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勤[1]2000年在《抗肝纤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肝硬化的前驱阶段,其病理学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至有假小叶形成,中内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即由纤维化阶段发展到了硬化阶段。近年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认为,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性疾病,积极治疗,可阻断甚至逆转其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肝纤维化”一词,但该病在中医“黄疸”“积聚”“胁痛”等范畴中早有论述。其病因病机,除与气滞血瘀,直伤肝胆外,同时和脾胃、肾有关。正如张景岳所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故邪伏血瘀,气血亏虚,肝肾两亏是肝纤维化患者的主要病因病机。在病证方面,有虚有实,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虚证多为肝脾肾气血亏虚。故传统上对上病的治疗,常以活血化瘀、软坚消积等法取效。其临床分型不外是在“湿热”“肝郁”“脾虚”“肾(阴)虚”“气血两虚”“血瘀”等基础上演化而来。而临床往往单纯一型很少见,常常是几型并见,交互移行,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初多邪实,久多正虚。考虑到慢性肝病,不论证属何型,其肝内病变实质是相同的,即存在肝内血微循环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及变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所李景德、陈文杰等根据多年研究指出,中医血瘀证主要包括血微循环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和变性,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能改善血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并改善结缔组织代谢。因此,在治疗中,既要考虑到 抗肝纤l号冲剂治疗馒性乙型肝炎肝纤绝化的临床研灾共性,即运用活血化瘀方法,又要考虑到临床分型往往铅纵复杂,虚实互见,结合具体病机,辅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益气养阴等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导师罗日永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肝郁脾虚、肝血瘀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而“肝血瘀阻”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抗肝纤1号冲剂”正是基于以上观点而精心研制的中药复方,该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特点,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已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按随机对照原则,采用抗肝纤1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40例,并以大黄ZHE虫丸治疗的23例患者为对照,系统观察了该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主要为乏力、纳差、腹胀、便搪、胁痛),肝功能指标*LT、AST、ALB. GLB、A飓),肝炎病毒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肝纤维化指标(PC互 11、IV《、HA)以及B超(主要观察门脉宽度,刀.4cm为门脉增宽:脾脏厚度<前后径>:男N.OCC,女乃.SCC为脾脏增大)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①g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享分别达到92.5%和73.91人该方不但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能降低显著增高的血清Ill型前胶原(PClll)、IV型胶原(IV一C)、有透明质酸(m)的含量(P(0.of一0.05),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均以观察组为著;②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sAs、HBeAe的阴转率分别达到2.5%-0%,25.8%-13.3%。两组间比较,HBeAs阴转率有显著差异;③治疗后,两组增宽的门脉,肿大的脾脏均可见 2 抗肝纤l号冲剂治疗但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 — 不同程度的缩小趋势,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方对慢性乙型肝 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白梅荣, 冯晓华, 赵贤芳[2]2005年在《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人们对抗肝纤维药物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将简要综述近年来对肝纤维化药物的一些新认识和新进展.
张铁峰[3]2008年在《系统评价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并初步确定治疗该病的优势方药。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出题录,在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未检索到的文章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通过电子检索还未查到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全文。文献入选标准为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方法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一般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符合定量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清热祛湿方药及清热祛湿方药联合其他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题录1431条,其中236篇文献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全部文献发表在135种杂志上。最后纳入文献74篇,其中按照入选顺序以数目随机分组文献2篇(25-1),(25-2);以门诊病历单双序号随机分组的文献1篇(25-2);随机单盲分组文献1篇(1-4);按照入院顺序分组的文献1篇(1-59);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文献2篇(24-3)(26-1)。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8篇文献报告随访,1篇研究中报告了病例脱落,没有1篇研究报告使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大部分研究缺乏诊疗标准或诊疗标准不统一,很少采用盲法,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缺少长期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数据,数据处理的可信度差,设计方案仍不够完善和严谨。结论:目前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方案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总体质量较低,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无论在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抗病毒效应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苦参素对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既无统计学意义又无临床意义,但其疗效接近干扰素。单方药报道中药组,研究文献缺乏,尚需临床深入研究。
杨越[4]2008年在《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18~65岁的男性或女性,中医辨证为肝脾湿热证的慢性乙型肝炎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将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患者7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每次给予乙肝长乐片5片十复方益肝丸模拟剂4 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每次给予复方益肝丸4g十乙肝长乐片模拟剂5片,口服,每日3次。入选病例接受12周的试验或对照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试验期内不得合并使用能影响本病疗效的降酶退黄的中西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ALT、AST、TBiL、DBiL、ALP、GGT、A/G)、HBV-M、HBV-DNA定量和肝脾B超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血、尿、大便常规及肾功能和心电图)。实验结束,完成病例报告表后,进行数据录入、揭盲及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计数资料采用x口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完成统计分析报告后,进行本次临床研究的总结,对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判断。结果研究中有1例病人因被发现合并服用其它护肝降酶药物而不符合入组条件被剔除(揭盲后,显示为对照组1例),脱落率为1.43%,故共有69例病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按研究方案完成12周治疗及3个月随访,病人依从性良好。1.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分别为30例(85.7%),3例(8.6%),2例(5.7%),显效率85.7%,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23例(67.6%),有效6例(17.6%),无效5例(14.7%),显效率67.6%,总有效率8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是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血清ALT、AST、TBiL、DBiL下降疗效比较:(1)血清ALT、AST: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疗效(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34.3%),显效20例(57.1%),有效2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20.6%),显效16例(47.05%),有效2例,总有效率85.3%,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TBiL、DBiL: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疗效(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显效率为25.7%、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显效率为14.7%、总有效率为41.2%,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疗效非常显著(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40.0%),显效18例(51.4%),有效2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32.4%),显效15例(44.1%),有效5例,总有效率91.2%,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蛋白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HBV病毒标记物:两组HBV病毒标记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DNA定量)指标变化不明显,未作统计学处理。6.肝脾B超检查:两组肝脾B超检查变化无统计学意义。7.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血、粪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对照组有一例病人因被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合并服用其它护肝降酶药物而不符合入组条件被剔除。结论乙肝长乐片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清ALT、AST、TbiL、DBil等实验室指标,具有明显的护肝、降酶、退黄及改善症状体征的作用,疗效优于复方益肝丸。乙肝长乐片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安全性较好,未发现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对慢乙肝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不良影响,说明乙肝长乐片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型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
