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中西部地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现状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现状及其特征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在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也越来越突出,1978—1995年东部地区的GDP增长了17.4倍,年均增长18.7%;中、西部地区的GDP均只增长了13.9倍,年均增长17.2%,比东部低1.5个百分点。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各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也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50.3%上升为1995年的55.6%,提高了5.3个百分点;而同期中部地区的比重由30.8%下降为27.5%,下降了3.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比重由18.9%下降为16.9%,下降了2个百分点。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由0.6个百分点扩大到了11.2个百分点,17年间扩大了10.8个百分点。
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最直接的反映。改革以来我国各区域的人均GDP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及东部的差距明显扩大了。与全国平均数的差额,中、西部分别由1978年的65元、121元,扩大到了1995年的1119元、1781元;与东部的差额,中、西部分别由1978年的172元、228元,扩大到1995年的3485元、4075元。1978年东部分别是中、西部的1.55倍和1.89倍,1995年分别扩大为1.92倍和2.35倍。
2.资源秉赋与人口、经济总量布局失衡。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地少人多、资源匮乏。从国土面积来看,东、中、西部分别占全国的11.1%、29.5%和59.4%,西部地区占近60%,而且大部分矿产资源特别是许多稀有金属资源也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人口分布则与资源分布不对称,1994年东、中、西部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7.4%、35.8%和26.8%。东部地区人口份额为国土面积份额的3.37倍;相反,西部地区国土面积份额为人口份额的2.22倍。从经济总量布局来看,1994年东、中、西部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55.7%、27.2%和17.1%,与资源秉赋呈完全相反的格局,其向东部集中的程度比人口更为显著。
3.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
经济发展既包括总量的增长,更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的缩减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内容是工业化,工业主导型经济让位于服务主导型经济又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是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越低。以1994年为例,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只占本区域GDP的15.8%,而西部地区却占到了27.2%。第二产业的情形正好相反。第三产业在各区域内的比重大体相同,都与全国总比重31.7%相近,这是因为,在我国目前整体经济水平和第三产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尚不能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更低。
4.地区差距的扩大亦或缩小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状况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进入90年代以来尤为明显。1980年中西部的GDP总额与东部正好持平,到1995年则低于东部11.2个百分点,其差距平均每年扩大0.75个百分点。以1985年为基,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由1.2个百分点扩大到1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整扩大1个百分点。若以1990年为基,由3个百分点扩大到1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扩大1.6个百分点。1978年东部是西部的2.66倍,1988年扩大到3.11倍,1990年又回落至2.77倍,到1995年又扩大为3.28倍,明显呈波动态势。
各区域人均GDP差距也呈波动扩大态势。以东西差距为例,东部比西部的人均GDP倍率,由1978年的1.89扩大到1988年的2.22,1990年回落为1.96,1995年又反弹到2.35。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亦或缩小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时期,差距就可维持甚至有所缩小;反之,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或过热时期,差距就有所扩大;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就越大。8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的首次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差距有所扩大;治理整顿期间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过速发展的势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次出现了高增长和高通胀,东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差距又出现反弹。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的形成是历史、地理环境、资源配置方式等因素决定的,而近年来差距的扩大则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制、政策等因素关系密切。
1.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
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在隋唐以前曾经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封建时代前期的基本经济区。但从隋唐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了开发,其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并超过了内陆地区。从宋代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了东南地区。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之海上贸易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最早在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萌芽。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的殖民侵略首先是从东南沿海沿江城市开始的,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下,中国的近代工业,也就最早在沿海沿江少数几个城市产生、发展。民国以来,这种产业经济布局更是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少数几个城市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绝大部分,形成了内陆地区的传统农业经济与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先进工业并存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改变整体经济落后面貌和改善畸形的区域经济格局的迫切愿望,党和政府制定了宏伟的开发建设内陆地区的战略,实行了一系列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和措施。1952年到1978年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工业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分别为9.6%、11%、11.6%;中西部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33.1%,提高到1978年的41.8%,提高了8.7个百分点,我国工业经济布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从综合实力看,地区差距并没有缩小,而且还有所扩大。1978年与1952年相比较,东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份额由49%上升为50.3%,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同期中部由32.9%下降为30.8%,下降了2.1个百分点,西部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份额由1952年低于中西部地区2个百分点,到1978年反而高出中西部0.6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期间,我国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总体格局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这一结论是令人意外的,但又的确是事实。而目前一般都认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在建国后的三十年间是缩小的,扩大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看来这种观点是有失公允的。为什么我们下了那么大力气去改变内陆地区的落后面貌,却只取得这样的结果呢?个中原因,我们认为一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太差,开发与发展的难度很大,不容易见效;二是当时国民经济中农业等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足以大幅度影响国民经济,而传统农业仍然是东部地区发达;三是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由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和急于求成,导致成本高、效益差。
