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小城镇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地区为例_小城镇论文

西部小城镇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地区为例_小城镇论文

西部地区小城镇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地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昭通论文,云南省论文,为例论文,文化建设论文,西部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 战略,有利于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 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1]

二十多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西部地区小城镇经 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小城镇文化建设却没有及时跟进。除开少数城郊 乡镇之外,不少小城镇文化建设普遍停步不前,有的甚至是倒退滑坡,经济的快速增长 与文化建设滞后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一个复杂的、令人忧虑的 问题。现在,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还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 实意义上讲,有关方面都应该对这种文化滞后的状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的 对策和方案。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追根溯源。为此,笔者近来对云南昭通 地区不同类型的城镇做了一些调查。现在,我们从文化现象的描述入手,从两个方面对 小城镇文化生态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文化机构的瘫痪

在历史上,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建制单位,我国的镇最早产生于北魏初期,但当时这 一建制主要通行于边疆地区,其作用也主要是为了镇戍防御[2]。镇一级建制的普遍推 行开始于宋代,镇是低于县的一级行政单位[3]。新中国成立以后,建制镇分为县级镇 和乡级镇两种。小城镇包括镇、镇市、市镇、墟、场、集、铺、村镇等等[4],但其基 本主体是建制镇(含县城镇)[5]。1978年,费孝通先生在其《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 就将小城镇定义为“城(市)尾,乡(村)头”,也就是后来的农村建制镇[6]。小城镇地 处城市和乡村之间,与真正的城市相比,它的规模较小,且与乡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对于乡村而言,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小城市,拥有城市的基本机构和建 制。总而言之,它天然地具有亦城亦乡的城乡二元复合性。

必须指出的是,小城镇虽然大致依照城市模型来进行其行政机构的设置,并能够执行 各种基本行政职能,但往往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了文化建设,其文化机构设 置不十分齐全,而且常常处于失效状态。

每个城市都有专门的文化机构,拥有或多或少的文化固定资产,能够为市民提供无偿 及低偿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这些文化机构主要包括文化管理机构(如文化厅、文化局等) 、文化传播机构(电视台、广播台、杂志社和报社、出版社等等)以及文化产业(图书馆 、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宫、少年宫、体育馆、电影院、歌剧院和书店等等) ,有一整套文化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发展平台。而乡 级文化机构则只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和供销社新华书店专柜四个机构。其中,文 化站是文化管理机构,其下设的图书室基本上是小城镇唯一的文化信息源;乡广播站一 般隶属乡政府,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宣传工具而起作用;乡电影院和供销社新华书店专 柜则是国营文化经营机构,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相比,乡级小城镇的文 化机构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性不够充分。而问题的真正严重性在于,这些仅有的文化机 构目前已经不能够有效实现其功能,四个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一)文化站的形同虚设

在谈到文化建设问题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对中西部欠发达 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 ……等公益事业单位,应给予经费保证。”《决议》还特别指出:“县乡应主要建设综 合性的文化馆、文化站。”但事实上,特别是近年来,作为专门文化管理机构的文化站 建设不仅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反而日渐被架空。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的因素

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技术名称是文化专干,县财政只负责其基本工资,并下拨到乡里, 其余政策性补贴由乡镇自己负责,但实行补差却往往把文化专干排除在外。如此一来, 文化专干自然无法安心工作,往往跳槽或转行。工作人员的频繁更换自然导致管理上的 脱节、疏漏乃至失效。

2.钱的因素

文化站因其下设图书室,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投入的非营利性机构。但西部县乡 财政普遍困难,不少地方欠债颇多,因而县级乡镇财政对文化教育难以支撑,预算中一 般没有明确规定。换句话说,绝大部分乡财政基本没有对文化站给予稳定的、长期的持 续投资。这样一来,文化站的图书室每况愈下,慢慢失去了提供文化信息的功能,呈现 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近年以来,很多图书室甚至根本不予开放,原有图书大量流失,往 往不知所终;原有场地亦挪为他用,渐无立锥之地。

