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邱信东

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邱信东

(南部县中医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方法:随机纳入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门诊拔牙患者150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血压正常的拔牙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拔牙过程中的舒张压、心率以及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进行监测,对比分析拔牙各个阶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RPP均较麻醉前10分钟显著增高(P<0.05),在拔牙后5分钟基本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的增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拔牙过程中对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进行监测,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对心肌耗氧量与血压进行控制,以减少拔牙手术的风险。

【关键词】高血压;拔牙;心肌耗氧量;舒张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5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ardio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of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ase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to the bloo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oxygen uptake in heart rate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 product monitoring and at all stages of tooth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tooth extraction for patients oxygen consumption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Extraction;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高血压是老年牙科疾病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在牙病的治疗中,疼痛、应激以及情绪上的紧张、恐惧都将造成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因此为了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实施心电监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中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门诊拔牙患者150例进行了心率、血压与心肌耗氧量的监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我院口腔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门诊拔牙患者150例为观察组,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7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5±5.2)岁;患者患有单纯性高血压,其中Ⅰ级高血压56例,II级高血压91例,另3例高血压患者术前收缩压>180mmHg,在调整后控制血压<180mmHg,纳入II级;纳入同期血压正常、无高血压病史的拔牙患者50例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60~85岁,平均(66.9±5.6)岁。所有接受拔牙的患者经常规心电图无危险指征,近2年无心、肾、脑等并发症,排除困难性拔牙患者与拔牙禁忌患者。拔牙类型包括:重度牙周病、慢性根尖周、阻生齿、冠根折、无法修复的残根残冠、冠根折等。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通知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拔牙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术前由医师对患者进行体检,并掌握适应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病情,并于手术当日签署手术同意书。

(1)麻醉与拔牙:两组患者均采用4%阿替卡因(碧兰麻,含1:100 000肾上腺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需要可追加2%利多卡因进行阻滞麻醉,确保镇痛完全。拔牙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迅速和准确,最大程度的减少外界的刺激,同时及时止血。拔牙术后给予患者拔牙创口咬纱卷压迫止血,患者在此期间静坐在候诊区,待达到规定时间后吐出纱卷,待患者创口无渗血以及其他不适的情况下方可离开医院。

(2)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使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全程动态监测和记录,分析麻醉前10分钟,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与拔牙后5分钟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RPP)。

1.3 统计分析

对上述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P<0.05表示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50例高血压拔牙患者中,2例患者血压偏高(>180mmHg)、2例心率过快,经安慰、静卧30分钟后仍超过适应证范围而终止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拔牙手术;对照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拔牙手术。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RPP,观察组患者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RPP均较麻醉前10分钟显著增高(P<0.05),在拔牙后5分钟基本恢复,与术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RPP有一定增高,但与麻醉前10分钟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的增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者人群不断扩大,而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比例也呈增高的趋势[2]。现阶段,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的措施,高血压患者拔牙过程中往往因恐惧、紧张等出现血压的急剧上升,易造成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预后[3]。

通过利用心电监护手段,实施拔牙全过程的动态监护,可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以便将其血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多升高,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4]。本次监测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拔牙手术过程中,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RPP均较麻醉前10分钟显著增高,且增高值与血压正常、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相比显著更高(P<0.05),因此为降低高血压患者拔牙手术的风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需要严格的掌握拔牙适应证,对患者的血压、心肌耗氧量进行全程动态监护,尤其是注射麻药与拔牙术中两个阶段。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操作前均提前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对拔牙术的恐惧感和紧张感,避免血压的进一步增高;给予患者安慰,通过熟练的操作技术、完善的镇痛效果增强患者的信任,顺利完成手术。同时,对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可能出现的应急处理要做好准备,当术中血压超过180/100mmHg时,停止手术,给予10mg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其他药物,持续观测血压变化,稳定后再实施手术[5]。

【参考文献】

[1]周凤德.150例低危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安全性的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2):99-101.

[2]常颖,赵宁,高美琦,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监护拔牙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1):20-23.

[3]陈中坚,张理荣,宋志芸.高血压心电监护拔牙227例观察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8):3695-3696.

[4]吴云龙,廖学娟,张永明,华成舸,潘剑.心电监护拔牙安全性的探讨[J].华西医学,2014,29(4):728-731.

[5]郑立娟,汤晨,赵旭.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护治牙安全评估及临床对策[J].大连大学学报,2014,35(6):95-97.

[6]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2-267.

[7]李琴,王继春,张志等.临床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北方药学,2012,9(3):73-74.

[8]游跃华,李妹仔.降低咬合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9(6):544-546.

论文作者:邱信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邱信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