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学科共识 推进学术研究[*]——200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学术研究论文,共识论文,学科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进展
200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及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持续深入。由于张一兵在《回到马克思》① 一书中率先引入文本学分析方法取得的成就及其所产生的示范效应,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迅速成为近几年来学术界的热点。如果说在前几年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关注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那么现在已经把重点转到对具体文本的个案研究和对相关思想的深入阐发上来。聂锦芳强调文本研究要确立起对学术的敬畏与尊重,他重点对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行了清理,同时展开了若干个案研究②;李淑梅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再解读,揭示了马克思对体系化哲学的突破及其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③;魏小萍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外化劳动(die entaüsserte)和异化劳动(die entfremdete Arbeit)两个概念做了甄别,对外化、异化与私有财产之间关系的历史程序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概念背后的理论问题,即并非产生于翻译的概念理解问题④;孙熙国从德文原文入手,并参照俄文版和英文版,探讨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一个命题含义的重新翻译和理解,并指认这一命题对于解决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理论问题的重要意义⑤;郭艳君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通常被看作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文本作了重新阐释,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马克思从批判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得出的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并以此建构起一个封闭的哲学体系,遮蔽了马克思在历史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变革⑥;《南京大学学报》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为题,发表了中日学者黄楠森、王学东、小林昌人、吉田宪夫的一组笔谈⑦;日本《情况》杂志也发表了黄楠森、张一兵、孙承叔、杨学功等学者的相关研究论文⑧;等等。这些颇见功力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持续深入的明证,今后还大有可为。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方兴未艾。这是世纪之交形成的一个研究热点,至今不衰,并且呈现出向某些新领域拓展的态势。《复旦学报》自2004年底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专栏以来,陆续发表了俞吾金、吴晓明、贺来、王德峰、杨学功等学者的多篇文章,论题都集中在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价值上。⑨ 孙正聿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撰文,重申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意义。⑩ 仰海峰在《学术研究》上撰文,把马克思哲学的精神概括为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与总体性、社会批判理论三个方面,并提出:如何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出发,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面对当代社会及其文化逻辑,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当代建构的根本性问题。(11) 还有学者从精神家园等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如李文阁认为,马克思哲学所提供的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在解决现代消费社会的问题时依然有效。(12) 可以看出,如何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当代价值,并通过切实的创造性研究,在当代语境中提升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唯物史观及其相关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研究异常活跃。有学者曾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研究发生了一个研究重心的转变,即从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相适应,历史观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确实是近些年我国哲学研究的重中之重。2005年,以前的一些研究课题,如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生产理论、交往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现代性、全球化等等,仍在继续深入开展,如俞吾金、邹诗鹏等对现代性问题的专题研究(13),郁建兴等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适用性的辩护(14),等等。同时,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的一些问题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以人为本”方面的文章,数量很多,其中王锐生、韩庆祥等人的研究较有代表性。吴元梁从多方面论证了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如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15) 从学术开新的意义上看,吴晓明对文明的冲突及其现代性根源的探究(16),丰子义关于财富尺度问题的研究(17),尤其值得注意。此外,郭湛、袁祖社、袁玉立等关于公共性和公共哲学的研究(18),王新生等关于价值共识的研究(19) 等等,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不难预测,由于其强烈的现实性,这方面的研究今后仍将是一个持续活跃的领域。
(四)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的争论引人注目。张奎良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思维。他认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带有对抗性,利益的冲突使人们习惯于在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在这种背景下,辩证思维也带有鲜明的否定性,突出表现为向对立面的斗争性倾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格外重视对立面的斗争,最大限度地向斗争性倾斜,但丝毫没有轻视对立面的同一性,他们对斗争性的重视只是出于革命需要而表现出的一种认识和策略上的倾斜。但是,长期以来向对立面斗争性倾斜容易使人们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即习惯于从对立和斗争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不重视对立面同一的作用,不擅长从对立面和谐的视角来化解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现在为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形成和谐思维方式。善于从对立面中汲取有利成分壮大自己,是和谐思维的鲜明特征。促进对立面的结合,可以发掘新的力量源泉;对立面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对立面的共存和双赢;这种双赢的发展模式,风险最小,成功的几率最大。郭和平则认为,和谐思维的提出只是在否定斗争哲学的意义上成立,在总体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也应该突出和谐思维,但一般地还是讲辩证思维较为妥当。他概括了一种他称之为发展着的矛盾理论或新矛盾理论的主要特点,并与张奎良展开了争鸣,认为即使在特殊意义上,也不能对矛盾作向斗争性(对立性)倾斜和向同一性倾斜的划分或论断。李楠明也参与了论争,他强调,对和谐思维意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的辩证法理论的阈限内,因为它体现了对辩证法性质的全新认识和对辩证法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只有理解了从对立斗争的思维向和谐共处思维转换的创新性质,才能使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代历史发展的实际,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根据和思维方法。(20) 这种争鸣,既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又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深化。
