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途径--对“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示的思考_文化论文

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途径--对“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示的思考_文化论文

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之路——对“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陈列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之路论文,下游论文,五千年论文,地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法 G260文献标识码 A

九十年代初,南京博物院“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陈列,“作为地域性通史的基本陈列,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代表了我省陈列艺术的高水平”(注:季根章:《关于博物馆陈列艺术精品化的思考》,《东南文化》,1999年第1期。)。然而今天,随着艺术陈列馆的落成及其现代、高雅的11个艺术专题陈列的开放,曾一度被誉为“南博模式”的“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同时落下了帷幕。因为,它毕竟是南京博物院陈列事业中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局限性成为它未能进入新世纪的原因之一。现在我们总结和思考它的陈列内容、体例以及形式,尤其在选题方面留下的宝贵经验,从而在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上得到新的启发和取得新的进步。

一、地域文化特色是“南博模式”的主要内容。

“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以下简称“文明展”)。“作为地域性的通史陈列,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为主线,陈列结构恢宏,气势磅大,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注:季根章:《关于博物馆陈列艺术精品化的思考》,《东南文化》,1999年第1期。)。这也许是专家对南博模式的积极评价。事实上,南博几代人都把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之新路,作为奋斗的目标,无论是八十年代的“江苏历史陈列”,还是九十年代的“文明展”,我们在指导思想、陈列方式与艺术追求上不断地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指导思想上把文物精品化,陈列艺术化,地域特色化作为南博模式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文明展”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1.它首次较系统地展示了南京博物院的文物精品,增加了展览内容的艺术鉴赏性。

2.它通过文物分类展示去寻求艺术展与人文展的“有机组合”,从而体现了南博模式的创新思维方式。

3.它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当中作了大胆、新颖的尝试,体现了我院陈列工作者的精品意识。

江苏是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历史的文化大省,毫无疑问,南京博物院陈列模式应该是这段绚丽文化的集中体现。虽然在我们藏品中有宫廷文物优势、书画优势等,但最具有压倒优势的当然是地方性历史艺术文物,这就决定了南博陈列模式的主要框架结构,即地域文化特色结构。

近几年来,文博界往往对“上博模式”赞不绝口。一般情况下,陈列艺术与内容是由馆藏文物所决定的,所以上博的馆藏文物中的“陶瓷文化”、“青铜文化”、“佛教文化”的精品优势决定了它的“艺术展示结构”,其实上博馆藏地域文物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南京博物院虽不乏珍品国宝,但优势仍在地域文化。一个博物馆陈列水平的高低,不在于馆藏精品多少,而在于怎样拓展它的文化深度与广度。如果我们谈起馆藏精品如数家珍,却常常忽视向观众展示它们的文化内涵、文化外延和文化渊源,并由于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忽视了唯有把握地域文化特色,发挥地域文物优势,方能让精品更精,让“弱项”变强项,而不是相反。我们务必要让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物来决定“文明展”的主要内容。在“文明展”中,我们原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璀璨夺目的书法、绘画,可以看到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给地域文化特色再加一笔重彩。可是“文明展”却把不属院藏文物强项的“青铜文化”、“交通文化”作为系列推出,给人似乎留下“捉襟见肘”的印象。迄今为止,南京博物院仍有相当数量地域文物“藏在闺中人不识”,我们何不让它们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能量”,给它们以“英雄有用武之地”,使相对不多的精品在地域文化氛围中百花齐放,折射出东方文明之光?孙膑相马的哲理亦如此。

其次,我们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因为它最能反映南京博物院的综合学术研究水平,虽说文物展示即是文化展示,但展示文化更是展示文物的深层概念。当然展示艺术精品亦能反映学术研究水平。可是地域文化展示往往构出一个时代或地域的文化体系与它的不同侧面,反映体系内部的关系与反差,反映地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连续性,它即关注文物的“文化个性”,更阐述了文物的“文化共性”。而艺术品陈列尤为关注文物的“个性”,它通过展示文物精品来体现文化,它在陈列中可以不受文化体系、时代和地域的框架限制来进行展示。地域文化陈列则不相同,它要求文化体系的严谨性、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文化内容的广泛性的统一,艺术品陈列相对简单得多。例如,文明展的第八部分是江南饮食文化专题,清代宫廷餐具在陈列里一字摆开,同时也展出了古代灶具、酒令等物。可我们现在注意到饮食文化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体系,它包括粮食生产、灶具、餐具的生产,烹调食品的制造保存,它的外延有饮食美学、饮食民俗学、文艺学、资源学等等。在八十年代的“江苏历史陈列”里,南京博物院展出过3000年前的稻米和鸡蛋,或许有人至今对它们不以为然,可它们曾使多少学者与观众慕名而来或流连忘返。坦诚地说,“文明展”中的第八部分与其说展示“江南饮食文化”,不如说是“皇家餐具一览”。可见我们要展示区域文化特色,绝无捷径可走,这也是许多人在探索地域文化展示面前怯步的原因。“展示文物易,展示文化难”。

