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浅析
高 清 德州市统计局
摘要: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转变定性,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面临的现阶段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把视野聚焦到直观有形的城镇化发展中,它的发展变化充分展示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影响,但同时也逃脱不开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刺激,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此,本文将予以简要分析,并探求前进之路。
关键词: 城镇化;不平衡;不充分
一、德州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体现
(一)中心城区与县域城镇发展的差距明显
1.二者城镇化率相差超30 个百分点。2017 年,德州市中心城区(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常住人口72.6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06 万人,占比达82.67%,比全市55.57%的平均水平高出27.1 个百分点。而所有的县级地域包括陵城区在内的总常住人口506.94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2.02 万人,占比为51.69%(城镇化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88 个百分点,比中心城区城镇化水平低30.98 个百分点,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施工道路用水用电的施工场地以及设备进行准备,同时对需要进行土方填筑的相关材料进行碾压以及土料试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也要就位。除此之外,土方填筑时,填筑对象的堤身和铺盖压载的堤基面,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清理,并且保证清理的范围要超出边界30~50cm。清理完成后,还需要对清理部位进行打磨、平整以及碾压工作。
2.人口流动状态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2017 年,德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72.65 万人,户籍人口64.67 万人,也就是有近8 万人的外来人口是后来流入中心城区的。再看县级地域,2017 年德州市10 个县级地域常住人口506.94 万人,户籍人口530.68 万人,也就是有23.74 万的户籍人口流出,而人口的流动主要方向是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人口的流动状态说明了中心城区比县级地域的发展程度要高,且差距加大。
(二)县域间城镇发展参差不齐
1.城镇化水平格局分布清晰。2017 年,各县市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成“四级分化”的格局,传统的中心城区(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城镇化率在80%以上,城镇化处于第一梯队,而齐河县、武城县、禹城市、临邑县4 县(市)的城镇化率超过53%,处于第二梯队,平原县、乐陵市、夏津县在2017 年率先越过50%的门槛跻身第三梯队,剩下的陵城区、宁津县和庆云县则处于第四梯队,城镇化率在45—50%之间,除去中心城区,各县域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2.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差距较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因此,城镇的功能性越好,质量越高,承载就业的能力就会越强。以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人口的比重来看,10 个县级区域中,比重超过20%的只有齐河县,为21.97%,其次是禹城市18.86%,最低的宁津县只有8.61%,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二、德州城镇化发展不充分的体现
(一)城镇化自身发展水平不高
城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镇化的水平。从省内看,德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也影响了德州城镇化的发展,2017 年,德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57%,比山东省平均水平低5.01 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却比全省高0.24 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首先是道路设计不科学,而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问题。其次是公共设施分布不均,80%以上的新增基础设施集中在城市和县城,农村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设施较缺乏,小城镇道路、供水、燃气、供暖、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滞后,镇区道路标准不高,排水设施不畅,污水处理率过低,公共绿地配置不足。大部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中小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较差,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二)市民化滞后于城镇化
1.做活娱乐节目。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提供娱乐。在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鼓励制片人、主持人等充分发挥能动性,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吸引力,做活娱乐类节目。如鄂州综艺频道推出的《活动大看台》是以栏目为载体,传播鄂州特色的文娱节目。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发达地区是人口转入的目的地,对德州而言,中心城区的优势要优于县城。2017年德州中心城区常住城镇人口60.06 万人,户籍城镇人口15.38 万人,两者相差44.68 万人,户籍城镇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为23.78%,而常住城镇化率高达82.67%,二者相差58.89 个百分点,市民化明显滞后于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LSI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试剂盒,有效期至2011年5月,购自上海天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使用前恢复至室温,对血清样品用样品稀释液进行1:200倍稀释然后取50 μl经稀释后的样品血清加入反应板中(阴阳性对照不用稀释),盖上膜,将反应板放置在37℃下孵育60 min后,用300μl洗涤液洗涤3次拍干,加入50 μl酶标抗体,37℃孵育60 min后再洗涤一次后加入底物显色,10 min后加入终止液,然后在450 nm处测定样品及对照的吸光度值,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样品血清值进行判断。
三、破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促进转型升级,发展经济助推城镇化
城镇的繁荣与就业机会是吸引人员流入的关键,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要稳定经济增长,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不动摇,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使聚集人力和财力的能力持续化。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墨守成规,打破传统服务业固有思想和思路的藩篱,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使服务业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就业扩大的助推器。
(二)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推进城镇化
要加强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化发展。对全市城镇化树立大局观,不能孤立任何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要按照农村城镇化发展定位的性质,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形成城镇一盘棋,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进而形成资源集聚的城市群。
(三)借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认识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做到双轮驱动。目前,德州共10 个小镇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5 个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1 个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小镇。因此,我们在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实现人口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城镇资源的负荷,促使在推动农民工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逆流的人口能以更优的生产方式投入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勇.提高认识 找准定位 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7(2).
中图分类号: F299.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1-04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