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绝不是个别地方仅有的偶然现象(注:参见 《文化站:你的出路在哪里?》(《乡镇论坛》1995年第1期)、《乡镇文化站现状令人担 忧》(《发展》1997年第3期)、《乡镇文化站到底怎么了——关于吴忠市乡镇文化站的 调查与思考》(《党建》1999年第2期)等文。)。

(二)电影院的倒闭

电影院作为国营文化经营机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都隶属于当地乡镇政府。它一度 是小城镇居民唯一的文化娱乐场所,是他们业余时间消遣和享受的重要节目。但长期以 来,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该类电影院的影片往往比较陈旧,而放映设备又极为落 后,观映设备也相当简陋。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家庭电视机的日渐普遍化,电影院 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90年代以来,由于它未能像城市电影院一样转变经营理念 ,调整经营方针,改善经营设施,使之转型为新型娱乐消费场所,所以,当城里的影视 城和电影超市日渐繁荣的同时,乡镇电影院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微和倒闭。

(三)乡广播站的停播

乡广播站地位极为特殊,既是乡镇政府传达上级精神的政治宣传工具,又在相当长的 时期充当了小镇居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特别在收音机并不普遍的年代,广播站成为 当然的文化信息传递媒介。城市都市电台一般是城市传媒中最为人性化、最贴近听众、 最关注人的内心的媒体。与城市的广播电台相比,乡广播站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娱乐 功能相对较弱。而且其传播手段一般是由播音员通过高音喇叭播出,具有某种强制性, 容易使人反感。8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转移了乡政府的绝大部分注意力, 乡广播站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新华书店专柜的撤除

国有文化产业的有效良性运作是保证一个地区健康文化主流精神的重要因素。新华书 店曾在全国各个乡镇级供销社专门设立专柜以保障当地图书文化商品的供应。但由于该 类图书专柜的图书常常更新较慢,图书结构也不甚合理,而且小镇居民的购书人群较少 ,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且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等诸种原因,其经营状况一直不是很好。自8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垄断市场的地位受到挑战,再加上新华书店本 身的经营体系也有些不能适应市场,该类图书专柜大多处于亏损状态。90年代开始,各 地供销社觉得无力支撑下去,纷纷撤除了该类图书专柜。

综上所述,小城镇文化机构的普遍失效,其文化管理无法实现,文化引导不能进行, 文化产业无力经营,整个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自然状态。

二、文化消费的偏颇

文化消费主要是个人选择,与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取向直接相关。小城镇居民的文 化身份具有与小城镇本身同样的二元性:亦城亦乡。他们既是城里人眼中的乡下人,又 是乡下人眼中的城里人。小城镇居民文化身份上的这种含混性突出地体现为小城镇居民 努力向城里人看齐和跟风的心态。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市优越感,小镇居民迫切地向 城里人靠拢,甚至盲目效仿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在这种拷贝城市生活方式的 过程中,物质的层面比较容易实现。城里的楼房、家里的电器、身上的衣服等等都可以 轻松翻版;娱乐消费也跟得极快,城里人玩的歌舞厅、游戏室、网吧等都在小城镇一一 兴起;但文化消费却在这种模仿中遭到严重忽视。许多小镇的私营书店、租书店及报刊 杂志销售点都乏人问津,最后关门了事。

下面试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永善县墨翰镇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该镇是一个乡级建制镇 ,其经济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该镇第一产业处于相当落后的手工劳作阶段;第二产业 也并不发达,仅有一家拥有职工40余人的小型乡镇企业——墨翰电石厂。但自1979年改 革开放以来,其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私营商铺的数量日渐增加:1979年有26家 ;1989年有63家;1999年有87家。这无疑体现出私营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也体现了日 常消费水平的大力提高,其文化消费情况又如何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格(见右表):

