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看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理性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当代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4)03-0049-05
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虽然由小到大,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不断发展强盛, 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迄今为止仍居于历史主导地位,特别是伴随着苏东剧变、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美国“一超”地位的保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至今仍受到种种质 疑甚至攻击。不仅在西方存在着“历史终结论”、“共产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理 性自负论”等观点,即使是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也有人对社会主义前途持观 望、彷徨甚至怀疑态度。因此,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危机,考察社会主义价值 理性的历史合理性,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无疑是有必要的。
一、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表现
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着种种危机,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危机有多种表现形式:直接的 、间接的、明显暴露的、潜在隐蔽的、经济的、社会的、局部的、全球的等等,最突出 的有如下一些:
1、科技危机
这主要表现为科技发明危机与科技发展危机。所谓科技发明危机,指的是科技发明成 果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在全球范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 发明不仅导致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垄断、技术侵略、技术霸权等危害,而且导致了信 息强权、核恐怖、核威摄等灾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明成果虽然有利于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但这只是有利于少数科技贵族,对多数人而言,获得的却是失业痛苦: “生产力持续提高,却有更多人失业。”“科技的利益有可能让员工分享,但是,目前 的薪资显示,实际得到好处的是企业主管和股东。”[1]所谓科技发展危机,指的是当 今许多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非盈利性的公共投资,而这与以赚取利润为唯一目 的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格格不入的:“未来真正有价值的还不是有形的基础设施,而 是知识性的基础设施。智能产业所要求的科研开发投资是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回 报的。”[2]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恰恰是缺乏长远的时间眼光,“资本主义制度的 强点在于它能够设法满足不同个人的偏爱。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大弱点就是它的近视。它 的时间眼光本能地很短。私营公司通常的计划范围只有三五年。过去是一直靠政府的长 线投资来挽救资本主义的,但是如今政府的长线投资受到削减”[2]。
2、分配危机
这主要是指由于不公平分配导致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它在世界范 围内的突出表现是日益加剧的南北差距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9年人类发 展报告》表明:“生活在富国的人口虽然占全世界的1/5,但他们却占了全世界86%的国 民生产总值,82%的出口市场份额,68%的外国直接投资。而生活在最贫穷国家的1/5的 人口,在上述各项中只占1%。上述两类人口的收入差距已由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 年的74∶1。”[3]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问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的表现以美国最为突 出:“从1973年到1994年美国真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33%,但第一线职工(不参与 管理监督他人的男女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下降了14%,实际周工资下降了19%,到1994 年末,实际工资回到了50年代末的水平。”[2]整体而言,“最富有的1%阶层掌握了美 国39%的财富;生活最富裕的20%的家庭,控制了美国84.6%的财富,这两个数字还在增 加之中。在底下的80%家庭,1983年仍拥有美国19%的财富,到1989年减至15.4%。”[1]
3、生态危机
这主要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与世界 各国的人口增长、工业生产都有关联,但其主要根源则应归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 是因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以及对外扩张对全球环境问题起着最为严重的破 坏作用。其突出表现有:第一,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资源的主要消费者。统计资料表明 :“人类20%的富有者消费着86%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而人类20%的最贫困居民只消费着 世界财富的1.3%,几乎只有30年前的2.3%的一半。”[4]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 国家实行“生态掠夺”,转嫁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在其对外扩张过程中,一方面以其经 济和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占有全球性资源,对人类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实行生态帝国 主义的掠夺;另一方面为缓解国内压力,将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把 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废料倾泻在穷国的土地上,造成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 ,这直接导致了全球环境的恶化。第三,资本主义贪婪的工业生产是全球环境破坏的主 要原因。如在空气污染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释放的工业废气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 3。“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已经制造了导致温室效应的大部分物质,在一个多世纪的 时间里,这种物质一直在增加”[5]。
