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山东省寿光市建桥学校 262703;常增明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王高小学 262713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协调性
在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师本身的素养等,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模式不能墨守成规。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比如,语文教材文体有别,结构各异,教法当然应该有所区别;再如,有的教师长于逻辑分析,有的教师长于形象思维,其自身素养及教学风格的差异,也决定了教法自然有所不同;又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表现也时有新的发展变化,教法也必须要适应这种多变性的特点,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换教法。实际上,一个教学活动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具体的协调一致的配合统一,才具有实际意义。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这样两种倾向:
1.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倾向。
语文教学倘若墨守成规,千课一面,缺乏个性和变化,课堂就会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抑制,学习效能降低。
2.对先进教学经验生搬硬套的倾向。
教师如果对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机械摹仿,只作表面文章,课就会上得华而不实,适应不了教学实际,其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上述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都破坏了教学方法的统一性、协调性。要克服这两种倾向,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更新。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教学生“学”,只有把“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都吃透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达到教与学的相互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要大胆改革教法,既要善于继承和借鉴中外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又要勇于进取,强化创新意识,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创造出符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语文课还是满堂灌,将教师的解读强加于学生,用教师成人化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式的情感沟通,导致课堂中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无法达成和谐,产生不了共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要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达成情感和谐,教师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寻找沟通的桥梁,使教学有效地升华。教师应该在充分解读文本之后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把握理解的尺度。如果课堂解读学生能自知的东西,无疑效率是低的。同样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解读,也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找到最适合的教学点。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在这样的换位解读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设计,一定能够将学生带入文本,使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和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达成心灵的共鸣,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调动学生情绪,激活课堂
语文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那么传授语文知识的课堂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热情高涨。上课时若能得法,导有趣味,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同学们的听课情绪,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1.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经实践发现,教师将积极向上的美好的情感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效果。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要乐观、热情、饱满、自信。
2.还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
每个学生都喜欢脸部表情丰富的教师,教师上课时脸带微笑,让学生能消除紧张、不安等感觉。此外教师的手势也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手势语尤其重要,学生可以通过你的身体动作来猜测并理解你说的语言。实践证明表情、动作丰富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3.老师要和学生情感交融。
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适时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表扬,都会让学生的心里开花,更乐于表现,更乐于参与,让教学有好的进展。
总之,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精心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就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刘莉莉,常增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课堂论文; 情感论文; 教法论文; 倾向论文; 《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