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及其与所有制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究竟什么是市场经济?它和商品经济形式是否一回事?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关系?市场经济的存在是否由私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市场经济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搞清这些问题,对于加深认识和自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及其和商品经济形式的关系
什么是市场经济?简明地说,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形式下通过市场而运行的经济。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质。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形式即经济形式,如果采取商品经济形式,那就必然通过市场而运行,这就形成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形式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一,商品经济形式和市场经济是体现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商品经济形式是社会经济依赖商品而实现社会分工相联系的形式;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在商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途径。第二,市场经济随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而发展。商品经济形式有其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市场经济也有其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就是说,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形式下,就相应地有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形式下,就相应地有发达的市场经济。第三,市场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形式割裂。这如同市场调节与商品经济形式不能割裂一样,在商品经济形式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形成市场调节,从而显示市场经济的功能。从来不存在只有商品经济形式而没有市场经济的情况;也从来不存在只有市场经济而没有商品经济形式的情况。
二、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
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经济的运动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介于自给自足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人类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形式和运行,随着社会生产力、分工和劳动者地位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第一,从古代到近代,社会经济在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形式下运行,形成自给自足经济。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商品经济形式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不占统治地位,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形式。这在当时适应了社会生产力性质,发挥了历史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产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经济形式的狭隘性暴露出来。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和技术协作,又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对自然的支配,从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因而终于被适应社会分工要求的商品经济形式代替。
第二,从近代到现代,社会经济在自然经济形式运行下的自给自足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虽然自然经济形式还依赖在一定比重上存在,但不占统治地位了,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由商品经济形式占据。这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以及由人对物即商品货币的依赖关系代替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的生产能力冲破了自然经济形式下的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向深度广度发展;原来在自然形式下处于自然分工中的不能独立的劳动者,通过社会分工变成了追求自身利益的独立劳动者;原来只是由于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互不依赖的生产区域,通过社会分工变成了互相依赖的社会生产部门。于是,在社会还不能由统一计划来安排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的历史条件下,各个生产部门及其各个独立劳动者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社会结合方式,就形成了为交换而生产从而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商品经济形式,成为能够为社会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经济形式。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①a]。在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经济的运行由市场来决定,通过市场使生产经营者的一切活动和产品都转化为交换价值,从而以交换价值为中介实现人们的经济联系,形成由市场推动经济运行的市场经济。
第三,从现代到未来更高级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在商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市场经济过渡到产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计划经济。这是在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社会共同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们推动经济运行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由社会统一的计划来安排,产品不再成为商品。从而在产品经济形式下,形成通过计划而运行的计划经济。这是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阶级和国家消亡之后,由自由人联合体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经济形式及其运行。这是商品经济形式完成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指商品货币关系支配人的关系——引者)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②a]。当商品经济形式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后,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社会实现单一公有制,阶级和国家消亡,从而“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鲁滨逊的劳动的一切规定又重演了,不过不是在个人身上,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演。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③a]。就是说,社会有计划地直接按劳动时间分配社会总劳动,统一安排社会生产,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各个成员的劳动产品直接提供给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有计划地按照每个人的需要,直接分配消费品。总之,“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④a]就这样,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进程中,经历螺旋式上升,原来由产品转化来的商品又复归为产品;社会经济由原来在商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市场经济,进入产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计划经济。
从上述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产品经济形式及其通过计划而运行的条件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是没有条件搞共产主义的计划经济的,只能在商品经济形式下通过市场而运行,除此运行途径,是别无他路的。因为,如果社会主义经济迁就自然经济形式,由各企业自给自足式的搞小而全或大而全,从而社会分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科学技术得不到应有的进步与应用,那势必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永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经济,如此走下去,最终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如果社会主义经济不顾现实条件,盲目追求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做法搞产品经济形式下的计划经济,那必定因超越历史阶段和违背客观规律而失败。这已经由我国1958年大跃进中的共产风教训所证实。共产主义是将来必然在全世界实现的远大目标。但这要由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来为之逐步创造条件。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只能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的实际出发,选择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商品经济形式及其通过市场而运行的途径。至于社会主义国家过去所实行的靠行政命令推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那是战争年月和备战时期,面向战场的产物。然而,时过境迁了。当今,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市场,就必然摒弃那种靠行政命令推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做法,实行市场经济。这是必然的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自然经济形式下的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共有的经济运行途径;当代的现实情况表明,商品经济形式下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共有的运行途径。
