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蕾(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咯血病人6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0.3ug/kg加人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内缓慢静点,3~7日为一疗程。结果: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以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减慢滴速可减轻或缓解。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对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有良好地止血作用。
[关键词]醋酸去氨加压素;垂体后叶素;咯血;疗效;副作用
[ 中图分类号 ] R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Desmopressin or Minirin,DDAVP)是深圳市翰宇药业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家人工化学合成的9肽,与天然的精氨酸加压素化学结构类似,其作用时间延长,而不产生血压升高的副作用,主要用于血管性血友病及在手术止血等方面所致出血的治疗,疗效肯定[1]。为探讨其对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医院呼吸科进行了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共观察了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住院的咯血病人,共60例入选: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2~67岁,平均45.9岁。与咯血有关的基础疾病有:肺结核7例(11.67%)、支气管扩张症(支扩)33例(55.00%)、肺癌14例(23.33%)、肺炎或其它原因咯血6例(10.00%)。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高校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6版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咯血分级标准:轻度:少量咯血,1天出血量少于100m1或1次咯血量50ml以内,15例;中度:中量咯血,1天出血量在100~500ml或1次咯血在50~100m1,26例;重度:大量咯血,1天出血量超过500ml或1次咯血在100ml以上,19例。咯血次数为1~10次/日。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DDAVP治疗组,30例患者;垂体后叶素治疗组,30例患者。咯血程度基本相等。
全部入选病例均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无妊娠、哺乳期妇女。无肾绞痛、胆道疾病史、无DDAVP或垂体后叶素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 DDAVP治疗组(A组)病例,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0.3ug/k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1内缓慢静脉滴入,不超过40~50滴/分。疗程:一般为3~7天。个别病人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治疗期间一般不联合应用其他止血药物,但咯血量过大而且急骤者可联用巴曲酶1~2ku,1~2次/天。同时给予病因治疗。
垂体后叶素治疗组(B组)病例,给予垂体后叶素12~24U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1内缓慢静脉滴入,滴速以病人无不适感觉为宜,但最快不超过40~50滴/分。疗程同上组,同时给予病因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1周内咯血症状完全消失,出血伴随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1周内咯血基本控制,偶见痰中见血,出血伴随的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1周内咯血量减少,出血伴随的主要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1周,或大咯血经治疗3天,出血加重,需支气管动脉栓塞、外科手术或死亡。临床治愈及显效为显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方法 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构成情况 两组病人构成病种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 DDAVP治疗组基本痊愈或显效者(20,66.7%)比垂体后叶素治疗组(15,50.0%)有统计学意义;DDAVP治疗组无效只有4例,3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痊愈,1例外科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垂体后叶素治疗组无效者9例(30.0%),5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痊愈,3例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
2.3 两组病人治疗安全性 DDAVP治疗组用药后,4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多轻微,多为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具体情况如下:腹痛2例,腹胀2例,头胀、恶心1例。多数较轻,减慢滴速可缓解,无需中断治疗。
垂体后叶素治疗组用药后,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症状。少数病人有胸闷、头胀等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具体情况如下:腹痛、腹胀4例,头晕头疼1例,腹泻、便意感3例,腹胀、胸闷2例,心绞痛1例。多数较轻,减慢滴速或停药后可缓解,少数病人反应较重,其中有1例诱发心绞痛病人被迫中断治疗。
3 讨论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咯血的传统用药,对中等量以上的咯血,其原因多为小血管损伤或小血管瘤破裂出血,一般止血药效果欠佳,垂体后叶素有收缩小动脉,包括心脏冠状动脉及毛细血管的作用,减少肺血流量,从而减轻咯血,止血成功率可达80%,疗效确切可靠,但因有较多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选择性差,其除收缩肺动脉之外,还广泛收缩内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故冠心病患者禁忌使用;(2)升压作用 对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血压升高,支气管动脉压也升高,对与其有关出血的止血不利;(3)对胃肠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便意感等,且目前所用的垂体后叶素多为猪或牛垂体后叶提取物,除含有血管加压素外也含催产素,可收缩子宫,故孕妇禁用。
DDAVP作为血凝酶药物之一,它与天然的精氨酸加压素化学结构类似,主要是对半胱氨酸作脱氨基处理和以D-精氨酸取代L-精氨酸。结构改变后,使临床剂量的去氨加压素的作用时间延长,而不产生升高血压的副作用。由于其增强血浆凝血因子Ⅷ的活性,上市后不久即作为特效药物开始应用于A型血友病及血管性血友病,由于其良好的止血效果,以及隐性出血风险的扩大。去氨加压素的临床应用扩大到手术止血领域至今已30年,如:普通外科止血、心脏体外循环止血、各种整形外科止血等,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2,3]。但缺乏用于咯血的研究。
本文观察的30例咯血病人应用DDAVP取得良好效果。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6.7%。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从血止天数来看一般为1~5天,平均(3.21±1.44)天。以上表明DDAVP对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包括中量、大量咯血均有良好效果。1次用量一般为0.3ug/k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点,滴速一般40~50滴/分即可,一般患者可耐受。醋酸去氨加压素不良反应少,多数为轻微胃肠道症状,如胃区不适、腹痛、恶心等,与该药收缩平滑肌的作用有关。
因此,DDAVP有较好的止血功能,轻微的副作用,完全可以在临床治疗咯血病人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善俊,夏凌辉.新型止血药DDAVP(弥凝)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7,10(2):93.
[2] Mannucci P M.Desmopressin(DDAVP)in the treatment of bleeding disorders: the first 20 years[J].Blood,1997,90(7):2515-2521.
[3] Flordal P A.Use of Desmopressin to revent bleeding in surgery[J].Eur J Surg
1998,164(1):5-11.
收稿日期:2015-10-24
论文作者:王虹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垂体论文; 病人论文; 醋酸论文; 疗效论文; 症状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作用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