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天山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夏冬[1](2020)在《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对统一的综合性结论。本文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视角,系统地收集、整理东天山及邻区已发表的锆石U-Pb单点年龄大数据及7类主要矿产时空结构规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主要构造-岩浆演化序列、成矿规律及构造-岩浆演化与流体耦合成矿机理,并探讨了地球动力学机制。阿奇山铅锌(铜)矿床在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及成矿特征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其成因、控矿因素等的研究尚薄弱,为此开展了野外地质学,小东山火山机构岩石组合、构造控矿、流体运移特征及年代学等工作。我国地表找矿存在找矿难、找矿慢的问题突出,找矿理论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认识:(1)东天山经历了晚奥陶世-早泥盆世(俯冲)→早石炭纪(碰撞+准噶尔亚幔柱?)→晚石炭纪(板片断离-岩石圈拆沉+准噶尔亚幔柱?)→早-中二叠世(塔里木亚幔柱)→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板内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2)东天山绝大部分矿产的主成矿期处于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活动间歇期,耦合着大量流体作用,具有岩浆期后成矿特点。与板块构造有关的早石炭世斑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铁矿、晚二叠-早三叠世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钼钨矿为板块熔融产生的透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中熔体与流体发生耦合或解耦的产物;板片拆离-岩石圈拆沉作用触发的深部含矿流体向上运移与晚石炭世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早二叠世火山岩型铁矿、火山热液型或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成矿密切相关;塔里木二叠纪地幔柱与早-中二叠晚期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矿具有成生关系。(3)阿奇山铅锌(铜)矿床成矿分为早期硅酸岩热液和晚期碳酸盐流体成矿阶段。花岗斑岩对成矿的主要贡献:岩体自身及其岩浆成矿系统解耦有关的透岩浆流体形成的早期矽卡岩化带对后期小东山火山机构有关的含矿流体的遮挡作用,仅提供了部分热及矿质,正长斑岩等次火山岩有关的含矿流体以非顺层、高角度呈发散性产于断裂、破碎带及岩石微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充填-交代形成主要富矿体。主成矿期约束在292.0~320.0±1.6Ma,成矿流体具低温-中盐度,硫同位素具幔源、火山热液特征,成矿期构造背景处于挤压向拉张转换期,地球动力学机制主要为岩石圈拆沉。(4)含矿火山流体的充填交代为主要成矿作用,成因为火山热液型铅锌(铜)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针对当前我国找矿勘查客观条件下存在的找矿难、找矿慢问题,适时提出中观“热岩-枝找矿理论”,并阐述了运用该理论发现新矿床的过程。
刘超[2](2019)在《新疆清白山一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处于塔里木地块和中天山地块之间北山裂谷系,一直以来北山裂谷系构造属性及成矿地质特征存在较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山裂谷系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一直以来都是新疆、甘肃乃至内蒙古重要的成矿区带。在新疆境内—北山裂谷系西段,上世纪60年代至2000年之前,区内始终以铁为主要成矿种。2011年以来,在新疆境内—北山裂谷系西段,随着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的开展,发现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新矿种,如清白山铅锌矿、清白山东金矿点、聚源钨矿点、大红山铜矿等等,证明该带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因而对该区加强找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新疆哈密磁海-黑山梁一带铜多金属矿预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为依托,以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系统的调查,结合室内综合研究,对研究区的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厘定了成矿模式10种。并通过对1:5万化探数据、1:5万航磁数据、1:25万重力数据的重新筛选、处理、成图、分析,以地质背景为基础,总结找矿标志,建立了各类矿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并圈定出12处找矿远景区,其中I级找矿远景区3处,II级找矿远景区4处,III级找矿远景区5处。
张海军[3](2019)在《新疆库尔勒地区上户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不但含有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而且还是我国金、铜、铅、锌和铁等重要金属资源的接替基地。近年来,在新疆地区稀土矿床的勘探也取得新的突破,除了塔里木盆地内与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巴楚稀土矿床和塔里木北缘的且干布拉克稀土矿外,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发现了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波孜果尔大型REE-Nb-Zr矿床,但疆内关于伟晶岩型稀土矿床鲜有报道。2013年,在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的支持下,作者带领团队对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库尔勒上户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发现了与伟晶岩有关的稀土矿床。库尔勒上户北稀土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西段,矿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伟晶岩脉广泛分布,稀土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野外详细的调查研究,仅在2平方千米范围内就已发现了21条稀土矿化的褐帘石伟晶岩脉。这些伟晶岩脉主要分布在元古代的混合岩中,矿化伟晶岩脉体走向以北东东-南西西向为主,与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平行,但有个别的伟晶脉体呈近南北向展布。伟晶岩脉体一般长801000米,宽0.220米;最长者达1100米,最短者仅为20米,脉体倾角为4587°。伟晶岩脉具伟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是褐帘石、钛铁矿和锆石,其中褐帘石一般呈浸染状分布于由长石和石英组成的集合体中。通过采样线地表控制和深部钻探施工,圈定了3个含褐帘石的伟晶岩稀土矿体,获得稀土氧化物储量7871吨。