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或是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的生活环境中,以及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差异都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在冲突中,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习惯和思维定势,经历从文化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与此同时,个人只有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旧习惯、旧观念、旧思维以适应新情况新形势。
挫折阶段在文化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还是语言隔阂都会产生“文化震荡”。只有经历了挫折阶段,人们才能开始去寻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我们在这个阶段需要了解学习他国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快地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
关键词: 饮食、建筑、服饰、文化
笔者在泰国的教学实践,经历了从蜜月阶段到适应阶段。如今充分被泰国文化所吸引,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泰国文化的魅力所在.笔者从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简要阐述。
一、饮食文化
笔者在泰国北标府的教学实践期间不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和审美结构所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在探究差异背后的缘由。
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泰国地处热带雨林地区,常年湿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在20℃以上,降水量充沛,因此在泰国渔业先于农业。但是不管渔业还是农业都离不开水,因此可以说泰国是水文化的国家。泰国人崇尚水,也离不开水,自古以来就有“水中有鱼,田中有米“的说法。
泰国菜基本都是以海鲜、蔬菜、水果为主,荤素搭配。但是泰国人不吃牛肉和狗肉,牛被视作圣物,不杀也不吃。泰国的饮食饮食文化融合了各家文化之长,形成了自己独居特色的菜肴风味。泰国菜的调味来自印度南洋菜系,咖喱来自印度,炒菜等烹饪手法来自中国。泰国的烹饪方式多样化,有凉拌、烤、炸、煮、炖、蒸;味道以酸、辣、甜、咸为主。
这是笔者总结泰国同事Mafuang一个月的部分饮食清单。
从这份饮食菜单可以看出,泰国的饮食清淡,中西结合,既有中国的饮食方式又有西方的饮食方式。
这是因为在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向世界各地殖民扩张,许多亚洲国家包括泰国在内需要去了解和适应西方文明国家的发展进程。曼谷是重要是港口城市之一,很多西方人选择了在曼谷定居,他们把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泰国,这使得这座城成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大都会。中外学术界早就流传“泰傣民族起源于中国的百越族群,其文化与百越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据统计泰国人现有的血统中,很多都有中国人血统,包括他们的祖母、祖父、曾祖父母,数量庞大,因此泰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所以在泰国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由于天气炎热,泰国一般食堂建筑都会采用敞开式风格,只有屋顶,没有墙,桌椅一字排开,家人在晚上的时候一起聊天,谈心,善用刀叉或者筷子,自然垂足而坐。
二、居住文化
泰国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居住风格。泰国地处热带,气候干燥,受季风影响雨量充足,泰国中部是全国最大的冲击平原。笔者居住的北标府,距首都曼谷约108公里。北标府既有平原,又有森林,民居多为高脚屋,即栏杆式建筑。房顶、墙面和地面选用竹子或者木材为原料,屋顶高耸。结构为双层高脚或者多层高脚,上层住人,下层用于储藏、饲养、通风散热,防潮防水,防野兽和虫蛇。北标府还采用了泰国典型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环绕广场、森林、树木而建,这样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四处环树,处处有景色,这也体现了泰国人对于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要求。
三、服饰文化
服饰不仅仅有遮羞保暖的作用同时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群体里,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外界的压力都影响着人们对装饰方式的选择。服装也具有一种社会化特征。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可以看出其政治地位、经济条件、性别角色、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如今的泰国人穿衣打扮已经相当现代了,但在各个重要的场合,泰国人仍然会保持着传统的装扮方式。
泰国民族服分为男装和女装。男装是立领马褂加裤子或者方裙。男装马褂被叫做suephra ratchathen,正装穿长袖,日常装束穿短袖。女装是上衣下方裙,方裙被称为“服新(pha sin)”,是由一块长方形的丝绸把腰间紧紧的裹起来做成的裙子,用绳子调整松紧,再把腰绳藏在回到部分。服新可以从左向右裹也可以从右往左。
泰国很多节日里人们也愿意穿筒裙,这种服饰早在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便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这样的设计正好适应了泰国的气候,筒裙的设计十分方便所以深受泰国人喜爱。
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出生于星期一,根据泰国的颜色文化,其幸运数字是黄色,所以黄色因此成为泰国服饰的主色调,因此笔者所在得教学单位每逢星期一都要穿黄色的衬衫以表示对国王的敬重和爱戴。
四、结语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饮食不分国别,在任何地方饮食都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品。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审美等其他方面的差异,无论是饮食还是服饰、建筑都有明显的不同,我们需要从他们的饮食结构、饮食方式、服饰文化、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去了解这个国家,这也是我们要获得交际成功的关键所在。
【 参考文献】
[ 1] 胡文仲. 中英( 英语国家) 文化习俗比较[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 2] 崔希亮(2005)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3] 王丽华. 服饰文化[ M] . 呼和浩特: 内蒙古出版社, 2005:157
[ 4] 多晓萍.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J ] .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
[ 5] 李明英. 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 J ] .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7( 3) .
论文作者:王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泰国论文; 文化论文; 泰国人论文; 饮食论文; 阶段论文; 曼谷论文; 笔者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