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读与价值意蕴论文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读与价值意蕴论文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读与价值意蕴

刘镇玮,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摘 要: 列宁“帝国主义论”是继马克思《资本论》之后的又一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力作。它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呈现出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做出了深刻分析和理论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并没有改变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现实基础,同样也没有改变列宁对帝国主义命运的历史判断。列宁“帝国主义论”在提供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以及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列宁;帝国主义论;当代资本主义;价值意蕴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继马克思《资本论》之后的又一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力作,其核心内容已经并将继续被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验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爆发的金融海啸,更暴露了其制度性痼疾。重温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我们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澄清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坚定“两个必然”的理想信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写作背景

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随着生产和资本逐渐集中,最终导致垄断的出现,进而,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一)经济背景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为垄断是列宁“帝国主义论”写作的经济背景,也是当时最大的时代特点。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时刻监督工人的劳动,工人劳动生产的所有产品也全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在完成了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之后,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将全部由资本家无偿占有。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本性,资本家通过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手段提高对工人的压榨、剥削程度,从而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越多的剩余价值之后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进行资本积累,用剩余价值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而继续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积聚。正因如此,劳动者不断遭受更多的压榨和剥削。

在本轮的印度招标中,伊朗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但这也使得伊朗尿素直接售罄。与此同时,美国市场需求猛增,对印度的尿素采购带来了压力,也对整个国际市场的行情上扬提供了助力。而在印标之后,欧洲与巴西等国的进口高峰也已来临,这使得国际市场供求形势偏紧,价格随之上涨也是情理之中。

在获取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也就逐渐出现了。“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1],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大企业为了避免竞争带来的巨大损失,逐渐出现了联合、合并成为巨大垄断组织的现象,垄断就随之产生。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是资本家获取更多利润的结果。垄断组织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开始对本国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展开新的更加疯狂无情的压榨,同时垄断组织还通过对原材料、生产资料和出售商品价格的控制实现更高利润的获取。随着垄断不断加剧,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出现,他们的出现实现了其对国家政权以及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继而使得国家财政的再分配更有利于垄断资本获得更多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双创”的环境营造与科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已经成为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来源的重要渠道,2017年来源于该渠道的项目占比达到11.0%(见表2)。

垄断资本主义预示着资本主义的未来,也逐渐显露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本论文采用调查问卷和录音的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对象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的学习汉语的泰国留学生,共计48人,男性和女性泰国留学生均有24人,年龄在17-26岁,且都通过HSK5级,汉语水平都比较高。

当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仍具有虚伪性,金钱政治仍是资本主义政治的特点。美国一个学者对1860-1976年美国30次大选进行研究,发现有23次是竞选中花钱多的一方获胜。[5]资本主义制度仍然表现出私有制的特点,仍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 WANG等[6]基于漂移物体的形状搭建的漂移轨迹预测试验平台,通过对漂移物体受风、流和浪单独影响和综合影响多种场景下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漂移轨迹预测统计模型。

(二)政治军事背景

资本主义的垄断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发展过程,这是资本家无休止攫取高额利润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这一系列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基础上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压榨,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在不断增加,以至于达到几乎承受不了的程度,而劳动收入状况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这一切迫使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走向了革命的边缘。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劳动环境,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也想摆脱殖民入侵的迫害,实现生产生活的自由,所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

现在多数幼儿园实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吃到3顿正餐和2次点心。3顿正餐的时间分别为早餐8:00 ~ 8:30,中餐 11:30 ~12:00,晚餐 16:30 ~17:00,2次点心的时间分别为上午10点和下午2点。3餐按照“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适量”的原则进行配餐。按照相关的规定,日托提供餐点的总能量不能低于全天总能量的80%,动物蛋白不低于全天蛋白质的30%,加上植物蛋白,蛋白质的总供给不能低于全天需求的50%,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低于全天需求的75%。

(三)文化背景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已经引起众多思想家、经济学家、理论家的关注和思考,并且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规律的热潮。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描述,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卡特尔、国际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影响的概括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成为列宁写作“帝国主义论”的指导思想。其他很多学者,例如,约·阿·霍布森、赫尔曼·莱维、利西斯、亚·苏潘、理·卡尔韦尔等人对帝国主义的相关研究也为“帝国主义论”的写作提供了数据和材料支撑。

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对帝国主义历史命运的论断是在全面分析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帝国主义本质特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的。

