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个案研究论文_李甜甜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个案研究论文_李甜甜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重城市轻农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农村教师整体生存及工作状态令人担忧。本文以艾尔德归纳的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核心原理为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去解读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问题,并为农村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命历程;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农村青年教师这一支队伍逐渐庞大起来。但是,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也同样引发了诸多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青年教师工资待遇低下,专业发展途径有限,职业倦怠等等。近些年,社会各界主要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解决措施等微观层面对农村青年教师的发展困境进行研究,但很少有人从社会结构的变迁等方面对其进行宏观研究,因此,借助生命历程理论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对当前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问题进行分析,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青年教师生命轨迹的影响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许多政策相继制定并实施,这些政策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青年一代作为时代的弄潮儿,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切身体会到了这些发展和变化。本文通过对36名青年农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社会的一些重大的社会变迁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到了其职业的发展。

(一) 第一批留守儿童:“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过大

个案一 王老师(男,28岁,大专毕业) 其实我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农村教师,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工资太低,我自己是肯定够花了,但是我还要养活爸妈。我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根本没有什么养老金,还落下来一身病。

个案二 孙老师(女,32岁,大专毕业)现在农村教师的工资太低,养活个孩子根本不够啊!爸妈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外打工,根本没办法替我照看孩子。老公工作也很忙,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钱去请保姆,只能上班的时候也把孩子带在身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1978年,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世代束缚在农村和土地上的农民,可以自由进入城镇工作。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和公共服务,福利和社会融合方面等差异的制约,这些劳动力的孩子往往享受不到和城市儿童同等的生活资源和教育资源。他们的父母是新时代的“第一批农民工”,他们也就自然而然成了“第一批留守儿童”。

如今,这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也都走上工作岗位。有研究发现21.7%的乡村青年教师曾经是留守儿童。可见,很多80后的农村青年教师都具有留守经历。[1]他们在幼年时期因缺乏父母关爱所造成的性格和心理上的问题也在这一阶段显现出来。这些教师在面对同龄群体时往往显得自卑,当生活和工作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中国的青年群体往往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但是这些压力在农村青年教师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大多选择务农或外出打工,并没有足够的积蓄去使自己的晚年的生活得到保障,再加上工作内容繁重,工作环境恶劣,他们大多疾病缠身,这样便使得农村青年教师的养老负担更为沉重。

(二) 高校大规模扩招:职业选择处于被动地位

个案三 宋老师(男,30岁,本科毕业)其实我毕业之后是不想做老师的,更不想当农村教师。我大学学的也不是师范专业,而是英语专业。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翻译,可是我去参加了许多家公司的面试,他们只要985和211的毕业生。所以,我就来考招教了。经过半年的准备,没想到竟然考上了。一开始是有些不适应,但既然已经当老师了,就还是得认真教学。

个案四 刘老师(女,24岁,本科毕业)大三开始我就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失败之后我迫于毕业的压力参加了家乡的特岗教师招聘。但是,我还是不想放弃读研的梦想,爸妈也一直鼓励我再次考研。正好这份工作不是特别繁重,让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刺激有效需求,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在1999年决定高等教育扩招53.1万人,其数量相当于1998年招生规模的一半左右。[4]这次“大跃进”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全国高校大幅度扩招,再加上自主择业制度的日益完善,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之前被称为“铁饭碗”的师范专业现在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师范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特岗教师的招聘考试竞争难度要远远小于城市的教师招聘考试,一些梦想成为教师的毕业生在有过几次就业失败的经历之后,就会“退而求其次”,考取农村地区的特岗考试。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安于现状,而是把农村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跳板,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准备城市的教师招聘考试,或者选择为更高一级的学历做准备。

二、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对农村几位青年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他们在从事农村教师这项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不仅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环境,比如国家政策,社会变迁以及周围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生命历程的研究者认为对特殊群体生命历程的考察既要关注历史时间、社会变化和社会制度安排等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塑造,又要考虑个人本身对在生命历程中的主动选择性行动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生活的时间性

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实施的重要政策,以及人一生中所需要经历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对个体的生命历程的产生什么影响和产生多大的影响,往往取决于这些变迁何时发生,这些事件在个体的哪个年龄段发生,也就是生活的时间性。不同年龄段的个体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经历社会变迁。

农村青年教师大多出身农村,他们中有很大一批有着童年留守的经历。这批孩子被留守的年龄正值童年时期,身心发展还未成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时期的孩子最为孤弱,对父母的依赖也最为强烈。当这些父母年纪大了,体弱多病,不能在外操劳奔波,需要回家之时,也是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母陪伴之时。因此,社会变迁使这些孩子丧失了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时机”,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面对城市教师,自卑感顿生,难以积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由自主地选择逃避,没有办法解决困难。

(二)一定时空中的生活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代也对这一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被打上时代深深的烙印。“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告诉我们,人在哪一年出生和人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它是进行生命历程范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5]

从最近几年有关特岗教师的招聘公告来看,都是要求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历的贬值,以前的乡村学校,有着专科学历便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随着大量本科毕业生的涌入,这些毕业于专科院校的教师便会在主观心理上产生“力所不能及”的自卑感。并且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毕业于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将会在数量上超过毕业于专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客观上降低了青年教师们文化资本或人力资本的效能,甚至还会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习得性无助”,不利于整个教师团队的发展。

(三) 相互联系的生活

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中孤立存在,必须通过一定的关系去融入社会。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载体,在得到别人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制约。

农民在子女教师问题上深受传统文化落后意识的影响,不重视子女的教育,“读书无用论”和“上学无用论”在农村普遍盛行。甚至有些父母想让孩子早早毕业去挣钱。正是由于对子女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农村家长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不尊重。不光是在农村地区,整个社会都对农村教师这一职业存在偏见。这些文化舆论对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造成很大的伤害,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而更多的青年教师大多选择离职,谋求更好的发展。

(四) 个人能动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按照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个体的生命历程更多的是受历史时间和社会变化的制约,个体不可能脱离其生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的限制而自行其是。但是,人类在社会中也不是一味被动地去适应环境。所以,生命历程学派提出,在研究社会变迁的结果时,应该考虑到特定路线或个人路线的存在。[7]

在与案例三中的宋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也曾在几百万的就业大军的洪流中迷失过,也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失望过。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不断寻求新的适合自己的岗位。在考上招教之后,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适应乡村教师生活。即使自己不是“科班出身”,也在通过一天天的教学实践,逐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产生熟悉感。对教学工作产生兴趣并有了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之后,再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三、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出路探析

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提高农村基层教师待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逐渐采取了一些改善措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没有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所赋予教师应有的福利,城乡教师之间的工资与福利也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落实教师同工同酬制度,减小教师城乡待遇差距。

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增加教师接受培训与进修的机会,改革农村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体制。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县级与乡镇教师培训体制建设,提高教师培训的计划性与科学性,促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成龙.高珺.生命历程视角下乡村教师家庭教育观念的变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02):67-73.

[2]邢春冰.李实.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学(季刊).2011.10(04):1187-1208.

[3]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06):1-18.

[4]包蕾萍.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5(04):120-133+244-245.

论文作者:李甜甜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个案研究论文_李甜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