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中国初中化学课程的演变(1978/2001)_初中化学论文

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中国初中化学课程的演变(1978—200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中国论文,课程论文,初中化学论文,精英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科课程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演变主要体现于学科内容、“伴随含义”和科学探究三个方面。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78年以来出版的初中化学教科书,力求反映我国理科课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历程。

一、内容分析

1.学科内容的变化

学科内容的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反映:一是学科内容选材范围的变化,二是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作用的变化。

(1)学科内容选材范围的变化

各个版本的章名见表1。由表1可见,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基本内容在1978年版本中就确定下来。在1982年、1987年版本中增加了“碳”一章,删去了前版中的“卤素碱金属”。在1989年以后的三个版本中,前版中的前两章分别细分为两章,并增加了“铁”一章。

各版本中的化学学科内容 表1

(2)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作用的变化

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结构主要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基本概念,以及核外电子排布和分子的形成等基本知识。这些内容在1978年版本中已基本确定下来,并主要在第1、2章中讲授,见表2。在以后的各版中,物质结构知识基本上还是这些,但在要求上有所降低。

1978年版初中化学课本中的物质结构知识 表2

当时的教材“在讲授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时,都尽量应用物质结构的观点,力图充分发挥物质结构作为线索的作用”。(注:中小学通用教材化学编写组:《介绍全日制十年制初中化课本(试用本)》,《中学理科教学》,1978年第4期。)这种“线索”作用主要体现于对后续内容的指导上,也即利用物质结构的观点说明或解释宏观现象或物质性质。在1978年版中,这些内容包括8项:(1)溶解过程;(2)饱和溶液;(3)氯气的性质;(4)氧化-还原反应;(5)卤族的共性;(6)碱金属的共性;(7)电解质的电离;(8)酸碱盐的定义。但是,随着内容的调整,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作用在1978年以后的各版中逐渐降低,见表3。

1978年—2001年版初中化学课本中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作用(“有”表示有指导作用) 见表3

1982年版本中,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作用主要有4项。由于前版第4章“卤素和碱金属”从初中课本中删去,表3中的相关内容,即第3、5、6三项也随之消失。除此之外,在1982年版本中,饱和溶液也不再从溶解平衡的意义给出,而是采取了比较表面化的定义。虽然还力求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但不再像1978年版那样由核外电子得失而是由化合价的升降来分析。1987年版本中,氧化-还原反应已不作要求,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作用只有3项。在1989年、1995年、2001年版本中,溶解过程不作要求,只有电解质的电离和酸碱盐的定义两项内容涉及物质结构。

2.“伴随含义”的变化

本文的“伴随含义”包括以下6项:化学史、环境保护、爱国主义、日常生活、工业应用、农业应用。需要指出的是,1987年版本是1982年的修订版,1995和2001年版本是1989年的修订版。在“伴随含义”方面,修订版与原版没有大的区别,所以下面的讨论主要针对1978年、1982年、1989年版本而言。各版6项“伴随含义”的分布见表4。1978年、1982年、1989年三个版本“伴随含义”的总数分别是52、66、85项,呈显著的递增趋势。

1978年、1982年、1989年版初中化学课本中的“伴随含义” 表4

(1)化学史

在1978年版本中,只有2处能体现化学科学的发展进程。关于惰性气体,书中写道,“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1978,9)。在讲到元素的数目时,课本提到“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的元素有106种”(1978,29)。这种叙述基本上是无意识地提到化学的发展性。除这2处之外,没有提到任何科学家或他们的活动。1982年版本在这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在该版本里,共提到10位化学家。关于化学史的内容共有9处。据介绍,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攻关精神,精确而严密的观察力,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方法等,使他们敢于质疑,富于创造精神”。(注:张健如:《关于初中化学课本改变中的几个问题》,《化学教育》,1982年第3期。)其中,对于氧的发现和人类关于物质结构的认识还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1989年版本中共有7处,基本上保留了1982年版的相关内容,但在篇幅上做了一些删减。

(2)环境保护

在1978年版本里有2处提到环境污染问题。在第1章第1节“空气”里提到空气污染,在第2章第3节介绍氢气的用途时提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产物是水,污染少”(1978,57)。1982年版本共有4处,除了保留前版的2处外,又在第2章第1节“水”里专门增加一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并对水的污染和保护做了较多的陈述。在空气污染部分对其原因做了简要的补充。同时,删去了前版中的一句话“空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1978,8)。在第3章第7节“甲烷”里增加沼气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1989年版共有5处,除保留前版3处外(氢能源列为“选学”),在第5章第5节“一氧化碳”里增加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在第8章第4节“酸的通性pH值”里增加“测定雨水的pH值可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1989,256)。此外,在空气污染部分增加了具体的空气污染物。在第3章里专门增设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第3章第1节)。