与此同时,考茨基等机会主义者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变化做出了错误判断,一味地寻找各种理由为资本主义垄断辩护,掩盖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使当时人们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产生误解。而这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到新阶段,急切需要一种新的、正确的、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二、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主要从帝国主义的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涵盖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民族解放运动等众多方面。其逻辑理路为通过阐述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总结出帝国主义的经济本质,从而对帝国主义寄生和腐朽的特性进行批判,最后,得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历史论断。

(一)阐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进行了详细、有逻辑的阐述和论证,为接下来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特性、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以及论证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1 危害症状。叶片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融合,叶片变黄枯死(图2)。

1.垄断组织出现并控制经济生活

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生产越来越集中。1909年的美国,有3 060个企业产值在100万美元及以上,仅占企业总数的1.1%,而他们却拥有占工人总数30.5%的工人,占总产值43.8%的产值[2]585。像美国这种状况,在德国、英国等国家里也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说明垄断已经产生了。垄断组织是在垄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不断出现,并逐渐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3.资本输出成为解决资本过剩的特殊方式

20 世纪初,银行业的集中越来越明显。以德国为例,1907-1908年度资本在100万马克以上的所有股份银行,存款已达到70 亿马克;1912 年-1913年度,就增加至98亿马克[2]597。随之,银行业出现了新的现象,即子银行的出现,大银行直接兼并小银行,通过“参与”和“联合”的形式,吸收他们加入“自己”的集团。随着这种现象的继续发展,银行资本的垄断出现了。“随着银行越来越集中,他们只能向越来越少的机构索取贷款,这使得大工业更依赖于少数银行集团”[2]607。这样就迫使工业不得不与银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同样,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交融也越发明显,金融资本得以产生。金融资本的出现并没有终结资本的持续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实际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少数人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拥有大量资本,不可避免的会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金融寡头通过购买其他企业股票的方式实现了对其他企业的掌控,这种方式被称为“参与制”,长期以往,金融寡头将操纵国家的经济命脉。然后,金融寡头开始干预国家上层建筑,金融寡头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国家机关的控制。

2.金融寡头形成并实现国家统治

垄断导致了资本过剩,尤其是在更加富有的国家,资本过剩的情况更为明显。在资本主义国家,过剩的资本不会用来发展落后的农业,更不会用来改善工人和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过剩的资本而是会用来继续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资本输出就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资本输出的对象是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工业水平低下、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的国家,资本输出使这些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所操控的世界体系,使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受到了剥削,传统的民族工业受到了影响,最终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源产地和商品市场。帝国主义国家逐渐掌握了发展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实质上实现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输出的意义也就变得更为重要。

4.资本家垄断同盟出现标志垄断进入新阶段

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在战争中获得的巨大财富和强大的军事大国地位,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对战后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一部分作用,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却使世界经济越来越受到美国的影响,促进了美国对外的掠夺与扩张,加之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外平衡的困境、国际收支机制的失调以及储蓄制度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了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上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通过继续的垄断措施而达到统治世界目的的不平等的货币体系。

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变迁过程中,政策专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媒体报道进一步放大了某些代表学者的声音,甚至使之成为一类政策主张的“符号”;新媒体则赋予了更多专家以话语权,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话语空间,使得专家学者共同体的话语影响力得到强化。

II.-6:105规定直接代理,宣称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且为其利益并在权限之内所完成的行为,直接对该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果,并使其面向缔约相对方受约束,如同此等行为是由他自己所为的一样,而并不在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法律关系。该条文将披露被代理人的姓名,等同于其他任何可用来向第三人指出行为将对被代理人发生效果之意图的方式。II.-6:106规定了间接代理,将那些以自己名义行事的代理人所完成的法律行为的效果归于他自己。在这里,代理人披露他自己姓名的行为,同样等同于其他一切可用来表明行为不对被代理人产生直接效果之意图的方式。结果是该代理阻止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法律关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5.世界领土将面临新的瓜分趋势

列宁在这一部分中首先阐述了世界上无主的领土已经瓜分完毕,接着又提出,但是世界领土的瓜分进程并没有因此停止,所以列宁提到,世界只能是重新瓜分,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3]。列宁引用了莫里斯、霍布森等作家关于殖民主义、殖民政策的数据和相关论述,得出瓜分世界的高潮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的时期。列宁在这一部分还提到,帝国主义已经改变了欧洲自身的政治局势,并且还将更为严重的改变这个局势。

根据帝国主义以上特点,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给帝国主义阐述了一个简洁却精确的涵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2]560

