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1世纪的日本东亚经济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日本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世纪之交的日本东亚经济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以东亚地区作为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增加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技术转让、扩大进出口贸易和发展援助为手段,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最终建立以“雁型模式”为基础的东亚经济圈。但该战略的实施要受东亚地区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一战略的实施既有可能性,又有局限性。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日本作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大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严峻挑战。欧洲统一大市场日益向纵深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加速运作,不仅影响着未来世界经济的格局,而且将严重影响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为此,日本正着眼于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依靠本国的经济实力,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大力推行其东亚经济战略。由于中、日两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所处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深入研究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对于把握日本未来对外经济关系的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日本东亚经济战略及其实施的客观基础
世纪之交的日本东亚经济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以东亚地区作为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以增加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技术转让、扩大对东亚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发展援助为手段,全方位地参与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通过加深与东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区域内双边多边合作关系和区域内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促进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巩固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体制,从而达到既保持日本经济稳定增长,又增强与欧洲统一大市场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抗衡能力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雁型模式”为基础的东亚经济圈。
日本东亚经济战略的形成,是国际经济领域竞争和国内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一)它是日本与美欧争夺东亚未来主导权,维护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利益的需要。战后以来,从冷战和国家安全利益出发,日本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一直是在北美和西欧地区。直至本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仍以加强与美国和欧共体的经济合作为中心,对外经济活动皆以此为基准而展开。然而,进入80年代后,随着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开始向东亚地区倾斜。这种“脱美(欧)入亚”的战略大转变,除了维护日本自身经济利益的内在因素外,还有其外在的客观因素的推动作用,即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以及美欧加紧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政治渗透,导致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不断受到排挤和侵蚀,迫使其尽快寻找以日本为核心的经济合作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因此,日本自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地缘优势,推行“脱美(欧)入亚”战略,把对外经济战略重点放在了美、欧两大集团涉足未深的东亚地区,积极倡导组建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圈”。
(二)从其自身作为经济大国发展的需要出发,推行东亚经济战略也是势在必行。
1.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日本过剩资金的海外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在欧美各国经济发展经常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下,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却一直保持良好势头。90年代上半期,东亚地区的GNP年均增长率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90 年代后半期,东亚地区还将继续维持高水平的经济增长。这一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为日本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有效空间。
2.是增强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日元对美元的强势, 在90年代后半期还将继续,这将削弱日本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欧美地区集团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也不利于日本产品在欧美市场上的竞争。而东亚地区业已形成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互补型“产业阶梯”结构,可以使日本利用中国、东盟等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把东亚地区作为其进入欧美市场的“迂回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是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需要。美日经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随着日对美出口迅速增加,美与日贸易逆差急剧增长。1990年美对日贸易逆差为410 亿美元,1994年则高达近600亿美元。为消除摩擦, 美日双方多次进行贸易谈判,迫于美国的压力,日本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协,同意将汽车等一些产品自主限制向北美的出口,以此缓和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但减少对北美市场的出口,也就意味着增加对其他市场的出口,而东亚地区近年来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为日本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新的销售场所。
