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环境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综合防治

不同饲养环境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综合防治

胡建春[1]2004年在《不同饲养环境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综合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炎是影响奶牛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为研究不同的环境条件与奶牛乳腺炎发生率的关系,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苏北盐城地区一大型奶牛场(A牛场)连续进行22个月的隐性乳腺炎的SMT(上海隐性乳腺炎检测法)检测,同时选择不同饲养环境条件的B、C、D、E、F、G、H等7个奶牛场进行对比检测。实验期间,共检测泌乳奶牛2550头次9666个乳区,检出阳性乳牛1425头,隐性乳腺炎个体发生率为55.9%;检出阳性乳区2677个,乳区发生率27.7%。 A牛场22个月内共检测奶牛2140头,检出阳性乳牛1209头,个体发生率56.5%,检测乳区8081个,阳性乳区2152个,乳区发生率26.6%。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统计学分析,个体发生率与季节没有明显的关系。 对检测的9666个乳区进行分析,发现左、右乳区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几乎一致,而前后乳区的区别与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主要表现为后乳区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乳区。 对饲养数量不同的6个牛场的220头奶牛、挤奶方式不同的3个牛场的271头奶牛、饲料营养状况不同的2个牛场的221头奶牛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季节、饲养数量、挤奶方式、饲料营养状况的差异与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关系。 对同一牛场不同地面条件的208头奶牛、在上一个泌乳期是否曾发生隐性乳腺炎的64头奶牛、对环境不同消毒次数的193头奶牛、发病是否采取隔离措施的306头奶牛、是否按规定程序挤奶的3个牛场的210头奶牛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地面条件、是否曾发生隐性乳腺炎、环境的消毒次数、发病是否隔离、是否按规定程序挤奶等条件的差异,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解盐城地区引发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与防治措施,2003年9月在该地区4个奶牛场采集16份奶样(其中患临床型乳腺炎的7份,隐性乳腺炎的9份)进行细菌学分离与鉴定。首先在兔血琼脂平皿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溶血性,再挑选单个菌落接种于THB琼脂平皿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将纯化培养菌接种于肉汤,进行涂片、染色、镜检,作好记录,保存菌种。结果有3份奶样未分离出细菌,另外13份奶样共分离到16株细菌,其中有3份奶样各分离出2株细菌。根据细菌的培养特征、染色形态特征、排列等进行初步归类,应用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链球菌叁种生化微量鉴定管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葡萄球菌5株,肠杆菌5株,链球菌4株,酵母菌2株。分别占检出细菌总数的31.3%、不同饲养环境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综合防治31.器、25%、12.5%.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表明,本地引发奶牛乳腺炎的致病菌与其它地区报道的大致相同.