俞桥[5]2008年在《舒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疏肝健脾活血颗粒与阳性药利肝隆颗粒(1:1)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以确诊为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疏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利肝隆颗粒治疗,两种药物服用方式均为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入选病例接受为期12周的试验或对照药物治疗,并给予为期12周的回访。试验期前六个月不得服用其他药物,试验期内不得合并使用能影响本病疗效的各种护肝降酶药物。评价标准1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2次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评分;3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及用药十二周后随访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和肾功能(cr,bun)测定及心电图检查。4疗效判定标准:4.1综合疗效:①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70%,肝脾肿大稳定或改善1级以上,肝功能检查正常。②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30%,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功能检查ALT较治疗前下降75%,AST较治疗前下降50%。③无效:疗程结束后,未达上述标准者。4.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4.2.1中医证候总分:中医治疗疗效指数(N)=[(治疗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尼莫地平法)。实验结束,完成病例报告表后,进行数据录入、揭盲及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记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记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x~2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完成统计分析报告后,进行本次临床研究的总结,对疏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血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判断。结果1.主要疗效:1.1降酶疗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77.5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70.00%,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降酶率和有效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2退黄疗效治疗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67.5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42.50%,总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治疗组降低血清胆红素疗效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次要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率87.5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率72.50%,总有效率87.5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血(BLOOD)、尿(URINE)、便常规(sTOOL),肾功能及心电图(ECG)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表明,疏肝健脾活血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与对照药利肝隆颗粒相比疗效相似,疏肝健脾活血颗粒试验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疏肝健脾活血颗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虚证有效、安全的药物。
唐明增[6]2002年在《叶下珠及其复方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据统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的人数超过3亿。我国为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无症状HBV携带者(AsC)超过1.2亿人。乙型肝炎易于慢性化为其特征,少部分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分别占2%和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叶下珠复方由叶下珠、黄芪、三七、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功效。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该复方具有较好的降酶、抗病毒、保肝护肝作用。 利用BCG加LPS复制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进一步评价叶下珠及其复方降酶、保肝护肝、免疫调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其降酶、保肝护肝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为深入研究、开发叶下珠制剂提供免疫药理学依据。 参照文献制作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即由尾静脉~0.2ml内含BCG2mg(约含5.0×10~7个活菌)的生理盐水悬液,12天后每鼠iv LPS 10ug,12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血和肝脾组织作有关检测;将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脂组及叶下珠不同剂量组,进行治疗对照研究;依据血清ALT、AST,肝、脾脏器指数以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 (1)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显著升高,肝脏和脾脏明显增大,光镜下肝细胞坏死严重。 (2)福建叶下珠及叶下珠复方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并对肝炎小鼠肝、脾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广西叶下珠无此作用。 (3)病理学检查发现,福建叶下珠及叶下珠复方对肝细胞坏死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广西叶下珠无此作用。 (4)叶下珠复方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LD50>10g/kg,按LD50毒性级本药属实际无毒。 目前国内外治疗慢乙肝尚无较好的药物,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及恢复肝功能方面显示出较好疗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清除HBV。针对乙肝慢性化及肝细胞损伤的免疫机理,本论文就中医理论与NEI(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慢乙肝的发病机理与NEI,中药免疫药理与NEI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抗HBV药物的研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赵敏[7]2007年在《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机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全国范围的流行性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HBV的感染率高达60%,其中约1.3亿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占我国人口的10%。如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全世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中医中药有数千年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历代医家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众多医家在临床治疗和研究中发现,肝脾两脏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脏器,湿热疫毒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针对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特点,在临床资料收集中我们发现肝脾湿热型也是数量为数不少,具有研究价值。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在文献回顾的理论基础上,总结我院消化内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以复方代表治则,组成健脾清热利湿方,在辨证规范的指导下,进行该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观察分析。二、研究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患者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健脾清热利湿法拟定的方药;对照组给予功效相似的阳性药复方益肝丸。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并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药的治疗效果。