上户稀土矿床赋矿围岩—黑云母混合岩含有典型变质成因的锆石,两件样品中锆石边部207Pb/206Pb加权年龄分别为1924±27 Ma和1944±1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暗示混合岩化峰期年龄约为1930 Ma;黑云母混合岩中锆石的初始176Hf/177Hf比值为0.2811310.281466,其对应的εHf(t)为-15-3.1,平均值-6.5,Hf同位素的其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则介于27913501 Ma之间;研究认为,库尔勒北缘在1930 Ma发生了陆-陆碰撞,导致了陆壳俯冲到深部(麻粒岩相,石榴子石稳定区),进而发生熔融形成了黑云母混合岩,其形成可能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有关。在上户稀土矿床的含褐帘石伟晶岩中存在着具有明显的韵律环带、且Th/U比值与岩浆成因锆石相似的颗粒较大的自形锆石,这表明它形成于熔体体系,暗示伟晶岩可能是熔体结晶的产物;但显微岩相学研究也显示,部分锆石受到了后流体的交代,这可能暗示形成含稀土矿化的伟晶岩的母岩浆为富水熔体。锆石定年结果显示,三个样品锆石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797±15 Ma、1810±16 Ma和1806±19 Ma,在误差范围一致,表明稀土成矿时间约为1810 Ma。伟晶岩脉内锆石176Hf/177Hf初始比值为0.2813950.281444,εHf(t)为-9.7-5.7,平均值-7.9,两者数据点均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下方;Hf同位素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则介于28833022 Ma之间,暗示伟晶岩的源区与其围岩—黑云母混合岩具有相似的源区,它可能是黑云母混合岩减压重熔作用的产物,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上户稀土矿床的形成机制,在1930 Ma,库尔勒地区发生了陆-陆碰撞,导致了陆壳的深俯冲并发生熔融形成了黑云母混合岩;在1810 Ma,区域地球动力学体制由挤压转为伸展,混合岩的易熔组分减压重熔为富含稀土和水等挥发分的熔体,早期结晶形成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随着斜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结晶,体系由富水熔体转为热液体系,结晶出褐帘石、钛铁矿等热液成因矿物。因此,上户稀土矿床的形成与富水等挥发分的低温熔体有关,而稀土矿化则发生在热液阶段。在上户矿区发育着相当数量的辉绿岩脉,作者为探讨区域构造演化,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类岩石为拉斑质基性岩。原始岩浆主要是地幔辉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含有少量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它形成于活动陆缘的伸展环境。总之,库尔勒上户稀土矿床是伟晶岩型稀土矿床,它应是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18.1 Ga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韩志轩[4](2019)在《中国大陆出露地壳岩石与汇水域沉积物铅的丰度与分布》文中提出全球一致性和权威性地球化学数据是资源与环境评价的定量标尺。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最主要的活动区域仍然局限于地球表层,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地下水、固体矿产、土壤、空气等均与出露地壳有所关联。人类社会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对出露地壳成分模型进行精细刻画,进而为研究环境污染、元素分布与地方病、资源潜力评价等问题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4年开展的中国地球化学基准(CGB)计划获得的中国大陆出露地壳岩石和汇水域沉积物铅的数据,系统研究了出露地壳岩石铅的丰度、分布及其地质意义,以及汇水域沉积物铅的分布、基准值、背景值。主要成果如下:1)更新完善了全国及八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岩石铅丰度数据。2)利用面积加权法得到中国大陆出露岩石地壳铅丰度为14.8mg/kg,低于大陆上地壳铅丰度。3)不同时代地层铅含量的变化与超大陆旋回密切相关,晚古生代泥质岩铅含量的跃升与NOE事件相关。4)我国汇水域沉积物铅丰度为22.1mg/kg,空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南高北低,长江以南为铅的高背景区,长江以北整体铅含量较低,仅有个别铅富集区。铅的空间分异特征由气候、地貌、地质背景、矿产分布、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决定。地质背景是控制铅含量的主要因素,在地质背景相似的区域,气候是影响铅含量的关键因素。5)系统建立了我国8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32个一级流域、10个地理景观分区、17个二级土壤分区、9个平原区、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疏松沉积物铅的基准值与背景值。6)本文计算了我国不同省份和不同地理景观区的分散流富集系数,为研究表生环境下元素迁移循环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邹明煜[5](2018)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古生代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对物源示踪和地壳生长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巨型复合造山带的一部分,位于南侧的塔里木盆地出露了不同类型的古生代时期花岗岩,并记录有完整的构造演化历史,是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和生长演化的理想场所。然而目前缺乏能够示踪岩浆源区物质组成及演化过程的资料,严重限制了对天山造山带地壳演化的理解。本论文以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西段454.6340.6Ma的四个未经过岩浆示踪的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它们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并进行了系统的Lu-Hf同位素研究,通过比较它们在这一时间段的变化特征,来探讨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深部物质组成及演化,最终探讨该地区古生代时期的地壳生长方式及南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北缘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Lu-Hf同位素结果表明,库鲁克塔格西段454.6Ma二长花岗岩具有较负的εHf(t)值(-11.60-26.71)以及古老的Hf的二阶段模式年龄(2.23.1Ga),表明了源区物质以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地壳物质为主;419.2Ma和400.6Ma的花岗质岩石中,εHf(t)值均处于正负值之间(-6.590.82),Hf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在1.31.8Ga之间,表明了源区物质不仅有中元古代晚期的地壳物质,还存在幔源岩浆参与并发生混和作用;340.6Ma二长花岗岩具有较负的εHf(t)值(-40.79-17.28)以及古老的Hf的二阶段模式年龄(2.53.9Ga),表明了源区物质以新太古代早期-古元古代的地壳物质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454.6419.2Ma南天山洋向南俯冲并产生了活动大陆边缘;随后,419.2400.6Ma在持续的洋-陆俯冲作用过程中,含幔源物质的岩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形成的长英质岩浆在地壳深部经过混合作用形成壳幔混源岩浆,这一方式反映出了该时期大陆地壳的垂向增长;最后340.6Ma出现了大量S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暗示了南天山洋处于俯冲阶段的晚期,逐渐闭合于碰撞环境中。