(三)东亚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乃是日本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客观依据。众所周知,亚太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东亚地区保持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亚洲“四小”、中国和东盟国家1992年的平均增长率为8.6%,1994年略有下降,仍达7.2%,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增长率。据世界银行估计,东亚地区在2003年前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银行1994年发表的《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报告中指出:“在下一个10年中,东亚有可能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该报告预测:“在1994~2003年的10年中,世界GDP的年均增长率为3.2%,全部发展中国家为4.8%,而东亚发展中国家为7.6%。”东亚地区已经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头。
目前,东亚地区不仅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协作分工也日益加强。近10多年来,本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中国、东盟、韩国等都已进入未来世界十大新兴市场之列。1995年东亚地区商品和服务额增长率高于世界贸易额8 %的增长率,区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已在40%以上。过去的4年间, 世界进口增加额的80%来自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区域之间的相互贸易,已成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化的重要纽带。从资本和金融市场方面看,东亚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和金融交易活动的聚集之地,面向未来的世界性大企业正在把投资的战略重点转向东亚。由于相互贸易、投资、技术转让以及多种经济合作形式的发展,已经形成日本、亚洲“四小”、东盟及中国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梯度式、相互交叉的新月型经济发展地带。因此,日本可以充分利用东亚地区现有的地域、经济上的优势,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结合,积极展开与东亚各国间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形成以日本为轴心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而东亚地区各国,尤其是东盟国家、中国以及印支几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也希望日本增加在该地区的投资和技术输出,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四)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浪潮的冲击下,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加快是促使日本加快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催化剂。目前已初步形成或正在酝酿之中的除东盟自由贸易区外,还有东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等。这些经济圈的构想和实施都与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息息相关。这就迫使日本必须把对外战略的重点转移到东亚地区,利用经济大国的优势,通过增加投资、技术输出和经济援助,加强向各经济圈的渗透,为逐步实现日本的“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创造条件。
二、日本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日本为谋求在东亚地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合作体制,在推行东亚经济战略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政策措施:
(一)积极增加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促进“雁阵模式”分工体系向纵深发展。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开始逐步改变了过去偏重于美欧的状况,投资重点转向东亚。1989年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实际金额为339亿美元,但到了1990年则减少了20%。1991 年比1990年更进一步减少了31%,降至188亿美元的水平。相反, 日本对东亚地区直接投资的比重则呈上升势头,1985~1990年间,日本对“四小”和东盟的投资近300亿美元,其直接投资净额远远超过美国, 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国。近几年来,由于受“泡沫经济”和经济周期的影响,日本对外投资规模有所萎缩,但对东亚的投资仍在增长,尤其是1994年下半期开始的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其成为日本新一轮对外投资热潮的契机。据日本通产省统计,截止1995年3月的财政年度, 日本在东亚地区投资剧增56.1%,东亚在日本海外投资中的份额也由上年的16%猛增至37.5%。而且这一增长势头仍在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四小”为提高自身产业结构的层次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还将不断从日本引进先进技术。东盟各国则采取了更加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和吸引外资的政策,不断放宽限制,推进市场开发,为日本产业向东盟移植创造条件。这些措施都将推动日本资本流入东亚地区。
(二)努力增加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减少与东亚国家的贸易摩擦和经济矛盾。由以往“外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转为“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是日本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推行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转变和实施,使日本增强了国内市场开放度,进口有了明显的增加。1993年,日本的贸易进口额达2464亿美元,比1989年增加356亿美元,增长11.9%。 与此同时,日本从东亚地区的进口也有显著增加。据日本1991年通商白皮书统计表明,从亚洲“四小”的进口在其整个进口额的比例,从1986年的125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25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从东盟国家的进口,从1986年的138亿美元增加到24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4%。日本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大幅度增长,而制成品进口的增长则是其产业内贸易的结果。日本从亚洲“四小”的制成品进口由1979年的50%增长到1989年的77.9%;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制成品比重由1985年的10%上升到1989年的26.9%。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从东亚地区进口的增长特别是制成品进口的扩大,与其向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日本从亚洲地区的返销额占其全部返销额的60%,其中从东亚地区的返销额占有相当比重。这表明,日本同东亚地区的贸易往来,随着产业结构分工层次的深化,正在日趋密切化。
(三)大力推进政府开发援助, 进一步改善东亚地区的投资环境。80年代中期以来,在民间投资大量流入东亚的同时,日本政府的开发援助项目也随之大大增加。1987 年, 日本政府决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的200亿美元资金中抽出数十亿美元,创设“东盟工业化基金”。1992 年6月30日, 日本内阁通过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中明确规定:“亚洲地区在历史、地理、政治及经济方面同我国有密切关系,应继续将亚洲地区作为援助的重点”。90年代以来,日本对亚洲地区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数额一直占日本政府对外开发援助总额的60%以上,而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援助东亚国家。预计在90年代后半期,日本为促进以其为头雁的雁阵经济模式的形成,对亚洲特别是对东亚地区的政府开发援助将继续增长。
