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前人 独启新知——《汉民族发展史》读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民论文,发展史论文,前人论文,读后论文,启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7年夏,我在代吾师章开沅先生起草的致全国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写道:“过去,汉民族研究在民族学中往往被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挤掉了,汉民族史的研究也常常淹没在中国通史或断代史的研究之中。其实,汉民族有许多特殊的课题值得深入探讨,如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汉民族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汉民族与国内、国外其他民族的联系与交通,等等。除了50年代对汉民族形成问题开展过一些讨论外,其他问题鲜有专门研究,这与汉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称的,与汉民族在当前四化建设中所肩负的任务也是不相适应的。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可喜的是,短短7年,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这一改变可以三次汉民族学术讨论会(南宁、汕头、昆明)的召开、一支汉民族研究队伍的形成与一批汉民族研究论著的问世为标志。其中尤以徐杰舜近著《汉民族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的出版为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这部经过6年磨勘、四易其稿、50万字的力作,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汉民族史专著的历史。作者曾多次呼吁学术界注意和重视汉民族研究,并且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勤奋耕耘,多所创获。该书既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又代表了当前汉民族发展史研究的前沿成果。读后感到振奋,受到鼓舞。
该书以磅礴的气势,宏大的体系,对汉民族发展的源流进行了全方位审视。从结构上看,有纵横结合,主次兼顾的特点。所谓纵横结合,表现为全书的两大部分(绪论与结语除外):第一部分从纵的方面根据历史演进的时间顺序,依次按三个时期论述了汉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系统而明晰地勾勒出了世界上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汉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部分从横的方面简洁阐释了汉民族的特征和文化,从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四方面准确地论列了“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所谓主次兼顾,表现在论述汉民族的起源时,提出了两大主源、三大支源的看法;在论述汉民族形成和发展时,注意到民族纷争、夷夏冲突现象下的民族同化、民族大融合这一主要潮流。由于该书进行了这种纵横结合,主次兼顾的全方位审视,使得汉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大形象跃然而出。掩卷深思,我以为作者写作此书以“提高‘大难’之后面临复兴的汉民族的自信心”的目的基本达到。试问,有哪一位爱国的汉族同胞在了解自己民族饱经沧桑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屡遭劫难而依然光辉灿烂的文明而不感到自豪呢?
从内容上看,该书又有总结前人、独启新知的特点。作者参考了中外有关著作300余种,主要论文500余篇,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哲学、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理论是贯穿全书的指导思想。作者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定义、民族形成、民族特征、民族同化等问题的理论,将它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史实结合起来,得出了一系列言之有据、说服力强的结论。前人成功的发现和探索中的阙失,都成为该书的借鉴。前辈学人关于汉民族起源的多元论、汉民族形成于秦汉时代等观点,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和80年代的研究新进展,都被作者吸收或参考,使该书成为汉民族研究的阶段性综合成果。同时,作者不囿陈说,适时地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使汉民族研究领域别开生面。如,关于汉民族的起源,作者总结了从近代梁启超关于“诸夏”是一种“多元结合”的观点,到当代邹君孟关于炎黄是基础,东夷是重要组成部分,苗蛮是另一重要来源的论点,进一步明确地提出:炎黄和东夷是汉民族的两个主源,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民族的三个支源。其中,将东夷上升为又一个主源的地位是颇具新意的观点。又如,关于汉民族的形成,作者通过大量史实的考察与分析,从盘根错结的复杂关系中理清了汉民族形成的脉络,将其归纳为“三部曲”:第一部曲是黄河和长江流域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的形成和崛起;第二部曲是在春秋至秦民族大融合中,华夏民族的形成和统一;第三部曲是西汉时华夏民族发展为汉民族并确定了族称。其中,将夏、商、周三族确认为民族而不是部族的观点亦是很有见地的。此外,书中关于汉民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的许多新颖观点,都是经过长期研究和深入思考提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引证。
根据以上特点,我完全同意王地山先生在《代序》中对该书的评价:“这部颇具规模的《汉民族发展史》具有铺路性质,既使国人振奋鼓舞,更启迪人们自审与反思,有较强的知识性、系统性、思想性与针对性,是一部有相当学术价值的民族学专著。”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类似学术专著出版。
标签:读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