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军:化弱项为强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弱项论文,强项论文,王晓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她是唯一曾在GE美国本土有过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经历的中国人,她主管GE整个国际业务的人力资源工作,是GE人力资源高管中少有的亚洲面孔,直接向GE二号人物全球副董事长约翰·赖斯汇报的高管。王晓军一路从军人到国企再到外企,从中国到美国再回到中国,练就了适应环境、扭转逆境的能力。正如王晓军老板形容她“没有什么她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部队到GE“老”学生
王晓军的名字有阳刚之气,但实际上,她是个外形娇小,看似柔弱的女子。
在部队中王晓军有机会读军校学习英文。部队大裁军,她便转业复员进入中信。1984年,王晓军正式在中信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主要从事进口汽车及汽车投资业务,成为了1000辆出租车、1000个司机的项目管理者。这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丫头实在是个不小的挑战。“那时我就对人力资源特别感兴趣,因为我们要管理一千多个司机,各种事情都要处理,因此对我的锻炼很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AT&T在中国要建立一个光缆生产厂。因为王晓军之前有中信的投资经验,她便成为北京AT&T光缆公司的第一个中国雇员,与美国派来的总经理一起进行合资公司的建立工作。王晓军出类拔萃的表现和杰出的管理能力吸引了猎头公司的注意,推荐她到GE工作。GE人力资源领导力项目以前只在美国招人,两年四个学期只招50多个学生。当时是GE首次面向美国之外的国家招聘,且名额只有几个人。王晓军非常感兴趣,通过层层考核和面试,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她第一次感受到GE的人力培训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魅力。于是,1994年,王晓军加入中国GE,成为GE人力资源领导力项目中为数不多的外国学生之一,同时还是一个有着近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学生。
“抛”到美国六年半
当时GE正在中国成立控股公司,作为筹备小组成员,王晓军参加了制订人力资源规章制度的工作,但总是被人说:“你不懂,GE在美国不是这样做的,我们应该按美国的方式做。”好强的王晓军默默地对自己说,美国人是怎样的,GE是怎样的,这些我一定要搞懂,而且要做得更好。
机会来了,通过一位美国专家的引荐和层层面试,王晓军得到了去美国轮岗的机会。那时候王晓军刚刚结婚,求知若渴的她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1996年1月5日,王晓军离开新婚的丈夫远赴重洋,没想到,这一待便是六年半。
虽然在中国,王晓军已经职位颇高,但在GE照明成熟的人力资源体系里面,她必须要从头学起。“亚洲人往往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当时我已经有快12年的工作经验了,人家仍觉得我像大学生刚毕业似的。而我所在的部门是专业的科研部门,许多人在GE差不多都十年以上,资历很深,学位很高。怎么让他们信任我,这是最大的挑战。另外就是语言,他们用很多俚语跟我说话,再加上他们一讲照明就用专业术语,我都听不懂。”
“我当时是求知若渴,至于待遇和职位,我觉得无所谓。我当时的那种拼劲儿,一点一滴,只要能学到的东西,我都愿意去做。”
晓军的付出有了回报,工作才六个月,晓军就得到了留美全职工作的邀请。和丈夫商量之后,晓军决定留在美国继续工作,以深入了解美国企业和社会。结果,一待就是六年多。
那段轮岗的经历为王晓军打开了美国职业之门,让她一步步走进GE,改变与突破自我,改变了她中国式的内向、含蓄与害羞,发挥与释放出潜能与热情,变成了一个美国式加GE式的王晓军。“我的一个收获在于个性的改变。以前我与人交往有些胆怯,不敢说话,不敢向别人求助,在会上不发言。而现在我能勇于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是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煎熬的“第一次”
从中国到美国,王晓军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裁员,第一次美国法庭诉讼,第一次被人挑战英语,第一次重整美国公司。而裁员是让她最受煎熬的。
“就裁员来说,关掉整个部门是最容易的,最难的就是要留一部分人走一部分人,什么样的人留什么样的人走,你如何去做评估,然后又怎么去面谈,这是我最大的弱点。因为我当时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和善的女孩子,不愿意做这种事情,而且一想起那些人都是工作很多年,而且又有家要养,就很难去跟他们讲。”
“裁员前一天,我还做Role play角色演练。自己扮演要被裁减的员工,惊奇、愤怒、哭——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演示了一遍。”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裁员并没有王晓军想象的那么难,但她依然经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很紧张,我比被裁掉的人还紧张,因为被裁掉的人不知道啊,我是知道的,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设想。”
王晓军在美国经历的第一次法庭诉讼同样和裁员有关。当时,GE照明系统有一位黑人员工,性格暴躁,工作浮躁,光说不做,非常嚣张。后来赶上大裁员,这位员工便被请出了GE,他却把GE告上了法庭,王晓军就是这个案子的负责人。
王晓军为此做了很多准备,这位员工的律师到GE审阅所有的事实材料后,认为GE的材料非常完善且有事实根据,上面记录了公司如何帮助他改进不足,给他提供上进的机会,而且根本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律师撤诉了,这是当时一个很轰动的案子。
虽然结局圆满,但王晓军一直提心吊胆:“我从来没有打过官司,事实上我是非常非常的紧张,下班的时候开车都要回头看有没有人跟踪我。几个月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每天都在熟悉美国打官司的程序,做好出庭作证的准备。”
那些曾经让王晓军最害怕的,也是她最薄弱的部分,最后渐渐变成她的强项。此后,GE的许多裁员案例,包括并购企业的整合和重组,都是王晓军亲自操刀。她曾裁掉一家并购企业三分之二的员工,进行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和重组。王晓军经手过几千次裁员,都处理得很好,没有受到一次诉讼。她客观冷静的判断与执行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喜欢走难走的道路