二、地域文化展示中的精品化意识

文物精品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精品应该是展览里的“名角”。它甚至可以成为博物馆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象征。精品是红花,文化是绿叶,在展示地域文化的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陈列中,尤其是这样。

在全国、全省,象南博这样具有强大精品阵容的博物馆非比比皆是,对大多数博物馆来说,他们可以无精品或许很难陈列精品化,但他们与南博模式必须一致的是——绝不可无精品化意识,精品化意识是地域文化展示中的灵魂。如果说文物精品在地域文化体系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真正能使这条龙腾飞的只能依靠精品化意识。陈列工作中的精品化意识要抓住两个重点:(1)让文物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让文物找到最佳的文化位置与历史位置。前者如南京市博物馆的六朝艺术馆和南京博物院的考古陈列。特别是南京博物院的考古陈列,设计者模拟了发掘现场氛围,并刻意加以渲染,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强烈气息。在这种氛围里,“坛坛罐罐”与模拟场景浑然成为一体,观众能感触到华夏先驱文化的凝重,这就是精品化意识。若把它应用到我们的良渚文化展示中去,五千年前神秘而又辉煌的原始宗教艺术与文化,肯定会大放异彩,我们一旦找到展示它们艺术与文化价值的方式,他们不是精品,也是“精品”了。因此第二点更为重要,文物的文化定位若做得恰到好处,陈列效果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众所周知,六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代表了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在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里,历史上遗存绘画极少,在“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中,六朝的砖印壁画如竹林七贤、羽人戏虎等,填补了魏晋南北朝的绘画空白。砖印壁画羽人戏虎被定位在佛教神灵文化分类,虽然壁画内容是反映墓主人死后神灵飞天,不过,倘若把它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位置把握在六朝美术里,它就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不能定位在“休闲文化”上一样,“羽人戏虎”的艺术、文化内涵,在“宗教神灵”的文化定位里是无法表达的,所以它是精品却又“不是精品”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精品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有精品论,但不唯精品论,重在精品化意识。

现在不少博物馆同仁都在关注陈列精品化的问题,人们很在意精品化的硬件(如:环境、建筑、内部装饰、灯光照明、高科技展示手法等)的同时,不可忽视研讨精品化的软件建设及强化精品意识,作为江苏文物单位的龙头老大——南京博物院的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应对普通中小博物馆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因为豪华的硬件把文物包装起来,决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唯有精品化的软件建设才能更好地让文物发挥其科研、学习、教育、鉴赏的功能。再则,我们奉献给观众的应该是代表我省陈列艺术与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这里软件建设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品化的软件建设应包括文化主题与指导思想、文化结构与文物定位、多媒体运用与文化氛围以及解说员讲解等等。而精品化意识在软件建设中又起着主导的作用。软件建设的好坏是对精品意识的直接考验,一个全方位的软件建设,应能引导广大观众从“这是什么?”的必然王国,走向“这是为什么?”的自由王国。例如在“文明展”的第八部分纺织文化中展示过清代的“三寸金莲”,以往在讲解员的解说词里,“把三寸金莲”说成千年来汉族妇女受剥削压迫的象征,今天我们可以说它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三寸金莲”的消亡它即是时代的进步,又反映了古代人们追求时尚以及审美观的逐渐改变。一旦我们把观众的好奇心变成对民族文化的感叹,同时我们在陈列展示中,纠正那种重精品、轻文化,重硬件、轻软件,重文物、轻文字的现象,彻底改变多年来人们参观文物仅仅是“雾里看花”的状况,精品化意识就在其中了。

