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莱城区高庄办事处对仙联小 27112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又源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探究欲,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展示其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即动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在活动中去感知、发现、创造,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探究之欲。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敏捷。创设良好的课堂或开放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
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改掉懒惰、怕动脑、怕动手的不良习惯。
2.通过练习,巩固好学兴趣。
3.创造融洽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4.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亲密交往。
5.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为社会发挥正能量,同时通过集思广益去补充每个人的不足。
小学生为其年龄特征所决定,她们特别喜欢活动,而且他们的思维又以形象为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一旦离开具体的事物、情境(景),他们将无所适从。
我们在教学小学作文时,就应该让学生多做户外运动,如春天进行交游、野炊。秋天进行爬坡、登山、参观本地名山、公园、烈士纪念碑等活动,以便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欣赏到大自然、人文、实物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春游归来,将沿途自己所见所闻,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春花山鸟、鸟语花香、和风日历,行人走马等等,择其所需在脑海中提取出来,写作时就不会感到脑海中一片空白,而是有具体形象在脑海中储存着,想要什么就提取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时教师只在一旁点到为止,帮助他们理一下顺序即可。他们各有各的感受、体验,各有各的观察所得,当然想法也不一样,写出来的作品就会千差万别,有其各自独到的见解。
我们以前的写作课程都是在教室中让学生闭门造车,或由老师拟一片范文,千篇一律,让学生进行“八股”训练,学生写不出任何好一点的东西,或者写出的东西既干瘪又乏味毫无生气。户外活动,见多识广,交流自由,表达顺畅、宽松,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官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语文写作的学习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大批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具备诚信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是“引路人”而不是“独裁者”、“独舞者”。儿童的特性就是天生好奇,作为教师应保护,鼓励和精心呵护,格外珍惜学生的“幼稚可笑”、“奇思异想”、“奇谈怪论”、“异想天开”,把“赞扬”“鼓励”毫不吝惜地赠送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受到尊重的愉悦。
我们这里是山村,孩子们出门便是山、便是水。由于各方面的限制,除了电视,很少有孩子见到城里的高楼大厦和那些令他们陶醉的高级“洋耍耍”。见惯了沟壑纵横,见惯了翻滚的水车,哗哗的溪流、瀑布。
一些农村小学生跟着奶奶、爷爷,放学后帮着做家务,如帮家里烧水和煮饭等。他们看着蓝色的火焰,锅中翻滚的水花,他们就联想到蒸汽机车。他们拿着两根木棍进行反复的摩擦,时间长了两根木棍就燃烧起来,他们就联想到古人钻木取火。有的学生还挺自信的说:“长大后我要造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车,要成为大科学家”。这也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体现和实践能力的展示,应该鼓励。
人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就像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何况孩子。初涉人世有许多未知的谜在困扰着他,他要去探个究竟,浮在他脑海、闪现在他眼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妙趣横生,是奇异怪诞的、难以自释的“疑难杂症”,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观念,刻板、世故的模式来羁绊他们的思维、想象,而要加倍呵护,用爱开启他们的智慧的大门,鼓励他们大胆地想:想他人所不敢想,想他人所未想;大胆地言:言他人之不敢言,言他人之未言;大胆地做:做他人之不敢做,做他人之未做。大胆地想,大胆地做,有想象,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创造,才会有发现、发明。
教师要相信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并善于给学生提供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活动舞台和心理空间,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让他们从中获得创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体验创新的价值和魅力,从而不断锻炼和发展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动口不如动手,我们要求学生既要动口,也要动手,更要动脑。有了宽松的活动舞台、舒畅的心理空间,就会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发挥出来,有才能就会展示出来,就会有创造,就会有发现、发明。
论文作者:王圣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学生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思维论文; 兴趣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论文;