此外从地理环境上看,中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缺乏,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都受到严重的制约;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条件的交通、通信等,中西部地区也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些都是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由于中西部地区起点低、基础差,改变其相对滞后的局面是一项长期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
2.中西部地区缺乏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
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商品经济起步迟,发展慢;再加上计划经济的基础深厚,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也相应较强。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其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思想观念的更新,就显得困难重重。此外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交流不便,交易、运输成本高,投资见效慢,回报率低。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即使给予其与沿海地区同样的政策,或者选择中西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都不大可能取得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样的效益和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中西部地区由于思想观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至今仍保持着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由于国有经济承担了必要的改革成本,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其自身的发展就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困难。主要依靠国有企业的中西部地区自然也就发展缓慢了(见表1)。
表1 1995年三大区域的工业总产值、国有工业产值及其比重 单位:亿元
全国 东部
中部西部
工业总产值 9189458988.621884.311020.7
国有工业产值
3122015909.8 9521.5 5788.5
国有工业比重34.0 27.043.5 52.5
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运行状况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发展,但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就是贯彻这两个大局中第一个大局的必然选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央政府实行的政策措施也大多是有利于东部地区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又辅以行政手段、计划途径,对其实行了倾斜的投资、贸易、税收、财政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包干、大型基础设施的摆布等等。吸收的外资、侨资基本上用在了沿海地区,国家投资的大部分也投在了东部地区。据我们计算,全国国有经济投资于东部的份额,由1978年的43.6%提高到1985年的50.7%,1995年又达到了56.8%。而在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发展战略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之时,经济建设资金几乎完全要靠贷款;各项优惠政策要规范(取消);经济增长方式要由投资拉动型、外延扩大型向技术改造型、内涵效益型转变,等等。因此,现在中央政府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发与发展的难度较大。
改革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的事实证明,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说是完全正确的,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不作出这种选择,就既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没有全国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一是宏观调控乏力,未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出现了两度高通胀和一度滞胀的局面;二是宏观调控不当,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泡沫经济。这就既使国经济综合效益受到影响,也使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4.体制改革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建国后的前30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调拨物资与资金,在内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经济建设,使内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在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中,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如价格体制的改革,是先放开消费资料市场,后放开生产资料市场;先放最终产品价格,后放基础产品价格,至今油、煤、电、运等基础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由政府控制得很紧,还存在着比价扭曲的情况。这既妨碍了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部门的投入,又助长了东部地区一般加工工业的盲目扩张。这对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是不利的。
5.投资倾斜是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
在上述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下,投资明显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东部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978年的45.2%,提高到1995年的63.9%,17年提高了近18.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还多,期间除治理整顿时略有缩减外,一直呈扩大趋势。若以1985年为基,到1995时提高了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投资比重上升的速度逐渐加快了。而与此相对应的便是中西部地区投资份额的大幅缩减(见表2)。
表2 各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单位:亿元
投资份额的不断扩大无疑是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度发展的主要动因所在,而投资份额持续下降也就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所在。
改革以来国有经济投资和国家预算内投资份额不断下降,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单位的投资份额,由1978的86.4%下降到1995年的54.4%,下降了32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投资的比重更是直线下降,由1978年的62.2%下降到1995年的3.1%,下降了近60个百分点。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的市场化,计划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大,难以吸收市场化资金,导致投资增长缓慢、份额下降,从而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思路与对策
1.制定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加快中西部地区地区开发与发展,提高广大中西部地区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最终目的,又是实现中央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其意义非常重大。但同时也应认识到,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形成的历史久远,还存在着许多客观的、一时难以改变的因素,希望在短期内消灭差距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地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工作,另一方面在制定发展战略、采取政策措施时要注重实效,不可急于求成。
