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论文_华力勇

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论文_华力勇

绥化市北林区第二人民医院 152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干预;效果

急性阑尾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不分季节及年龄段,而且近几年研究报告显示≥6岁小儿发病率逐年上升,需加强重视。急性阑尾炎病情危急,极易并发穿孔等,若不及时处理,则死亡率较高。本院针对近几年急诊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进行了研究,探讨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对象为本院接诊的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入选时间2013年3月~2015年3月。入选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5±1.2)岁;单纯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病程2~6 h,平均病程(3.8±0.6)h。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8±1.1)岁;单纯性阑尾炎11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病程2~6 h,平均病程(3.7±0.7)h。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环境干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干预 ①病情观察: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症状不明显,而且表达能力有限,为此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结合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发病原因;加强患儿正常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同时对患儿有无恶心、呕吐等进行观察,全面掌握情况,便于合理用药。②心理疏导:本病危急,患儿及其家属心理压力大,存在明显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为此应加强心理疏导。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和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交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本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法、目的及并发症与处理方式等[1],并予以患儿鼓励和支持,安抚其焦虑与紧张心理,促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③术前准备:术前开展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并做好凝血试验,根据患儿身体情况、是否有穿孔等评估病情,若有穿孔则及时静脉滴注抗生素,改善水电解质紊乱;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可将其放置于保温箱,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前6 h禁水与禁食,确保患儿睡眠充足。

1. 2. 2 术后护理干预 术后应加强饮食干预,以温和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及油腻食物,指导患儿多饮水,摄取新鲜水果与蔬菜等高蛋白质食物,叮嘱其夜晚不宜宵夜;叮嘱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宜激烈运动;引流管应低于切口,减少引流液逆流而发生感染;确保引流畅通,加强观察,避免弯曲与阻塞。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其中并发症主要有粪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及腹腔脓肿等。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4 疗效评价标准[2]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③无效:未能达到前述标准。总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痊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23、6、1例,对照组依次为18、7、5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满意29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为86.67%(满意26例,不满意4例),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20.00%(6/3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属于儿科常见急腹症,患病年龄多集中在5~12岁,发病急、进展快,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需加强重视。从本院近几年接诊的情况来看,入选患儿均自愿选择手术治疗,为了提高疗效,本院加强其临床护理研究。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小儿身体机能及抵抗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且大网膜发育不全,为此身体疼痛部位与疼痛性质无法正确形容出来,若临床医生无法准确了解患儿身体体征,则会加大诊断难度,从而引发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为此,必须做好小儿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重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与掌握疾病、治疗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让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术后则加强饮食指导,提高抵抗力,从而更快康复。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卢燕.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8(11):225-226.

[2]王添意,詹汉柽.诊前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浙江创伤外科,2014,13(2):343-344,345.

论文作者:华力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论文_华力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