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消费的新热点_城市热点论文

未来中国消费的新热点_城市热点论文

未来中国消费新热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中国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近些年消费不振,但消费具有潜力

中国目前居民消费率很低,呈现消费需求不足。 从我国1981 年至1997年16年最终消费率基本以平均每年0.6 %的幅度持续下降, 已由1981年的67.5%降至1997年58.8%,居民消费率由53.1%下降到47.5%,1998年最终消费率为58.2%,居民消费率为46.7%,都呈下降之势。我国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在世界上实属罕见,极不正常。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监测1999年1至11月份,238家大型百货零售商场销售额实现981.07亿元,同比增长6.8%; 商品零售总额实现 799.2亿元,同比增长12.7%,8月以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开始回升,且回升幅度逐步加大,说明居民消费是有潜力的。

二、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

研究消费应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全过程来入手。

(一)生产方面:中国现阶段生产能力较强,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调查的601种主要商品, 1998年半年就出现全部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况。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在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7.7%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18.1%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19.1%的产品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可见,生产这一环节需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消费者需要的适用产品,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中国消费率低问题主要出在分配、流通和消费本身。

(二)分配方面:分配现状常常通过居民的收入、储蓄、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来反映问题。而且一直影响着百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现在有许多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

第一,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对消费有负面影响。从居民实际人均收入来看,自1993 年以后, 城镇和农村居民实际人均增长率已从10.2%下降到1998年的4.9%,农村居民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率从1994 年的5%下降到1998年的2.2%。反映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趋缓。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在下降,必然会导致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

第二,居民的储蓄增长速度,也影响消费的实现。1998年末居民存款高达5万亿元,是1980年的125倍,是1990年的7倍。中国虽连续7次降低银行利息,但也未真正削减存款。储蓄不降反升,1999年11月1 日开始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等于利率又降了0.8%。 居民储蓄倾向开始减弱,但目前抽离银行的资金是否转化为消费资金也是问题。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预期和未来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高度相关。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下岗、失业现象日益严重,导致降低居民的收入预期。同时,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及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增强了未来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百姓不得不为将来退休和购置房屋及支付子女教育费用而进行目标储蓄,为防止失业、疾病等情况进行保障储蓄。

第三,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从储蓄分析看出,80%的储户拥有的份额不会超过40%,而20%的储户可能拥有60%以上的存款,反映出贫富的差距很大。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大多数消费者消费水平还较低的现状。

(三)流通和消费方面:消费不振、流通不畅在农村市场表现尤其突出。如农村家电消费就有许多使用和购买问题。农村电网老旧,电价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倍、5倍甚至10倍,农村地区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节目;有49.7%的农户没有自来水,缺乏良好的电器使用条件。另外,电器产品知识缺乏,购买不便,售后服务较弱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需求。农村基建项目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劳动力廉价、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因此,应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电气化、道路网为核心的新农村基建高潮。另外,需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促销手段,企业或城镇商场送货下乡,可成为创业绩争夺农村市场的经常性促销活动。也可在有条件地区建立或恢复过去的乡村合作社,开发其商业功能,代办购物,建立乡村家电配送中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改变农村信息和物流不畅的状况,有利于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刺激基建的国内需求,掀起农民家电消费的新热点。

三、未来消费热点

预计2000年GDP增长率为8.71%,约91250亿元;消费额为53948 亿元,约占GDP的59%。2001年GDP增长率为10.79%,约134076亿元; 消费额为105663亿元,约占GDP的78%,消费前景看好。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近日在十多个城市对3000位普通市民的访问调查,反映出消费结构中,食品、通信、交通、服饰、休闲娱乐、教育等都占有较大比例,分别占总消费支出总额的37.2%、16.8%、13.6%、11.5%、9.7%、8.5%,比以前有所进步。未来消费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家电产品消费新热点。

