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文”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_杜牧论文

“七文”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_杜牧论文

“奇问”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修辞格论文,功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奇问”是一种原本常见而不大被了解的修辞格。1985年,张寿康教授在《修辞新格谈》一文中已首提其名[1],然而迄今论者仍不多。它虽然也可出现在口语中,但更主要是出现在散文和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尤以后者居多。我们知道,一般把问句分成三类:疑问、反问和设问。但实际上,奇问并不同于上述三种,它跟设问、反问一样也是一种不应忽视的辞格,而又有不同于设问和反问的独特的表现力。那什么是奇问呢?请先看下面这些例子:

      (1)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

      (2)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3)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杜牧《南陵道中》)

      (6)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杜牧《秋浦途中》)

      (7)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李商隐《留赠畏之其三》)

      (8)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春风暗拆看。(钱翊《未展芭蕉》)

      (9)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0)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不难看出,这些问句富于文学色彩,且不可以常理度之,既无须回答,亦难回答。张寿康《修辞新格谈》指出:“奇问的特点是提出奇特的问题,不要去回答,也无法回答,经常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或表达一种谐趣。”并认为它是“设问格的一个小类”[1]。看来,奇问得名于其提问方式——问得奇特。奇特正是它的特点。

      一、奇问与(普通)疑问、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为明确奇问的特点,可把它与疑问、设问和反问进行辨析:

      ①疑问:有疑而问,问以求答。生活中疑问句太多,至于诗词用例,实在很少。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似疑非疑。

      ②反问:无疑而问,答寓问中。例如白居易《洞中蝙蝠》:“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如何?”杜牧《认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③设问:有问有答,自问自答。例如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王禹偁《村行》:“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④奇问:有问无答,问以促思。奇问主要的特点是奇,发问的基本意图是促进思考,开启新境。

      总的看来,奇问和其他疑问形式的区别是:奇问不关注答案,也无法回答,而其他三种疑问形式都关注答案,也有法回答;奇问更关注的不是逻辑和事实,而是情感和审美,反问、设问虽也关注情感和审美,但关注程度较低。有鉴于此,张先生认为“奇问是设问格的一个小类”的说法,颇可商议。

      二、奇问的修辞功能

      奇问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延展思维、强化形象、抒发感叹、表达质疑。

      (一)延展思维

      这是奇问的核心功能之一,在连用的情况下延展思维的功能最突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巧妙地运用了两处奇问来延展思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第一处奇问把读者带入思辨的境界,第二处奇问把读者引入思念的情境。辛弃疾的《最高楼·用韵答赵晋臣敷文》通过两个奇问“面皮儿因谁白?骨头儿里几多香?”引导读者去思考梅花之“白”“香”情趣,结合后文“甚唤得雪来压倒雪,更唤得月来香杀月”一句,更易体会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妙处。词人借写梅之高洁来赞颂“只今人物,一夔应足”的赵晋臣,由梅而人,人梅合一。

      (二)强化形象

      这也是奇问的核心功能之一。钱珝的奇问“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春风暗拆看”,除了延展思维之外,也把未展芭蕉的形象特征加以强化了。因芭蕉“未展”,所以如同卷着的“一缄书札”,它仿佛若有所思,内藏心事,不禁引人浮想联翩——究竟是什么让它不愿“一吐为快”呢?纳兰容若的《鬓云松令》通过“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的奇问强化了词人肠断、病酒,为情所伤的感受,而前文“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便和溶溶月色一道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意境,直观地象征了词人的黯然神伤,达到主客一体、情景交融的效果。

      (三)抒发感叹

      借助奇问来抒发感叹,比直接感叹要显得含蓄些,也更具启发意义。例如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达出的感叹是:南朝建立的寺庙中有太多太多的楼台矗立在烟雨之中啊!刘克庄《莺梭》:“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抒发出的感叹是:洛阳的春光骀荡,繁花似锦,这是要花很多很多的工夫才可能织得出来的呀!苏轼《醉落魄·离京口作》:“此生飘荡何时歇?家住西南,常作东南别。”词人通过叩问“何时歇”抒发出了对人生动如参商、难以消停的深叹。