陆松年,郝国杰,相振群[6](2016)在《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括性地阐述我国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大地史阶段的重大地质事件,粗略勾绘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的轨迹,期望了解我国与全球变化的异同,进一步突出我国前寒武纪三大地史阶段中新太古代超级地质事件及元古宙时期中国大陆块体对哥伦比亚及罗迪尼亚两个超大陆形成与破裂的地质响应。冥古宙是地球最早期的地史阶段,从太阳系形成的4 567Ma至地球上最老的4 030Ma的Acasta片麻杂岩。碎屑锆石保存最好的地点是西澳的Mt.Narryer和Jack Hills。目前在中国大陆至少有7个地点发现具有罕见的约4.0Ga的碎屑锆石,这些地点并不位于克拉通区,而是赋存于造山系新元古代至古生代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中。太古宙(4 0302 420Ma)定义为从最古老的岩石出现(4 030Ma Acasta片麻岩)至冰碛层首次广泛分布的寒冷期之间的一段地史。最古老的岩石为英云闪长片麻岩,构成加拿大西北斯拉夫克拉通4.033.94Ga Acasta片麻岩的一部分。西南格陵兰Isua带保存全球有最老的表壳岩,形成于3 810 Ma。太古宙最重大的地质事件莫过于2 7802 420 Ma时期的新太古代超级事件。值得指出的是华北克拉通最古老、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岩石出露在中国辽宁鞍山地区,约3.80Ga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和3.30Ga的表壳岩已被识别。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有与世界各地太古宙相似的演化历史和特点,包括花岗岩-绿岩带及高级变质片麻岩带、广泛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片麻岩、古陆壳的出露(略老于3.8Ga)、广泛分布的BIF等。我国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虽然在华北克拉通分布较广,但与南非、格陵兰、加拿大、西澳等地经典的花岗岩-绿岩带相比,时代偏新,仅以新太古代为主,规模偏小,缺少大面积分布的科马提岩,且变质程度偏高,主要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演化到元古宙(2 420541 Ma),则进入成熟的、较冷的、刚性程度较高的地球,以现代样式板块构造、超大陆旋回和更复杂的疑源类(eukaryotic)生命的发育为特征。这种变化大致出现在2 420 Ma左右,与哈默斯利型BIF的消失及地史中首次广泛出现的冰川沉积物年代相近。古元古代早期十分重要的"休伦冰川事件"、指示大氧化事件的古老红层在我国尚未被发现,与Lomagundi-Jatuli(LJE)δ13 C的同位素漂移有关的关门山组古元古代沉积地层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不足;古元古代磷矿和具有巨大石油潜力的2.01Ga Shunga事件也未能鉴别。但中国最大特色是发育了与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与裂解有关的良好地质记录,特别是华北克拉通保存了古元古代与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有关的超高温、高压麻粒岩等变质及岩浆事件,1 780 Ma以后的中元古代又保存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裂谷沉积及岩浆活动;而在扬子和塔里木陆块区则保存了与新元古代早期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有关的蛇绿岩、混杂岩、洋内弧、俯冲增生杂岩及大陆边缘弧,在约800 Ma以后则发育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沉积及岩浆活动的地质记录,为中国和全球地质学者研究这一时期地球系统变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客观的野外实验室和良好的范例。
张方方[7](2016)在《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分布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具有良好的钼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东戈壁和白山矿床为东天山地区钼找矿勘探的重要成果,均达到超大型规模,分布于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的中东部。本文以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显微岩矿观察为基础,对东戈壁和白山典型钼矿床进行解剖,并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东天山钼矿床岩浆作用、成矿动力学背景及其成矿机制,同时对比研究区内斑岩型铜矿床,揭示东天山岩浆岩演化特征与铜钼成矿作用的关系,为今后新疆东天山斑岩钼(铜)矿找矿勘探提供新的信息。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东天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划分为志留-泥盆纪(440370 Ma)、石炭纪(350300 Ma)、二叠纪(299252 Ma)和三叠纪(246227 Ma)四个岩浆活动阶段。东戈壁和白山钼矿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东天山钼矿的岩浆-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236227 Ma范围内,成岩与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了钼矿化作用与该区三叠纪时期的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形成于东天山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2)东戈壁花岗岩具高硅、富碱、低镁及高分异指数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系列岩石;岩石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强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显示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Sr-Nd-Hf-O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及εNd(t)值,正εHf(t)值和年轻地壳Hf模式年龄(TDM C),及较高的锆石δ18O值。这些特征表明东戈壁花岗岩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时有部分地幔物质的混染。(3)白山花岗岩同样具高硅富碱,贫MgO和CaO及高分异指数的特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中等负Eu异常,高Sr/Y比值,低Y含量的特点,显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Hf-O同位素数据显示花岗岩具较均一的初始87Sr/86Sr比值,正εNd(t)和εHf(t)值,年轻的TDM C年龄,及相对低的锆石δ18O值,指示白山花岗岩的源区为新生下地壳物质,并有部分幔源岩浆的加入。(4)东戈壁和白山矿区钼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石炭系干墩组地层中,受隐伏岩体和构造裂隙系统的联合控制,钼矿化与硅化、钾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关系最为密切。