(1)制定符合中西部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应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有别。沿海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在于创建新的体制、机制,在改革、开放中求发展,中央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放宽政策上;中西部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在于资源开发,在开发中求发展,中央政府的支持应主要体现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中西部地区改革与发展的条件及取向,与沿海地区有着明显差别。一是中西部地区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搞好民族团结和稳定边疆的社会秩序,不能像沿海地区那样“勇闯红灯”;二是改革的经济基础与沿海地区不同,也即起点较低,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比较小;三是改革的突破口不同,沿海地区市场要素较为完备,先从机制较为灵活的非国有经济部门始,最后才对国有经济进行改造,而中西部地区的改革要从历史包袱重、社会问题多的国有经济部门入手;四是从重点产业的选择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中西部地区应给予第一产业足够重视。此外,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政策逐渐统一的大趋势下,再想通过实行比沿海地区更优惠的政策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已不可能,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及其具体政策都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2)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革以来的经验证明,只要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避免高增长和高通胀,将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地区差距就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甚至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反之,当国民经济不稳定增长甚至大起大落,开放开发地区出现泡沫经济时,地区差距势必要扩大。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改善调控方式,贯彻执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
(3)加快中西部发展,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同时中央政府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央政府除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外,还应对中西部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进行投资;东部地区以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为主,通过支持中西部实现共同发展;内陆地区自身的着眼点应放在农村经济、乡镇企业等投资少、见效快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上,不宜贪求投入过大的项目和过高的目标。
2.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宏观对策。
(1)深化改革,理顺资源产品的价格,增强中西部的造血功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资源产品开发潜力巨大。由于资源产品价格不合理,尤其是与加工产品比价不合理,既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更突出地影响了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理顺资源产品价格的最终目标是放开价格控制,实行市场调节。在当前国有企业,尤其是大部分国有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一下子放开资源产品价格比较难。可以考虑首先在价格控制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资源产品的价格,使其逐步接近市场价格或合理价格,等时机成熟了再放开。
(2)加强财政信贷支持,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鉴于中西部地广人稀,现有经济实力有限,中央政府的财力支持必不可少。
中央财政支持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要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解决好“吃饭”问题。分税制财税体制的实施,调动了地方政府理财、聚财积极性,各地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历史欠帐多,加上近几年出台增支政策较多,中西部地区许多县市财政赤字严重,日子过得艰难。中央政府应尽快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解决“吃饭”问题。第二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所在。中央应在计划立项向中西部倾斜的同时,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我国资金市场化的现实情况下,调动信贷资金投入中西部,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意义重大。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完全市场化的资金很难流向中西部地区。参照国际惯例,信贷支持中西部开发、发展,可分以下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要尽量调动市场化信贷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投资少、见效快项目的开发建设,建议对国有商业银行规定其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投入中西部,具体项目由银行按效益原则自主选定。第二个层次是加大政策性信贷支持的力度。一方面在现有政策性金融框架下,加大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中西部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专门支持中西部开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吸收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内邮政储蓄、社会保障制度闲置资金等优惠资金,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
在支持中西部开发、发展中,要注重财政、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最根本的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本身有利于信贷资金投入,同时还应适当扩大贴息规模,对投资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的信贷资金给予贴息,支持信贷资金投入的效益实现。
3.中西部自身的努力方向。
中西部地区的主要优势在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长远利益或战略目标来说,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希望在于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但这些优势的发挥需要巨额投资,而各地方政府目前基本上没有这个力量,而且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见效。从当前最紧迫的要求和最现实的条件出发,近期中西部地区自身开发与发展的重点,或者说最优战略应当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及乡镇企业。这是增强中西部地区积累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投入少、见效快的一条“捷径”。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同时,还要着力改善其产业结构。具体办法可采取:(1)吸引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把城市中的一些产业向农村转移,加强中西部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在开发建设中要克服不讲效益、只求速度的作法,慎重选项,争取上一个成功一个。
中西部内部在开发重点、发展方向上也应有所区别,应分出轻重缓急来,不必齐头并进。中部要重点发展资金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产业,西部要重点发展初级产业。中部由于地理位置居中,交通较为便利,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既有接纳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的基础,又可带动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因而可以更快地开发和发展。以浦东开放开发和三峡工程为契机,以上海—武汉—重庆三点为一线的长江流域经济带,无疑将成为新一轮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地区,将带动和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要作好下一步大规模开发的准备。
4.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与支援。
沿海发达地区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中西部地区,过去实行沿海优先发展战略时,中西部地区作出了贡献和牺牲,现在战略重点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先富进来的地区理应帮助后进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中西部地区有利,对全国乃至东部地区都是有利的。中西部地区发展了,可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投资场所、消费市场,因此,东部地区应该算大帐不算小帐,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合作。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应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改变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市场分割、封锁的作法和观念。青海提出了“你发财我发展”的口号,这是一个好的转变。东部地区还应利用其改革、开放的经验,帮助中西部地区搞好沿边开放,合理、充分利用好外国资本及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