(3)爱国主义

在1978年版本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8处。其中,“绪言”中有2处(中国古代在化学技术方面的贡献、解放后在化学化工方面的成就)、第1章有1处(从空气里分离出的氧气等气体“在我们国家里”(1978,8)有广泛应用)、第4章有4处、第5章有1处(中国古代的炼铜方法)。1982年版本保留了前版除第4章(已在新版中删去)以外的4处。1989年版本中计有7处,保留了前版的3处(“空气”一节中的有关内容由于没有实质意义而删去)。在第5章第6节“甲烷”里增加“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1989,159),在第7节“煤和石油中酒精”里增加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以及中国具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等内容。另外,第8章第6节“常见的盐”里有2处:“我国有丰富的食盐资源”(1989,266)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某些盐湖里就出产碱”(1989,268)。

(4)日常生活

在1978年版本里关于日常生活的内容只有3处。它们分别是在讲分子(第1章第4节)、氯化钠(第4章第1节)和氯气(第4章第2节)的性质时提到。1982年版本中共有9处。其中,1处是保留了前版关于分子知识的应用,其余8处均在新增加的“碳”章里结合有关物质的性质提到。例如,在讲完一氧化碳的毒性后,课文写道,“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不装烟囱或虽装烟囱而排气不良,常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就是中了一氧化碳的毒。”(1982,122)。在讲完碳酸氢钙遇热分解的性质后,课文写道,“碳酸钙在水壶或锅炉里,能形成锅垢,就是这个缘故”(1982,124)。1989年版本里共有24处。在第1章“空气氧”里新增2处。第2章有1处(保留前版)。在第5章“碳和碳的化合物”里除了保留前版的8处外,在本章第7节“煤和石油酒精”里增加了酒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新增加的第6章“铁”里有1处。在第7章“溶液”和第8章“酸碱盐”里分别增加了2处、8处。而在前版中这两章里没有一处提到日常生活。

(5)工业应用

在1978年、1982年、1989年版本里工业应用的内容分别有29、29、30处。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3类,即工业原料、工业制备和工业原理。对于工业原料的描述一般是一笔带过,非常简单。例如,在介绍氮的性质后提到“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978,9),在介绍氢氧化钠性质后提到“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1978,190-191)。1978年、1982年版本里讲到氧气和氢气的工业制法,1989年版本又增加了炼铁(1989,184)和炼钢(1989,187)。工业原理一般也是在物质性质后做简单的说明。例如,在讲完氢气的还原性时,课文写到,“利用氢气的还原性,冶金工业可冶炼钨、钼等重要金属,电子工业可制取半导体材料高纯硅……”(1978,57-58)。值得说明的是,在工业应用方面,1978年以后的版本基本上维持了1978年版本的有关内容,在数量和表述上基本未变。

(6)农业应用

在1978年、1982年、1989年版本里农业应用的内容分别有8、11、12处。这部分的内容多属于化学肥料、杀虫剂和土壤等。在1989年以前的各版本中,化学肥料均是“酸碱盐”一章中独立的一节内容(本文作为1处统计)。在1989年版本里,化学肥料和盐作为一节,在篇幅上大大缩减。杀虫剂、农药多分散于“溶液”一章的相关内容中。例如,在讲到悬浊液、乳浑浊液的用途时,书中写道,“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合理使用农药,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用来喷洒受病虫害的农作物”(1989,199)。土壤等内容多分散于“酸碱盐”一节里。例如,在讲到中和反应时,书中写道,“在农业生产中,强酸性土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可以施入适量的熟石灰来中和土壤里的酸等等”(1989,254)。这些内容基本上维持1982年版的情况。

3.探究活动的变化

这里的探究活动是指教科书的编写者有目的安排的,旨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思考或解决化学问题的各种活动。本文中的探究活动主要包括习题中的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研究性学习、课文中的讨论题、学生实验等。