(五)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继续拓展。近年来,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成了一种颇具声势的学术潮流,2005年又有所拓展,《南京大学学报》为此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专栏。陈学明进一步强调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他认为,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与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未得到充分认识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和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均具有正向功能。(21) 而在王雨辰看来,自从“西马”引入中国学界以来,就以各种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他认为应把“西马”看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现代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2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其研究的主要地域开始由西欧大陆向英美转移。《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段忠桥的文章,通过对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6种主要流派所关注的基本问题的概述,展示了它们研究的主题及部分代表性观点。(23) 以上属于宏观论说,更多的则是具体的思潮和人物研究。乔瑞金、师文兵评论了以汤普森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以安德森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之间的争论,通过对它们所代表的两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分析比较,试图把握和揭示当代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意识。(24) 张亮以《认识论的元批判:胡塞尔和现象学二律背反研究》为文本依据,探讨了阿多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指认其所使用的“内在批判”方法对于亟需在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与批判过程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更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借鉴意义。(25) 此外,段忠桥对科亨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功能解释的评论(26),张盾关于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的评述(27),刘怀玉关于列斐伏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的评介(28),杨生平对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的解读(29),王晓升关于维尔默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评论(30),杨思基对广松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31),孔明安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的研究(32),张其学对后殖民主义对待马克思的态度的分析(33) 等等,都有一定的新意。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讨论热烈。哲学范式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哲学分析方法,而是指哲学的总体性的活动方式,即哲学理性分析、反思和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路数。衣俊卿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仅要从主题和命题上回归生活世界,而且必须完成自觉的哲学范式的重新选择,建立一种以文化哲学为基本形态的实践哲学范式,把马克思的文化批判精神建构成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在的精神维度。(34) 王南湜、徐长福等人关于实践哲学发展路向和实践智慧的讨论,也在理论深层关涉到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35) 有的学者从回答当代问题的视角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必要性。欧阳康提出,研究范式的转换首先是研究视野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在全球化背景中并在对全球化问题的解答中获得新的时代性发展。(36) 丰子义也认为,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主要不在于提出了多少具体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解答,而在于对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需要对传统研究范式作出新的调整和变革。(37) 还有不少学者从哲学观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学术月刊》发表张一兵、唐正东、刘怀玉的一组文章,检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实际上也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特别是对传统研究中的目的论预设、线形进化和圣性焦点模式的反思。(3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和转换,是研究者主体意识自觉的标志。
(七)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备受关注。从相关资料看,这个问题是由李德顺、欧阳康、王东、韩庆祥等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后来陆续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2005年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兴奋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清海在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他在该文中提出:哲学是民族之魂,哲学标志着一个民族对它自身的自觉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它的心智发育和成熟的水准;创造“当代中国哲学”,实质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39) 他的这一主张引起学界的普遍共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为此开辟了“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近两年来发表了不少专题研究论文。(40) 许多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建构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这也是新世纪中国哲学学术流派本土建构的一项重要使命。(41) 正如有的学者所评论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正越来越成为哲学界的一个共同诉求,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内部的“问题意识”,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诉求,同时还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必由之路。(42) 可以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将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现实形态而存在,它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新贡献。当然,从目标的提出到任务的实现,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二、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著作出版情况
与上述研究课题相呼应,2005年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现按时间顺序,把其中比较重要的简要列举如下:
(一)2月25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方法暨前沿问题研讨会”,来自首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交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及其子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的编辑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编辑和出版的最新动态、国外著名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机构近年的研究状况、近年召开的相关国际会议所涉及的前沿论题。会议还着重讨论了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试图通过对文本研究的学术基础清理和方法论省思,进一步提升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学术水准。
(二)4月23—24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日学者70余人,会议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论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三)4月22—26日,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重庆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哲学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主要是全国党校系统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涵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称谓、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与会学者特别强调,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价值、时代精神、当代成果、中国问题和中国表述上下功夫,尤其要借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成果和当代中国哲学界理论创新的成果,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进展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和总结。