行业类别 商铺类型

1979

1989

1999年

布类(及裁缝)店2

4

2

毛线(及编织)店1

3

1

衣物类 服装店 1

5

12

鞋店

2

3

5

糕店铺 1

2

3

食品类肉铺1

3

3

卤菜烧腊店 1

2

3

饭店2

5 8

住宿类旅店2

5

6

日用类 日用杂货店(含小超市) 3

8

15

私人诊所 1

2

3

理发店

1

3

2

小五金店1

2

2

家电(销售及修理) 1

2

3

书店0

1

0

文化消费类租书店

1

1

0

报刊销售点

0

0

0

影碟租售店

0

1

1

录像厅 1

1

1

茶馆2

2

2

网吧0

1

3

娱乐消费类电子游戏室

0

2

3

歌舞厅 1

2

3

麻将棋牌室

1

2

4

由此表可以看出:

1979年,该镇共有私营商铺26家,其中衣物类6家,占23.07%;食品类6家,占19.23% ;住宿类2家,占7.69%;日用类7家,占26.92%;文化消费类2家,占7.69%;娱乐消费 类4家,占15.38%。

1989年,该镇共有私营商铺63家,其中衣物类15家,占23.80%;食品类12家,占19.04 %;住宿类5家,占7.94%;日用类17家,占26.98%;文化消费类4家,占6.35%;娱乐消 费类10家,占15.87%。

1999年,该镇共有私营商铺87家,其中衣物类20家,占22.99%;食品类17家,占19.54 %;住宿类6家,占6.90%;日用类26家,占31.03%;文化消费类3家,占3.45%;娱乐消 费类15家,占17.24%。

综合以上三组数据,可以看出:

(一)文化消费的无足轻重

三十年来,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是日用类私营商铺(1979年: 26.92%,四分之一强;1989年:26.98%,四分之一强;1999年:31.03%,三分之一弱) 和衣物类私营商铺(1979年:23.07%,四分之一弱;1989年:23.80%,四分之一弱;199 9年:22.99%,四分之一弱);其次是食品类(1979年:19.23%,五分之一弱;1989年: 19.64%,五分之一弱;1999年:19.54%,五分之一弱);再次是娱乐消费类(1979年:15 .38%,七分之一强;1989年:15.87%,六分之一弱;1999年:17.24%,六分之一弱); 然后是住宿类(1979年:7.69%,十三分之一弱;1989年:7.94%,十三分之一强;1999 年:6.90%,十五分之一弱);最后才是文化消费类(1979年:7.69%,十三分之一弱;19 89年:6.35%,十六分之一强;1999年:3.45%,三十分之一强)。如此反差巨大的消费 比例显然是不正常的。

(二)文化消费的今不如昔

三十年来,日用类私营商铺(26.92%—26.98%—31.03%)在1979—1989年十年间的发展 是稳中略升,在1989—1999年十年间发展速度大大加快;食品类私营商铺(19.23%—19.04%—19.54%)和衣物类私营商铺(23.07%—23.80%—22.99%)基本保持稳步发展,与整个 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大致同步;住宿类私营商铺(7.69%—7.94%—6.90%)是稳中略降; 娱乐消费类(15.38%—15.87%—17.24%)则是稳中略升;而文化消费类(7.69%—6.35%—3 .45%)私营商铺的发展则呈现倒退状态。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这种状态的出现是不 正常的。

总之,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在整个日常消费中比例过于偏低,而且,与各种消费的 普遍提升趋势相反,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下降趋势。这是小城镇文 化建设极端薄弱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