(二)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无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是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的直接体现,表现出了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证明了资本主义正在通过更高程度的垄断组织剥削着全世界各国人民。经济危机延续至今天,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心化、虚拟化、泡沫化表现的更为明显,美国经济表现出的持续空心化、虚拟化,日本经济的泡沫化等表现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堪一击,这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其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的特性,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主要表现在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殖民主义以及对工人阶级的腐化。大型垄断组织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当其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率,保持了竞争优势之后,就会限制技术的扩散,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腐朽性最典型的表现。帝国主义实行殖民政策,剥削殖民地的能源、资源、劳动者的劳动,给殖民地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这是腐朽性的另一表现。帝国主义还对工人阶级进行分裂,“帝国主义倾向于在工人中划分一些特权阶级,把他们从广大人民中分离出来。”[2]667帝国主义这种分裂工人,造成工人阶级腐化的行为突出表现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当下,这些新兴教育理念基本还停留于“理念层面”,新兴教育业态还处于早期的“草创阶段”,离“规模推广”还相去甚远。教育者对于理念的研究要多于实践操作研究。作为需求侧的高中教师除了需要丰富微课理念,更迫切需要研究:微课教学如何落实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已形成的教育习惯如何与微课深度融合;如何将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学形式结合;如何在教学中避传统教学之短,扬微课之所长。

(三)论证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命运

2.1 标准曲线线性考察结果 根据葡萄糖对照品浓度(C)与吸光度值(A)的线性关系得回归方程A=67.428 57C-0.112 19,R2=0.999 5,说明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值的线性关系良好。

列宁“帝国主义论”中认为考茨基的帝国主义理论是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表现,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反对考茨基把帝国主义看作是一种金融资本“比较爱好的”的政策,而不是把帝国主义看作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时期和阶段,列宁认为考茨基对帝国主义的理解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列宁也反对考茨基对帝国主义的批评,认为考茨基对帝国主义的批评掩盖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改良主义的体现,从而也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最后,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正确判断。

在论证帝国主义历史命运时,列宁首先重复说明了帝国主义的垄断:高程度的生产集中使垄断生长起来,银行业的变化、殖民政策的出现使垄断的程度不断加剧,从而使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世界范围的抢占。然后总结出: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垄断,因为垄断,帝国主义的一切出现了尖锐的矛盾,走向了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将走向灭亡。所以,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过度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做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4]211的历史论断。

三、当今时代列宁对帝国主义命运的历史判断依然有其合理性

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但是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对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寄生性、腐朽性以及垂死性的描述和判断在当今时代仍有体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列宁对帝国主义命运的历史判断,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寄生性

资本主义寄生性在当代的表现方式与帝国主义时代“食利者阶级”和“食利国”有所差别,但从本质上没有摆脱其寄生性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跨国企业数量的增加及其全球战略的部署和对外直接投资是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扩张的表现,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寄生性的显著表现。资本主义跨国企业拥有巨额资金,在国家本土掌握核心技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等一系列工作。这样就出现了资本主义企业只依靠核心技术和资金就可以获得企业利润的寄生性生产,表现出明显的资本主义寄生性。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企业的寄生性生产将成为常态化现象,并且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仍然依靠这种寄生性在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二)腐朽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表现了资本主义垄断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再次印证了列宁对帝国主义命运的历史判断依然有其合理性。

资本家垄断同盟是在垄断组织的基础上,伴随着资本输出出现的。资本不断输出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各个国家的垄断组织的势力和规模不断扩大,这就导致了各个国家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和摩擦,斗争摩擦使垄断组织受损,为了减少斗争,减轻摩擦,各个垄断组织之间达成协议,签订国际协定,形成了资本家垄断同盟。资本家垄断同盟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垄断进入到新的阶段,资本主义没有停止对世界的瓜分,反而力度加大,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也列举了电力工业、煤油工业、商轮航运业、钢铁行业、锌业等领域的资本家垄断同盟如何继续实现对世界的瓜分。此时,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其中辐射场是取光学系统镜面上某个网格节点为球心建立的. 所有辐射半径都等于光学系统镜面所有节点到光学系统镜面延伸平面与流场网格相交节点里的距离最大值, 即光学系统镜面外缘某节点到过光学系统镜面中心点延伸线与流场网格外缘相交的距离, 为一固定值, 以加快计算速度, 减少计算量, 用FORTRAN语言生成了辐射计算网格.

