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不平凡的民政事业
□ 本刊特约撰稿 王克强
70年,是弱水三千中的一瓢,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然而,正是这70年,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政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回望70年,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贯彻民政工作全程,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医治战争创伤、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民政部门积极救济灾民,抚恤优待军人,遣散国民党散兵游勇,养育残老孤幼,重建基层政权,恢复社会秩序,“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成为最强音。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设居家、社区、机构、医养有机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结合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建立“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规范专项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回望70年,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始终是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列在各项职责的首位。毛泽东同志勉励民政干部说,民政就是做人的工作,不要怕麻烦。朱德同志称民政是人民群众的“组织部”。江泽民同志要求民政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做好民政工作。这都是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政部门把主要着力点放在基本民生保障上的谆谆教诲。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将“为民”作为履行职责的工作重心,发挥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以黄树贤为班长的民政部党组在全国民政系统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为各级民政部门强化了思想价值引领。据最新统计,全国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274.8万人,供养农村特困人员444.3万人,供养孤儿29.2万人,平均每年救助生活无着乞讨人员200万人次,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2000多万人次,近年来平均每年办理婚姻登记1400万对左右,2018年火化遗体501.7万具,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17.3万个、床位总数735.3万张,全国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8.4万个,全国社会组织83.5万个。
2013年4月后,吴浈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食品药品安全总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回望70年,改革与法治始终是民政部门的基本工作方式,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在改革创新中破除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构建制度化民政工作体系。新中国头30年,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灾荒救济、临时救济、五保供养、城市福利、优抚安置、社团管理、区划地名、婚姻殡葬等民政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城乡社会救济从临时救济为主发展到制度性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互助共济转变为国家财政保障并实现城乡统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现了从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养老服务从面向特困老年人转变为面向全体老年人,基层群众自治从自发行为上升到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社区治理从试点实践到全面展开,专业社会工作逐步在本土落地生根,慈善事业从个人行为向法治化、组织化转变,志愿服务从社区迈向社会,行政区划调整上升为党中央决策事项,社会事务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民政基本制度全面建立完善。
回望70年,狠抓政治建设始终是民政部门的不变主题,锻造了一代代民政工作者队伍,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全国民政系统行政机构干部9.5万人,乡镇民政助理5.8万人,持证社会工作者43.9万人,民政部门登记和管理机构职工1470万人。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弘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用温情的故事、无私的情怀诠释了“最美民政人”的涵义,涌现出了许帅、周国知、刘德芬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民政部党组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机关基础工作和基层民政工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各级民政干部队伍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70年民政事业的不平凡,我们见证、我们自豪。未来民政事业发展,我们憧憬、我们期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民政部门将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持续谱写民政事业新篇章!
2014年教师节,精社5班黎颖仪同学在送给我的贺卡里写道:“您是一位很尽责的校长,您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去吃饭……食堂里、校门口、教室走廊上经常看见您的身影……您为了我们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的事情四处奔波,为的就是能让我们有个舒适的环境读书、学习。”老师对学生的爱,不需要惊天动地。我常常问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培英的校训是“信、望、爱”,那么它的关键所在又是什么?
标签:历史性变革论文; 历史性成就论文; 民政工作论文; 弱水三千论文; 民政事业论文; 伟大飞跃论文; 平凡论文; 坚持党的领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