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果

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果

(邵阳市双清区龙须塘小学,湖南省 邵阳市422001)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小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未将学生放于教学主体,一味进行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不当等,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能够大大减少这种负面影响,它不但可以实现数学教学工作预期目标还能够对学生思维、学习能力进行训练。目前情景教学法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不错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几何学生特点及个性差异来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并不断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训练学生思维,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对教师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小学数学本身是教学难度较大的科目,再加上教师要对对数学情景反复揣摩、筛选,因此对从业教师提出了较大挑战。教师应顶住压力,结合自身专业素养及教学经验,充分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完成情景教学的有效落实。要知道,有效的情景教学与课堂活动结合有着许多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进而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另一方面情景教学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这不但有助于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还有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学生长久发展。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具有中重要意义。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导入环节的情景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需要将其与整个教学环节相结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由于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整体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情景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其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为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情景教学法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应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故事导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情景教学的应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且心理发育不成熟,故事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理,采用故事中的知识内容可以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如在利息计算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故事教授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自己或是与学生同年龄段的孩子将过年压岁钱存入银行,并收入利息,以及通过所收取的利息为爸爸妈妈买礼物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利息计算的兴趣,还会积极效仿这种做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还可以创设出生活化的问题情景,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爱幻想,并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单一,且课堂内容的设置单调乏味,难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消极情绪,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与求知心理,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出悬念,引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探究。如在乘法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超市购物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超市中商品的价格一一呈现出来,并让学生作为超市中的顾客进行购物,并提问学生单个商品乘以数量的价格,如“一个橙子3元,那么买4个橙子需要多少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趣味型教学情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少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如根据教学提纲内容机械化教学数学知识,显然这种教学课堂不仅枯燥乏味,还无创新之处。为此,我认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情景,从而促进趣味型教学课堂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相关知识点时,我在课堂导入时便借助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24个海绵宝宝排列成一个四行六列的小方阵。接着,我便问学生们:“你们猜猜这个图片中有几个海绵宝宝?”语毕,有些学生们便开始数了起来,没过多久,这些学生就开始数不清楚了,所以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也有些学生先数每一行的海绵宝宝个数,并列出了这样一个式子进行计算:6+6+6+6=24。于是便得到了答案:图片中有24个海绵宝宝。还有些事先预习了功课的学生在数完每一行的海绵宝宝数量之后列出了一个乘法计算公式:6[×]4=24。同样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海绵宝宝来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乘法”教学情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这种教学情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我开展了乘法知识点的教学工作,并在知识点教学完成之后,给学生们设置了这样一个课堂练习题:一位工人要将一根8米长的小木棒锯成2米长的小段木棒,已知工人每锯一段木棒花费的时间是2分钟,那么工人总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锯完这些木棒?显然,在这练习题中,学生们首先需要求出工人总共需要锯多少次,然后再将次数与锯一次所需时间相乘得到最终答案。相对于课堂导入的情景而言,这个课堂小练习的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整体的思路大致相似,二者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法是提高小学课堂时效性的一大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境况为学生制造意境,例如利用多媒体创立数学模型、让学生讲数学故事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其数学学习兴趣也会因之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翠萍.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7):75.

[2]吴翠萍.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9(17):75[2019-05-21].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70.

论文作者:李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