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人民医院, 湖南 涟源 417100
【摘要】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患者)和研究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与肺部湿啰音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治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
【关键词】昏迷;重症肺部感染;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临床治疗效果
昏迷是一种临床状态,导致昏迷的原因有许多,最常见的便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以及一些危急病症,近些年来,昏迷的发生率正在不断上升。然而,无论昏迷原因如何,昏迷状态下的患者都会基本丧失咳嗽和吞咽反应,这使得气道中的分泌物无法被及时有效地清除,患者因此而有更高的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风险。本文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试探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患者)和研究组(40例患者),具体资料如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50.47±12.36)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4岁~76岁,平均(50.32±12.7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纳入标准:①年龄不低于18岁;②因脑外伤或脑卒中而处于昏迷状态;③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相符;④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1]。
排除标准:①严重免疫力低下或免疫抑制;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呼吸衰竭;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低于4分或高于7分;④存在精神障碍[2]。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护理人员为其排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治疗前为患者进行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护。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经人工气道置入奥林巴斯P60纤维支气管镜,其他患者经鼻腔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将呼吸道中的呕吐物、血块以及痰液等吸除,其中痰液留作进行细菌培养试验与药敏试验。随后,在肺叶支气管开口处或肺段置入纤维支气管镜的前端,经活检孔将150mL、温度为37℃的生理盐水(即灌洗液)注入到待灌洗的区域,反复冲洗2~5次。待灌洗液变透明后停止,可确定脓性分泌物被彻底清除,这时可注入抗生素来预防感染。需注意的是, 若是灌洗时患者心率高于15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低于80%,则应立刻停止灌洗,并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低氧状态,直至其缺氧症状改善后再继续进行灌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其中临床疗效可按照如下标准进行判定:
(1)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全部消失,胸片中可见阴影面积吸收了1/2以上;
(2)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明显改善,胸片中可见阴影面积吸收不足1/2;
(3)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并无明显改善,胸片中影面积未见吸收或增加[3]。
※有效率+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计量资料使用(±s)形式表示,检验t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0.05,那么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症状改善时间
研究组发热与肺部湿啰音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重症肺部感染是昏迷的常见临床合并症,李全利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昏迷患者中有80%左右存在肺部感染,可见肺部感染之常见[4]。探究昏迷患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因昏迷而无法自行通过吞咽、咳嗽等方式排痰,痰液、呕吐物、血块等在支气管内不断累积,形成痰栓,增加患者发生误吸、肺淤血乃至重症肺部感染的风险[5]。而在患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后,临床则应采取控制病情+排除痰液的关键性治疗措施,以免其病情继续加重。
本文中,对照组采取了常规对症治疗,虽然经吸痰管将患者气道中的痰液吸出,抗生素全身应用及雾化吸入治疗等方式改善了患者的感染状况,但是这些治疗措施盲目性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疗效,反而容易引发气管黏膜损伤、出血以及反复感染等并发症,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则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这一点从结果中的数据对比也可以发现,研究组不仅疗效高于对照组(92.5%vs72.5%),其症状改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之所以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其原因在于支气管镜能够发现支气管早期病变,在疏通气道的同时可以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其基于支气管镜的直视术野进行操作可以避免给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同时还能将气道中的分泌物彻底清除;而其所吸出的痰液等还可以用于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6]。
结语: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有显著疗效,可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康复,临床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阳辉,石松菁,王丽明,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昏迷患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及可行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60-61.
[2]姚雄.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10):69-70.
[3]张丽娜.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1):55-57.
[4]李全利.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40例临床效果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05):394-395.
[5]唐纪文,陈国胜,钟耀忠,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昏迷患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08):1414-1417.
[6]王娟,刘自双,程尉新,等.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5,21(06):929-930.
论文作者:龙宜顺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肺部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纤维论文; 灌洗论文; 支气管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