前者成矿流体具高温、中低盐度、含CO2特点,属于H2O–NaCl±CO2流体系统;后者成矿流体具高温、中低盐度、含CH4特点,属于H2O–NaCl±CH4流体系统。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两矿区成矿流体具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且大气降水的加入对矿化石英脉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碳-氧、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可能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5)对比分析东天山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成岩成矿特征,揭示斑岩铜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内接触带中,钼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围岩中。岩浆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各有差异,反映了成矿岩浆岩属性与成矿动力学背景的不同。岩浆起源及其演化特征很可能是制约东天山不同空间位置上形成铜矿还是钼矿的关键机制。
张照伟,李文渊,张江伟,王亚磊[8](2015)在《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耦合关系研究主要进展及成果》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岩浆作用形式多样,造就了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本研究紧紧围绕岩浆铜镍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及火山岩型磁铁矿矿床,从含矿岩体的岩浆起源、岩浆演化及成矿特点,系统研究深部相应岩浆活动的地质过程。通过典型矿床的深入剖析,建立相应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破解制约找矿突破的控制因素,系统阐述了板块构造与地幔柱体制叠加并存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表现。鉴于塔里木地幔柱的活动特点和成矿表现,将其与新疆北部三类主要矿床类型建立关联,对比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点,发现其成矿类型与塔里木地幔柱及板块构造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两种构造体制叠加并存的结果。塔里木克拉通深部熔融的地幔物质,围绕刚性塔里木克拉通边缘不断上涌,并与表壳物质发生交换,随着俯冲板块的持续和减弱,深部上涌的地幔物质不断加强,先后形成因深部地幔物质多寡而金属聚集的不同矿床类型。
张照伟,李文渊,张江伟,徐学义,李德彪,王亚磊,臧遇时[9](2014)在《新疆天山石炭—二叠纪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与形成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天山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多阶段演化中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规模并不均衡。而石炭-二叠纪却是天山成矿带大规模岩浆活动和金属成矿作用的"爆发"期。本研究紧紧围绕岩浆铜镍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及火山岩型磁铁矿矿床,从含矿岩体的岩浆起源、岩浆演化及成矿特点,系统研究地球深部相应岩浆活动的地质过程。通过典型矿床的深入剖析,建立相应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破解制约找矿突破的控制因素,系统阐述了板块构造与地幔柱体制叠加并存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表现。联系塔里木地幔柱的活动特点和成矿表现,将其与天山造山带三类主要矿床类型建立关联,对比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天山成矿带成矿类型与塔里木地幔柱及板块构造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两种构造体制叠加并存的结果。塔里木克拉通深部熔融的地幔物质,围绕刚性塔里木克拉通边缘不断上涌,并与表壳物质发生交换,随着板块俯冲的持续和减弱,深部上涌的地幔物质不断加强,先后形成因深部地幔物质多寡而金属聚集的不同矿床类型。该地幔柱形成时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认识模型的建立,极大地推进了板块构造、地幔柱与岩浆成矿作用的研究,同时可为天山及邻区找矿突破提供借鉴和指导。
赵斌[10](2013)在《大中条地区火山—岩浆—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文中认为大中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多年来,诸多的专家学者在中条山地区,尤其是其东北段开展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矿床成因、成矿背景和找矿勘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其西南段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程度较低。本论文是在充分搜集、系统分析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中条山西南段近年来找矿新进展为研究重点,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分析成岩成矿的条件和时代、厘定大中条地区的成矿系列、总结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有利的成矿靶区,为下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区域1:20万航磁、重力数据分析,研究了区域深部构造体系的特征,提出中条山深部构造表现为岩石圈增厚块体与软流圈上涌柱呈陡立接触带,沿软、硬接触带倾斜方向对应重力梯度带,它与中条山脉西北缘的山前大断裂完全吻合。以此断裂为界,可将中条地区深部构造划分为两个单元:西北部运城盆地为岩石圈增厚区;东南部中条山脉分布区为岩石圈减薄区,沿软硬接触带及其两侧,发育多期次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中晚元古代超基性、基性杂岩和酸性岩浆岩,燕山期中酸性—偏碱性岩浆岩。断裂带是中条山岩浆矿床成矿作用的深部控制构造。结合大中条山的区域构造背景,文中对大中条地区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2、以中条山西南端近年来找矿勘查中新发现矿床为研究重点,采用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相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开展典型矿床研究。提出桃花洞铜矿的成因为基性岩浆分凝—喷溢—沉积矿床;洞沟式方解石脉型金银铜多金属矿床,在成因上与胡家峪、篦子沟铜矿明显不同,具有幔源岩浆流体直接成矿的可能性,因而其深部还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同时,在洞沟含矿方解石脉中发现了白钨矿,并对白钨矿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新发现矿床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条山地区的矿床学研究内容,拓展找矿思路,对指导在大中条地区寻找类似的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利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法,对大中条地区的成岩成矿的时代进行了探讨。