三、市场经济的存在不是由任何所有制决定的
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存在,不是由哪一种所有制或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不论私有制还是公有制,不论什么社会经济制度,只要市场经济得以生产的条件存在,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存在,其根源在于社会分工中的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或生产者,不能由社会通过统一计划来直接安排其生产和分配。这从理论上说,就是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不能直接合一的关系决定了必然产生和存在市场经济。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劳动。由社会所能利用的生产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劳动时间的总和,构成社会劳动,或称社会总劳动。另一方面是个别劳动。社会分工中的各个彼此独立的经济单位或生产者所从事的劳动,成为个别劳动。个别劳动既是个别的又是社会的。因为个别劳动在社会分工中作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可以有两种情况:
一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直接合一。即个别劳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社会统一安排;劳动的产品直接交给社会,由社会统一支配;社会积累和社会成员的一切消费,都由社会分配。这样由社会统一计划直接安排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的情况,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共同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为前提条件下的。当今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不能实现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直接合一。
二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间接合一。即以商品货币关系为中介来实现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合一。社会分工中的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或生产者,依据市场需要而生产,并将自己个别劳动的产品作为商品提供给市场出售,换成货币之后再用来购买自己生产上和生活上需要的其他商品。从而个别劳动实现为社会劳动。这就形成了以市场为交换场所而实现再生产的市场经济。在当今时代,在任何国家,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都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普遍存在。市场经济是个别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桥梁。任何国家都不能逾越市场经济。因此,那种认为市场经济只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特有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市场经济为当代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共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一切生产资料为社会共同占有的条件下,当个别劳动成为直接地社会劳动的时候,市场经济才能被全社会直接地统一安排生产和分配的计划经济所代替。
四、澄清所谓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矛盾”问题
在我国,当正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式存在之后,接着有的就提出了商品经济形式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矛盾”问题。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几乎流行起来的“兼容论”,解释为商品经济形式与公有制可以“兼容”。现在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之后,有的又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矛盾”问题。还用“兼容论”缓解“矛盾”吗?这不是彻底解决“矛盾”的办法。为了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必要反问一下,为什么只提商品经济形式或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矛盾”,而从来不问商品经济形式或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的矛盾呢?说到底,还是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观念认为的所谓商品经济形式或市场经济为私有制的产物或专有的问题。
其实,商品经济形式或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不是“兼容”的问题,而是内在的有机的一体。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本身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形式只能是商品经济形式,其通过市场而运行,只能是市场经济。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个别劳动要成为社会劳动,必然或只能在商品经济形式下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这在前面论述市场经济的根源时已经说明了。
在当今时代,商品经济形式或市场经济,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是一致的。因为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都必然和只能通过商品经济形式下的市场经济来实现其生产活动的联系和运行。如果讲“矛盾”,那末私有制和公有制都同市场经济存在“矛盾”。不过,这“矛盾”或“对立”,在现代客观条件下又是“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是互相依存的。
(1)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的“矛盾”和一致性。私有制,是生产资料为私人占有的所有制形式。无论劳动者私有制,还是非劳动者私有制,都是排他性的要求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不被丧失。这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矛盾”。第一,私有财产在市场经济中有被丧失的风险。因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私有者在市场竞争中有被淘汰的可能性。第二,通过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最终会造成使私有制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生产的条件,从而最终否定私有制。但是,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条件下,私有制经济又只能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从而得以维持和发展。这样,市场经济与私有制又是一致的。
(2)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矛盾”和一致性。现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就公有制性质来说,它要求自觉地统一地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分配。这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矛盾”。因为,第一,市场经济并不通过指令性的统一计划来安排生产,而要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使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二,市场经济并不通过指令性的统一计划规定收入分配,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促使生产经营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并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筛选”生产经营者和实现物质利益关系。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没有达到由统一计划来安排生产和分配的程度,因而必然在市场经济中维持和发展。这样,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是一致的。
注释:
①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②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7页。
③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
④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3页。 WW贺永泉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公有制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所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