城镇家电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但仍有发展空间。城市调查表明未来有28.5%的人表示将购买大家电,传统家电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更新换代期的家电产品至少有彩电300 多万台, 冰箱250多万台,洗衣机300多万台,但这种更新换代需求是渐进的。目前已有37%的城市家庭面临原有家电淘汰更新,进入1999年以来,彩电出现需求高潮,再加上彩电行业的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双管齐下,以低价位推出新技术产品,如大屏幕产品售价仅为2000多元,加快了更新速度。2025年平均1.7人将拥有一台电视机;2000 年我国电冰箱市场将延续前两年发展趋势,全社会总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台,比1999年增长15%,其中城镇市场需求1080万台,比1999年增长13.7%;空调器随着电线增容改造工程的实施,城镇消费呈增长之势;摄像机需求增长10%左右,2025年平均4.3人将拥有一台摄像机;摄录一体机增长18%左右。

城镇消费重点将转向住房、汽车和电脑等新大件上。有67.3%的家庭消费首选住房消费, 约33 %的家庭未来希望购置汽车。 1998 年和1999年家庭电脑预购群市场正向年龄较小、收入中等、教育程度一般的人群发展,预示着家庭电脑进入了普及化消费阶段。1995年平均每39人拥有1台电脑,2000年其拥有量将达到1000万台,到2025年平均10 人将拥有1台电脑。

总之,城镇家电产品随着消费更新周期的到来,高技术含量的家电产品将热销,呈现追求环保、数字化、自动电脑化的特点。

(二)中国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家统计局研究显示,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消费正处于加速增长期。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长1%,对工业品的消费支出增长就超过1.3%,与城市相比,消费群体庞大,消费需求上升空间大,后劲可观,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促销。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农业机械、建筑材料有望成为未来农村的消费热点。

1.耐用消费品市场:农民对家电的消费空间还很大,远不如城市普及率高。我国农村有8亿多人口,有2.1亿个家庭,任何一种商品的普及率只要提高1%,就会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据我国农村家电市场的一项联合调查表明,电器拥有率分别是电视机95.2%、电风扇77.7%、洗衣机36%、电话机24%、电冰箱17.9%、影碟机13.5%;未来五年内六件电器购买意向依次为彩电32.8%、电冰箱21.1%、影碟机19.6%、洗衣机17.5%、电话14.2%、电风扇11.2%,其中1 年内决定购买的分别占7.5%、4.1%、7.6%、5%、5.3%、5.3%。农村5 年内肯定购买和可能购买家电的家庭占调查总数的27.6%和36.2%,彩电、洗衣机、影碟机、电风扇、电话机、电冰箱等六类产品成为未来5 年农村市场看好的家电产品。一些经济富裕地区的农村家庭对冷柜、空调、家庭影院(组合音响)、微波炉、热水器和经济实用的小家电也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其消费呈现城市特点。

2.农机消费:全国每年农机消费约800至1000亿元, 农村缺少合适的农用机械。 据机械工业局统计, 目前, 中国农村市场每年将需要3000至5000台8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而目前中国年产量仅有几百台;中国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仅占种植面积的4%, 玉米机械化收割面积不足1%。预计到2000年后,水稻收割机的保有量将增长8—16倍,从目前的3000台增加到2.6—5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将增加5倍, 由3000台增加到16000台。据有关部门预计, 2000 年后, 中国每年需要2000—3000台粮食烘干机和6—7万套节水灌溉机械,以及大量的联合作业机械,环保和病虫害防治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农用柴油发动机等。农村需要大量质量稳定、优良的农机设备。提高农机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改善售后服务是农民的强烈要求。