闫先峰[2]2009年在《不同饲养模式的奶牛乳腺炎发病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地区差异和养殖习惯及投资规模的不同,造成即使在同一个的地区,奶牛的养殖模式不尽相同。本论文主要调查在济南历城区不同饲养模式下,乳腺炎的发病情况及主要致病菌情况,及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历城区是山东奶牛养殖十个优势县之一。近几年来该区奶牛饲养业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存栏数达3.7万头,从养殖模式上来说,历城区的奶牛养殖场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叁种类型:1)独资的大型规模化奶牛饲养场:奶牛饲养量一般在1000头以上,如遥墙的维维乳业,黄河牧场等。2)大型奶牛小区或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型乳品企业建立奶牛小区和挤奶厅,吸引养殖户去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企业和农户签约,企业提供牛舍、收购小区农户生产的鲜奶,并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知识培训;或者由合作社统一采购饲料,提供技术服务;鲜乳销售及乳制品的加工。总的奶牛饲养量是由不同的养殖户相加而来,每户奶牛饲养量一般在50至数百头之间,目前历城区大部分奶牛场属于这种类型。3)奶牛饲养小区:由于国家奶站治理措施出台,国家将散养户集中到奶牛小区中统一饲养统一挤奶,一般在每户在30头左右。在饲养管理上,独资的大型规模奶牛场如维维乳业牧场,黄河牧场等,它们的养殖环境卫生、饲养管理水平在历城区处于领先水平,有设计合理的运动场及卧床,饲养上有先进的TMR搅拌机,在挤奶厅有严格的消毒药浴措施,拥有稳定熟练、技术素质较高的挤奶员队伍,并对泌乳牛进行DHI测定,在管理上可以做到量化管理。大型奶牛小区或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基本属中等水平,有的无运动场,有些有运动场,但普遍较小或运动场不合理,粗青料供给不均匀且经常变换、量也少,挤奶人员时有调换,挤奶水平不整齐。奶牛小区的散养农户型牧场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无运动场,有些农户就以干黄玉米秸配精料,不喂粗青料,或少有粗青料供给且经常变换,无药浴措施,挤奶人员中除家庭成员稳定外,其余也时有调换,挤奶水平不整齐。奶牛乳腺炎是困扰奶牛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造成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乳品质变差、奶牛利用年限缩短等。本调查是为了探讨历城区不同类型奶牛养殖场乳腺炎的发病状况及其主要病原的流行规律,为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对历城区奶牛场的泌乳牛群进行隐性乳腺炎HMT检测和临床乳腺炎的统计,结果显示:(1)历城区奶牛隐性乳腺炎阳性牛1725头,阳性率47.5%。临床型乳腺炎阳性牛51头,阳性率1.4%。(2)独资的大型规模化牧场隐性乳腺炎的头阳性率(35.3%)、乳区阳性率(16.9%)均极显着地(P < 0.01)低于大型奶牛小区(67.4%、42.9%)、奶牛小区散养户型牧场(64.0%、46.8%),其临床型乳腺炎的乳区阳性率也与后二者间差异显着(P < 0.05)。(3)除第叁季度外(防疫期间),第二季度的发病率极显着地低于其他二个季度(P < 0.01),而且新感染率最高的是第一季度(56.4%、32.6%)和第四季度(52.8%、34.7%)。(4)独资的大型规模牧场与大型奶牛小区、奶牛小区散养户型牧场间隐性乳腺炎的反应强度存在着极显着的关系(P< 0.01)。(5)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与饲养管理、挤奶操作程序、环境卫生及年龄、泌乳期、胎次、产奶量有很密切的关系。对叁种养殖模式奶牛场隐性乳腺炎HMT呈强阳性的乳样和临床乳腺炎的乳样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独资的大型规模牧场、大型奶牛小区、奶牛小区散养户型牧场的乳腺中细菌检出率分别是75.7%、68.2%和71.4%,仅前二者间差异显着(P < 0.05);并且独资的大型规模牧场的乳腺炎致病菌、其他细菌与大型奶牛小区、奶牛小区散养户牧场间差异均极显着(P < 0.01),其他细菌与后二者差异显着(P < 0.05)。大型奶牛小区、奶牛小区散养户型牧场间上述主要病菌未达到显着水平(P > 0.05);同时叁个牧场的传染性细菌所占比例均较高,分别是37.7%、48.5%、46.3%,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历城区隐性型、临床型乳腺炎病菌的检出率分别是75.7%、71.6%,两者不显着(P > 0.05)。隐性型与临床型乳腺炎的传染性致病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率差距不明显(P > 0.05),其他病原检出率差异显着(P < 0.05),无法鉴定细菌的检出率差异则极显着(P < 0.01);独资的大型规模牧场(11.3%)、大型奶牛小区(17.2%)混合感染率差异明显(P < 0.05),但它们与奶牛小区散养户型牧场(13.7%)间混合感染率无显着变化(P > 0.05)。隐性型(14.1%)与临床型乳腺炎(17.0%)的混合感染也无明显变化(P > 0.05),两者绝大多数单纯由某一种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情况并不严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独资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病原菌对药物敏感,大型奶牛小区与奶牛小区散养户养殖模式奶牛场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基本相当,都对临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有很大耐药性,已基本无效。

郭俊梅, 宋维彪, 马成缓, 张晓燕[3]2019年在《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文中提出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不同饲养环境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综合防治[D]. 胡建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不同饲养模式的奶牛乳腺炎发病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调查[D]. 闫先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3]. 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J]. 郭俊梅, 宋维彪, 马成缓, 张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2019

标签:;  ;  ;  ;  ;  ;  

不同饲养环境下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综合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