很多很好的认识与实践;同时,事实证明,素质教育改变了陈旧的传统观念,引起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这些进展都是十分可喜的。但是,必须指出,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还存在不少的障碍、困难和困惑,尤其是前几年,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素质教育受到了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极大冲击,课程改革遭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学校的评价面临着许多尴尬,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规划纲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定位在推进素质教育上,这就把素质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凸显了素质教育深刻而又深远的战略意义,明确了今后素质教育的方向,增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也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时代的要求和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这样的定位非常重要。
战略主题具有深层的意蕴。其一,战略主题紧紧围绕着教育目标展开,又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无论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还是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无论是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还是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都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素质教育实施得如何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些目标的达成。其二,战略主题规定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任务的中心与重点。今后十年,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任务繁重。而这些教育都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为中心,不能淡化它,更不能偏离它。惟此,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素质全面的人才的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各类教育的发展才更有方向感。其三,战略主题有丰富的内涵,在它的统领下还有许多具体的主题。《规划纲要》围绕着战略主题,提出了三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本,坚持全面发展。这三个“坚持”,既是实现战略主题的目标和要求,又是实现战略主题的方向和原则,还是实现战略主题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路径。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一项育人的整体工程,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头文章。
第二,要准确把握战略主题统领下的人才素质要求。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关于培养人的问题,其前提是以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是为了未来的;教育为未来培养了什么样素质的人,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未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正因为此,素质教育的确是战略主题,充满着战略意义。
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规划纲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三个重点: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要求相比,此次在表述上发生了变化。一是把“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凸显出来。这一要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更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今青少年具有三个显著特点: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视野普遍开阔,民主和自我意识普遍较强。此外,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国际地位的跃升,让他们有了强烈的自豪感。我们不能说,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就一定比上一代人差,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方面,还是存在不少亟待研究的问题。当今青少年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将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也将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现代化进程。为此,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重点,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自我超越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是进一步坚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钱学森之问”实质是民族复兴之问,我们应当作出积极的应答。“钱学森之问”本身就是对当下教育的批判和质疑。不可否认,中国的基础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优势,但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漠视、学生创新精神的严重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创新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创新教育也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是教育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对中小学生而言,创新精神的重点是什么?从哪里开始突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学生的勇于探索。探索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创新应从勇于探索开始。由此,必须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鼓励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经历尝试、探索的过程。显然,“勇于探索”倡导的是精神,是态度和过程,而非结果。这样的规定,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也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三是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重视书本知识传授到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这是教育价值观的又一重大转变,是教育的重大转型。理论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是活的,知识才可能转换为能力和智慧。而实践能力培养应当渗透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倡导动脑又动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但事实是,课程改革的这些要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几乎被边缘化,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仍是纸上谈兵,仍悬置在半空中。所以,无论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都要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当然还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推动。
第三,要深入实验、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素质教育,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培养素质优良的人才,观念的改变、目标的明确、重点的把握固然重要,但假若不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联系起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无法得以落实。为此,《规划纲要》在“体制改革”部分,首先提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紧接着,提出了教育教学必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行知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三“注重”,揭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和重点。尽管这些话语我们都非常熟悉,常挂嘴边,甚至烂熟于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不是什么突破之举。但是,最熟悉的未必是最理解的,最普通的未必是做得最好的。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注重”的确点击了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关键,真正理解和落实了就有可能突破。当下素质教育的推进,问题恰恰是理念转变和转化的不到位。
其中,我们尤要关注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是古代教育的宝贵遗产,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至今它不仅不落后,而且仍然很先进;不仅我们国家在研究,而且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在试验。因材施教的实质是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这里自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给学生适合的教育。所谓适合,指的是适合不同的学生,适合学生的基础,适合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忘了。”说的是一定要适合、要紧密、要和谐、要自然。中国也有关于脚和鞋的古语:“鞋子适合不适合,只有脚知道。”说的是适合教育一定要从学生出发,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某种程度上,适合的教育实行的可能是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才可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的培养方式”。这为深入实行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规划纲要》看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孟晓东
方向之一:追求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公平均衡
当前基础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价值观的扭曲,具体表现为发展与选拔的尖锐对立——学校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承担为社会选拔人才的功能,但发展不应该是选拔的副产品。确立基础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就要追求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就要改变将基础教育的价值完全依附于更高一级的教育,以能否为高一级教育或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
《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
确立了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的价值观,就可以理解《规划纲要》中阐述的两大重点:第一、促进教育公平,能够平等地机会均等地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第二、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之后就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
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也曾说过:“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依托,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实现教育公平,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就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就要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就要加强困难群体子女教育保障,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切实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就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
方向之二:解决基础教育的长期顽症——学业负担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它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它消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殆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功能。
如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划纲要》第十条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同时提出了三点主要措施:
一是规定了政府的部分责任。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政府要为学校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用排名的方式考评某区域或学校的教育,不要去做一些有可能使学校增加学生负担的事。对“减负”问题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要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回避升学率,不反对把升学率作为一个结果,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片面追求;要严格控制“择校热”,“择校热”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缩小校际差距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治本之策;要改变高中阶段学校千校一面,同质化的倾向,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发展,有个性地发展,有特色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要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二是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首先要严格执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其次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克服课程与教学中繁难偏旧的现状,还空间与时间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主创新能力;第三要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校外活动;第四要致力于考试评价的改革,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三是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减负工作。
