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塑造人格的契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契机论文,性教育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许多城市、城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在学校附近、路边、公共汽车上互相拥抱、打情骂俏,状甚亲昵,俨然一对对小情人。每当看到这种情形,我们心里总是很着急:他们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吗?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本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育加快。现在的儿童一般到了11岁,便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开始有了亲近异性的行为,初恋、早恋也往往产生于这个时期。在我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社会普遍对早恋持反对态度,家长、老师对早恋的学生往往采取压制、恐吓甚至打骂的方式,而不能给他们正确引导,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处理,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更严重的是,这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说黄金的纯度只有99%,那么初恋的纯度则是100%。其实,初恋晶莹而皎洁,纯真而美好?没有一点世俗的偏见,更没有凡尘的污染。初恋是短暂的,但却是人生中难得的一笔财富,它使孩子学会了如何处理和他们的性有关的所有情感,包括亲切、思慕、热爱、绝望、占有欲、嫉妒等。忽视或轻视这种情感,不仅会使它的教育价值消失殆尽,而且会使孩子的情感出现严重的混乱。对此,家长、老师不应过多进行指责,而应引导他们怎样走好人生中重要的一段路程。
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科学地传授有关性的知识,包括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性卫生、计划生育以及与性有关的疾病的防治等生物学知识、性心理学知识和以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学为中心的性社会学知识三方面的内容。
我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学龄儿童进行性教育越早越好
一般来说,和孩子谈论性的时间越早,效果会越好。不论我们刚开始讨论的事实是多么基本,它们都会使我们以后谈起这些问题时更加轻松和更富有成效。在小孩6、7岁的时候,他们开始对婴儿和他们的产生感兴趣,这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的性教育可能就比较难以开展了。因为孩子越大自我意识越强,随着孩子每大一岁,谈论性问题的困难就增加一分,10岁以上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渴望表观得更加成熟而掩饰了他们对性的无知,到了孩子在性方面很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说11岁左右,即使他们不会明显地表现出不愿意和父母讨论性问题,但因为“性问题是不可以问的”已在小孩的脑子里扎了根,因而他们会因为这种讨论而感到不舒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的增强,孩子可能会因为渴望表观得更加成熟而不愿与大人谈性问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性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此时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又得不到正确的解答,就很有可能做出不堪设想的事情来。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应在“性成熟前期”就开始。
二、对学龄儿童进行性教育必须科学
首先,对孩子传授的性知识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突然不肯上幼儿园。他妈妈要强送他,他“呃——”地一声,就把刚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额头冷汗直冒,面如土色。妈妈急忙把他送到医院,谁知他一到医院,一切就恢复正常了。从此,每到上幼儿园的时间,他就嚷头痛、肚子痛,白天不时发呆,晚上常做噩梦,梦中口口声声喊“滚走!”经过心理医生的努力,才明白事情的缘由。原来有一次小男孩问奶奶“我从哪里来”时,奶奶回答是在公园的树下捡来的。又有一次,小男孩在家附近的垃圾屋捡回一只魔方,爱不释手。妈妈知道后很生气地从儿子手中夺去魔方,说捡来的东西脏,把魔方扔进垃圾袋后,送往垃圾屋。当天午睡起床后,孩子想起魔方,去垃圾屋一看,魔方没了,他以为是被垃圾屋吃了,就惊恐地往回跑。原来,在孩子的心目中,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捡来的魔方脏,扔进垃圾屋,被垃圾屋吃了;我也是捡来的,也脏,也要扔进垃圾屋,也会被垃圾屋吃掉,生死攸关,孩子怎能不恐惧呢?因此出现了上面的一幕。可见奶奶为了逃避小孩的性问题随口编的答案对孩子心理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如果奶奶正视这个问题,告诉他,他是由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后在妈妈子宫内孕育了十个月后才生下的,同时告诉他,妈妈怀孕很辛苦,生他的时候也很不容易,那这个小孩不但能得到正确的性知识,消除疑团,也懂得妈妈的辛苦,从而养成从小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其次,对小孩进行性教育时态度必须是正面的。孩子提出有关性的问题,表明孩子对性已经开始感到好奇,想知道个中奥秘,这是很自然的,家长、老师应坦然回答。倘若躲躲闪闪,或采取一骗二骂三恫吓的方式,势必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感——为什么我问什么爸妈都回答,而问这方面的问题他们不仅不答,还生气?为什么问这类问题就“傻”、“不长进”、“没出息”?正是这种神秘感制约着孩子性的自我启蒙,并为形成不良的性心理埋下契机。所以,对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家长、老师应避免采用回避、打骂的方式,而应正面地、科学地解答他们的问题,使他们对性有一个正面、科学的认识,从而为孩子形成一个正确的性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应注意儿童化
对孩子有关性问题的回答,说深了他们听不懂,说浅了一言两语又很难确切说明。最好的办法是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以他们熟悉的动物、故事为喻。如有关“我是怎么来的”这样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从前有个国王喜欢上一个姑娘,便娶她为妻。不久皇后怀孕了,有了小王子(或小公主),小王子(或小公主)在皇宫(子宫)里住了10个月就出生了。皇宫(子宫)保护着小王子(小公主)不受野兽的欺负,是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小孩子在他们喜欢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正确的性知识。
我国性教育的权威人士吴阶平说:“过去常说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性教育,其实不是没有性教育,而是以错误的性教育替代了正当的性教育。”那么,什么是“正当的性教育”呢?正当的性教育应包括这样的一体两面:一面是必须摒弃传统的性的错误观念,冲破性的禁锢,抛弃性的神秘,让性从晦暗的“地下”走上光明的科学殿堂,实事求是地传播性知识;另一方面,必须牢牢依据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切莫“以成人之心去度儿童之腹”,把孩子的性意识硬性地置于成人的性理念框架,委屈儿童,挫伤儿童。
所以,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应该把性的知识纳入他们的人生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框架里,构成塑造健康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受教育者的道德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并力争走在性成熟的前面。这样我们的孩子或许能在人生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少摔几次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