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房地产管理局 四川大竹 635100
摘要:本文将围绕村镇建设展开探讨,对当前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给予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村镇建设;工作现状;管理方法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镇的建设也突飞猛进,但其管理工作却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村镇的长远发展。本文将对村镇建设现状及如何加强管理加以分析,探讨有效方法,以提高村镇建设水平。
1村镇建设工作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紧随社会经济及农村快速发展,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集镇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节点;对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村镇建设给予管理,才能保证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纵观现阶段的村镇情况,多数村庄的整体建设情况均存在瑕疵,尽管新农村建设口号提得十分响亮,也编制了相应规划,但其实施却不到位,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严重不达标;环境出现脏、乱、差情况,规划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出现违章和违法的现象越来越多。当前村镇多数房屋均进入高标准化翻建时期,因此也表明我们的村镇建设应努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村镇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尽可能的为人们提供轻松惬意的生活及工作环境;若现阶段村镇建设管理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其建设中势必会出现杂乱无序等现象,以此增加村民的建设负担,进而对农村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村镇建设管理所存在的弊端
2.1 盲目、自发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实行“小城镇大战略”的背景下,各地区均响应小城镇的建设热潮,但仍有少数小城镇没有明确的分区。建设前不考虑自身条件和现实状况,给予建设“一刀切”,城镇建设过于随意,影响建设的整体布局,导致效益不成规模。就拿我曾担任过建管所所长的石河镇来说,由于有G65包茂高速出入口的便利,小城镇建设速度迅猛,但是规划严重滞后,并且实施也出现偏差,导致建设整体效果不理想,石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迫在眉睫,但是镇政府财力有限,迟迟未能予以修编,这就激化了违法乱建的矛盾。除此之外,部分村镇的建筑设计缺乏创新,建设中过于注重表面装修,忽略其建设的实用性。少数村镇为追求街道景观,沿路实行一层皮建设,导致建设战线拉长,基础设施配置较难,工程量大,投入资金高,没有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2.2 村民缺乏规划意识
小城镇属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城乡衔接的主体和代表,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桥梁和枢纽,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城镇建设主要方向是村镇建设,村镇建设主要针对农村建设,相对于城市来说,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对于村镇规划意识浅薄,多数农村居民对于建房意见无法统一,自留地报建随意,无面积限制且单家独户现象普遍;而对于乡镇的管理人员,其多数时间都忙于生计,很少专心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也没有对村民进行强化宣传规划的意义,进而对村镇建设管理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村镇建设资金短缺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村庄和乡镇的整体经济薄弱,对于村镇建设的资金投入也是杯水车薪;除村镇建设的资金短缺外,筹资的渠道也较为单一,几乎是自筹和国家异地扶贫专项资金。社会资金得不到有效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村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欠账多,建设资金得不到解决,导致村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不到提高,限制了村庄和乡镇的建设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建设管理思想,剔除以往单一、分散的建设模式,努力创新,使村镇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4 乡镇、农村规范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的乡镇都没有完整的区域性规划体系,村镇之间缺乏区域规划指导,难以形成完整的建设体系,进而导致工业与居住混杂,污染环境;部分乡镇的规划都受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及拆旧建新的限制,无法制定出详细的建设规划;此外,依据现行体制,各乡镇领导3至5年一届,更换频繁,导致前后技术水平及规划意识不匹配,没有持续实施规划建设的理念。村镇居民过于迁就现状,缺乏科学性,建设指导工作难以开展;还有少数村镇规划未经审批就自行操作,失去了原有的规范性,缺乏保护。
3村镇建设管理对策
3.1 强化村镇管理工作
村镇建设的主要管理内容包括:制定规划内容、建设许可、实际施工、保证质量、开发房产及不动产权属登记等;规划、建设、管理于一体,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强化建设管理的创新思想,注重规划职能,严格实行建设工程许可制度;对建筑安全管理及质量监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建设过程中抓住重点、全面兼顾,最后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能。
3.2 普及村镇规划建设法规
首先,对建设管理人员给予定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增强领导干部的全局把控能力;加强对村镇建设管理员及土地管理员的学习培训,提升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设立劣势淘汰制,给予管理人员定期考核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若发生重大责任失误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其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给予城乡规划法普及宣传,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公开规划图纸及规划的主要内容,让广大居民对村镇规划建设的进展加以了解,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城乡规划意识,人人参与规划,为实施提供社会保障。
3.3 规范建设,加强引导
对于村镇建设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加快规划编制:对村镇进行新一轮的规划修编且确保其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引导性;结合村镇的实际状况,合理创新的安排各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对公共空间、自然景观和农业用地给予保护,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而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积极稳妥地引导分散、较小的农村居民点迁移合并,进而保证土地利用率。(2)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保持连续性,生态性,依法制定小城镇的发展管理与操作细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好近、中和远期的各种关系。确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引导乡镇生态发展。
3.4 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按照扶贫以县域为单位对乡镇政府性投资给予整合;成立以县域为主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实行项目资金到县一级的统筹使用和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用整合资金、支持鼓励以县域为单位结合村庄实际,稳妥推进项目建设,保证其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建设工作中,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统一规划、资金投入少等。政府应给予其管理行为的可预期性,加强对村镇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村镇规划建设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王新芳.加快推进村镇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2467-2467.
[2]闫沙庆,张利国,李宇等.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J].满族研究,2016,26(3):27-30,45.
[3]杨浩.村镇建设档案的现状及强化管理对策[J].中文信息,2017(5):69.
[4]李达.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魅力中国,2016(6):127-127.
论文作者:刘尚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村镇论文; 农村论文; 乡镇论文; 资金论文; 小城镇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现阶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