4、文化危机
这主要是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问题。西方学者对此有着 深刻的关注,并发表了许多相关论著。其突出代表性观点可列举如下几种:(1)丹尼尔 ·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论。“这个社会的文化矛盾就是缺乏一个扎下根子的道德信 仰体系,这是对这个社会生存的最深刻的挑战。”[6](2)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中国学者王辑思先生认为,亨廷顿对于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冲突的担忧,其实是根 源于他对美国国内种种问题和文化问题的深深忧虑:“其实,亨廷顿在其有关文明冲突 论的反批评文章中,也承认他的忧患意识来源于对美国国内‘文明冲突’的忧虑。”[7 ]“美国政治学者科斯敏锐地捕捉到亨廷顿对美国社会趋势的忧虑,并且加以发挥,乃 至认为:‘真正的富有意义的文明冲突,将不是存在于西方和非西方之间,而是已经发 生于西方自身内部,特别是西方的中心国家美国内部。’”[7](3)兹比格涅夫·布热津 斯基的“丰绕中的纵欲无度”论。“‘丰绕中的纵欲无度’的概念基本上指的是,一个 道德准则的中心地位日益下降而相应地追求在物欲上自我满足之风益发炽烈的社会。” [8]它表明布热津斯基与其他西方思想家一样有着对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深深担忧:“ 在先进、富裕和政治上民主的社会里,物质享受上的纵欲无度越来越主宰和界定着个人 生存的内容和目标;对这个问题表示认真和正当的关注是不无道理的”[8]。
二、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理性根源
导致上述资本主义种种危机产生的根源,无疑是多种多样的,但从理性角度看,可直 接归咎于工具理性的极端发展。其主要理由依据如下:
1、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早在20世纪初就指出资本主义具有工具理性危机。韦 伯认为:“所谓工具理性指的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是对实现目的所运用的手段的评估 ,预测由此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预定的目的。”[9]工具理性的突出特征是 :基于特定的目的,依据特定的条件,进行精心地计算、预测、比较和选择,采取最为 有效的措施以达到目的,并不管这些措施的后果影响如何,即使这些措施会导致严重危 害也在所不惜。这种理性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它直接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的迅猛发展。“工具理性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外部世界的控制上。在这种工具理性为主 导的理性精神的控制下,以工具、技术和自然科学为标志的人类驾驭自然界的能力在西 方空前地发展起来,这一点还突出地表现在作为人类自我控制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国家机器也日趋严密。”[9]由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宗旨在于追求利润,从属 于资本主义利润目的的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逐渐蜕化为单纯的经济理性,导 致了严重的社会发展危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背离了新教禁欲主义价值关系的 初衷,成为单纯的经济理性。资产阶级为了营利而营利,他们的经济理性已经把整个西 方社会淹没在物质的泥潭里,把所有的人都变成赚钱的机器。过去以上帝的召唤为天职 的禁欲主义的清教徒变成‘没有精神的专家,不懂情感的享乐者’”[9]。
2、德国著名思想家尤根·哈贝马斯在20世纪中后叶重新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工 具理性直接相关。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存在的危机有四种:即政治危机、经济危 机、动机危机、合法性危机。在对这些危机的主次关系及其形成根源的分析中,他认为 要害在于理性的片面化与工具化,即理性蜕变为纯粹的“工具理性”,他写道:“资本 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实质上是工具理性极度发达的历史,西方现代社会的许多弊端正产生 于此。”[7]从哈贝马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工具理性导致资本主义危机有如下突出 表现:第一,它导致了“技术理性”成为社会生活的统治形式。工具理性使理性被等同 于目的——手段关系,表现在资本主义的管理领域中,就是形成了“技术理性”的社会 统治形式,这种统治的要害是:“问题的本身的合理性变成了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和 手段的合理性。一件事在内容上是否正确的判断变成了对一种解决方法是否正确的判断 。”[7]这种统治不仅使人的个性自由和个体差异被抹杀,而且使资本主义的统治权力 得到空前强化。第二,它导致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统治”。“技术理性”统治的直接 结果是:在使社会获得机械般秩序的同时,却加速了人的物化,使人丧失了宝贵的自主 性、选择性、多样性。而这又反过来极大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基础”,所以哈 贝马斯写道:“体现在货币和权力媒介里的经济强制和行政强制,侵入了生活世界的领 域。一旦生活世界停止了沟通取向行动,而转移到这些媒介所操纵的互动,则生活世界 形同崩溃。”[6]第三,它导致了人的精神贫乏与堕落。工具理性统治在价值观念中的 表现就是,以物质贪欲为“进步”、“幸福”观,使人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耽 于物质享乐,从而丧失追求独立人格和个性自由的意愿,沦为精神的贫困者和资本主义 商品生产的顺民。所以,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是一种“被资本主义唯功利原则彻底 异化了的理性,它仅仅着眼于利益关系而与道德要求相分离”[7]。
