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人民医院
内容摘要: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避免高危药品所带来的危害,能够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水平,及时的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方法研究进行综述,使西药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了高危药品管理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了认知水平,推动了药房管理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PDCA循环;FMEA管理;追踪方法学;品管圈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中,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或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的药品通常是少数的特定的药品,而这些药品多数被列为高危药品[1]。高危药品主要是指在用药时具有较大副作用的,易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药品。在给予高危药品时,若使用不合理,可能会使患者的身体遭到严重的伤害,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避免高危药品所带来的危害,能够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水平,及时的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就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方法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1.PDCA循环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应用
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制定的评分标准所遵循的就是 PDCA 循环原理法。PDCA循环管理中的“P”“D”“C”“A”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意思分别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被美国休哈特博士提出[2],被戴明宣传普及的一种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分析调查工作现状策划出对应的试行管理方案,然后执行该试行方案,执行后对试行方案的管理效果进行检查,最后对试行方案进行处理,将可行的、执行效果好的管理措施列入正式的管理方案,而对于试行方案中存在问题的部分,则分析其原因与不足之处,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留入下一轮循环验证该解决措施的可行性,如此周而复始,使管理方得到不断完善[3]。
韩成林等[4]研究认为,应用PDCA循环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使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有效提升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实现医疗质量及安全的持续改进,促进了临床高危药品管理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与配合,有效确保了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吴阿贞[5]研究认为,将 PDCA 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我院的高危药品管理中,使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由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防范,更加完善了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凡等[6]从某院高危药品目录的确定、摆放、调剂、使用、检查等方面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制度实施后出现的实际问题再采用PDCA法,以提高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为指标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定期检查效果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完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编制高危药品知识手册、加强全员培训及重点科室的检查等多项措施进行质量持续改进,使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由改进前的80%提高到改进后的100%。
2.FMEA管理模式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 )方法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方法[7]。由失效模式 ( failure modes,FM)和影响分析(effects analysis,EA)两部分组成。失效模式后果分析(FMEA)是一种积极的前瞻性风险分析技术,强调“事前预防”而非“事后纠正”,是一种在行动前认清问题、分析问题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8]FMEA 旨在运用这一风险评估工具对高危的使用流程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应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前瞻性地对各流程潜在失效原因进行规避、控制,有效保障西药房高危药品的安全应用。
FMEA 是一种在行动之前就认清问题并预防问题发生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确认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效应,指导采取进一步的改善方法,实现对关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和改进。邱妮娜等[9]通过 FMEA 前瞻性分析,将 PIVAS 的安全隐患事前预防,从而将 PIVAS 安全管理工作前移;通过学习和运用 FMEA,使医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都得到了较多幅度的提高。于雁玲等[10]认为FEME 只是一个良好的风险评估工具,通过风险分析得出的改进方案,预先开展、持续改进措施、执行贯穿始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 FMEA 降低高危药品应用风险,有效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
3.追踪方法学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是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其着重于质量管理的事前控制及过程控制。[11-12]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于2006年将追踪方法学应用到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评审中。[13]将追踪方法学引入到高危药品管理,完善了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高危药品目录。追踪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和易出差错环节,优化高危药品流通环节,重视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对高危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李玉珍等[14]基于追踪方法学的高危药品评审评价体系,从组织架构、人员、药品、流程等各个方面评价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可以系统地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与管理,保障高危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从而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平均知晓率从69.6%提高至88.5%)、高危药品的评审评价结果显著改善(评价结果为合格级及以上者占比由66.67%提升至88.89%)、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由0.321%降低至0.139%)。邓雪萍等[15]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从患者使用高危药品治疗的经历,了解病区乃至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发现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建立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将制度渗透到每个与高危药品有关的环节,贯穿医生医嘱、电脑录入、药剂师调剂、领取药品、护士配置并给药等整个医疗过程,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规范了高危药品使用行为,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从而降低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药品的安全管理。何亦红等[16]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确定追踪路线以及考核内容,应用追踪方法学联合PDCA对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制订具体改进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用此体系进行内分泌科胰岛素注射管理之后,胰岛素注射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年度安全隐患次数由24次下降到3次。