以上是对昭通地区小城镇文化生态的基本分析。不难看出,文化建设的薄弱必然导致 文化的贫困,而文化贫困又必然带来经济贫困。经济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而文化建 设又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并引导其发展方向。昭通调查再一次提示我 们,在西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经济 发展确实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而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建设投入,同 样显得重要,或者说显得更为紧迫。昭通地区政府是看到了这一点的,早在2001年,昭 通地委就提出:“昭通的区情从总体上说,就是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低层次。反映这种‘低层次’状况的主要表现是‘差、弱、贫、僵’四个字。‘差’ 是指自然条件差;‘弱’是指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贫’是指文化贫困现 象突出;‘僵’是指人们的思想僵化。”[7]可见昭通政府已经看到,不能单纯以GDP指 数来衡量一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化思想建设,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 两个文明一齐抓。但是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之中,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常常忽视文化脱贫 和观念更新,因而文化贫困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 了。

三、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思路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城乡信息交流的 枢纽,是城乡市场的交汇处和文化活动的密集区,可以说,小城镇是亿万农民通向现代 文明生活的中介和纽带。正是由于小城镇在城市一体化进程和整个农村发展进程中的重 要战略地位,小城镇文化建设在整个文化建设的大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加强小城镇文 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下面,仅就从昭通调查的感受, 提出近期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小城镇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小康文化”

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前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全 局性战略任务,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0世纪末实现的 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它表明我国农村从总体上走出贫困,解决温 饱,物质生活有初步改善,但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应该看到, 在西部农村,贫困现象在不少地方仍很严重,文化教育滞后更为突出。因此,文化建设 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小城镇文化建设一定要根据小康建设进程,制定规划,逐 步推开。小康文化,不仅仅是小康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它将渗透、融入农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为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它应该是文 化建设的大目标。没有这样明确的大目标,小打小闹,农村文化建设就会走偏方向。现 在,从中央到各省、区、县,都在制定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在县级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规划中,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小城镇建设等等,都已经纳入议程。文化 建设,特别是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已被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现在的问题是要真抓,要落 实,并一定要抓出成效。

(二)小城镇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

中共中央指出:“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好农村其他各项工作,为农民收入增加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智力 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8]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村经济 发展的首要任务。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紧迫。鉴于小 城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小城镇文化建设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在当前 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定要围绕农民增加收入这个中心,从当地实际出发,作好 各项规划。从各地实际看,以下几项工作受到普遍关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培训 提高务工农民技术水平;推广适用技术,及时提供科技信息,搞好科技服务;抵制封建 迷信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更新观念,移风易俗,振奋精神,引导农民过上 生活上富裕、精神上富有、文化上富足的新生活。

西部地区不少城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还有的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资源丰富。合理 开发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不仅可以为当地群众增加就业机会,活跃地方经济 ,还可以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今年我国农业发展 已呈良好态势,农民收入普遍有所增加。随着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广大农民将会有新的 文化要求,文化消费必将不断增长。各方面对这一趋势应该引起重视,作好调查研究, 及早提出对策。

(三)小城镇文化建设需要增加投入,积极引导

落实小城镇文化建设规划,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昭通小城镇调查中发现的文化机构 瘫痪半瘫痪的状况可能带有普遍性。如果一些基础的文化设施,如广播站、图书信息、 文化娱乐的设备、场地都十分缺乏,文化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加强硬件建设是当务 之急。西部地区许多县乡财政负债累累,因此,在文化建设起初阶段,除地方财政支持 外,中央及省的转移支付非常重要,转移支付中应该有适当部分用于小城镇文化建设。 此外,应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收民间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兴办各种小型的文化站点, 满足农民多方面需要。

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正确引导。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小城镇文化 建设任务繁杂,仅有乡镇和农民的努力,没有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是难以推行 的。除了上述资金投入之外,诸如文化建设的内容到形式、规划到目标、任务与考核等 等,都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指引。以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例,无论是整个规划,还是 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如何做到结构配套、布局合理,既能体现小城镇性质定位,又能节 省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既有利于向乡村扩散,又有利于农民就近、经常地参加各 项文化活动。所有这些工作,还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更深入的研究。一些小城镇 文化建设已有成功经验和作法,要进行全面总结,加以推广。

标签:;  ;  ;  ;  ;  ;  

西部小城镇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地区为例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