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和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安全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供氧流速不准1例,推车刹车不灵活1例,给氧中断0例,导管脱落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7.7%;对照组患者供氧流速不准3例,推车刹车不灵活2例,给氧中断2例,导管脱落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246-02
为了研究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和安全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指证[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2.5±22.3岁;男14例,女12例。对照组26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3.7±21.4岁;男15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
(1)信息交流:ICU当班医生和病区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指标确定是否回转病区,ICU当班医生通知主班护士、责任护士,记录患者转出病程,准备接受患者,整理患者病例以及其他基础信息,当班医生与责任护士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手术情况,介绍转出流程,选择安全的过床方式;
(2)转运准备:交接班时护士长根据年资配置责任护士,责任护士了解年龄、药物过敏史、既往史、手术情况等各种基本情况,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评估转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检查转运平车情况、氧气钢瓶氧气量,准备微量泵、药物,明确标识药物使用时间、剂量和用法;
(3)过床:过床前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检测指标情况,留置自控止痛泵患者适当追加药量,妥善固定胃管、尿袋,摘除心电导联线与血压轴带,布置平车在患者健侧紧靠床边,稳定固定,夹闭胸腔引流管,提起引流瓶,管床医生协助转移至平车,双鼻吸氧管吸氧;
(4)过床与转运:过床后检查各种留置管路和引流管,确认无异常之后夹闭引流管,准备急救药物和病例,血氧饱和度恢复到过床前水平之后开始转运,转运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和体征,和科室有序交接[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转运不良事件包括供氧流速不准、推车刹车不灵活、给氧中断、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供养流速不准+推车刹车不灵+给氧中断+导管脱落)/nx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供氧流速不准1例,推车刹车不灵活1例,给氧中断0例,导管脱落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7.7%;对照组患者供氧流速不准3例,推车刹车不灵活2例,给氧中断2例,导管脱落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讨论
心外科危重患者手术之后机体受到严重疾病和手术创伤,转运工作需要十分谨慎,重视护理管理以及应急抢救操作,转运途中,危重患者各项指标不稳定,转运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的安全管理警惕性,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在转运之前有效规避排除各种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术后转运的安全性,降低转运风险[3]。转运开始之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转运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监控,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发现异常迹象,立即根据安全管理方案采取措施有效处理,从而减轻转运风险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4]。
安全转运管理是一种在医疗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下开展的安全化、系统化转运护理,在心外科危重型患者转运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消除各种意外事件诱发因素,通过超前风险因素评估,充分考虑到医护常识、患者病情、转运条件以及护理操作等多个方面影响因素,充分准备各种医疗与急救药物和器械,降低管理风险,同时在转运过程中规范操作,有效疏通转运道路,监测生命指标的同时,也提高了转运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形成了高度的风险管理预测防范意识,从而有效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医疗故障,逐步提高转运护理以及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可行性[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心外科危重患者的术后转运护理安全管理,患者术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效果比较理想。
4.结语
综上,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杜丽娜.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相关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4):180-182.
[2]卢俊红,王秀军.危重患者术后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900-1902.
[3]赵岩.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2):50-52.
[4]钱慧敏.一例高风险气道介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4):292-294.
[5]欧阳淑怡,谢庆,卢嫦青,等.功能性单心室房室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15,30(24):49-51.
论文作者:唐小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危重论文; 外科论文; 发生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事件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