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吕江云,彭云超,杨清 杨娇,

吕江云 彭云超 杨清 杨娇

(勐海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勐海 666100)

【摘要】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接收治疗8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40例。其中,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乙组患者采取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乙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机械通气,不仅可以缩短对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还能改善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序贯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脱水等,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很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以往一般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式,但此种方式容易引起各类并发症且预后效果较差[1]。基于此,本次主要针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接收治疗的80例对象并实施详细分组研究,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对象均匀选自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接收治疗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40例。甲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处在51岁-76岁之间,年龄平均在(65.21±9.13)岁;乙组包括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处在52岁-75岁之间,年龄平均在(64.35±9.23)岁。两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性别、年龄)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实施进一步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对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进行连接,将通气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5~25 次,将潮气量设置为5~12mL/kg,将呼气末正压通气设置为3~5cmH2O,将吸入氧浓度的初始值设定为100%,将气道压力设置为35~40cmH2O,然后可以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调整。在对患者各项指标稳定情况加以确认之后,方可进行鼻导管送氧。

乙组患者采取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首先,链接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选择压力支持通气、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以及呼气末正压通气。在此过程中注意对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以及潮气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注意通气状况,并对动脉血气进行分析。当患者体温小于38℃、肺部啰音减少且能够自信排痰,便可以判断为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之后改用口鼻面罩进行通气,并对患者实施自主呼吸实验,若实验失败,则仍然使用原方式治疗。若实验成功,便可以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此过程中,需调整吸气压力,且呼气压力在小于5cmH2O时,便可以进行鼻导管送氧。

1.3指标观察

(1)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包括ICU住院时长、有创通气所使用的时间以及总机械通气所使用的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包括再次插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4数据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肺炎具有发病急促,且发病地点、时间不受限制等特点,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就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而言,临床症状除呼吸困难外,还存在血液循环系统异常的情况,从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脑水肿以及脏器损伤等各类并发症。因此,对于本症尽早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临床上针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通常采取机械通气方式进行,其原理是通过建立人工气道来对患者进行通气,但就以往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来看,虽对患者通气及氧合有所改善,但长时间治疗来看,安全性较低,容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再者患者容易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导致撤机难度加大,最终影响治疗效果。而序贯机械通气方式(有创-无创序贯结合的机械通气方式)能够避免单一使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时存在的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早期为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便于气道管理,还能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当患者能够进行自主呼吸之后,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起到降低气道阻力和提高机体防御力的效果。采用此种方法还能有效减少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避免肺部感染,减少呼吸相关肺炎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的意义[3]。

综上所述,序贯机械通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天雷,冯丽娟.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浆ANP与NT-proBNP的影响分析[J/OL]. 当代医学,2019(24):175-177.

[2]李珊.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6):171.

[3]韩沙沙,宁方玉,田焕焕.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9(23):29-30.

论文作者:吕江云,彭云超,杨清 杨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吕江云,彭云超,杨清 杨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