三、研究结果:1、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侯均较前有所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大便稀溏、纳呆、倦怠困重等证侯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肝功改善比较:治疗后两组ALT、AST、AKP、G、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乙肝标志物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HBsAg阴转率13.33%,HBeAg阴转率26.92%,HBV-DNA阴转率26.67%;对照组HBsAg阴转率0,HBeAg阴转率14.28%,HBV-DNA阴转率21.4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毒副作用比较: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四、研究结论:1、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肝脾湿热证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改善证侯、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从整体上起到保肝降酶及一定的抗病毒作用。2、应用健脾清热利湿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在改善患者倦怠困重、纳呆、大便稀溏等证侯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健脾清热利湿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有较好的健脾益气的作用。3、结果说明健脾清热利湿法组方,在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和结局中,具有明显减轻患者者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张志勇[8]2006年在《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将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患者48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每次给予乙肝长乐片5片+复方益肝丸模拟剂4g,每日3次。对照组每次给予复方益肝丸4g+乙肝长乐片模拟剂5片,每日3次。入选病例接受12周的试验或对照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试验期内不得合并使用能影响本病疗效的降酶退黄的中西药物。 评价标准: 1.主要疗效评价指标:ALT、AST。 2.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中医证候、肝功能(TbiL,A/G)。 3.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和肾功能(Cr、BUN)测定及心电图检查。 4.疗效判定标准: 4.1 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下降N≥70%,肝脾肿大稳定或改善1级以上,肝功能检查正常,以上各项指标稳定半年以上者。②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下降N≥30%,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功能指标检查正常或较原值下降50%以上,并持续3个月者。③无效:疗程结束后,未达上述疗效标准者。 4.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 4.2.1 中医证候总分:显效: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70%。有效: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30%。无效: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30%。 实验结束,完成病例报告表后,进行数据录入、揭盲及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完成统计分析报告后,进行本次临床研究的总结,对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判断。 结果 1.主要疗效: 1.1 降酶疗效 治疗组临床治愈33.33%,显效率45.83%,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临床治愈13.64%,显效率40,91%,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降酶率和有效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8>0.05)
苏国权, 刘晓平, 张新元, 邵石祥[9]1999年在《慢肝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慢肝1号冲剂是我院在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制剂,应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收效良好。现将1996年3月~1997年9月,应用该药治疗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同期未应用的37例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及分组:全部病人均为
谢蓉[10]2003年在《茵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具有清热祛湿化瘀功用的茵芍散与湿热中阻证代表方连朴饮进行对照研究,观察茵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的有效治法和方药。 方法: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茵芍散胶囊联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中药对照组(连朴饮胶囊联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及常规治疗组(单纯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每组各30例,并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三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病毒标志物(HBVM),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血清补体C3、C4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两种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用统计学分析三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茵芍散、连朴饮胶囊均做急性毒性试验后使用。 结果:(1)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中药对照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以观察组疗效最好(P<0.05)。(2)三组在改善ALT、AST、TBIL、Alb等肝功能方面,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3)在降低HBV DNA方面,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但在HBsAg、HBeAg阴转及Anti—HBe阳转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IgG、IgM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三组IgG、IgM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降低IgG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中药对照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降低IgM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其它两组(P<0.05)。(5)三组患者C3、C4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三组C3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升高C3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 .05),中药对照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 .05);观察组和中药对照组C4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O.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 .05),在升高C4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的IFN一Y显著降低(P<0.01),IL一4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IFN一Y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仅有观察组具有升高工FN一Y的疗效。观察组和中药对照组丁L一4治疗自1J’后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 .05),在降低IL一4疗效方而观察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 .05)。 结论:(1)茵芍散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具有调节体液免疫功能及Thl/ThZ细胞因子失衡的作用。(2)具有清热祛湿化癖功用的茵芍散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单纯清热祛湿功用的连朴饮,提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应重视活血化赢
参考文献:
[1]. 抗肝纤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叶晓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2]. 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现状[J]. 白梅荣, 冯晓华, 赵贤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 系统评价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 张铁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4]. 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杨越. 湖北中医学院. 2008
[5]. 舒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俞桥. 湖北中医学院. 2008
[6]. 叶下珠及其复方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D]. 唐明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
[7]. 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赵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8]. 乙肝长乐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脾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张志勇. 湖北中医学院. 2006
[9]. 慢肝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 苏国权, 刘晓平, 张新元, 邵石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10]. 茵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研究[D]. 谢蓉. 福建中医学院. 2003
标签:中医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乙肝中药论文; 肝纤维化论文; 乙肝症状论文; 乙肝检查论文; 中医论文; 叶下珠论文; 健康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