3.建材消费:预计全国每年有10%的农户要新建、改建和装修住房,农村市场的建材消费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可见,启动农村消费,开发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三)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普及将形成信息通信服务的消费热点。中国计算机的市场销售额预计到2000年将突破20000亿元, 增长率约为20%。其中,信息服务业发展更快,目前信息服务机构已有15000 家,从业人员40万人,预计到2000年信息服务业经营额将达到1万亿元, 2010年将达到6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市场。 电话普及率达12%,用户为1亿,并且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预计2003年将达到22%,用户为1.7—1.8亿。无线通信产品需求日趋旺盛,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及乡镇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三位,到2000年市场可能超过2000亿元,2003年其用户可达 1 亿。 到2003年中国上网用户将从现在400多万户增到2000万户。 发送电子邮件到2025年为500亿份;还将推广电子商务、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以及家庭办公等网络化数字化业务,显示出信息通信服务的消费热潮呈上升之势。

(四)未来教育消费将成为中国消费热点之首。在1998年的增支现状调查中,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占所有支出的36.95%, 远远超出住房(20.07%)、 家电(12.04 %)等农村人较重视的几大项支出。 而1999年,农村教育预期支出的数字已达到41.04%。同样,在城市, 教育支出的比例更是逐年上升。如果收入增加了,有59.6%的家庭将增加教育消费。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实施,终生教育也成为时尚。教育消费必将成为全民的消费热点。

(五)信贷消费将实现中国人的梦想,拥有住房、汽车、高档家电。1998年中国家庭平均年收入达10400元人民币, 但对于目前中国高价的住房、汽车及家电的价格仍明显有沉重感,严重阻碍家电新品的购买和更新消费的进程。面对20至30万的房价和车价,就是20年不吃不喝也无法购置。而信贷消费作为一种超前的消费方式,帮助百姓提前实现消费,提前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专家指出,在未来15至20年内中国约有10%的城市居民可承受10万元以上的信贷负债余款,有30%的居民可承受5至10万元的信贷负债余款,20 %的居民可承受5万元以下的信贷消费款。另外,40%的人无承受能力,可见,60 %的居民有可能参与信贷消费。随着信贷手续的简化,利率的降低,还贷期限的延长,宣传力度的增加,消费信贷将成为未来中国新的消费方式。为此,中国银行消费信贷计划安排占全行各项新增贷款的10%,在消费领域除继续做好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款外,还将着重开发高档家电、旅游、教育、通信等领域的信贷消费品种。

(六)旅游餐饮消费将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消费热点。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旅游的需求日趋扩大。有23.3%家庭储蓄目的是为了日后旅游之用。1998年面对金融危机和特大洪灾,旅游全年收入3430亿元人民币,增长10.2%。1999年在北京等14城市进行的“99城市居民生活调查”表明:1999年居民外出旅游人数比例达31.5%,其中国内个人旅游19.5%,占主要地位;其次是国内团体旅游,占11.29%; 出国个人旅游和出国团体旅游分别为1.6%和1.8%。今年打算外出旅游的居民达38.2%,比去年高出 6.7%,增长速度高达21.2%,其中打算国内旅游、出国团体旅游的人数比例都明显上升,分别为28.7%和2.9%,比去年提高了7.6和1.1 个百分点。可见,旅游消费将有进一步增长。

据国家内贸局消费,1998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实现2783亿元,同比增长15.7%,发展速度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1999年餐饮市场增幅可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全行业年营业额突破3000亿元。吃遍天下美食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

(七)健康消费成为时尚。健康消费符合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必将成为最大的市场之一,其包括医疗、保险、保健、运动、绿色消费。以保健消费为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国内10大城市有93%的少年儿童,98%的老年人,50%的中年人都在使用各类保健品。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绿色家电、绿色服装等绿色消费也将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时尚。

80年代,台球运动的兴起首开了我国运动经济的先河,游泳、保龄球、溜冰、网球、健身房也进入大众娱乐健身市场。未来国外射箭、方程式赛车、攀岩、蹦极、飘流、野战营、滑雪、热气球、滑翔等运动方式也将在中国兴起。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虽然消费需求不振,但消费需求潜力很大,可望通过启动农村消费、教育消费、信贷消费和健康消费等为突破口,来推动家电、旅游餐饮业、信息通信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来刺激内需,从而带动经济稳步增长。

标签:;  ;  

未来中国消费的新热点_城市热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