文化方面,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西化”和“和平演变”,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在文化上进行统治。科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先进的科学技术,阻碍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科技两极分化不断加剧。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垂死性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垂死性。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并且从20世纪末至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较为缓慢的进度,尤其是21 世纪以来爆发的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延续到今天还没有完全结束,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充分印证了资本主义的垂死性。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的寄生和腐朽是垄断的必然趋向,也是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寄生主要是指资本与生产的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特别是食利者阶层的出现。垄断使得巨额资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这一部分少数人可以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参与到更多的企业中,获取利润,所以这一部分少数人不需要参与任何的劳动或者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通过“剪息票”为生,具有寄生性的特点。资本主义垄断同盟的出现,殖民主义的不断扩张,导致了“食利国”的出现,这些食利国也是通过“剪息票”的方式剥削殖民地和其他国家,也具有寄生性的特点。

四、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价值意蕴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在马克思《资本论》之后的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是对《资本论》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帝国主义论”整体内容继承并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分析当今时代变化、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供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1.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对帝国主义的论述属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帝国主义论”整体都遵循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分析和研究了帝国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才能得出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最终的去向。“帝国主义论”中大部分的内容用来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并且关于帝国主义的其他相关论述都是在经济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阐述以及下结论的。“帝国主义论”中从一个发展阶段的角度解读“帝国主义”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更替理论,这也是“帝国主义论”继承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这两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对文本人物进行评价的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些问题涉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判断,与文本进行思想交流。

2.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列宁“帝国主义论”贯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列宁在论述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帝国主义的特性、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等各方面内容时,从来都不是抛开具体的现实空谈结论,而是立足当时资本主义的实践。列宁不仅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材料支撑自己的论述,并且很多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列宁亲眼所见和亲身体会的,所以,列宁对帝国主义的论述是唯物的,是符合实际状况的。列宁不是针对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的论述,而是详细研究了德国、美国、英国等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并且也不局限于这些国家的经济问题,还研究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情况。除此之外,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在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这一静止的问题,而且还根据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等动态的阐述了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地位。

3.批判启示

列宁“帝国主义论”中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考茨基等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批判,这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理清一些错误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启发。

“帝国主义论”中关于帝国主义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列宁对于帝国主义本质、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特性的研究和揭露。所以,这种批判是从本质出发的一种批判,是根本的批判。这种批判又是辩证的,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从未否定帝国主义在短时间内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且,列宁还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生产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的巨大进步。“帝国主义论”中关于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批判对于整个“帝国主义论”来说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列宁批判这些错误思想一是为了批判错误思想的同时,阐述关于帝国主义的正确认识和观点,二是为了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不要让帝国主义的表象和一些错误思想掩盖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影响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当今,面对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状况,尤其是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继承和运用“帝国主义论”中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批判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要注意研究其本质性问题,既要看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象,也要注意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要敢于借助现实材料揭露资本主义垄断和剥削的本质。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和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变化,因为资本主义正在不断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成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不断对资本主义产生影响。对于一些错误思想,我们也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科学性的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对于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应当勇敢的同其斗争下去。

(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

列宁“帝国主义论”中得出的“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4]211的结论,与《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有异曲同工之处,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规律是不会改变的,这对于我们树立崇高、坚定的信念,增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和低潮,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伴随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再一次陷入发展的低潮;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显示其发展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在不断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这两种现象的出现,持有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各个国家的各类人就纷纷出现,这里面不乏有一部分人持有“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观点,并且经常性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向我国发起挑战,在某些领域产生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显得格外必要和重要。通过对列宁“帝国主义论”进行当代解读,再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得出列宁对帝国主义命运的历史判断依然有其合理性的结论,现在重读“帝国主义论”,再看到列宁所做出的“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4]105,“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4]211 等论 断 时 一 定会 更加 坚定 我 们 的 理想信念。

当然,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列宁所谈到的“前夜”并不是今天和明天之间,而是一个历史阶段,帝国主义从垂死、腐朽到真正的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的“两个绝不会”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还要注意到,资本主义本身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还存在,并且资本主义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的模式,所以,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还没有到消亡的阶段。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决定了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02.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赵甲明,王代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60.

[4]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严书翰,胡振良.当代资本主义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106.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767(2019)04-0098-06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18CDCJ11)

作者简介:

刘镇玮(1996-),男,山东沂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林美卿(1963-),女,山东栖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与方法,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梅 林]

标签:;  ;  ;  ;  ;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读与价值意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