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获得桃花洞铜矿区涑水杂岩中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脉和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625±15Ma、2592±16Ma和2548±15Ma,岩石中古老继承性锆石年龄分别为(2790±15)、(2773±24)、(2782±34)Ma。三种不同生成顺序的岩石中均出现大于2700Ma的锆石,且年龄相当接近,证明涑水杂岩的最初成岩时代在太古代;获得义唐铁镍矿床中磁铁矿体年龄为2317±33Ma、矿化花岗闪长岩为2151±20Ma、二长花岗岩为1930±83Ma;证明了含矿基性火成杂岩体及磁铁矿为岩浆熔离作用和结晶重力分异成因;利用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三岔沟金钼矿区辉钼矿的年龄为1823±23Ma。成矿时代测定结果表明中条山地区成矿具有多期幕式成矿特点。4、总结了大中条地区矿床类型和矿产分布。运用成矿系列理论,以元古宙的构造旋回为主线,建立太古—元古宙的矿床成矿系列。将大中条地区前寒武纪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组合、5个成矿系列类型、6个成矿系列、17个成矿亚系列;在大中条山地区圈定了14个找矿靶区,并对其中3个靶区开展了异常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二、新疆天山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天山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2 选题依据 |
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工作量 |
5 基本论点及主要创新性认识 |
第一章 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及地球动力学机制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1.1 区域地层 |
1.1.2 区域构造 |
1.1.3 区域岩浆岩 |
1.1.4 数据应用情况 |
1.2 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1 晚奥陶世-早泥盆世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2 石炭纪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3 早-中二叠世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2.4 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构造岩浆演化序列 |
1.3 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 |
1.3.1 晚奥陶世-早泥盆世(406~466Ma) |
1.3.2 石炭纪(299~359Ma) |
1.3.3 早-中二叠世(272~299Ma) |
1.3.4 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220~265Ma) |
1.4 小结 |
第二章 成矿规律及耦合成矿机理 |
2.1 主要矿种时空结构 |
2.1.1 铜矿 |
2.1.2 金矿 |
2.1.3 铜镍矿 |
2.1.4 铁矿 |
2.1.5 钼钨矿 |
2.1.6 银多金属矿及铅锌矿 |
2.1.7 成矿规律 |
2.2 构造-岩浆活动与流体的耦合机理 |
2.2.1 成矿流体来源及一般习性 |
2.2.2 构造-岩浆活动与流体的耦合机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热岩-枝找矿理论及找矿实践 |
3.1 我国当前找矿勘查存在的问题 |
3.2 可能的解决办法 |
3.3 热岩-枝组矿模型 |
3.4 热岩-枝宏观找矿概念 |
3.5 中观地质异常找矿方法 |
3.6 热岩-枝找矿理论优缺点及找矿实践 |
3.7 小结 |
第四章 阿奇山铅锌(铜)矿地质特征 |
4.1 区域地质矿产简介 |
4.2 矿区地质特征 |
4.2.1 地层 |
4.2.2 构造 |
4.2.3 岩浆岩 |
4.2.4 围岩蚀变 |
4.2.5 矽卡岩 |
4.2.6 地球物理特征 |
4.2.7 地球化学特征 |
4.3 矿体地质特征 |
4.3.1 矿体特征 |
4.3.2 矿石特征 |
4.3.3 成矿阶段划分 |
第五章 矿床控矿因素及富集规律 |
5.1 雅满苏组火山岩 |
5.2 小东山火山机构 |
5.2.1 小东山火山机构位置的确定及火山口特征 |
5.2.2 岩石组合及岩相学特征 |
5.2.3 断裂构造控矿及流体运移特征 |
5.3 成矿流体 |
5.3.1 流体包裹体 |
5.3.2 硫同位素 |
5.4 主成矿时代约束 |
5.4.1 雅满苏组火山岩年代学 |
5.4.2 锆石U-Pb同位素 |
5.5 矿化富集规律 |
5.6 结论和讨论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 |
6.1.1 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 |
6.1.2 矽卡岩型矿床 |
6.1.3 火山热液型矿床 |
6.2 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
6.2.1 成矿模式 |
6.2.2 找矿潜力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补充材料 |
附录 -作者简介 |
一.个人简介 |
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三.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勘查项目 |
四.在读期间学术交流 |
五.获奖情况 |
(2)新疆清白山一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交通位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成矿预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清白山地区成矿潜力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中天山地块 |
2.2 北山裂谷系 |
2.3 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 |
2.4 塔里木陆块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3.1 地层 |
3.1.1 前寒武系 |
3.1.2 下古生界 |
3.1.3 上古生界 |
3.1.4 新生界 |
3.2 岩浆岩 |
3.2.1 侵入岩 |
3.2.2 火山岩 |
3.3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
3.3.1 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
3.3.2 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
3.3.3 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
3.4 构造 |
3.4.1 褶皱 |
3.4.2 断裂构造 |
3.5 区域物、化探特征 |
3.5.1 重力场特征 |
3.5.2 区域磁场特征 |
3.5.3 区域化探特征 |
3.6 区域矿产特征 |
3.6.1 成矿区带划分 |
3.6.2 矿产特征 |
第四章 区域成矿规律 |
4.1 空间分布特征 |
4.2 时间分布规律 |
4.3 控矿因素分析 |
4.3.1 地层与成矿 |
4.3.2 侵入岩与成矿 |
4.3.3 变质作用与成矿 |
4.3.4 褶皱和断裂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
4.4 成矿系列厘定 |
4.5 成矿演化及区域成矿模式 |
4.5.1 新太古-元古代构造演化与成矿 |
4.5.2 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 |
4.5.3 中新生代陆内演化阶段 |
4.6 清白山一带成矿潜力分析 |
第五章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 |
5.1 清白山地区1:5 万地球化学特征 |
5.2 5万单元素异常特征 |
5.3 5万综合异常特征 |
第六章 地球物理找矿信息提取 |
6.1 磁测信息提取 |