4.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高危药品管理水平中的作用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最早于1950年由Deming教授提及,后来由日本的石川博士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一套以部门为中心的品质管理方法。[17]最早运用到企业当中,给企业的管理以及利润的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其主要通过计划、实施、确认以及处置4个过程来实现质量改善的目的[18],QCC活动最近几年在我国医院管理中有报道,且多见于医院的药物管理方面,医院药剂科在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药品差错可能发生在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如药物的采购、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以及监测等方面,高危药品的管理更是如此,高危药品的有效管理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品管圈活动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不但提高了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药房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益也带来了增长,有效降低了由于高危药品使用不当而带来的严重医疗事故。[19] 增加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通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实施,药房和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为防止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左晖等[20]介绍QCC品管圈(Target目标圈)对高危药品精细化管理及持续改进实施的背景、理论基础和方法,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在品管圈活动下,药剂科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率达到90%,高危药品调剂内差件数也大幅降低,进步率达到45.3%。徐婧等[21]将品管圈与PDCA循环管理结合起来,持续性的发现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管理措施的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标,持续性地提高服务质量。经过品管圈活动,该院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差错率明显降低;且药师的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取得显著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一些学者[22-23]研究认为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相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药剂科工作人员高危药品管理水平、操作水平以及药理知识掌握度明显提升。全体圈员所作出的改变可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指导书,对于后续人员的的培训指导工作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且一定程度上增加圈员内部的成就感以及凝聚力,给圈员的关系注入润滑剂,使得内部关系更加亲密和融洽,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通过全体圈员的努力改进,高危药品的内差数量在QCC活动后发生明显下降,完成了QCC活动的设定目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蒋英蓝,李荣,曾敬怀,等.运用PDCA管理可减少高危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1):142-145.
[2] Garzoni C,Emonet S,Legout L,et al. A typical infections in Tsu-nami sruvivors[J]. CDC EID,2005,11(10):1 -10.
[3] 吴文杰,易燕桃,李迪,等.应用PDCA循环构建医院高危药品安全支持体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1):176-179.
[4]韩成林,孙丽,王庆华,等.PDCA循环方法在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7):929-931.
[5]吴阿贞.PDCA 管理法在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15(8) :239-240
[6]和凡,邓明,吴燕漫,何艳玲.PDCA法在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 2013(45) :4261-4263
[7]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 Strategies and tips for maximizing mode effect analysis in your organization [EB/OL]. (2002-07)2017-03-06.
[8]Thornton E,Brook OR,Mendiratta-Lala M,et al. Application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a radiology department[J]. Ra-diographics,2011,31(1):281-293.
[9]邱妮娜,武夏明. 应用FMEA降低医院PIVAS危害药品调配中的职业暴露风险[J]. 2018,39,(2)200-203.
[10]于雁玲,武建康,范慧霞.失效模式后果分析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 , 13(11) :1503-1504
[11]张幸国,饶跃峰,张国兵,等.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J]. 中国药房,2009,20(22):1690.
[12]ISMP. ISMP’s lis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EB/OL].[2012-06-15].http://www.ismp.org/Tools/highalertmedications.pdf.
[13]王羽.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15.
[14]李玉珍,刘庭芳,基于追踪方法学的高危药品管理评审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7 , 28(4) :521-526
[15]邓雪萍,杨衬,罗敏,追踪方法学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4(12) :44-47
[16]何亦红,马赛诗,张艳芬,追踪方法学联合PDCA循环在胰岛素注射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周刊 , 2017(23) :26-26
[17] 虞宙,李鹏.借鉴品管圈管理模式探讨住院药房的管理[J].上海医药,2011,32(6):294.
[18] 徐海波,张青莲,邹小爱.品管圈在门诊药房内差管理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2,24(2):269-270.
[19]卢芳燕,江南,赵锐神.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l,10(8):664—666.
[20] 左晖,屠文莲,赵刚,品管圈下高危药品的精细化管理及持续改进[A]. 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3:256-258
[21]徐婧,吴洋,肖雷,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内差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4,35(4):479-481.
[22]S Ren.The Role of Pharmacists in Management of the High-alert Medications[J].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2016:122-123.
[23]莫永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高危药品管理水平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 2015(3) :225-226.
论文作者:蒋培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药品论文; 西药房论文; 品管论文; 药房论文; 法学论文; 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医药界》2018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