3、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理性缺陷是当代生态危机的直 接根源。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主要 根源,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必然造成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以及 对全球的扩张,其直接结果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与剥削,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 生与加剧,从理性角度看,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导致的经济合 理性与生态合理性的矛盾。具体的说,生态社会主义的上述观点有如下主要内容:第一 ,资本主义的利润目标造成了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这正如德国的雅各布·莫内塔深刻 指出的:“为超额利润而生产、为过度消费而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根支柱。” [10]第二,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相互促进,在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同时 ,也造成了人的异化。所谓过度生产主要表现为,在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的驱使 下,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化超出了社会消费水平的承受能力和自然环境的资源供应能力 。所谓过度消费主要表现为一种被强加的或虚假的消费需要,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承担的 限度。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者们写道:“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 ,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10]第三,资本主 义的经济合理性与生态合理性是直接矛盾的。这是法国著名生态社会主义者安德烈·高 兹提出的观点。所谓经济合理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同时要求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消 费的最大化、需求的最大化。而生态合理性是指生活得更好而劳动和消费更少的目标, 追求生态利益的最大化。这两个合理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相容的,资本主义生产目 的和动机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10]。
三、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性
从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理性根源角度看有关社会主义合理性的种种怀疑与攻击,可以 看出不管那些观点依据何在,意图如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对社会主义不 是抱有偏见就是认识有误。因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理性缺陷,以其客观确凿的事实无 可辨驳地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这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本质上具有价值合理性 ,社会主义价值理性是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危机的解毒药。
价值理性是社会主义合理性的突出表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以消除阶级剥削压迫,消 除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消除贫穷落后,实现人人自由平等、自主富裕为原则的制度与 实践,从理性角度看,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特征。马克斯·韦伯的理性观认为,“所谓 价值合理性指的是一种信念和理想的合理性,实现这种信念与理想的手段也必须是符合 价值的”[9]。社会主义具有“价值观的合理性,主要属于平均主义和伦理道德方面的 性质”[11]。依据韦伯的理性观,进一步具体考察社会主义价值理性特征,不难看出, 它有如下主要表现:其一,它的理性内涵体现为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终极目标。 这与工具理性以寻找达到某种目的的最有效手段为终极目标是根本对立的。但由于理想 信念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手段。因此,它与工具理性在手段的有效性问题上的对立并不 是绝对的。即,它只是表现为不因手段的有效与否而改变理想信念,并不表现为拒绝寻 求利用有效的手段达到理想信念。其二,它的理性本质体现为以社会整体长远利益最大 化为终极价值。这与工具理性以社会现实的局部利益最大化为终极价值是根本对立的。 但由于社会整体长远利益内在地包涵现实局部利益,因此,它与工具理性在现实局部利 益问题上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即它所排斥的只是以牺牲社会整体长远利益而满足现实 局部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但并不排斥以整体长远利益为前提基础的现实局部利益的最大 化。其三,它的理性手段体现为以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一切行为措施的 最高宗旨准则。这与工具理性以现实具体行为措施的计算结果为最高宗旨准则是根本对 立的。但由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实现并不排除具体行为措施的结果计算,因此,它与 工具理性在具体行为结果的计算问题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即它只是排斥以现实单个具 体行为的计算结果为最高行为宗旨准则,但并不排斥在服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前提 下对具体行为措施进行选择权衡。
