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增多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王福超1,邓珊珊2,曹艳菲3

噬血细胞增多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王福超1,邓珊珊2,曹艳菲3

1.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血液实验室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2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3.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嗜血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随机选取44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均实施骨髓、血液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探究中,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表现,另外9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表现,骨髓细胞涂片表现:巨核细胞升高、红细胞升高及粒细胞升高,骨髓内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实施对症治疗后治愈率是97.72%(43/44)。结论:给予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效果显著,嗜血细胞增多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嗜血细胞增多;临床意义

嗜血细胞综合征作为单核巨噬系统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及黄疸,实验室检查结果是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全血细胞减少[1],需要给予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可获得理想诊断效果。本组选取44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且深入分析了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嗜血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共计选取44例患者入组,疾病类型是嗜血细胞综合征,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患者年龄范围26岁~54岁,中位年龄43.5岁,中位体温38.54℃,男24例,女20例。本组探究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轻度肿大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6例、10例。本组病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恶性淋巴瘤、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病因不明。

1.2方法

1.2.1血液检查

测定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时使用血液分析仪、配套试剂,利用瑞氏染色白细胞分类进行血涂片,血常规检测次数至少为每天2次,血象:血小板在100×109/L,白细胞在4.0×109/L,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血细胞在4.0×1012/L。

1.2.2骨髓检查

利用瑞氏染色给予血涂片、骨髓片实施分类诊断,然后进行酯酶染色、糖原染色、髓过氧化物、铁染色,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2 结果

2.1本组探究中,共计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表现,占比79.54%(35/44),另外9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表现,占比20.45%(9/4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性粒细胞值在1.0×109/L以下的患者例数是13例,占比29.54%(13/44),44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9/L以下,占比100.00%(44/44),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的患者例数是40例,占比90.90%(40/44)。通过外周血涂片可发现本组探究中存在少量单核样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伴不同程度中毒性变、易见异型淋巴细胞患者例数分别是5例(11.36%)、22例(50.00%)、18例(40.90%)。

2.2骨髓细胞涂片表现:巨核细胞升高、红细胞升高及粒细胞升高,骨髓内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见较多嗜血细胞,形态呈现为椭圆形偏位且不具备规则外形,隐约可见核仁且可见丰富胞浆、染色质疏松。

2.3本组探究中,存在42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95.45%),最为明显的是纤维蛋白原下降频率,凝血酶时间最长为50s,最短为2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最长为60s,最短为38s,凝血酶原时间最长为30s,最短为23s,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定量分别为1.0~1.5g/L、2000ug/L以上。

2.4实施对症治疗后治愈率是97.72%(43/44),1例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3 讨论

嗜血细胞综合征致病原因诸多,伴随存在组织细胞活跃吞噬情况,需要及时干预,以避免患者出现炎症。

原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经过临床研究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存在一定相关性,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经过临床研究发现与细胞免疫调节失衡及免疫活性细胞聚集、炎症细胞因子聚集存在一定相关性[2],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细胞毒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具备免疫防御作用且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免疫功能。临床实践证实,嗜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是淋巴结、肝脾、骨髓内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导致的组织器官炎症、浸润,而诱发因素主要是细胞毒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毒途径功能出现了障碍。

嗜血细胞综合征在骨髓细胞形态学中表现为良性增生及分化好组织细胞,主要是嗜血细胞增多且多数患者存在吞噬功能亢进[3],骨髓细胞涂片表现为多核巨噬细胞,因此,临床诊断价值较高[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共计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表现,另外9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表现,骨髓细胞涂片表现:巨核细胞升高、红细胞升高及粒细胞升高,骨髓内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见较多嗜血细胞。

综上,给予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效果显著,通过诊断嗜血细胞是否增多来为患者及时提供治疗可靠依据并有效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郑景孟. 噬血细胞增多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116-117.

[2]石洪琼,孔晋星,何成禄. 嗜血细胞综合征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及鉴别[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52-154.

[3]梁伟. 浅析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临床意义[J]. 中国农村卫生,2014(z2):151-151.

[4]邢丽丽. 细胞形态学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D]. 新乡医学院,2016.

论文作者:王福超1,邓珊珊2,曹艳菲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噬血细胞增多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王福超1,邓珊珊2,曹艳菲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