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夏季奶牛乳指标的技术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夏季论文,指标论文,措施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酷暑季节的来临,奶牛将面临湿热气候条件的严峻考验。一般情况下夏季乳脂率比冬天要低0.2~0.4个百分点,乳蛋白率低0.1~0.3个百分点。夏季较低的乳成分指标直接影响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因此,奶农应该抓好夏季乳指标偏低时期的饲养管理,改善炎热季节奶牛的乳指标,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运动场搭建凉棚,牛舍安装风扇、风扇喷雾系统,牛舍舒适干燥通风,待挤厅安装风扇喷雾系统。提供给奶牛充足、清凉的饮水。 2.采用TMR饲喂方式 采用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可以较好地克服因热应激引起的奶牛喜精厌粗等挑食现象,避免因某种饲料进食过多而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可抑制夏季奶牛泌乳性能和乳指标降低。 3.增加干物质采食量 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可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一般可使乳蛋白的含量提高0.1~0.2个百分点。因此,夏季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增加饲喂次数、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等手段,尽可能增加干物质采食量。在增加粗饲料的前提下,增加精料饲喂量,但精料饲喂量不超过每天每头15公斤。高产奶牛(日产奶30公斤以上)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3.0%~3.5%,每天为20~23公斤干物质。 4.合理的精饲料喂量 适当的精饲料喂量可提高乳脂和乳蛋白含量,而过高的精饲料喂量则会导致乳脂率的下降,但乳蛋白的含量可能略有升高(0.1~0.2个百分点)。从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角度综合考虑,日产奶20公斤左右的奶牛,日粮中精粗比一般为9:11,25公斤左右的奶牛为1:1,30公斤左右的奶牛为3:2。精饲料喂量随产奶量增加的比例视奶量的范围而定,日产奶10~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喂量5~8斤;日产奶20~3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喂量8~12公斤;日产奶30公斤以上的奶牛,精饲料喂量12公斤以上。 5.注意粗饲料喂量和长度 精饲料饲喂过量、日粮粗纤维水平不足和粗饲料粉碎过细会导致唾液分泌不足,进而引起瘤胃酸度过高,造成乳脂率下降。日粮中的ADF(酸性洗涤纤维)水平低于19%~21%,NDF(中性洗涤纤维)低于26%~28%也会引起乳脂率下降。因此,饲喂的优质粗饲料(苜蓿和羊草)长度应大于4厘米,而劣质粗饲料可以短些,一般在2~4厘米,但不应低于1厘米。过细的粗饲料降低乳脂率,乳蛋白水平可能略有提高。 6.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 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品质低,蛋氨酸和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会导致乳蛋白率降低。因此,必须增加精饲料中高品质蛋白质的含量,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来平衡日粮中氨基酸水平,同时兼顾能量和蛋白之间的平衡。日产奶量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中豆粕比例不应低于6%。如果添加尿素,最好在分娩2个月以后,比例不超过混合精料的1%~2%。 7.合理添加脂肪 炎热天气给泌乳奶牛添加过瘤胃脂肪(如脂肪酸钙)既可弥补干物质下降引起的能量摄入不足,同时因为脂肪热增耗低,还可减少奶牛消化产热。脂肪添加方法得当,乳脂率略有提高或不变,乳蛋白没有明显下降,产奶量提高。添加不当则可能使乳蛋白含量下降0.1~0.2个百分点。一般要求添加后日粮总的脂肪含量以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6%为宜。每天喂给6~12克尼克酸可校正因添加脂肪引起的乳蛋白下降。只对泌乳前期(泌乳4个月内)的高产奶牛添加脂肪,添加脂肪的同时将日粮钙、镁的水平增加到日粮干物质的0.95%和0.35%。 8.添加抗应激添加剂或瘤胃缓冲剂 在日粮中添加0.75%~1.25%的小苏打和0.25%~0.4%的氧化镁作为瘤胃缓冲剂,有利于维持奶牛体内酸碱平衡,还可帮助消化。用小苏打和氧化镁合剂(2:1~3:1)效果较好。另外,日粮中添加某些复合酶制剂、瘤胃素、酵母培养物等对热应激造成的瘤胃功能下降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按20毫克/公斤体重在日粮中添加瘤胃素(又称莫能菌素),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60~80克等均有良好作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暑作用的中草药,对调节热应激造成的机能紊乱、增强奶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效果明显。采用石膏、板蓝根、苍术、白芍、黄芪、党参、淡竹叶、甘草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粉碎添加于奶牛饲料,热天奶牛平均产奶量增加1.5公斤/头,血糖浓度显著提高(P<0.05),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00克发酵中药制剂,能有效防止产奶量下降和乳指标的降低,日产奶量比来添加组提高0.8公斤,乳脂率平均提高0.4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平均提高0.27个百分点,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乳中的体细胞数。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提高奶牛夏季乳指数的技术措施_奶牛论文
提高奶牛夏季乳指数的技术措施_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