三、地域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体系

展示地域文化,并非是南京博物院的发明,但让地域文化陈列更具新意而不落俗套,则应是南京博物院的“发明”。七十年代的通史陈列贯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导思想,八十年代的江苏历史陈列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把江苏的地域文化推给观众,九十年代的“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则让艺术精品来表述地域文化特色,我们的陈列工作者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把未来“南博模式”的发展推向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在思考昨天与未来的“南博模式”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以展示地域文物为基础,以学术研究开路,创立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体系。一般认为文化体系,是由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民俗诸多要素构成,地域文化体系应是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又是地域文化特色高水平的展示,是经过提练的一台“文化精品”。在地域文化体系中,文物陈列决非是简单的排列与凑合,他要求各类文物进行“有机的组合”,每件文物都能精辟地反映文化体系的某个侧面,它要求展品的文化定位准确,尤其是在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它还要求务必抓住不同时代的地域文化体系中的主线,并不刻求文化体系中的诸多要素都平分秋色或包罗万象。它把营建的文化氛围,以及复制品、仿制品的应用都成为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我们现在思考的是为何南京博物院的六朝文化研究居全国前列,六朝文物也精品济济,然而,在“文明展”中,这些“名角”或不露面,或被陶瓷文化、饮食文化与宗教神灵文化所“瓜分”。整个六朝文化体系被“大卸八块”。使南博在一场“文化竞争”中,丢掉了自己的长处与优势,我们希望有朝一日“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能东山再起,然后抓住几个重点文化体系,如良渚文化、两汉文化、六朝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等,辅之以吴越文化、近代民俗文化,结合周边文化,真正展开我们江苏地域文化的壮丽画卷。鉴此,陈列工作者可关注如下几点:

1.在文化体系的总框架下,以内容的需要对文物陈列进行分类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的经验,文物陈列分类有两种,一是文物的纵向分类,(质地、材料)如玉器、铜器、金银器、瓷器、陶器、漆器、纺织、纸类等。二是文物的横向分类(用途)如,交通工具,科技仪器、兵器、钱币、文化用品、饮食、民俗、艺术品、字画等。其实无论文物怎样分类,必须紧扣主题,只有让文物精品服务于文化主题,而不是主题服务于精品。可是,为了充实文物分类陈列的需要,中原地区的商周青铜器、宫廷的官窑瓷器,皇家的玉器都成了“五千年文明展”的一部分。虽然一些展品精美绝伦,却毫无地域特色可言,就是把“五千年文明展”改姓换名,甚至于在文物陈列基本不动的情况下,乃不失为一场洋洋之大观的艺术精品展。

2.展示地域文化体系基于通史,又超出通史,地域文化特色一旦形成体系,就意味着该体系必须要有某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热点”,我们的文化氛围所展示的文物必须围绕这个中心热点有条不紊地排列、运作起来,由于地域文物的限制,通史陈列呈波浪型向前发展,每个文化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高潮”。而“五千年文明展”里的文物基本按年代顺序排列,它运用了艺术品陈列的模式,形成了文物分类陈列,而不是文化体系陈列,正因为陈列内容缺少了文化体系中应有的“文化高潮”,所以“五千年文明展”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域通史陈列。

3.无论是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体系,都是由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内涵的文化所构成。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形成了人们之间的“文化对比”与“文化差异”,这是地域文化体系中不可缺的表现形式,也是探索地域文化渊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五千年文明展”里,人们也许忽略了地域文化绝非是单一的、同一层次、同一平面的,或同一系列的文物组合。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差异与对比看作是在不同类型文物或同类文物之间的比较和鉴别,在陈列的效果上文化差异对比更能突出文物精品及反映文化的全貌。很难想象,在玉器系列中,没有扬州玉器与苏州玉器的对比,铜器系列没有中原器型与地区性器型的对比,新石器时代,没有良渚文化与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对比;缺乏地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对比,瓷器官窑与民窑的对比,贵族文化与平民文化的对比,民俗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对比,在地域文化体系中,若缺少这些“文化互动”、“文化冲突”,就无法使其成为历史的典型的文化与文明的再现。我们南博的学术研究水平,就无从发挥,观众的学习与鉴赏也无从引导,这完全与“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的初衷大相径庭。

“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正式展出已有十年光景,但它始终“壮志未酬”,“它在发挥馆藏文物进行文化学研究方面作了一个新颖而有益的革新性尝试”(注:徐湖平:《发展新内容,创造新形式》,《东南文化》,1996年第2期。)。诚然,它留下的思考却成了一笔财富,它告诉我们,南京博物院在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才初露端倪。若我们陶醉于艺术陈列而放弃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探索,将是对我院文物资源的一大浪费。值得庆幸的是,南博的领导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正在着手策划历史陈列馆的陈列改造。我们期待着另一个全新的“南博模式”的出现,并成为博物馆陈列事业中的一枝奇葩。

收稿日期 2000-05-21

标签:;  ;  ;  ;  ;  ;  ;  

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途径--对“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示的思考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