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构朳镇中心小学 张 博
摘要:在当前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中,记叙文是重要的作文类型之一,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因为很多小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学习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多数小学生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困难与阻碍,必须要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先阐述了小学高段学生记叙文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在明确记叙文写作存在困难的基础上,最后从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展学生视野、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表达困难、激发学生内心蕴含的真情实感四个方面,深入全面探讨了小学高段学生记叙文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段学生;记叙文;多媒体技术;表达困难
一、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记叙文水平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小学高段学生的记叙文教学过程中,记叙文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正常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学生通过记叙文写作,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学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很多教师都会通过课外方式来融入各类课外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上,当前小学记叙文教学本身,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需要积极融入一些合适的课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素质教育各个方面的要求。
二、小学高段学生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第一,构思困难。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在记叙文写作时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体现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部分小学生表示,自己在写记叙文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对于文章的选材、立意等方面的内容把控不了。这些情况也使他们的记叙文写作变得无助,有的像记流水账一样,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有的则字数不达标,很快就了了草草结束了作文,左读右读,没有值得读者感兴趣的亮点。
第二,想象作文困难。对于大部分小学高段学生来说,进行真人真事的纪实作文写作是比较容易的,但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则非常困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通过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与探索,最终很难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第三,表达困难。部分小学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已经知道了自己想写的内容,但是在动笔写作时,无法将自己所想内容原原本本、真实、完美地表达出来。
三、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记叙文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小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遇到了无从下手等问题,都是因为他们对作文主题比较迷茫,不知道从哪里入笔。但是,如果能够全面融入他们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给他们进行作文选材和写作开头提供较多的灵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各类构思困难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第十九课《青山不老》一文教学以后,教师可以布置跟环保相关的记叙文写作任务.而在学生具体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注意自己周边的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等内容,并将其转化为作文写作的素材。在引入这些真人真事以后,学生写记叙文的灵感就会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涌来,学生遇到的构思困难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甚至是眼前忽然一亮!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本身就比较有限,平时接触的事物也比较少。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所带来的记叙文写作困难问题,教师可以考虑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在每次布置记叙文写作任务时,播放一些跟记叙文主题有关的多媒体视频材料。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考虑在每个周五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益素材,留下周末的写作任务,毕竟周末见闻最多,感受最真实。这些素材,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语言累积,提高他们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播放的视频材料,既可以是我国风景秀丽的著名地区,也可以是一些污染严重的码头、山区等场所。
(三)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表达困难
很多小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表达困难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写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无法独立的进行作文构思。对此,教师可以引入添枝加叶构思法、多角度构思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写作中心事物,可以对中心事物进行多方面的具体描述。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面对学生记叙文开头困难的情况,应该教学生如何在开头明确作文立意或内涵,使学生可以明确具体要写作的内容。比如在上述环保类记叙文写作时,很多学生虽然想加入一些事迹或者其他表达事物,但是,在作文开头也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明确自己写作的主题,可以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小草在哭泣”、“绿色在我手中”、“蓝天与大海”等。通过学生选定的主题,在开头进行作文中心思想内涵的简明总结,引出后面的写作内容。
(四)激发学生内心蕴含的真情实感
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实现作文内容的升华。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小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只有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才会有内容可写。任何事物都有特征,比如在写人记叙文中,在流露真情实感的同时,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因为特征是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唯一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来展开写,才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可谓接地气。这也需要学生能够真正将自己放在作文中心内容里面,并立足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激发自身内心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自由表达情感,提高作文品味。比如在上述环保类记叙文中,应该在作文收尾阶段进行思想升华。这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融入自己对环保活动的认知,以及环保背景下自己应该坚守的做法与想法。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
结束语: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小学高段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还存在一定的阻碍与困惑,同时,小学高段学生自身记叙文写作水平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应该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项训练,达到稳步提升,效果显著。
论文作者:张博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记叙文论文; 学生论文; 困难论文; 小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