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简支梁桥在沿线抽水作用下的安全性研究论文_洪之涛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151

摘要:以大西高铁沿线的某一典型抽水井及其周围高铁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3D开展流固耦合数值仿真分析,从而定量的计算出农业灌溉井对高铁桥梁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期抽水致使的降水对高铁高架桥影响较小,高铁桥梁最大沉降3.06mm;间歇性的抽水,可以恢复地层的部分沉降,间歇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控制变形;灌溉期间桥桩结构的受力发生改变,上半部分桩在土体固结的过程中,部分桩压转移到下部,导致桩体下半部承受荷载增大,桩端部的正应力从1223kN/m3增加到1894 kN/m3,换算成压力为从1880kN增加到2911kN,在桩体的承载能力范围内。综上所述,灌溉期间抽水对高铁桥梁的影响结果为安全。

关键词:高速铁路;抽水;安全性;简支梁桥

沉降是影响高铁安全运行的最为普遍、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控制沉降逐渐成为高铁后期运营维护的主要环节。然而,在高铁运营前,铁路沿线不可避免的会发现一定数量的灌溉井,部分距离高铁桥梁很近,需要对其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1]。基于此,本文将以大西高铁沿线的抽水井及其周围高铁桥梁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3D开展流固耦合数值仿真分析,从而定量的计算出农业灌溉井对高铁桥梁变形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本次模拟采用太原市某一代表性的桥梁(32跨简支梁桥、墩高20m)附近设有用以灌溉为目的的抽水井为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其中水井直径为35cm,抽水管直径为9.5cm,井深200m,水位-20m,灌溉周期为每年4月至10月,其在高铁线路开通前一直在使用。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列举桥梁结构截面,见图1。

图2 高铁桥梁与灌溉井三维有限元模型

3 土体和地基的参数选取

地层采用最先进的高级本构模型HSS本构模型进行模拟。该模型是非线性塑性本构模型,非常适合分析土的物理属性,它充分考虑了三轴试验和固结试验等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土体性能。其中,部分高级参数采用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参数,具体见表1。

4 计算结果与分析

灌溉期间场地的最大沉降4.35mm,如图3。灌溉结束后,经过240天停止抽水,场地最大沉降为1.37mm,如图4。

表1 物理力学参数

图3 灌溉期沉降云图 图4 停止抽水240天沉降云图

灌溉期间在抽水阶段发生沉降,但在停止抽水的3.5天内,土体会发生一定回弹。灌溉期间桥面的最大沉降会逐渐趋于稳定,最大值为3.06mm,如图5。

图5 桥面上两个监测点沉降时间曲线

灌溉期间,桩的上半段由于土体固结,降低了正应力,高铁桥的荷载传递到桩下半段。因此,下半段以及桩底的正应力都增加,剪应力也增加,如图6~图9。

5 结论

根据调研情况建立数值模型,对高铁沿线在灌溉期进行抽水引起的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开展完

图8 初始状态桩侧正应力 图9 灌溉期桩侧正应力

全流-固耦合分析获得降水对高铁简支梁桥的影响。结果:灌溉期抽水对高铁高架桥的影响较小,高铁桥梁最大沉降为3.06mm;间歇性的抽水可以让地层的沉降得到恢复,间歇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控制变形;灌溉期间桥桩结构的受力发生改变。上半部分桩在土体固结的过程中,部分桩压转移到下部,导致桩体下半部承受荷载增大,桩端部的正应力从1223kN/m3增加到1894 kN/m3,换算成压力为从1880kN增加到2911kN,在桩体的承载能力范围内。综上所述,灌溉期间抽水对高铁桥梁的影响结果为安全。

基金项目:

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密集型路隧过渡段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2016GZ0338.

2.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苗子工程,高速铁路新型路桥(隧)过渡段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18MZGC0247.

参考文献:

[1]杨长卫,张建经,朱浩波,谢晓安.高速铁路路桥(涵)过渡段的新型设计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8(05):6-11.

论文作者:洪之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铁路简支梁桥在沿线抽水作用下的安全性研究论文_洪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