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摘录板书、规范笔记、综合归纳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学习许多新的事物,而掌握学习方法很重要。接受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受教育者掌握相关的知识本领、技能,并掌握相应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教学中,记笔记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在历史课上记好笔记?
一、圈、点、勾画
我们在学习中常用符号有很多:一个字的凸显,一句话的勾勒,又或是一篇文章的层次分割。比如:在学习炎帝和黄帝的发明那一节知识时,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分别有几种,学生在书上找出并标示。再比如学习秦始皇修长城守边疆,秦朝的疆域,长城的起止地点、疆域的四至地点,让学生在书上、图上圈点出来。在学习了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伟大意义课后有一段归纳文字,学生阅读后理解,本段包含几层意义?最终讨论得出有两层意义:国内与国际意义,要求学生用“ ”分割开来。
二、抓住关键词句做批注
教学中,帮助学生抓关键词句,可简短清晰突出学习重点,有助于学生记忆。比如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意义时,为了帮助记忆,让学生找出规律,经过讨论和对比,学生们找到了一种规律,就是抓动词“维护了…废除了…解决了…扫清了…”学生们在动词上打圈,动词后面的内容打直线 。其中 “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让学生思考:这一障碍指什么?又一障碍,说明前面已经出现了一个障碍,那么,前面已经出现了的一个障碍是指什么?这样联系起来,便于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不易混淆。再比如一战的爆发,在理解爆发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分析得出政治上的不平衡指“所占殖民地不均”经济上的不平衡指“在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上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总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其在世界上的排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随后,学生在书上做上批注。当然,有时在评讲练习题和检测题时,我们也要求学生在题旁边做好批注,便于联系和比较。
三、摘录板书
教学中,将课本的重点内容总结,并结合与之对应的相应感悟进行板书,益于历史思路的凸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 课时的板书: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知识的条理性,又突出了重难点。在简化复杂课本内容的同时,也并未将重点内容遗漏。学生把这一板书记下来,有助于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加深记忆点,提高理解性,提升教学效率。
四、规范笔记
(一)在教材课本上进行随堂笔记的记录。因为记在教材课本上有两大好处:一是方便,便于记、看、复习查找,也不容易丢失。二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
(二)记笔记的地方也有要求。可以在课文的标题左右,课文中空隙比较大的地方,也可以在课文后的空白处或者便贴上,当然,笔记字迹干净整洁,完整清晰。至少自己能够看得清楚写的是什么,做的笔记才有价值。
五、综合归纳
看后希望有印象,读后希望有感悟,这就要求着板书的一目了然性,重点突兀性。教学中也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一种方法,大家共同综合归纳记笔记。在学习九年级下册《6课 卓越的科学成就》和《7课 不朽的文艺作品》,这两课涉及的人物、成就、影响等内容繁而杂,记忆起来容易混淆,但这两课在结构上又有共通性,于是我们采取了表格式综合归纳笔记法:
学生通过读书了解,把6课和7课归纳为“科学和艺术”,然后把里面的人物、国籍、他们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编辑成表格,更具条理化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另一种方法,自己学着综合归纳记笔记。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中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内容学习完后,根据内容请学生自行体会归纳这一改革对于日本有何作用?学生经过讨论后,抽了一个学生上台板书她的内容:“1.日本封建制面貌的改变,2.日本民族命运的扭转,3.踏上资本主义道路。”事后,我让其他学生点评优缺点。有学生就指出“第一句话应该改成是封建制落后的面貌”,“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当然,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学生在对待记录笔记的看法和做法上也不尽相同。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无目标、无动力,不能自觉做笔记,在复习中也不能充分利用笔记,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一方面加强督查,另一方面多指导,循序渐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有的学生,则喜爱或是能够一直坚持做好笔记,并且在复习时能够利用好笔记,这样往往有很高的效率,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雒军萍. 巧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 基础教育课程:56.
【2】:苏建. 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袁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笔记论文; 学生论文; 板书论文; 归纳论文; 这一论文; 历史论文; 内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