6.1.1 磁场特征 |
6.1.2 磁异常特征 |
6.1.3 高精度磁法成果指示意义 |
6.2 重力异常特征 |
第七章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
7.1 找矿标志 |
7.2 找矿模型 |
7.3 找矿预测 |
7.3.1 找矿靶区划分原则 |
7.3.2 找矿靶区特征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新疆库尔勒地区上户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稀土矿床类型及研究进展 |
1.1.1 稀土矿床类型 |
1.1.2 稀土矿床研究进展 |
1.2 稀土矿资源概况 |
1.3 选题依据与科学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采取的研究方案 |
1.4.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塔里木北缘库尔勒地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塔里木北缘前寒武纪岩石 |
2.1.2 古生界地层 |
2.1.3 中新生界 |
2.2 矿产 |
2.3 构造 |
2.3.1 构造单元划分 |
2.3.2 区域深大断裂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重力特征 |
2.5.2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库尔勒上户稀土矿床的发现及基本特征 |
3.1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 |
3.2 矿产勘查史 |
3.3 地层 |
3.4 构造 |
3.4.1 主要断层分布及规模 |
3.4.2 其它次级断裂 |
3.5 岩浆岩 |
3.6 上户稀土床地质特征 |
3.6.1 矿体的圈定 |
3.6.2 矿石矿物和金属矿物 |
3.6.3 非金属矿物 |
3.6.4 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和矿体的主要化学组成 |
3.6.5 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矿物组合关系 |
第4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测试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2.1 粉末样品制备 |
4.2.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4.3.1 样品靶的制备 |
4.3.2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3.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4.4 电子探针能谱分析(EDS) |
4.5 褐帘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EPMA) |
4.6 石榴子石成分分析 |
第5章 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5.1 辉绿岩产状 |
5.2 岩相学特征 |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辉绿岩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辉绿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岩石成因 |
5.4.1 后期地质作用与地壳混染对辉绿岩组成的影响 |
5.4.2 源区性质 |
5.4.3 形成的构造背景 |
5.5 小结 |
第6章 上户地区混合岩特征及成因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地球化学特征 |
6.3 混合岩中石榴子石特征 |
6.3.1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
6.3.2 石榴子石微量元素特征 |
6.4 上户混合岩的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组成 |
6.5 岩石成因 |
6.6 小结 |
第7章 上户地区伟晶岩脉稀土矿化及其成因 |
7.1 伟晶岩脉基本特征 |
7.1.1 伟晶岩脉产状 |
7.1.2 伟晶岩分类 |
7.2 矿床矿化特征 |
7.2.1 矿体基本特征 |
7.2.2 矿体矿物组成 |
7.2.3 矿物生成顺序 |
7.2.4 矿床地球化学 |
7.3 库尔勒上户稀土矿床褐帘石研究 |
7.3.1 褐帘石主量元素特征 |
7.3.2 褐帘石微量元素特征 |
7.3.3 褐帘石成因分析 |
7.4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
7.5 伟晶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7.6 伟晶岩成因 |
7.7 上户伟晶岩稀土矿床成矿模式 |
7.8 小结 |
第8章 取得的认识与研究展望 |
8.1 取得的认识 |
8.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8.2.1 存在问题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 3.1 库尔勒市上户一带含褐帘石伟晶岩脉特征一览表 |
表 3.2 库尔勒市上户稀土矿全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 |
表 5.1 上户辉绿岩的主量元素组成(wt.%) |
表 5.2 上户辉绿岩的微量量元素组成(ppm) |
表 6.1 上户混合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 (wt.%) |
表 6.2 上户地区混合岩微量元素组成(ppm) |
表 6.3 上户混合岩石榴子石原位主量LA-ICP-MS测试数据表(wt.%) |
表 6.4 上户稀土矿混合岩石榴子石端元组分计算表 |
表 6.5 库尔勒地区混合岩锆石微量元素数据(ppm) |
表 6.6 库尔勒地区混合岩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数据 |
表 6.7 库尔勒地区混合岩锆石LA-MC-ICP-MS Hf同位素数据 |
表 7.1 库尔勒市上户一带含褐帘石伟晶岩脉特征一览表 |
表 7.2 库尔勒上户稀土矿区伟晶岩脉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结果表(ppm) |
表 7.3 上户稀土矿床褐帘石主量元素LA-ICP-MS分析结果表(wt.%) |
表 7.4 上户稀土床矿褐帘石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wt.%) |
表 7.5 上户稀土矿床褐帘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ppm) |
表 7.6 库尔勒地区上户伟晶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数据 |
表 7.7 库尔勒地区上户伟晶岩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数据 |
表 7.8 库尔勒稀土矿伟晶岩相对氧逸度 |
表 7.9 上户混合岩相对氧逸度 |
表 7.10 塔里克拉通北缘库鲁克塔格古元古代造山时间有关的年代学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大陆出露地壳岩石与汇水域沉积物铅的丰度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点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疏松沉积物样品采集 |
2.1.1 采样总则 |
2.1.2 中国地球化学基准网格 |
2.1.3 地球化学采样景观划分 |
2.1.4 不同自然地理景观的采样介质 |
2.2 岩石样品采集 |
2.2.1 岩石采样总则 |
2.2.2 地层样品采集方法 |
2.2.3 侵入岩样品的采集 |
2.2.4 变质岩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分析 3 中国大陆汇水域沉积物铅的基准与分布 |
3.1 全国汇水域沉积物铅含量特征与对比 |
