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双赢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水北调论文,新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透露,中国将建设东、中、西3条运河,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连接起来,预计静态总投资近5000亿元人民币。而正在实施的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548亿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08亿元。这一跨度50年的水利工程全部工程完成后,它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有专家指出:每年将从长江向北方地区调水448亿立方米,意味着为中国北方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
一、圆了半世纪的梦
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南北分布不均。淮河流域及其以北的水资源量不到全国总量的20%。黄淮海流域是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
毛泽东1952年10月30日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宏伟设想。自此之后,各有关部门、省市和规划设计单位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前期测规划设计工作,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总体布局和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2000年9月,水利部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意见》。同年9月27日,朱镕基总理主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关键在于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
此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方政府紧锣密鼓进行规划工作。2002年8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正式呈报国务院。
南水北调首期工程开工礼炮打响,预示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美梦可望成真。
二、谁来为工程“埋单”?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之大,举世罕见。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介绍,按照规划全部建成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初步匡算静态总投资约5000亿元。那么,这巨额投资谁人“埋单”?高投资会不会造成高水价?是不是水到渠成却没有人拧动水龙头?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称,实施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主体工程1240亿元,其建设资金拟通过中央预算内拨款、南水北调基金和银行贷款三个渠道筹集。
据悉,中央预算内拨款将安排248亿元,占主体工程总投资的20%;通过提高现行城市水价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434亿元,占主体工程总投资的35%;利用银行贷款558亿元,占主体工程总投资的45%。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投资总要有效益和回报。国家计委称,南水北调工程的水价将本着“还贷、保本、微利”和“定额用水、差别水价、超额累进加价”的原则确定,并按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征收,但不会超过用水户的可承受能力范围。
张基尧同时证实,南水北调工程将按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征收,并秉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按供水水量和输水距离逐段分摊投资,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测算各分水口门的水价。考虑分水口门至自来水厂的配套工程,用水户实际支付的水价在此基础上将有所提高,但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应无问题。
经有关机构初步测算,东线干线山东省分水口门的平均水价约每立方米0.60元,中线黄河以南干线分水口门平均水价约每立方米0.20元,黄河以北干线分水口门平均水价约每立方米0.70元。这么说来,农民的承受能力基本能够应付,城市和工业用水自然更不在话下。
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还将给很多公司带来很大的商机。市场人士分析,南水北调将为水利建设、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环保四类行业带来直接利好,有望从中瓜分到一大块蛋糕。有人更言之凿凿地说,首期工程将可创造建筑产值1000亿元;给水泥、钢材、木材等企业带来稳定客户;拉动工程机械业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环保类企业也能带来可观效益。此外,三峡总公司还拟改制上市,可能引发融资体制的大变革。
三、南北双赢新模式
就像三峡工程兴建一样,专家学者对南水北调同样意见纷纭,有赞有弹。
有人认为,南水北调这一大规模改变自然的工程,要穿越中国四大河流流域(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截断700多条河流,改变河流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大,弄不好最后将无水可调。还有人指出,调水工程费用极高,经调水工程调来的水价将十分昂贵,届时人们可能宁愿忍受缺水也不愿消费,而使南水北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瓶”工程。
更多的经济专家认为,这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型水利工程,可望根本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被动局面,将冲破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南北双赢和社会、经济与生态工程同步进展,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分析家指出,在曾经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原材料、资金等瓶颈被一一冲破之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是水资源。而南水北调实际上是中国国民经济宏观结构调整在区域发展上的要求,是整个国民经济在区域结构上持续、协调和稳定发展的保障。
张基尧说,南水北调工程可基本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逐步消除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对沿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可使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44座大中城市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此外,它将为北方地区人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彻底改变受水区内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和其它含有害物质的地下水的局面,可提高受水区人民生活质量;对拉动就业也有好处。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态。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近期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同时,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将有效提高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主汛期防洪库容将由77亿立方米增加到110亿立方米,可解除江汉平原的一大心腹之患。此外,中线工程还将带动绿化、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下一轮发展周期前的蓄势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国广大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专家乐观地表示,整个工程完工后,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经济腾飞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