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耕[1]2001年在《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移动在99年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后一直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随着外资的进入和其它电信运营商的出现,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处境将更加艰难。为了保持网络优势地位,中国移动必须进一步加大网络建设能力,增强竞争实力,因此中国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国家对电信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电信资费的多次调整以及金融体制的改革、移动电信分家增加了债务、资产管理上存在问题等一系列因素使中国移动原有的融资渠道变窄、融资难度加大,中国移动公司在融资上出现了较大问题。 针对中国移动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移动公司的融资历史、存在问题、融资环境、融资现状、融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相关融资理论,逐一剖析了当前移动公司所面临的可选择的若干融资渠道,并提出在目前状况下中国移动公司为进行融资所需做的准备工作、融资应采取的新型策略以及对应的融资途径及方法,并以西部某移动公司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为中国移动公司解决融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黄胜男[2]2013年在《湖南飞鸿公司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资产和规模上都偏小,面对市场风险,其抵抗能力不足,加上资金实力薄弱,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一旦宏观经济有所波动,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政府的政策倾向改变时,都容易给其生存带来威胁,所以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往往较短,且难以发展壮大,其资金供给就成了制约和决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本结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以及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湖南飞鸿公司的融资问题。湖南飞鸿公司作为通讯设备销售行业中的一个成长型民营企业,产品更新速度快,同行竞争较为激烈,基于内外部环境的约束和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纾解。本文运用比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从融资环境、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叁个方面研究其融资状况,指出公司在融资中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偏高、企业信用资质偏低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并从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治理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司融资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应当着力优化融资结构、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建立良好公司声誉以及规范信息披露来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以优化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同时,对于湖南飞鸿公司此类成长性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除了公司自身努力提升融资能力之外还需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全力支持和配合,通过内外环境的共同建设来达成愿景。

黄格非[3]200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国内外融资决策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融资行为和决策机制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的市场格局和融资行为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各种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黑箱进行了揭示,构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系统分析框架,对决策的主体、决策目标、决策程序和关键环节、影响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政府干预过多造成的金融压抑扭曲了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资金的财务成本不是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决定因素,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遵循相机决策模型,即取决于资金到位的快慢和管理层的管理成本,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绩效普遍下降,说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从微观看,由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经理层与股东的两类代理问题均非常严重,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造成的巨大的代理成本使得再融资决策背离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论目标,因此运用发达市场的公司融资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行为难以做出了有效的解释。这使得作者转向宏观领域,试图从转轨经济和金融发展理论中寻求答案。尽管中国的货币化程度(M2/GDP的比例)在2005年已高达164%,金融相互联系系数(FIR)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银行系统持有的资产占总金融资产比重占绝对优势,2005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4万亿,银行存贷差逾9万亿,由于缺乏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机制,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供给仍然十分短缺。我国的企业和投资者可供选择的投融资渠道有限且没有充分的自主权,金融市场严重分割,金融产品种类少、数量少,政府对利率进行控制,资本市场的资源被导向政府偏好的部门,都说明我国还存在着普遍的金融压抑。金融压抑破坏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使得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最后,本文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二元特征随之消失,解决了两类股东的主要利益冲突,使得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制度背景和市场预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效率,笔者从完善公司治理和推进金融深化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积极推进管理层持股,降低代理成本,逐步放松政府管制,推动金融创新,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效率,使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成熟市场逐渐接轨。全流通后的中国再融资市场的格局、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特征和融资决策机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债券市场将逐渐兴旺发达,控制权因素、公司估值及发行时机将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徐惠琳[4]2012年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以知识密集型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全部产业的核心,成为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同时对解决其他类型企业融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过程资料的基础上,以BJZJ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特例,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做了进一步分析归纳。BJZJ是一家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德胜园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器材的研发、销售以及移动网络的优化。随着近几年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BJZJ企业也迅速发展,并快速进入成长期,但资金成为制约BJZJ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分析、研究该企业近几年融资行为,我们认为,BJZJ存在担保贷款期限较短、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等不足。本文认为:融资已成为该企业发展壮大存在的瓶颈,这一现象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因此,研究BJZJ企业融资策略有助于推动BJZJ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为其他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BJZJ企业的发展状况,财务状况及未来5年外部资金需求情况分析,认为,BJZJ企业现阶段应采取如下融资策略:合理运用内部融资,降低筹资成本;灵活运用债务融资,发挥财务杠杆效用,增加企业价值;积极适当引入风险投资,弥补公司资金缺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本文将BJZJ目前的规模、经营情况、盈利能力与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刚刚创业板上市的同行业企业朗玛信息做以对比,BJZJ企业应未雨绸缪,把握先机,充分利用园区的有利条件在新叁板场外交易或长远规划创业板上市融资,以求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BJZJ企业应做好相关配套措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司规范化水平;健全财务部门职能,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做好融资筹划,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解决公司的融资问题,促进公司实现快速发展。

陈慧遐[5]2004年在《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并购引起了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相应带来了公司价值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超额收益率的分析,来反映并购的效应。通过对2003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148起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但在较长时间内,目标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并购类型、收购方性质、股权转让方式对目标公司价值有一定影响,目标公司所处行业、新控股方控股比例大小对目标公司价值影响较小。

