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南京210009)【摘 要】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对肠癌化疗患者营养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肠癌化疗患者50例为对象,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1-2次后对照组营养指标显著降低,观察组营养指标升高并保持较稳定趋势,且患者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外营养对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改善与毒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着积极作用。【关键词】肠癌;化疗;肠内外营养;毒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95-02化疗会对癌症患者的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加上肠癌患者术前机体状态本就欠佳,所以容易对患者的病情控制造成较大影响[1]。本次研究采用不同方案干预纳入的50例肠癌化疗患者,旨在探讨肠内外营养对患者机体营养和毒副反应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的50例肠癌患者病情均符合《消化系统肿瘤PET/CT诊断学》[2]中的诊断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病情,患者知晓研究内容,愿意配合临床研究;排除合并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以及临床资料不完善的患者。临床资料源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肠癌化疗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性15例和女性10例,年龄45-72岁、平均(58.42±5.10)岁;观察组男性16例和女性9例,年龄43-74岁、平均(58.37±5.09)岁。两组患者性别占比和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饮食倾向高蛋白,发生厌食或胃肠道反应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包括止吐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给予患者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导。观察组:肠内外营养:参照《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指南与共识》[3]中的内容实施。1.3观察指标检测患者术后到化疗1-2次的血白蛋白、血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观察患者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1.4评价标准根据《新编抗肿瘤药物学》[4]中的标准判断毒副反应:将毒副反应分为5级,0度、I度、II度、III度、IV度。1.5统计学方法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变化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化疗1-2次后见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出现变化,对照组营养指标显著降低,观察组营养指标升高并保持较稳定趋势,P<0.05;见表1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变化 (
) 时间 组别 血白蛋白(g/L) 血前白蛋白(g/L) 血红蛋白(g/L) 术后 观察组 23.54±2.09 18.70±1.35 100.57±8.24 对照组 23.47±2.12 18.65±1.41 100.69±8.16 t值 - 0.1177 0.1281 0.0517 P值 - 0.3218 0.3056 0.4615 化疗1次 观察组 30.28±1.07 32.18±2.09 106.05±5.16 对照组 25.68±1.25 24.23±2.14 101.25±5.10 t - 13.9782 13.28847 3.3080 P - 0.0000 0.0000 0.0317 化疗2次 观察组 29.46±1.13 30.16±2.15 109.46±5.07 对照组 20.75±1.06 19.16±2.01 92.43±5.36 t - 28.1085 18.6870 11.5411 P - 0.0000 0.0000 0.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I度发生率64.00%比对照组12.00%高,III度发生率8.00%比对照组40.00%低,IV度发生率0.00%比对照组16.00%低,P<0.05;观察组患者II度发生率28.00%与对照组32.00%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 (n,%) 组别 例数 I II III IV 观察组 25 16 7 2 0 对照组 25 3 8 10 4 X2 - 12.0000 0.0952 7.0175 4.3478 P - 0.0005 0.7576 0.0081 0.0371 3 讨论肠癌是人体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是结肠癌、直肠癌这两种病情,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大肠腺瘤、遗传等情况相关。肠癌发病早期并无典型临床症状,所以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者常需接受手术治疗后再化疗,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体内营养状况的维持尤为关键。由于肠癌患者大都具有营养不良的状况,化疗药物又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造成较大影响。洪继丹[5]指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行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明显。所以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营养干预,包括全方位评价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胃肠功能,见患者进食量持续减少时,使用肠内营养乳剂给患者提供能量;患者的口服进食量<60%时,再给患者提供肠外营养,氮量控制在每天0.2-0.25g/kg,热量控制在每天20-30kcal/kg,用1:1的比例给患者提供脂肪乳及葡萄糖,蛋白质控制在每天1-1.2g/kg,并给患者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电解质等。综上所述,肠癌患者术后使用肠内外营养的作用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白蛋白、血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其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参考文献[1]马艳梅,常箫匀.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07):604-608. [2]崔新建,房娜,王艳丽.消化系统肿瘤PET/CT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75.[3]林能明.新编抗肿瘤药物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4:109.[4]于健春.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指南与共识[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173.[5]洪继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行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J].北方药学,2017,14(05):16-17.
论文作者:汪春梅,周国志(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肠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副反应论文; 白蛋白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
肠内外营养对肠癌化疗患者营养和毒副反应的观察论文_汪春梅,周国志(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