(四)6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的“当代西方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几位国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做学术报告,其中包括:伦敦经济学院德塞教授(Meghnad Desai)的“中国能否规避历史规律?”;英国肯特大学戴维·麦克莱论教授(David McLellan)的“目前西方对马克思的解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沃尔夫冈·豪格教授(Wolfgang Haug)的“哲学与马克思,葛兰西和布雷赫特”;巴西著名学者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教授(Theotonio Dos Santos)的“马克思的科学构想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报告结束后,与会的中方学者与各位主讲人展开了富有意义的交流和对话。
(五)6月23—24日,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哲学动态》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下设三个分论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维度;(2)文本研究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哲学对话与建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会的主要是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共30多人,会议围绕上述论题展开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某些共识。
(六)7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下设4个分论题:(1)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2)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3)“中西马”对话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4)高清海与当代中国哲学。与会学者围绕这些论题,特别是建构当代新的民族哲学形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
在学术著作出版方面,2005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版著作较多、成果较为丰硕的一个年份。下面按丛书和专著分别列出部分代表性成果:(1)收入丛书的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从2004年底以来陆续出版了黄楠森的《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研究》,陈先达的《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清海的《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孙正聿的《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俞吾金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张一兵的《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杨耕的《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即将出版陶德麟的《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袁贵仁的《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的若干问题思考》。它们比较集中地展示了我国两代学者的学术成果,反映了他们的治学经历和学术水准,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库”,继去年出版王南湜等的《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张一兵等的《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贺来的《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后,今年又出版了衣俊卿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这套丛书试图在消化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衣俊卿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收入该套丛书的著作包括: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以及李小娟主编的《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这套书是对一个专题所做的较系统的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青年学者文丛”,已出版聂锦芳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即将出版的还有张立波的《马克思的多重面相》,杨学功的《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解读》,仰海峰的《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视域中的葛兰西哲学》。这套书显示了新生代学者的某些研究旨趣和研究特点。
(2)其他有代表性的专著:韩庆祥的《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从哲学到人学》,汇聚和整合了作者从事哲学研究20年来的核心成果。汪信砚继去年出版《当代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今年又与陶德麟共同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都把关注点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上。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出版了多部从存在论或生存论视角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论著,如吴晓明、王德峰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邹诗鹏的《生存论研究》,崔唯航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李龑君的《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存在论——一个从“存在论差异”展开的比较研究》等,这些著作汇聚成为一股合力,推进了前些年开展起来的同主题研究。魏小萍的《追寻马克思》,是对当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贺翠香的《劳动·交往·实践》,则集中研究了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此外还有一些著作,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三、简要的评论
从以上简略的概述中可以看出,200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和可喜的进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稳步推进的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长期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也开始涉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他们的积极参与,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而且由于学术背景和研究路数的差异,他们的研究成果本身即提供了在范式转换意义上有启发性的模板,如赵敦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间原理”的论述(43),邓晓芒关于建构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等(44),莫不如此。
当然,如同其他哲学分支学科并非没有自己的问题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也有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了一种“危机”。“危机”的说法恐怕是一种意在引起注意的警告,目的是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现在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发生真正的危机。在我看来,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原创性欠缺,大量论著停留于一般性介绍域外成果或简单重复既有研究成果的水准上,真正有创新意义而又能在学理上经受检验的成果不多。二是互动式的讨论和争鸣少。从2005年的情况看,除赵家祥、郝贵生等围绕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关系与俞吾金的“差异分析法”展开商榷(45),徐素华与陆剑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形态的争鸣(46),以及前面提到的关于和谐思维的论争外,在其他重要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基本上是自说自话,也不太关心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推进学术研究,甚至不利于在学术共同体中累积基本的共识。三是学术性与现实性两极分离。在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逐渐出现了这样两种分化的倾向:一种是“学院化”,把哲学的学术性理解为单纯的文本考证和词义辨析,淡化乃至忘却哲学的生活关切和实践意向,以所谓学术性排斥现实性;另一种是“宣传化”,停留于一般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或政策性注解,忽视深入的学理探讨,实际上是以对现实性的庸俗化排斥学术性。其实这两种倾向都是对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关系的误解,因为哲学上真正具有学术性的思想必然具有现实性,而真正具有现实性的思想也非但不与学术性相抵牾,反而对哲学研究的学术性(毋宁说“思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然,我们不能离开哲学的特点来强调其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关联,否则会导致哲学的异己化,但真正的哲学思想从来就不只具有高度的学术性,同时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并且学术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保证、相互促进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具有现实性的思维才有力量,才有真理性。