3.2 全国铅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全国铅的基准值与背景值 |
3.3.1 基于大地构造分区铅的基准值和背景值 |
3.3.2 基于地貌景观分区铅的基准值和背景值 |
3.3.3 基于流域分区铅的基准值和背景值 |
3.3.4 基于土壤类型分区铅的基准值和背景值 |
3.3.5 基于省域铅的基准值和背景值 |
3.3.6 基于平原分区铅的基准值和背景值 |
3.4 铅含量与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3.4.1 气候 |
3.4.2 地质背景 |
3.4.3 成矿作用 4.中国大陆出露地壳岩石铅的丰度与分布 |
4.1 全国岩石铅含量特征 |
4.2 全国岩石铅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岩浆岩 |
4.2.2 沉积岩 |
4.2.3 变质岩 |
4.3 中国大陆出露地壳铅的丰度 |
4.4 侵入岩铅丰度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4.5 地层铅丰度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4.6 泥质岩铅丰度演化对大气圈氧浓度变化的指示 |
4.7 分散流富集系数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5)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古生代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对物源示踪和地壳生长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库鲁克塔格地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研究主要采用分析方法(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寒武系 |
2.1.2 古生界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火山岩 |
2.2.2 侵入岩 |
2.2.3 区域变质岩 |
2.3 区域断裂 |
2.3.1 辛格尔断裂 |
2.3.2 兴地断裂 |
2.3.3 孔雀河断裂 |
第3章 岩体地质学及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库鲁克塔格西段古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1.1 454.6 Ma二长花岗岩 |
4.1.2 419.2 Ma花岗闪长岩 |
4.1.3 400.6 Ma二长花岗岩 |
4.1.4 340.6 Ma二长花岗岩 |
4.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4.2.1 454.6 Ma二长花岗岩 |
4.2.2 419.2 Ma花岗闪长岩 |
4.2.3 400.6 Ma二长花岗岩 |
4.2.4 340.6 Ma二长花岗岩 |
4.3 锆石饱和温度计 |
第5章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1 454.6 Ma二长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 |
5.2 419.2 Ma花岗闪长岩Hf同位素特征 |
5.3 400.6 Ma二长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 |
5.4 340.6 Ma二长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库鲁克塔格地区古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岩浆源区特征及地壳生长 |
6.1 岩浆源区特征及岩石成因 |
6.1.1 454.6 Ma二长花岗岩 |
6.1.2 419.2 Ma花岗闪长岩 |
6.1.3 400.6 Ma二长花岗岩 |
6.1.4 340.6 Ma二长花岗岩 |
6.2 地壳生长与构造演化探讨 |
6.2.1 古生代早期454.6Ma |
6.2.2 古生代中期419.2~400.6Ma |
6.2.3 古生代晚期340.6Ma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6)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冥古宙(4 567~4 030 Ma)碎屑锆石的地质意义 |
2.1 西藏喜马拉雅地块 |
2.2 西藏北羌塘地块 |
2.3 北秦岭西段 |
2.4 北祁连河西走廊 |
2.5 武夷—云开造山系(江西南部) |
2.6 新疆东准噶尔阿尔曼泰蛇绿岩 |
2.7 武夷—云开造山系(浙江龙泉) |
3 太古宙(4 030~2 420 Ma)重大地质事件 |
3.1 中国最古老的变侵入岩和表壳岩 |
3.2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超级事件 |
3.2.1 科马提岩 |
3.2.2 BIFs |
3.2.3 花岗岩类侵位 |
4 元古宙(2 420~541 Ma)重大地质事件 |
4.1 元古宙阶段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件? |
4.1.1 2 420~2 250 Ma |
4.1.2 2 250~2 060 Ma |
4.1.3 2 060~1 780 Ma |
4.1.4 1 780~850 Ma |
4.1.5 850~541 Ma |
4.2 中国三大克拉通元古宙重大地质事件 |
4.2.1 LJE事件 |
4.2.2 孔兹岩带 |
4.2.3 1.95~1.85Ga的造山事件 |
4.2.4 1.78Ga后的裂解事件 |
4.2.5 新元古代早期的造山事件 |
4.2.6 约0.82Ga的陆内裂解 |
4.2.7 雪球地球事件 |
5 结语 |
(7)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斑岩钼矿床 |
1.2.2 中亚造山带斑岩钼矿床 |
1.2.3 东天山斑岩钼矿床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东天山成矿地质背景 |
2.1 基本构造格架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断裂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钼矿床地质 |
3.1 东戈壁钼矿床 |
3.1.1 基本地质特征 |
3.1.2 矿体特征及规模 |
3.1.3 矿石物质组成 |
3.1.4 矿石结构构造 |
3.1.5 围岩蚀变 |
3.1.6 成矿阶段 |
3.2 白山钼矿床 |
3.2.1 基本地质特征 |
3.2.2 矿体特征及规模 |
3.2.3 矿石物质组成 |
3.2.4 矿石结构构造 |
3.2.5 围岩蚀变 |
3.2.6 成矿阶段 |
第4章 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 |
4.1 实验测试方法 |
4.2 岩石学特征 |
4.2.1 东戈壁岩体 |
4.2.2 白山岩体 |
4.3 年代学特征 |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1 东戈壁岩体 |
4.4.2 白山岩体 |
4.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1 Sr-Nd同位素 |
4.5.2 Lu-Hf同位素 |
4.5.3 O同位素 |
4.6 岩浆岩成因 |
4.6.1 岩体类型 |
4.6.2 岩浆源区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 |
5.1 实验测试方法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白山钼矿成矿流体 |
5.2.2 东戈壁钼矿成矿流体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氢氧同位素 |
5.3.2 碳氧同位素 |
5.3.3 硫同位素 |
5.3.4 铅同位素 |
5.4 成矿年代学 |
第6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与成矿作用 |
6.2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3 成岩成矿模式 |
6.4 与斑岩铜矿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