方向之三:保障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四项制度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要靠制度机制创新作保障,体制机制的保障,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保障。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遇到了教育外部体制机制的阻碍,也受到了教育自身体制机制的束缚:坚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保障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等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还不能完全胜任;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教育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自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以新课程为核心的新教育实践和现有教育体制机制的矛盾依然存在。
切实保障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就必须重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规划纲要》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强调了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是“四项制度”:
一是要建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主要是对区域内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指标,如办学条件、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等状况制定发展的标准、建立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方法,以客观科学的数据来说明各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程度。
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绩效政绩考核制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成效与对各地各级党政负责官员的政绩评估和考核相结合,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检验各级党政一把手履职情况,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要建立一个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公示制度,让社会公众和媒体来监督,进一步拓展监督渠道,引导舆论,提高执行力和达成度。
四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地各级党政官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不力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制度的配套执行和非常的措施确保未来十年内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快速发展、高位发展。
方向之四:强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关键——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国教育发展之关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资源。教师队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一个庞大的群体,约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三分之一。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之一。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规划纲要》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的目标任务。并从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综观《规划纲要》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阐述,需要我们在未来十年中,进一步明确教师政策的基点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政策的优先议程。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的本质要求,是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把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放在最为优先的战略地位,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增加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应当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是要确保非均衡状态下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发展。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双重目标,统筹考虑教师资源总量、结构与质量的关系,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双向调节和动态平衡,要统筹城市和农村、强校和弱校,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有效解决结构性矛盾形成的师资“瓶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着力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要适应转型时期教师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转变,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学校教师人事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创新聘用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投身中小学教育。
四是要大力提高校长和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水平不仅指具有学历标准和必要的教育知识,更包含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就是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持续发展的过程,亦即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要使广大的校长和教师在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自己的人格素质,有自己的思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具有服务教育的精神追求,具有献身教育的崇高情怀。
巩固基础 提升基础 优化基础
张乐天
在《规划纲要》所确立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发展任务中,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受到高度重视,它在未来十年整个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优先性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规划纲要》的宏大篇章中,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容赫然醒目、占有较大的分量。基础教育被赋予新的意涵,有着新的发展目标与愿景,有着新的发展方略与措施。坚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保障更高水平和更优质的基础教育的实施成为《规划纲要》重要的亮点与特色。《规划纲要》所阐述的基础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三大方面:
一、巩固基础
未来十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来之不易,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与标志。巩固基础教育尤其是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的成果对于未来基础教育的继续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划纲要》在规划基础教育的中长期发展中将巩固基础教育的发展成果作为重要要求与任务。《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而要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便需要依据我国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推进的特点,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继续保持“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良好实施;需要继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需要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需要继续采取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上述要求构成了巩固义务教育成果的措施体系,它切中现阶段影响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措施明确、具体,既是对业已形成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推进、公平发展的良好政策的坚持,又是着眼于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对既往政策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二、提升基础
提升基础是指将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阶段。《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任务和新目标: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届时学前一年毛入园率由2009年的74%提高到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09年的50.9%提高到75%。二、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巩固水平和义务教育的质量。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由2009年的90.8%提高到95%,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检测制度,通过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等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79.2%提高到90%,以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时,通过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以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透过上述三大目标,我们可以认识到,未来十年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面提高普及教育的年限,全面提升普及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阶段。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由今天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教育和普及十二年制中小学教育的跨越。这是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它将使我国普及教育的年限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基础
优化基础重心是指优化基础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公正地发展,促进学生自由、健康、生动活泼地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指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规划纲要》指向的教育公平,其重心显然是基础教育的公平。为此,需要继续加快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基础教育的区域差距,切实缩小基础教育的校际差距;需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需要重点提高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需要重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基础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因而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公平是未来十年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它是使基础教育成为好的教育的重要政策保障。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一系列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措施为基础教育的发展继续开创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它既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环境的优化,也促进基础教育自身的优化。
《规划纲要》对优化基础教育的要求还突出体现在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高度重视和着意强调上。它深刻地揭示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甚至对民族未来的危害,深刻地阐释了减轻课业负担对于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意义,并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列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部涉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划,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如此重视实属罕见,但它恰恰表明《规划纲要》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本。这种以人为本,并不仅仅指向人的个体,而是同时指向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富强。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通过阅读《规划纲要》,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什么是优良的基础教育,可以更好地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