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性特征表明它内在地包含着克服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弊端的解毒药。 从社会主义价值理性特征中不难看出,它的理性逻辑所崇尚的是理想信念价值、社会群 体价值、全面人道价值、持续发展价值等。而这恰恰是资本主义工具理性与之本质对立 、根本缺乏的。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正是因为崇尚与此完全相反的物质满足、个人利益、 经济科技、现实效率等价值,才导致了前述种种现实危机的不可避免。由此可见,坚持 与加强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性,对于克服防范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危机有着不可或缺的解毒 作用。事实上,西方不少思想家在其对资本主义的危机根源及其解决出路的研究探讨中 ,所阐述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都表明了这一点。这有如下突出表现:其一 ,资本主义科技危机的解决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理性的坚持与加强。分析前述资本主义 的科技垄断、科技危害、科技导致失业、科技短缺等危机现象产生的理性根源,不难看 出,正是由于工具理性极端崇尚现实效率价值、崇尚个人利益价值,轻视社会群体价值 、轻视社会持续发展价值而导致的。这事实上表明本质上崇尚社会群体价值、崇尚持续 发展价值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解除资本主义科技危机是不可缺少的。这与瑟罗的观点 是一致的:“科技和意识形态正在动摇21世纪资本主义的根基”。“一旦科技和意识形 态开始分道扬镳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大问题’(动摇制度的大地震)何时出现”[2]。 “科技正在把人提高到一个更为中心的地位。这就迫使资本主义制度必须创造出一种不 是以机器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制度形式——恰恰就是共产主义者想要却未能实 现的制度。”[2]其二,资本主义分配危机的解决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理性的坚持与加 强。分析资本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理性根源,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工具理性极端 崇尚个人利益、个人满足、个人竞争价值,轻视社会利益、社会公平、社会合作价值而 导致的。这事实上表明本质上崇尚社会群体价值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解决资本主义分 配危机是不可缺少的。这在瑟罗的观点中同样有深刻的论述:“资本主义主张有一个目 标——实现个人消费最大化的个人利益。但是个人的贪婪绝不可能是长期团结全社会的 一种目标。”“成功的社会必须有一个可以围绕它把全社会团结起来的故事,有一个持 久的意识形态。”“要团结全社会就一定要有以乌托邦式远见为基础的,全社会的成员 能够一起去努力实现的某些目标。”[2]其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解决离不开社会主 义价值理性的坚持与加强。如前所述,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理性根源主要是工具理 性极端崇尚经济科技价值、物质消费价值、轻视全面人道价值、持续发展价值而导致的 。它事实上表明本质上崇尚全面人道价值、持续发展价值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解除资 本主义生态危机是必不可少的。这在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观点中有深刻论述:“解决全球 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节制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节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而这是资 本主义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到的。”[10]“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当然不是 资本主义技术中心主义意义上的)和人道主义。它反对生物道德论和自然神秘论,以及 各种可能导致反人道主义体制。它强调人类精神以及人类与其它自然物的非物质性交往 的重要性。”[10]其四,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解决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理性的坚持与加 强。分析前述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理性根源,可以认为主要是由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极端 崇尚经济科技价值、物质利益价值、轻视伦理道德价值、轻视理想信念价值而造成的。 这事实上表明本质上崇尚伦理道德价值、崇尚理想信念价值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解决 资本主义文化危机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有西方学者写道:“资金流通本质上不具有道德 考量,毫不在乎艺术或商品形式以外的思想。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环境下,思 想能够蓬勃发展,道德却默默沦丧。”[1]“在一个狂热自信的世界里,可以把道德规 范看成是多余的;但是在一个无确定性的世界里,履行道德义务则是使人们生活得踏实 而充满信心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支柱。在21世纪更加拥挤和亲密的世界上 建立共同的道德共识乃是一种政治需要,认识到人类状况的复杂性和无确定性则进一步 突出和强化了这种需要。”[8]
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解毒作用深刻表明了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 展进步的巨大合理性。诚然,社会主义在其历史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确 实存在着严重的非理性表现,如:传统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政治上“左”倾主义错误 ,经济上高度计划管理错误。但是从本质上分析这些非理性现实的根源,可以看出,它 们的产生和社会主义价值理性本质并无必然联系,充其量是与价值理性的极端过分运用 有关。它所能证实的结论只能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性不是无限的,却不能证实社会主义价 值理性不是合理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迄今为止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实 践以其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是不可否认、不可动摇的,唯有坚 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人类才有可能获得更为美好的未来。
收稿日期:2004-02-26
标签:工具理性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