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论文_霍光辉

浅析园林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论文_霍光辉

定州市大鹿庄乡人民政府 河北保定 073000

摘要:美丽乡村规划要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

关键词:园林绿化;美丽乡村;建设

前言: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在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进程中,以城市为中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结合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乡村建设,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乡村园林景观,从而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景观,实现乡村、城镇一体化,使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更融合,以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

1园林绿化概述

所谓园林绿化,即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开展的环境改善活动。它主要是借助园林工艺及其它技术手段进行植被栽植,进而形成独具美感的自然场所以供人类游憩和生活,因此在设计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要坚持实用、美观,且设计要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绿化地的人文建设要求。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乡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来说,其作用不言而喻。

2乡村园林绿化的特点

乡村园林绿化有别于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园林绿化则是运用自然、适应自然、融入自然顺势而为,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原始自然真迹;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艺术情趣不同,却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自然和谐、自然清新、自然情趣、自然幽远。总之,乡村园林绿化是综合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建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研究,从自然、社会两个角度去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人文活动环境,维持景观生态平衡,确保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

3美丽乡村建设中园林绿化的主要措施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进行建设。乡村居民始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为了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性、生态性,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结合本土文化、经济能力制定可行有效的规划方案,按照实施要求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并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部门的重视程度。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群体和民众的重视程度。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全民参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提高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盈利。

(三)加强养护和管护力度。做好建设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有尤为重要,植物、树木的整形修剪、苗木正常生长、景观设施的维护等。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是有一定道理的。全体参与建设,参与管理和分享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美感也是别具一番意义。

(四)以乡村旅游业为发展目标。乡村园林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配套设施,乡村园林景观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是为人们带来了有型的物质和无形的服务,为乡村建设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精神上的享受,提供了更多的无形资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旅游业发展应是一个重要建设目标。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应先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景区,规划合理的乡村旅游线路,在政府支持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是增加村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五)突出地域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丽乡村园林绿化建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提升本土园林绿化的基础,是当地村民的无型资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乡村建设形象和综合竞竞争力。所以在美丽乡村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结合乡村自身特点,结合周边自然特色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科学建设,以美化乡村、带动经济发展。

4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建议

(一)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是政府引导、乡镇、村共同参与,村民作为主体地位实施。作为美丽乡村的主人,要首先调动村民参与村集体规划,还决策权于村民,深入群众中倾听方方面面意见,积极问需问计于民,通过入户走访,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征求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和意见,保证方案能集中村民智慧,激发村民真正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干部应真正发挥其带头作用,多方问计施策,整合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联系公司和蔬菜批发商与乡村进行对接,提高村民收入。同时,村干部还应争取政府资源,多方对接企事业单位,为乡村道路建设、沟河治理等方面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

(二)坚持村民资金自筹为主,更好发挥财政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筹集是关键,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才能保证美丽乡村建设进度。第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在环境卫生整治、配套饮水安全、乡村道路和基础设施改善方面。第二、动员在外创业和工作成功者进行热心捐赠,村委会党支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捐赠的同时宣传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积极引导村民为家乡建设出资,全面提高乡村路灯、道路和精神文化建设。第三、多方面发动村民进行投资,鼓励村民回乡创业,带动其他村民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

(三)坚持规模效应,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最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中污染严重,废弃物未能合理利用,种养结构不合理。为此要不断探索机制,走生态合作社化道路。第一、保护生态环境,拒绝秸秆焚烧。第二、保护土壤,通过还田、深耕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实现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好涡河、淝河、芡河等水资源,因地制宜做好水产养殖。第四、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保护生态农业,促进怀远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持规划优先,走乡村小镇特色化道路

近年来,乡村特色小镇开始盛行,小镇充分利用乡村农业、农事发展旅游业,更好带动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乡村特色小镇主要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进行循环农业和创意农业的体验,利用村部宣传美丽乡村果蔬食品,实施品牌乡村工程,因地制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达到农村增美、企业增效、乡镇增辉的效果。同时,创建美丽乡村小镇,必须规划先行,在集中民意的基础上充分调研,科学分析与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以当地优秀村民传统文化为内核,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结语

在如今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也迎来新机遇和新发展,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无疑给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色彩,美丽乡村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园林景观,打造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杜娇.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2)

[2]唐伟伟.美丽乡村建设难点与突破点研究[J].智慧城市,2017

[3]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1.

论文作者:霍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论文_霍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