注释:
①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李淑梅:《体系化哲学的突破与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再解读》,《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④魏小萍:《外化、异化与私有财产:并非产生于翻译的概念理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概念背后的理论问题研究》,《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
⑤孙熙国:《唯物史观的创立与人的本质的发现——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处误译谈起》,《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⑥郭艳君:《“经典表述”的再阐释——重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⑦《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⑧日本《情况》2005年10/11月号,情况出版株式会社2005年10月出版。
⑨吴晓明:《重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复旦学报》2004年第6期;贺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复旦学报》2004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对康德哲学革命的扬弃》,《复旦学报》2005年第1期;王德峰:《从“生活决定意识”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性质》,《复旦学报》2005年第1期;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从哲学形态转变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⑩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1)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与总体性·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批判维度》,《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12)李文阁:《精神家园: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哲学动态》2005年第10期。
(13)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4)郁建兴、肖扬东:《历史唯物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适用性》,《哲学动态》2005年第9期。
(15)吴元梁:《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16)吴晓明:《“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一个哲学上的考察》,《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7)丰子义:《关于财富的尺度问题》,《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8)郭湛等:《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袁祖社:《文化“公共性”理想的复权及其历史性创生——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的解释视域》,《学术界》2005年第5期;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视点》,《学术界》2005年第5期。
(19)王新生:《市场社会中的价值共识》,《南开学报》2005年第3期。
(20)张奎良:《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光明日报》2005年2月8日第8版;郭和平:《矛盾理论的创新: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兼与张奎良先商榷》,《光明日报》2005年4月5日8版;李楠明:《和谐思维与辩证法理论的创新》,《光明日报》2005年8月23日第8版。
(21)陈学明:《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2)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型》,《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3)段忠桥:《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4)乔瑞金、师文兵:《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的主导意识》,《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5)张亮:《阿多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6)段忠桥:《谈谈科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功能解释》,《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7)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8)刘怀玉:《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以列斐伏尔为个案》,《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29)杨生平:《解析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0)王晓升:《马克思思想中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评维尔默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1)杨思基:《实践关联关系的“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广松涉的“历史唯物主义”之理解》,《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2)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3)张其学:《后殖民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34)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35)王南湜:《辩证法与实践智慧》,《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36)欧阳康:《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前提、问题域及研究思路》,《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37)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8)《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39)高清海:《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0)例如,李德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要更高的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2004年第2期;张一兵、张亮:《学术流派的本土建构: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2004年第2期;孙利天:《试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起点》2004年第2期;陈学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看如何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2004年第3期;杨学功:《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2004年第5期;李文阁:《哲学家何为》,2004年第6期;孙正聿:《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观论争与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道路》,2005年第1期。
(41)文国伟:《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当代形态的探讨》,《探索》2005年第3期。
(42)《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栏目主持人语。该期发表了赵剑英《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再思考》一文。
(43)赵敦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原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4)邓晓芒:《建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学术月刊》2004年第12期。
(45)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赵家祥:《质疑“马恩对立论”》,《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郝贵生等:《究竟应该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关系?——兼评俞吾金先生的差异分析法》,《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
(46)陆剑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徐素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形态》,《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陆剑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实存应予肯定》,《现代哲学》2005年第6期。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 哲学动态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学术研究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复旦学报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