(1)课外实验

1982年版本在节后习题中增加5个课外小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注:张健如:《关于初中化学课本改变中的几个问题》,《化学教育》,1982年第3期。)这5个课外小实验在1987年版的课本中维持不变。从1989年的版本开始,课本开设“家庭小实验”栏目。原来的5个小实验从节后习题移到这个栏目里来。全书共设有14个家庭小实验。从选材来看,这些小实验多是利用一般家庭能够找到的器材或用品来做的趣味性实验。这些小实验一直保留在1995年、2001年版本里。在2001年版本里增加“研究性学习”栏目。全书共设有3个研究性学习。它们分别涉及环境污染、钢铁锈蚀条件、化肥农药的使用,分置于“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第3章第1节)、“铁的性质”(第6章第1节)、“化学肥料”(第8章第6节)之后。其中,第1、3个是社会调查,第2个是实验探究活动。

(2)讨论题

1982年版本在课文中结合有关内容安排了5个讨论题,供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编写者认为,这些讨论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注:张健如:《关于初中化学课本改变中的几个问题》,《化学教育》,1982年第3期。)从以内容上看,这些讨论题基本上都限于学科内容,很少涉及到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问题。在1987年的版本中,讨论题又做了调整和修改,数量由5个变成6个,问题的内容和形式基本没有变化。在1989年上版本里,讨论题的数量增加了很多,达到17个。在问题的情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据初步统计,纯学术问题有10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有4个,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相关的分别有1个。1995年版的讨论题数量及分布同1989年。在2001年的修订版中,有两个讨论题被删去(因为相关内容不作要求),另外一个转变成研究性学习。各版本的讨论题数量及其按问题情景的分布见表5。由表5可见,从1982年到2001年,讨论题的数量基本呈递增趋势。其中由1987年版到1989年版有一个大的飞跃性增加。另外,纯学术讨论题的数量和比例也基本呈递减趋势。但是,随着一些学科内容的删减,相应的讨论题也随之删去,这在2001年版本中最为明显。

1982年、1987年、1989年、1995年、2001年初中化学课本中的讨论题数量及其按情景分布 表5

(3)学生实验

二十多年来,化学实验一直在化学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早在1978年的“大纲”里,实验教学被认为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大纲”明确列出学生实验的内容并规定了课时(15个课时)。在各版本中,学生实验单独列入书后。从1982年版本起,学生实验设有必做和选做两种。学生实验的目标和类型(必做和选做、验证性的和探究性的)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表6是各版本中学生实验目标的分布。由表6可见,1989年以前,实验目标基本上都是训练技能和巩固知识,这两项占了目标总数的95%以上。从1989年版本起,这两项目标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也占目标总数的82-83%左右。除了两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标外,又增加了“激发兴趣”和“废物利用”,但数量很少。

各版本中学生实验的实验目标分布 表6

表7是各版本中学生实验的类型的分布。由表7可见,从1978到2001年,学生实验的总数是递增的,由1978年的12个到2001年的21个,几乎翻了一倍,但必做实验基本在10个左右。自从1982年版起设有选做实验,其数目从最初的2个增加到2001年的12个。在必做实验中,从1978年到2001年,每一版本中都只有一个探究实验。在选做实验方面,1989年以前没有探究性实验;1989年版本开始设有一个探究性实验,并保留到2001年版本,数目没有增加。

各版本中学生实验的类型的分布 表7

二、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在化学教育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努力。首先,学科选材范围逐步扩大,力求增加与生活、社会有联系的内容,如“碳”(1982年版)、“铁”(1989年版)等。其次,逐步降低和减少化学理论内容,主要表现在物质结构理论的指导作用逐渐降低。再次,不断结合学科知识增加“伴随含义”内容,有些“伴随含义”的数目增加的幅度很大,如“日常生活”;有些虽然数目增加不多,但在内容上有多次充实,如“环境保护”中的水的污染与保护等。最后,在科学探究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主要表现在专门增设“讨论题”(1982年版)、“家庭小实验”(1989年版)、“研究性学习”(2001年版)等栏目。当然,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上述内容的变化并非匀速增加或减少。从各个版本的比较来看,1978年以后,1982年和1989年版的变化最为显著,其余各版基本上是在这两个版本基础上的“微调”。

尽管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在化学教育大众化方面做出了一些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很显著的,但是,我们认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课程的基本框架没有什么变动,基本上是学科为中心的,即以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第二,“伴随含义”的数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在具体表述上大多占有很少的篇幅,有的甚至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三,“讨论题”、“家庭小实验”、“研究性学习”等栏目基本上都属于“软性”的,即缺乏实施措施的保证。可是,像学生实验中的必做实验——由于有课时保证可谓是“硬性”的,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仅数量上没有什么变化,在内容上也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可谓二十年一贯,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标签:;  ;  ;  ;  ;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中国初中化学课程的演变(1978/2001)_初中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