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和正己烷中毒_健康论文

正己烷和正己烷中毒_健康论文

正已烷与正已烷中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已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正已烷中毒事件。那么,正已烷有哪些性质,怎样中毒的呢?下面谈谈正已烷的相关知识。

一、正已烷的性质和测定

正已烷化学式为C[,6]H[,14],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3],是已烷的五种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有淡淡的臭味,几乎不溶于水,而溶于醚和醇。沸点:68.74℃,因此容易挥发。空气中正已烷的测定方法是:先用活性炭将其吸附在活性炭管上,再用二硫化碳洗脱,经角鲨烷柱分离后,用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分析色谱图,可得出结果。

二、正已烷的毒性

正已烷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进入人体,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正已烷中毒可分为两种情况:

1.急性中毒

高浓度正已烷导致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咳嗽、气急、气喘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麻醉性抑制。例如:人单纯吸入正已烷2880mg·m[-3],15min后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吸入5040mg·m[-3]~7200mg·m[-3],10min后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吸入18000mg·m[-3],10min后出现眩晕、轻度麻醉。从口中摄入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2.慢性中毒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病的特点是起病隐匿而缓慢进展,在停止接触正已烷后数月病情仍可进展。慢性中毒有轻重之分: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表现为手足发麻,刺痛、蚁走感,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反应迟钝,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上楼困难,肌无力,腱反射减退。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以运动障碍为主。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肠肌压痛,腱反射消失。双上肢出现肌无力时,双手不能握拳,做精细动作困难,如不能夹菜、扣衣扣、剥鸡蛋壳等。四肢远端手足部触、痛觉消失,震动觉、位置觉减退,同时还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正已烷还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严重者出现体重减轻,痛觉消失,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肌肉萎缩、下肢及全身瘫痪。

三、正已烷的职业接触

正已烷是一种有毒的有机溶剂,近年来由于石油精炼技术的发展,生产高纯度正已烷的成本降低,正已烷的使用范围与使用量大大增加。上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把正已烷引入我国某些地区,主要用于电子产品的清洗、彩色印刷机清洗,作为提取植物油的溶剂,作为合成橡胶溶剂、化验试剂,作为运动器材、箱包粘合剂等。因此,与上述生产过程或其产品使用有关,以及从石油馏分中分离正已烷等,均有接触机会。

四、正已烷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正已烷的职业史,以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肌电图改变、尿正已烷、2,5-已二酮测定结果,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正已烷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为正已烷中毒。

正已烷中毒应对症处理。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为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国家规定生产环境正已烷的安全浓度应低于60mg·m[-3]。

正已烷中毒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病,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某些相关企业来共同提高对其毒性的认识。可喜的是,正已烷中毒作为一种典型的职业病,已得到了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的高度重视,今后它将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标签:;  ;  

正己烷和正己烷中毒_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