在GE照明工作了两年半的时候,王晓军面临一次转折。她有三个选择,其中一个是IT方面的,大家都预测她绝对不会去,但她偏偏就选择了这个。王晓军喜欢走难走的道路,面对难对付的工作。
这是刚刚购并的一家大公司,但还远远没有接受GE的企业文化,已经一年多没有人力资源主管了。只有王晓军是从GE派下去的,其他全是以前公司的员工。企业很美国化,独立王国、自成一统,公司高层对人力资源也不重视。
王晓军面临的就是一个烂摊子,6名下属中一个快退休了,一个从秘书刚刚提拔起来的助理,以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晓军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现实情况还是让她吃了一惊。“推开办公室的大门,我就看到了那间一年多没有人工作过的办公室,厚厚的尘土盖在各种法律文件上,现实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
王晓军面临着种种挑战。如公司的主要部门开会时,从来不叫人力资源的人,认为只要做出决定,人力资源去执行就可以了。王晓军的第一次列席会议是不请自到,听到那边在开会,她就进去了,大家鸦雀无声看着她,这样的无声传达着一种讯息:“你干吗来了?”王晓军从容地说:“听说你们在开会,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作为人力资源经理,我应该参与。”
后来,王晓军又自作主张做出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举措,和员工进行沟通,听员工的心声,却没有得到公司高层的支持,反而受到重重责难,甚至有人觉得简直是反了天。王晓军也曾一度感觉撑不下去了。
王晓军的性格是中国传统型的婉转和含蓄,但在这里,她发现不行,“因为你婉转,他不婉转,他有时候给我的那种打击,让我回家哭得简直是一塌糊涂。但我告诉自己,我要坚强,不能永远软弱,让人欺负。有时候他不是有意的欺负你,但气势就把你压倒了。”
在那些日子里,王晓军几乎全扑在工作上,基本上没有休息过,从员工手册这样的小事做起,最终用她的执著、坚持与职业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后这家企业被整合成为GE五大区的第一,王晓军也被提升为副总裁。她离开的时候得到公司的热烈挽留,这让她很是意外。要知道,这家公司的员工曾经联名写过信给老板要求把她调离,因为她爱惹麻烦。
就这样,王晓军艰难地找到了她的美国生存方式:“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在大家都恨你的情况下扭转乾坤。你这么微弱的小女子,怎么去对付这么多人。不是说我想跟他们斗,而是那种状态就是这样的,你怎么去在这种逆境当中去扭转局面。人只有经历很多事情以后才会成熟,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事情。也只有敢于梦想,并以执著的努力实现或接近梦想,生活才更有意义。”
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2002年,作为GE唯一在美国工作6年多的中国员工,王晓军已经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决定留下长期发展。然而,一个更大的挑战来了。王晓军在去公司总部开会,突然在会议间收到一个紧急信息,让她去见GE的副董事长,讨论到中国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事情。“因为班机和约好的会面时间相冲突,本着节约公司每一分钱的原则,我提出是否可以调整副董事长的时间,以免延误班机,增加住宿费用。”
她的职业精神打动了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副董事长。于是,连房子也没来得及卖,王晓军就举家迁回了中国。当年离开中国的时候只有一只箱子,回来的时候有了孩子,有了箱子装不下的经历和新的梦想——在中国建立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帮助中国的人才成为全球领先的人才。当时,中国刚成为GE全球战略的重要市场,亟需人力资源。2002年,GE在中国的销售额只有10亿美元,目标是到2005年要达到50亿美元。GE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人才。“到2005年,这个目标在GE也是一个奇迹了。我很高兴参与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变化进程,也有机会把我在美国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运用到一个新的高速发展的市场中。”
刚回来时,王晓军连助理都没有,所有HR的员工都干具体的活儿,没有人考虑战略和人才培养。她首先建立起完整的HR体系,并向美国总部申请支持:“我的梦想就是两年之内要跟美国同步,把所有体系建好,所有人跟我说这是不可能的,至少要五年。我就自己干,首先从美国找专业人才过来。当时面试了一个才27岁的小伙子,一说话脸还会红,在这块儿工作了三年,现在已经不得了了,世界各地在抢他,这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
王晓军没白天没黑夜地干,用了一年半便把人力资源系统都整合起来。当时和她共事的人都说:“跟你干事情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学到很多东西,但同时太累。”王晓军说:“我是跟时间竞争、竞跑,很多东西是要跟时间抢的,那个时候工作确实非常非常忙,但很有意义,等于在一个平台上建一个楼,因为空间很大。总部对我很信任,放手让我干,到最后在一年半时间内把所有的东西都整合了。”
2004年,晓军拿到了GE“成长英雄”奖(Hero of Growth),这个奖每年评选出十位全球对公司业务增长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她是当年唯一的亚洲人,而且是唯一一个来自人力资源部门。2005年2月,王晓军被提升到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
更令王晓军感到骄傲的是她的员工:“我的这个行业就是为别人铺路的,怎么起到一个铺路石的作用,怎么样能够通过我个人的经历,来帮助中国更多的人发展。我最喜欢这个行业就是怎么帮助别人成功,设梯子,我们自己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人的潜能,帮助别人成功。公司要提升我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我谢绝了,就是因为对这块土地太热爱。”
2008年,王晓军升任GE国际业务高级人力资源经理,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2009年,她凭借不断挑战自我、证明自己的经历,被提升为CE公司全球副总裁。2011年1月1日,GE成立了国际业务部,并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全球副总裁从美国本土挪到香港来,王晓军作为新业务部的人力资源领导人,覆盖15万人的队伍。王晓军又一次挑战了自己的潜能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