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论文_马琳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中地铁轨道的建设规模也不断增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于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输能力,本次研究将针对影响我国地铁交通运输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铁;运输能力;因素;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地铁轨道交通也获得了规模体系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遇,然而目前我国诸多城市中的地铁系统均存在着运营问题,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等均会对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发展水平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地铁运输能力是确保城市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探讨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地铁行车交路设计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环节,地铁运输过程中的周转区间即为地铁行车交路,通常地铁行车交路均会对不同的交路列车的运行区段以及折返车站等进行提前规定,同时还需要对列车对数进行规划,若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列车的交路设计不科学,将极大地影响地铁的运输能力,例如在地铁运输过程中两辆列车均在同一时段内的同一行车交路进行折返,将会极大提升地铁运输成本并延长地铁的候车时间,因此将对地铁运输能力和地铁运营能力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停站作业时间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挥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诸多城市均大规模的开展地铁建设,而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地铁停站时间的设置不科学将会对地铁运输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而地铁的停站时间会受到乘客秩序、地铁停站时间设置以及操作环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停站时间设置不合理将极大的降低地铁运输能力,特别是在地铁人流高峰期,实际的地铁停站时间将严重超出规定停站时间,因此将延缓地铁正常到站时间,极大的影响了地铁周转效率,不利于地铁运输能力的提升。

(三)地铁折返能力

地铁折返能力对于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通常来说在进行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城市中土地面积规划等因素制约,因此使得地铁建设中规划数量较少,往往需要通过提升设备系统运行能力和上线地铁数量来不断缩短地铁正线的间隔时间,但是已经完成地铁建设的城市,城市中留给地铁建设的空间越来越少,地铁路线难以更改,因此影响了地铁全线通过能力,地铁折返能力受到极大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地铁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输能力。

(四)换乘位置

大部分城市中的地铁网络结构均属于树状结构,树状结构的地铁路线有N条不同的交通线路,但是换乘点仅有n-1个,这就使得地铁网状结构的设计缺乏良好的连通性,某些地铁线路需要进行多次换乘方可相互连通,树状结构的换乘方式,一方面使得单个换乘点可能出现客流量巨大的情况,对地铁行车组织效率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换成位置的设计,对乘客地铁行车出行体验产生严重影响。

图1 地铁运行中的客流高峰

(五)设备故障

在地铁车站隧道内以及行车区间中均需要设置大量的地铁信号灯和相关机电设备等,但是此类设备的系统复杂,设备数量也较多,日常维护难度相对较高,这对地铁设备系统和设备系统接口之间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并且地铁轨道属于单线运行,若发生设备系统故障之后将会对列车产生影响,导致列车延误甚至发生列车中断,对地铁列车的运营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二、提升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一)合理规划地铁运行路线

在地铁的网络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城市郊区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通达质量等,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换乘条件、实际人流量以及换成位置等,可以考虑采取放射环形网络结构,确保城市郊区和市中心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线路连通性,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乘车体验[1]。同时该种地铁线路能够提高地铁的路线覆盖面,可以缓解城市中各个区域的交通压力,实现地铁轨道交通路线的全面覆盖,为城市人民提供更良好的乘车体验,不断提升地铁的运输能力。

(二)优化地铁折返方式

在对地铁行车路线进行设计时,应该对折返路线进行良好的科学规划,应该结合地铁的远期运输需求加强地铁配线设置,不断满足地铁线路的折返需要,通常来说地铁站后折返能力通常会比站前折返能力相对较高,因而可考虑采取站后折返来提升地铁整体的折返能力,对于不具备实现站后折返的部分城市还可以采取改建折返站的形式来增加地铁折返线以及相关度线等,从而更好的满足地铁站后折返能力,提升地铁的整体运输效率[2]。

(三)科学安排地铁行车

地铁客流量的不均匀是影响地铁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3]。在对地铁系统进行规划与安排,充分的考虑到地铁折返站列车配置和客流量等诸多因素,依据地铁车站的实际折返能力和通过需求等,对地铁行车次数进行合理安排,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地铁交通压力,还可以采取大小交路和车次合力处置等方式来减少单线地铁乘客压力较大的情况,从而提高地铁运输能力。

(四)优化地铁信号技术

先进的地铁信号技术能够精准地对地铁位置进行定位,也可以有效缩短地铁行车间隔和追踪时间,实现地铁数量的合理增加,因此地铁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地铁信号技术研发的力度,积极优化地铁信号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地铁运行效率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4]。

结语: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大中型城市所面临的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铁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输效率高以及环保性强等特点,地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诸多因素均会对地铁运输能力产生影,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地铁运输能力,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对地铁路线的设计进行优化,提升地铁折返能力,更好地满足城市人民的便捷出行需求,更有效的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艺.浅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890.

[2]黄聪聪,凌晨.浅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J].湖北农机化,2018,(1):31-32.

[3]甘静.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710.

[4]汪少霞.深圳地铁运营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启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2693-2693.

论文作者:马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试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论文_马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