近年来,日本对东亚地区的政府开发援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包括道路、铁路、港口、通讯、能源、电力等设施的配套建设。二是日益重视教育培训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软环境。目的是提高当地人的内在素质,跟上日本技术转让的步伐,以利于东亚地区互补性产业结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而为东亚经济合作体制的形成和东亚经济圈的建立奠定基础。
(四)积极推动日元国际化,构筑以亚洲为中心的“日元圈”。随着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日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亚洲经济的发展中已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世界货币。日本为在以亚洲为中心构筑“日元圈”,进一步推动日元国际化,90年代以来,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放宽了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流通的限制,不断对亚洲各国进行金融渗透,以便尽早建成“日元圈”,使日元在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中成为最主要的世界货币。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日元贷款的75%以上集中在东亚。
(五)政治上积极推行“东亚外交”,谋求在东亚地区的政治主导权。进入90年代,日本为了在政治上掌握东亚主导权,把推进“东亚外交”作为日本外交战略的重点之一。日本政府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在发展与东亚国家关系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如在与东盟国家关系上,近年来将加强政治关系摆在了首位。1991年5 月海部首相出访东盟国家,在其发表的演说中,大讲日本对东盟国家关系的“政治作用”。1993年1 月,宫泽首相访问东盟四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文莱),在曼谷发表了题为“亚洲太平洋新时代及日本与东盟的合作”的演说。明确表示日本要积极参与东亚各国间的政治、安全保障对话。这实际上是日本想在该地区通过建立“安全对话机制”而发挥政治主导作用。近年来,日本一直注意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日本有识之士认为,日中关系是日本外交的主要支柱之一,为了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日本要保持发展良好、稳定的中日关系。这表明日本已将中日关系置于其对外政治关系的中心位置。在与韩国的关系上,近年来也明显升温。1991年海部首相访问韩国,双方达成“日本、韩国新时代三原则”:即“加强日本、韩国伙伴关系;共同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为全球问题而共同努力”。1992年1月宫泽首相在汉城发表了题为“亚洲、 世界中的日韩关系”的政策演说。它标志着日韩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4年6月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出任首相后, 继续推行“东亚外交”。由此可见,东亚外交在今后日本外交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影响日本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主要因素
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是冷战结束后,日本调整对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政府在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中,对世界未来的认识及谋求自身利益需要而作出的战略抉择。但是,日本在实施东亚经济战略过程中,必然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美日两国对东亚地区的态度和政策是影响日本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首要因素。美日两国是东亚地区国家资金和技术的主要供应者,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美日经贸摩擦加剧,双方都把争夺东亚地区的经济主导权作为自己在东亚的战略目标。美国既要维护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利益,也要寻求其政治领导地位。日本则欲向政治和军事大国发展,谋求充当东亚地区火车头的角色。日本在经济方面与美国已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其在东亚地区投资和贸易的扩大,势必提高其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但美国绝不允许日本在东亚取得主导权。因此,两国在东亚地区的角逐将制约日本东亚经济战略的实施。
(二)俄罗斯参与东亚事务的能力和作用将明显增强。俄罗斯为了恢复其世界大国的地位,继续与美日抗衡。俄罗斯认为它既是欧洲国家,也是亚洲国家,力图争当欧亚强国。为此,俄罗斯在积极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同时,又把目光转向了东方,特别重视发展同东亚国家的关系,以增强它在东亚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目前俄罗斯正在积极拓展东亚外交,不断加强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关系。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称雄意识未消,俄罗斯在争夺东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利益中,不会甘心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必然与美日发生利益冲突,这也将是制肘日本推行东亚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地区安全问题是制约日本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非经济因素。朝鲜半岛的无核扩散问题,日俄北方四岛领土问题,南中国海地区领土主权争端,以及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海上、陆地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影响东亚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日本实施东亚经济战略的进程。目前,日本有些学者提出建立地区安全机制以保证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但是根据目前东亚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看,现阶段还不具备建立这种有形的安全机制的条件。
上述可见,90年代以来日本推行其东亚经济战略,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维护其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通过东亚经济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其在东亚的势力范围,从而达到与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衡的目的。但该战略的实施并非能一蹴而就。从东亚地区现实情况看,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短时期内难以形成像欧共体那样关系紧密的经济集团,而只能初步形成松散的、开放型的、多种模式的经济合作圈。这种格局符合东亚经济现实,也是东亚发展中国家所期望的。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只能分阶段地实施东亚经济战略,并根据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此外,东亚地区国家一方面希望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日本将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东亚市场符合该地区国家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日本的干扰和控制。这也使未来日本东亚经济战略的实施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