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荣辱才能求发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荣辱观论文,求发展论文,青少年论文,知荣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且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极端重要性。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要求,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及时下发了通知,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辱、树新风”也成为当代青少年的重要价值追求。
一、青少年只有知荣辱才能求发展
人的发展需要以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离开社会的发展谈人的发展,或者忽视人的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都是片面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个人的发展首先看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个人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荣辱观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特殊作用?这是因为荣辱观首先是一对基本的伦理范畴。荣辱观主要是指向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是人的发展中需要确立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其次,荣辱观渗透在认知、情感、心理等诸要素之中,它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元素,起着凝结道德体系其他元素的功能。荣辱观的这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定力作用——决定人生之路;二是动力作用——推动人的发展;三是内省作用——使人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四是提升作用——整体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荣辱观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在青少年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需要形成与同龄男女青少年更成熟的关系,充当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经济上独立的保障,选择和准备职业,发展公民能力所需要的智力技能,进行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形成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准备结婚和家庭生活等等。这些离不开正确的荣辱观的指导。而相对于其他人群来说,青少年的荣辱观尚不成熟或有待成熟,青少年时期处在荣辱观形成的关键期,青少年发展迫切需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看到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少年发展提出的挑战。比如,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带来的三大倾向——忽视精神的现实化倾向、金钱第一的物质化倾向、权利义务明晰的契约化倾向,使青少年的发展遇到了困惑,不明确向哪个方向发展。又比如,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发展带来了三组冲突——东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科学民主精神与封建传统的斗争,青少年在价值选择上遇到了困惑。再比如,道德发展带来的三种趋势——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道德的自觉性本质日益清晰、道德反应客观事物总体价值更真实、科学、深入、有效,使青少年的道德行为遇到了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荣辱观在青少年发展中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当代青少年来说,“知荣辱”是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价值定位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荣辱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及时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针。就青少年发展尤其是其道德发展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树立进步的社会价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回答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树立进步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等内容。这种凝聚着进步社会价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打开了新视野。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本质问题:行为模式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道德就是一种规则能力,也是一种在价值指导下的行为模式。社会主义荣辱观从价值层面,从行为能力方面指导青少年掌握处理个体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方式。这些方式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理解、包容和接纳能力,对包括祖国、人民、制度价值在内的社会元素的适应能力,通过创造性劳动实现“天人合一”的能力,正确认识、评估、接纳自我的能力等等。这种凝聚着行为模式选择和能力培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回答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本质问题,为当代青少年行为模式选择和能力培养树起了新的标杆。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青少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关键问题:健康情感的养成。青少年道德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和群体道德发展的统一。青少年只有经历了亲身实践、体验,处于特定的道德角色和道德情境之中,才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能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强调了健康情感的养成,如对祖国、人民、劳动、科学的正面情感及其表达,对损人利己、愚昧无知、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等的负面态度和情感等等。这种凝聚着健康情感养成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回答了青少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当代青少年情感表达、调整和激发等情感能力的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三、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是全党全社会的重大责任。当前,应以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和重点,努力推进青少年发展。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荣辱观的基础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开放社会,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标准、不同形式和不同表现的荣辱观时常会碰撞、交融和冲突。对此,我们必须十分明确地坚持正确的荣辱标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的,也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当始终清醒坚定而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方向和根本出发点,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根本标准。
第二,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把立足现实、挖掘传统与反映时代特点、培育现代公民相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概括了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精华,进行荣辱观教育,离不开传统教育这一命题。青少年作为优良传统文化的承继者、新文化的宣传实践者、不良社会文化的受害者,在民族新文化建设中面临着角色的尖锐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社会形态飞速变革的情况下,青少年对于传统的不适应甚至反叛尤为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文化宝藏,需要青少年一代传承。这就需要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努力挖掘传统中的现代元素,以今天青少年的思维特征去认真解读传统和创新传统,引导青少年增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认同感。
要改变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内容、形式时代性不强的状况,以时代精神统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培育现代公民相结合,从而保证二者在方向上的一致性。现代公民是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围绕这一目标,要重视引导青少年对现代社会道德价值的辨析,培育他们明辨是非、荣辱、美丑的能力;调动青少年积极参与民主法制实践,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发挥青少年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培育一代明是非、知荣辱的面向未来的新人。
第三,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在于教育青少年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正确的社会理想、道德情操和价值目标。这就需要教育他们养成正确的荣辱观,分清和鉴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社会提倡的和应当做的、什么是社会禁止的和不应当做的。因此,需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任务和重要内容,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个体系和全部过程中,始终抓紧抓好。
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管理,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可以有效地引导青少年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青少年法制建设,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法制保障;通过各项经济、社会、福利政策,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荣辱意识和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通过严明的规章制度,促进了青少年良好道德习惯的渐进养成。
第四,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重视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功能。青少年文化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表征,强烈影响青少年的生存形态和价值确立。引领青少年文化,关系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及道德建设。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改变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引导、调控不利的现象,构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的青少年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等等。
第五,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努力改革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改革过去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形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要突出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探索;重视青少年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把习惯养成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引导青少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