李婧[6]2015年在《S文化传媒公司融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S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校校园文化传媒的文化产业公司。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一家成长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S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众多海外企业的冲击之下,其市场地位已岌岌可危。在这种局面下,管理层已逐步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壮大自身规模,S公司难以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因此,如何融资成为企业取得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按照s公司的实际生产、运营与管理情况,利用SWOT分析以及对比分析法,对已有的战略规划及融资方案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与探究,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了改进与完善。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即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决策,继续保持并深化和银行合作,深入研究政府相关部门政策,获得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引人风险投资基金,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科学化的管理加快公司的扩张发展;在适当的时候在创业板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更大的融资平台,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研究结论量化评估,为S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该公司作为自主创业的成长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为当地科技型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新兴行业---校园文化传媒行业的融资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赵然[7]2004年在《W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离网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客户离网现象日益严重。目前,W移动公司面临着客户离网率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导致客户价值降低、运营成本增高,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经营困境,如何妥善解决稳定老客户与发展新客户之间的矛盾,有效地降低客户离网率,已成为该公司力图破解的难题。为了实现客户的有效保持、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本次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W移动公司客户离网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发现,客户离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移动公司及其竞争对手资费政策的调整造成的,客户在遇到更合适的资费方案后而选择离网。调查同时显示,客户离网后重新入网现象较为普遍,表明移动公司部分品牌间存在着较为强烈的竞争关系,同时也表明移动公司在网络覆盖、通话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客户认知度。针对上述发现,本文建议移动公司重点关注影响客户离网的几个重要环节,实施业务管理、渠道监控、客户挽留等一系列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其客户离网率。

李森成[8]2017年在《N科技公司融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按照银行的贷款要求,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高价值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方可获得银行贷款。而对于高新企业来说,这种有形资产并不多,需要担保机构担保。但担保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并降低担保风险,会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承担高达100%的高额赔付率。加之,银行在贷款时,程序比较复杂,贷款时间长。为此,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便变得艰难,融资难度加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次序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结合N科技公司盈利、偿债、营运等财务情况以及融资、担保情况,分析出该公司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剖析其融资困境的根源,设计融资困境化解思路,并依据公司处于的行业发展前景、公司发展战略及竞争优势,设计融资策略设计原则和融资策略。在理论上,本文以N科技公司作为案例,从融资渠道(股权和债权)、融资期限、生命周期理论几个角度,给出相应的融资策略,能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等提供参考。在实践上,本文所设计的融资策略方案可行性很强,能够应用到N科技公司实际融资操作中,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主要的研究结论:依据所设计的困境化解思路,并以行业前景、发展战略、竞争优势为融资策略依据,以融资成本最低、融资风险最小、融资策略可行为设计原则,从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生命周期、融资期限四个视角设计了融资策略。其中,债权途径策略:信用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利用11项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优质客户的应收账款质押或抵押融资、新叁板股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IDC机房售后回租)。股权途径策略:按需融资,少融多次的原则定向增发;IDC产业基金对接政府引导基金。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融资策略:加速增长阶段,采用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的有机结合;稳定成长期,进入新叁板的创新层或者转板创业板,获得资金;成熟期,公司上市是首选、兼并重组;衰退期,公司流动资金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来完成,而研发费用主要来源于整个生命周期的利润以及股权投资。基于融资期限视角的融资策略:短期,向商业银行申请随借随还的信用贷款;中期,期限为1-3年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5年及以上的融资租赁;长期,选择股权融资。

陈玉[9]2006年在《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及其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融资结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并系统地对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环境、决策的选择进行全面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选题原因、意义与研究目标。概述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目标做出总结性的评述。 第一章,融资结构理论发展及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对国外融资结构理论、国内外跨国公司融资结构、融资成本的重要理论进行分析论述与评论,为本文的综合理论分析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及(思路)启示,也为本文理论分析的全面性打好基础。 第二章,我国跨国公司最佳融资结构选择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环境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我国跨国公司融资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影响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为实证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第叁章,对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这一章主要论述与说明模型的设计及变量说明,样本的选取及资料来源,最后得出实证模型并进行分析。 第四章,我国跨国公司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我国跨国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优化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提出对策建议。 结束语,对本文的研究做简短总结,并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于绍云[10]2005年在《浙江移动客户导向运营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浙江移动客户导向运营模式变革的实例入手,着重阐述在我国市场环境日益规范的形势下,适时进行变革,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竞争求得生存、谋取发展的唯一出路;企业变革并非简单的组织拼凑和剪切,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其固化在管理体系中则是关键所在。浙江移动自1999年以来,持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和变革,其中涵盖了战略调整、客户导向理念塑造、基础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及流程再造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和实用的变革体系,对企业实施变革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1.第一部分是笔者经过大量的调研后整理的浙江移动客户导向运营模式变革案例部分,其中包括浙江移动的变革历程、变革的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是本文重要的实证材料。2.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案例分析部分,将从叁个方面对浙江移动客户导向运营模式变革进行分析,一是宏观及行业环境分析,二是SWOT等竞争分析,叁是变革体系关键因素分析。3.第叁部分是针对浙江移动所提出的建议。4.最后是本文的总结。

参考文献:

[1]. 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耕. 电子科技大学. 2001

[2]. 湖南飞鸿公司融资问题研究[D]. 黄胜男. 湖南大学. 2013

[3].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D]. 黄格非. 同济大学. 2006

[4].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研究[D]. 徐惠琳. 山东大学. 2012

[5]. 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实证研究[D]. 陈慧遐. 清华大学. 2004

[6]. S文化传媒公司融资策略研究[D]. 李婧. 西北大学. 2015

[7]. W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离网研究[D]. 赵然. 清华大学. 2004

[8]. N科技公司融资策略研究[D]. 李森成. 山东大学. 2017

[9]. 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 陈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

[10]. 浙江移动客户导向运营模式变革研究[D]. 于绍云. 清华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