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武陟县供电公司 河南焦作 45495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用电需求的增加,我国的电力建设工程也在逐步发展,政府和电力企业都在为不断提升电能质量和稳定电能出谋划策,而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就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惠民工程。本文就是通过分析探讨我国配电网建设和改造的现实意义入手,深入研究配电网的建设各种技术要求。
关键词:配电网建设;改造;重要意义
1.配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配电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用电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电质量有待改善。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一举多得,既能够保障民生、拉动投资,又能够带动制造业水平提升,为适应能源互联、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供电能力,实现城乡用电服务均等化。构建简洁规范的网架结构,保障安全可靠运行。应用节能环保设备,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
2.配电设备标准化
推进配电网设备标准化。完善设备技术标准体系,引导设备制造科学发展;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类型,规范技术标准,推行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提高配电网设备通用性、互换性;注重节能降耗、兼顾环境协调,采用技术成熟、少(免)维护、具备可扩展功能的设备;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环境条件恶劣(如高海拔、高寒、盐雾、污秽严重等)以及灾害高发等区域适当提高设备配置标准。
实现配电网装备水平升级。推广应用固体绝缘环网柜、选用节能型变压器、配电自动化以及智能配电台区等新设备新技术;积极开展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新工艺的变压器、断路器和二次设备的研制;在符合条件的区域,结合市政建设,提升电缆化水平,提高城镇地区架空线路绝缘化率;提升设备本体智能化水平,推行功能一体化设备;采用先进物联网、现代传感和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设备、通道运行状态及外部环境的在线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3.配电网运行与检修
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检修效率,实现中心城市(区)高可靠供电。围绕中心城市(区)发展定位和高可靠用电需求,统筹配置空间资源,保护变电站站址和电力廊道落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配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力全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以上,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城镇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及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紧密跟踪市区、县城、中心城镇和产业园区等经济增长热点,及时增加供电能力,消除城镇用电瓶颈;力争全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以上,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0小时。
4.配电自动化
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是电网改造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配电自动化可实现对配电网的可观可控操作,化被动为主动,实时发现电网存在问题,实时进行控制解决,能有效缩短故障解决时间,恢复电力正常使用。自动化建设需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合理配置配电终端,实行配电自动化方案,这样能实现配电简易,降低故障停电时长,提高电网实用化水平。此外可推广利用智能电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实现用电计量智能化,自动化。
5.配电网工程建设改造实例
实用型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在农电企业中得以实践应用,因系统并未进行重大改造,只是在信号源装置和配电终端设备安装中采取了停电操作,故此次系统应用较为简单、便捷,即将54组符合要求的故障指示器和25台性能达标的通信终端合理设置于2个变电站的6条线路中,配以7台配电终端控制设备,并加以适当的调试,实践证明,其设计功能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6.可靠性与电力质量的提升
目前乡村电网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如“卡脖子” 、“低电压”等显著问题,适应不了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尤其是春节,农忙等高峰期的用电需求,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生产。针对这些问题,提高乡村电网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尤为重要。一方面,对农村配电网实施改造。科学合理规划农村配电网,检查更新配电设施,优化配电方案,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配电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用电条件。农村电网的改造建设更多的需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农田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等需要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改造时需要结合这一需求提升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7.低电压治理
对于经常出现“低电压”地区要加强监管和治理,优化运营节点,加强配电网的建设步伐。对于一直处于“低电压”的用户,优先进行电网改造,提升配电设备水平,通过高压输电和较少输电线上的电量损耗来解决低电压问题。多措施并举最终使低电压问题全面治理。
另一方面,加强对电网的监控。电网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态化的电路老化,设备损坏以及不可预测的破坏因素。例如台风,暴雪等自然灾害,这都可能影响电网的正常使用。那么这就需要加强对电网的监控。建立常态化的监控检查机制,定期对电网线路,供电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持电网使用畅通,以达到提高电网供电能力的目的。
8.新能源及多元化负荷接入
进行技术创新,使用新技术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首先对配电网的设备器材进行改造,选用导线截面合适的电线以及规格合适的变压器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传输过程在电线和其他设备上的损耗;同时推广电能替代技术可以应用太阳能技术来进行发电,在屋顶安装分布式发电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为用户自己创造效益;另外,加强向用户推广节约用电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现代化电网建设除改造提升传统电力电网外,还需引入新能源及多元化负荷,实现综合能源供应电网系统,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以传统电网为基础,应用新技术对配电网进行改造,提升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的能力。新能源的引入可实现多种能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多元化负荷可满足各电压层级的需要,电力使用变得更加科学化,多元化。
9.总结
对于配电网建设改造升级惠及广大民众的项目,政府和广大群众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利用一切可传播的资源进行宣传。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带动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引导,向广大群众宣传电网建设和改造在节能减排、经济建设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推进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的实施,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贡献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永铎.10kV配电网线路建设与改造分析[J].学术论坛,2013,(11).
[2]王伊明.10kV配电网工程建设与实施要点分析[J].电子制作,2014,(10).
[3] 2012年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和技术交流会议[J]. 科技导报. 2012(11).
[4]林博智.10kV配电网线路的建设与改造探讨[J].科技技术应用.2013(z1):51.
论文作者:孔令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水平论文; 需求论文; 新能源论文; 可靠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