6.4.1 矿化蚀变特征 |
6.4.2 岩浆作用与成矿 |
6.4.3 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耦合关系研究主要进展及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主要成矿类型及特征 |
1.1 铜镍硫化物矿床 |
1.2 斑岩型铜 (钼) 矿床 |
1.3 赋存于海相火山-次火山岩中的磁铁矿矿床 |
2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认识及成矿机制 |
2.1 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时空关系 |
2.2 塔里木地幔柱活动与岩浆作用特点 |
2.3 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耦合关系 |
3 结论 |
(9)新疆天山石炭—二叠纪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与形成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天山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2.2 区域岩浆活动 |
2.3 构造岩浆认识 |
3 天山石炭—二叠纪主要成矿类型及特征 |
3.1 铜镍硫化物矿床 |
3.2 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 |
3.3 赋存于海相火山-次火山岩中的磁铁矿矿床 |
4 塔里木地幔柱活动与岩浆作用特点 |
5 天山构造体制认识及成矿机制探讨 |
5.1 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时空关系 |
5.2 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动力学机制 |
6 结论 |
(10)大中条地区火山—岩浆—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金属矿床勘查进展 |
1.1.2 大中条地区勘查及研究历史回顾 |
1.1.3 中条山地区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背景,找矿潜力巨大 |
1.2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1.2.1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涑水杂岩地质特征 |
2.1.2 绛县群 |
2.1.3 中条群 |
2.1.4 西阳河群 |
2.2 岩浆岩 |
2.3 变质作用 |
2.4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区域航磁、重力分布特征 |
2.5.2 深部断裂构造体系的推断 |
2.5.3 同善隐伏基底背斜的推断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三章 大中条地区典型矿床研究 |
3.1 桃花洞式铜矿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3.1.4 成岩成矿机制 |
3.1.5 成矿模式 |
3.2 洞沟式方解石脉型金银铜多金属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矿床成因认识 |
3.2.4 洞沟式铜矿的找矿方向 |
3.3 义唐—户头式铁镍(铜)矿床 |
3.3.1 户头铁镍矿床特征 |
3.3.2 义唐矿区地质特征 |
3.3.3 义唐—户头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3.3.4 矿床成因初步认识 |
第四章 大中条地区西南段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
4.1 桃花洞含矿围岩的 LA-MC-ICP-MS 锆石 U-Pb 定年研究 |
4.1.1 采样的位置及特征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结果 |
4.2 三岔沟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床地质特征 |
4.2.3 采集位置 |
4.2.4 分析方法 |
4.2.5 测定的结果 |
4.3 义唐铁镍(铜)矿含矿岩体的成岩时代 |
4.3.1 采样位置和样品特征 |
4.3.2 分析方法 |
4.3.3 分析结果 |
4.4 成岩成矿时代讨论 |
4.4.1 含矿围岩的时代 |
4.4.2 含矿岩体的时代 |
4.4.3 矿床的形成时代 |
4.5 中条山成岩成矿环境 |
4.5.1 涑水期地质演化与构造运动 |
4.5.2 中条山成矿构造环境的探讨 |
第五章 大中条地区成矿系列研究 |
5.1 区域矿产分布 |
5.2 矿床类型 |
5.2.1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 |
5.2.2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 |
5.3 成矿系列(组)的厘定 |
5.3.1 前人的研究 |
5.3.2 大中条成矿系列的初步构建 |
第六章 大中条地区成矿规律和潜力评价 |
6.1 大中条地区成矿规律总结 |
6.1.1 构造-岩浆与成矿 |
6.1.2 岩浆演化与成岩成矿环境 |
6.1.3 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判别 |
6.1.4 成矿作用时空演化规律 |
6.2 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 |
6.2.1 桃花洞式铜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
6.2.2 户头-义唐式铁镍铜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
6.2.3 洞沟式铜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
6.3 大中条地区铜多金属矿潜力评价 |
6.3.1 成矿靶区的圈定 |
6.3.2 靶区异常查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疆天山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D]. 夏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新疆清白山一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3]新疆库尔勒地区上户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 张海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4]中国大陆出露地壳岩石与汇水域沉积物铅的丰度与分布[D]. 韩志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古生代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对物源示踪和地壳生长的意义[D]. 邹明煜. 新疆大学, 2018(12)
- [6]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J]. 陆松年,郝国杰,相振群. 地学前缘, 2016(06)
- [7]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D]. 张方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7)
- [8]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耦合关系研究主要进展及成果[J]. 张照伟,李文渊,张江伟,王亚磊. 中国地质调查, 2015(06)
- [9]新疆天山石炭—二叠纪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与形成机制探讨[J]. 张照伟,李文渊,张江伟,徐学义,李德彪,王亚磊,臧遇时. 西北地质, 2014(01)
- [10]大中条地区火山—岩浆—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D]. 赵斌. 长安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