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珊珊

试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珊珊

 王珊珊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对于儿科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防范式护理,将其中6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的68例应用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家属的满足度、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且焦虑评分更低,组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是护理方法在儿科护理管理中中具有很好的作用,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临床应用

儿科是医院中相对特殊的科室【1】,由于收治的儿童患者年龄较小,经常出现不配合治疗的现象。同时儿童的身体代谢速度快,治疗和护理都带来较大的难度,护理风险在事件在儿科中常有发生。怎样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是临床工作者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我院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防范式护理,将其中6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的68例应用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有男患儿36例、女患儿32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为(4.68±2.14)岁;有消化系统疾病患儿2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0例、神经系统疾病17例、先天性疾病患儿9例。对照组中有男患儿35例、女患儿33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为(4.77±2.56)岁;有消化系统疾病患儿2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1例、神经系统疾病13例、先天性疾病患儿8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再次基础上加绒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评估护理风险:科室中护士长组织对儿科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对护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或者不常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2】,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儿科中较为常见的风险有碰撞、摔倒、窒息以及静脉炎,根据风险发生的时间、特点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端正工作的态度、不断学习的充实自我。在护理之前根据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护理风险的预防:严格根据制定的风险防范计划开展工作,在治疗结束之后检查病床的栏杆是否牢固,严防坠床事故的发生。对于需要使用束带的患儿尽量选择棉质的较宽的束带,并调节好合适的松紧度【3】,以免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做好患儿的用药干预,需要使用片剂以及粉剂药物的患儿可以先使用温水将药物融化在给予患儿服用,以免由于患儿哭闹、不配合等现象造成呛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治疗和住院过程中不要在床头、柜子上摆放锐器或锋利的物品,禁止患儿触摸线板等危险物品。强化对儿童家属的安全教育,儿童尤其是男童的依从性差,生性活泼好动,经常会出现烫伤、摔伤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对家属的安全防范教育,在生活中密切关注儿童的动向,消除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多进行语言的沟通,鼓励和安慰患儿,可是适当的通过握手和拥抱缓解患儿的紧张感、增加护患之间的亲密度【4】,可以向患儿播放儿童歌曲或节目,以改善其恐惧感,促进恢复。部分家长在儿童发病之后处于焦虑和恐惧的状态,此时还要做好心理干预工作,向家属解释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让治疗和护理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针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护理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影响,也平复家属的紧张情绪。护理之后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以及焦虑状态进行评分。

1.3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现,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差异使用X2检验,以P<0.05代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通过护理之后,出现2例摔倒的病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儿出现13例不良事件,其中有5例摔倒、4例碰伤、2例静脉炎和2例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9.12%,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状态及满意情况进行评分,发现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不良事件发生家属焦虑评分 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68 2(2.94)* 44.36±9.15 9.21±0.34*

对照组68 13(19.12) 56.35±10.27 8.13±0.62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相对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而言,儿科的护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工作量大的同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5】,需要护士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的高度责任心。将患儿的健康作为出发点,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环节其痛苦。风险防范式护理通过分析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通过论证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尽可能的让患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治疗,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衍菊.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8-89.

[2]左世红.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191-192.

[3]叶秋云,叶延玲.风险防范式护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3,(20):298-299.

[4]罗旭文,陈晓琪,陈淑华等.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41-41.

[5]陈霄云,孙芳霞,杜加花等.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31-

论文作者:王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试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