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_农业论文

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_农业论文

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农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环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全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1991年世界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对可持续农业提出被广泛接受的定义。“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并且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这种发展在技术上是适当的,在经济上是能持续下去、并能够为社会接受的。”

在联合国有关组织的推动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已成为共识,生态农业的观念正逐步被重视和推广,绿色消费正在兴起,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全球生态农业发展的态势扫描

目前世界各国对生态农业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看法,但对生态农业的内涵无异议,生态农业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所以又称生态农业为“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从全球生态农业发展的总趋势看,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在生态农业的研究方面也把重点从单纯提高生产力转为包括病虫防治(IPM)、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有机肥与有机农作物应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农林牧渔复合生态模式、强化社会经济政策保障等有关农业持续性发展的诸多方面。

生态农业最早从欧洲兴起,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80亿美元,其中欧盟120亿美元。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2000年欧洲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96亿美元,其中德国又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2000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值为25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德国的生态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5%以上。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称为生态产品。德国对生态农业有以下界定: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无敌或机械除草方法;②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③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④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⑤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⑥控制牧场载畜量;⑦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⑧不使用抗生素;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美国生态食品销售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2003年约为130亿美元,生态食品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传统食品种类,生态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都达到一定规模。美国农业部对生态农业的定义与欧盟国家有一定差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份的矿石补偿养份,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例如,美国研究出一种能准确计算出作物需要多少氮的传感器,可大幅减少现场试验中使用的化肥数量,该系统既经济省钱,还可减少肥料的流失,从而减少河道中的硝酸盐污染。该系统通过比较反射光中红外光与红光的比率,可了解作物叶子的健康状况如何,然后计算需要施多少肥,还可以预测收成。美国农业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能同时兼有抗农药、抗炎热、抗干旱、抗盐碱和抗霜冻等多种性能的农作物和植物,并且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对转基因作物,欧洲一些国家持反对态度,但也无法证明生物农业技术不安全。美国对生态农业的高技术研究投入使该国已经可以用纳米粒子检测诸如O157:H7型大肠杆菌之类的有害细菌,这种二氧化硅米粒子,每个粒子含数千荧光染色分子,如果加入到含有检测样本如绞细牛肉的溶解液里,纳米粒子会迅速粘着细菌上染色分子并发出荧光,然后通过分离样本,指明细菌所在。从德国、美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来看,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化农业,它涵盖了农业的工业化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酶转化工程、发酵工程,生态农业正触发一场新的科学革命。

综观全球生态农业发展的态势,生态农业在21世纪将会成为全球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以及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实行生态管理的1055万公顷农业用地的实践来看,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1)世界各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法规进一步接轨。生态食品的标准及认证体系趋于一致,国际标准将互相认可,ISO14000已制定。

(2)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使生态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相互促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贸易的自由化,食品生产的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3)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生态食品的发展将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由此促进各国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

(4)生态农业将在21世纪前50年成为世界农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生态农业前景是辉煌的。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态食品的数量达到2791个,实物总产量4100多万吨,环境监测的面积达到500多万公顷,年销售额400多亿元,出口近5亿美元。江苏的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生态产品数量有137个,位居全国第六位。由于江苏各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生态农业已逐步形成新兴产业。江苏现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生态食品产地面积已达到211万亩,占全省农村用地总面积的2%,其中,耕地166万亩、水域36万亩、滩涂9万亩。

然而,我国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日益加剧,尤其是中国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以及老龄化已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国内粮食生产从1998年的5.12亿吨减少到2003年的4.367亿吨。2004年上半年中国粮食出口106.2亿美元,而进口粮食143.5亿美元,粮食赤字37.3亿美元。2004年中国自建国55年来将第一次成为粮食纯进口国。同时,中国粮食价格仍然比国际市场上平均价格高出20%左右,农业生产的效率低和滞后性是显而易见的。据科学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对农业田地的蚕食不可避免。据美国《财富》周刊2004年10月报道,约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在食品和农产品的世界消费中所占比率正直线上升。

中国的食品和农产品在世界消费中占百分比

原年份及百分比

现年份及百分比

大米1998年34.5% 2003年32.8%

牛肉 1998年9.8% 2003年12.6%

鱼 1998年22.1% 2003年32.3%

猪肉1998年48.8% 2003年50.8%

家禽1998年18.6% 2003年19.2%

大豆1998年14.2% 2003年19.6%

碳酸饮料 1998年2.9% 2003年3.9%

棉花1998年22.2% 2003年32.7%

香烟1998年30.8% 2003年34.8%

数据来源:国际数据库;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生产、供应和销售专线;联合国组织。调查者:布任达·彻丽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仅有大米消费在略有降低,肉类在饮食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而动物每为人类提供一磅肉就需要消耗几磅重的粮食。

随着中国的人口继续增加,食品和农产品的消费在大幅度增加,而农业田地不断减少,自1998年以来,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减少1/5,2004年的粮食消费量将比产量超出3700万吨。不仅如此,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4年9月报道:中国由于改变耕作技术和过多使用化肥,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正在恶化,对养活自己人口的能力构成威胁。中国掀起一阵鼓励农民放弃种植水稻的几千年传统,而改种水果和蔬菜,使土地更加贫瘠,土壤的酸度增加了,氮和磷含量增加了。英国杂志引用南京土壤科学研究所数据发现:把稻田改成菜地,土地的酸度就会“大大增加”,在10年内平均pH值会从6.3降到5.4。pH值越高碱性越大,pH值越低酸性越大。这些土里的硝酸盐是原来的4倍,而且化学物质常常会渗进地下水,污染饮用水,即使种植蔬菜,产量和质量也将不断下降,像污染严重的南京市郊区已不适合种植水稻。

根据中美联合研究小组2004年10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说,中国青藏高原的冰川最终在2100年的时候融化,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会越来越多,而且可能出现“生态灾害”。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一直以年均7%的速度消融。这是由于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当然也包括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的污染以及城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剧所致。美国著名冰河专家汤普森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国摆脱目前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转而采取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涉及国家、民族存亡的宏大课题。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生态农业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为农村发展的滞后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土地相对短缺问题关键是农村未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未能实现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而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解决农村问题也必须通过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工业化来实现。

中国政府已下定决心摆脱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最重要的课题,强调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把严格管理耕地及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作为农业政策的核心内容。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生态农业是重要的方面。目前就国内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趋势没能得到遏制。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考

生态农业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发展农业的政府组织机构,编制长远生态农业发展纲要。

(2)设立国家级生态农业发展基金,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3)健全和完善涉及生态农业发展的法规及各类标准体系,从政策上支持生态农业。

(4)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形成多学科支持的理论研究科学体系。在大学设立生态发展系,培养研究人才。

(5)重视高等院校、中学开展生态农业及环保的教育和科普。

(6)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

(7)仿效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态产品营销机制,实行生态产品与原农产品同种同价,直接进入城市超市销售,促进生态产品的对外贸易。

(8)大力宣传和推广普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科学知识。各种媒体应鼎力支持,设立各类生态农业的免费、公益广告。

(9)设立电视、广播等生态农业的媒体课堂,让生态农业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并向广大农村普及推广。

(10)设立生态农业发展的补贴制度和税收优惠制度,如奥地利政府规定,根据经营品种的不同,每公顷生态农田可连续5年每年获得3500~11000欧元的补贴。

综上所述,农产品特别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已经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更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给予重视和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实行生态农业补贴,开发绿色通道,实行各项绿色优惠政策,才能使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而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正如《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指出:“实现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必须履行对当代和子孙后代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责任”。在中国围绕可持续农业发展,无论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层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工作可做,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  

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