      (四)表达质疑

      如陆游的“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就表达了他对自己诗人身份的质疑,其最终目的是表达出自己心在边关而身在剑门、志在报国却被投闲置散的无奈。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的也是对自己此身未能免俗,不能“忘却营营”的感叹,以及对这种生命状态的质疑和否定。他的另一首《临江仙·送王缄》:“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同样表达了对此身状态的质疑,正面直陈此意的则是《临江仙·送钱穆父》的末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三、奇问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问句所处位置和语境来判断

      一般而言,奇问较少出现在诗词首句,那样容易显得突兀,不够自然。它较多出现在靠近末句的地方,因为这样的问句是开放式的,更有利于启发读者思考,并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根据问句所处位置来判断是否为奇问。

      关于奇问,除了其所处位置往往偏后之外,还有个现象——它的本句或上下文语境中往往存在能够展示具体形象的描写:或绘景,或抒情,或叙事,而不大可能两句都很抽象。例如李清照《永遇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在奇问之前有描写。纳兰容若《天仙子》:“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奇问之前同样有所铺垫。

      (二)根据提问所用疑问词来判断

      1.借助一般的疑问词来判断

      奇问往往借助疑问词来表达。奇问句中最常见的一般疑问词有“何事”“何处”“底事”“何当”等等,我们可以据此判断是否奇问。例如杜牧的:“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李白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张元干《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借助表示数量的疑问词来判断

      奇问也借助表示数量的疑问词来表达。常见的有“多少”“第几”“几时”“几处”“几许”等,因此我们可以据此判断。例如秦观《海棠春》:“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苏曼殊《本事诗》:“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窦牟《送东光吕少府之官连帅奏授》:“几时裁尺素?沧海有枯鳞。”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李清照《永遇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3.疑问词往往与感知类动词连用

      奇问句中的疑问词,有时也与“知”“会”“信”“期”“忆”“念”等表示感知的动词连用,据此可以判断是否奇问。例如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敬爱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徐夤《咏扇》:“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柳永《昼夜乐》:“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杜甫《伤春五首》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周邦彦《荔枝香近》:“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如今谁念凄楚?”

      (三)根据提问的方式来判断

      1.借助选择问来判断

      选择问要提出两个以上的选项,能够促进读者思考,是构成奇问的常见手段,成为判断是否奇问的依据。例如杜甫“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就采用了选择问的形式——“可爱深红”还是“(可)爱浅红?”——来表达奇问,只不过同时还用了倒装句式,“可爱深红(可)爱浅红?”意为“究竟是深红的可爱呢还是浅红的可爱?”杨万里《夏夜玩月》:“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句中“定”是表示选择的连词,意为“还是”。

      2.借助连续问来判断

      连续问最适合延展思维和强化形象,自然成为构成奇问的重要手段,也就成为判断依据。例如李白的“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就是典型的例子。张若虚的两处连续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和“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构成了四个奇问。杨万里《夏夜玩月》一诗也充分运用了连续问来构成奇问:“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为复水是天?为复天是水?”

      3.借助正反问来判断

      正反问是一种用肯定否定并列的方式提问的问句类型。诗词为了语言的精练,往往省略其格式,只是在句未有“无”“未”“不(否)”等字眼。例如杜牧《秋浦途中》:“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晏几道《玉楼春》:“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周邦彦《苏幕遮》:“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最好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判断,以便增强奇问认定的可靠性。总之,诗词中的奇问,既难以回答,也不必回答,这才成全了它的“奇”。从诗人的角度说,奇问近似于一种自言自语,它既非询问读者,亦非真的要诘问诗人自己或某个具体的人,而只是对文学意象发问。这种奇问,就像屈原的“天问”一样,使诗人更富美感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情愫,也较好地发挥了特定的修辞功能。尽管奇问很“奇”,但读者只要依据一定条件便可作出判断。

标签:;  ;  

“七文”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_杜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